在读《苏轼十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了苏东坡身上的两个bug。
第一个BUG,是他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一生。
中国的文人,像王维、高适那样,一生无灾无难,官还当的挺大的,很少见。一般都是什么怀才不遇啊,比如像李商隐、李白,也有穷困潦倒的,比如李贺、杜甫,也有大起大落的,比如韩愈、王安石。
但是,像苏东坡这样高开低走的,还真是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仅此一例。
他高开到什么程度呢?
他年轻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苏洵、带着他的弟弟苏辙,一起从四川眉州老家来到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老师是欧阳修。欧阳修一下子就跟他投缘了,特别喜欢他,甚至是宠溺他。宠溺到什么程度呢?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在文章里面写了一个典故。
欧阳修就觉得奇怪,我这么大学问,怎么没有见过这个典故呢?考完了就问他,你这个典故的出处是什么啊?苏东坡说,我编的。欧阳修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这又是一个典型的不讲武德的,明明学生作弊胡来了,居然还加分了。
后来,苏轼苏辙两兄弟又参加了一个非常难的考试,叫“制科考试”。制科考试,非常难,整个北宋,通过考试的也就几十个人。
这次应举的人非常多,有三十三位,结果大宰相韩琦发话了,他说现在的年轻人真不懂谦虚,有二苏在此,居然还有这么多人来竞争!其中一场考试原定在八月举行,但八月份苏辙不巧生了病,又是大宰相韩琦做主,把考期推迟了一个月,到九月再考。因为他觉得苏轼、苏辙只要有一个不能参加,朝廷举行这个考试就没什么意思。
当时这兄弟俩在开封就是这么个地位。几乎整个政坛和文坛,都毫不怀疑,这两个年轻人的才华太耀眼了,将来肯定是朝廷重要的后备干部。
连仁宗皇帝见了兄弟二人,也高兴地说:“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你想,当时他们兄弟俩才20出头啊。想想也是骇人听闻,就我的阅读面,我还真想不起来,那个人被朝野上下那么看好。而且还是兄弟两人被同时看好。我甚至私下里觉得,当时满朝的君臣都憋着要留一段“兄弟宰相”的佳话的。
但是,很快,苏轼苏辙两兄弟就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乱局里面。你算算,1056年,他们来到京城,1071年,他就因为反对新法被从开封撵出去了。中间不过15年。这15年间,还有6年多,苏轼苏辙兄弟俩还因为父母去世,回家守孝各三年,所以,他们享受这个“高开”的政治红利,还不到10年。
到了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陷入了乌台诗案。差点把命都丢了。后来,就是各种被贬谪,颠沛流离。
这里我要补充一个历史逻辑:王安石变法,不是一个简单的赞成不赞成变法措施的观点之争。这里面其实有非常隐秘的政治矛盾。
宋仁宗一辈子什么都好,就是没有儿子。一直在后宫努力,但是一直就是生不出来。那怎么办呢?就从宗室中过继了这么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但是仁宗一直就不服,我再试试。试试也有效,居然还就生了儿子,那就把赵曙撵走了。结果这个儿子又夭折,只好把赵曙又叫回来。
你替这位英宗赵曙想想,这个过程有多难受?你是潜在的帝位继承人,但是如果没能当得了皇帝,那是可能要把命丢掉的。所以,非常的憋屈。
赵曙当皇帝时间不长,一共才4年。他的儿子宋神宗继位。神宗皇帝为什么要折腾王安石变法这件事?其实一个非常隐秘的动机,就是要为自己的爸爸拔份儿:我们虽然不是正根儿的仁宗的血脉,但是,我们做成了大事啊。
神宗一死,宋哲宗继位,这时候只有10岁,所以,是高太后垂帘听政,反对王安石变法。等到宋哲宗自己亲政的时候:我要恢复我爸爸的变法路线。
后期北宋,其实就是在这种:“我要给我爸长脸”和“你别给你爸丢脸”的矛盾中,陷入了变法话题的鬼打墙。所以你看,宋徽宗这个人在历史上被说得一无是处,但是有一点,他上台之后取得第一个年号是“建中靖国”。四个字的年号不常见。意思是:我要不偏不向,你们别闹了,安生点行不行?这倒是一句切中时弊的话。
这么一分析,你就知道了,政局的演化,已经完全超出了一个人是不是有才能,他的观点是不是对,这些层面了。站队,变成了最大的政治。你也就明白了,苏东坡不再有机会。
苏东坡一生中的至暗时刻,是所谓的“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汉代的御史台院里面中有大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案子过程很复杂,简单说就是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写了大量说新法不好的诗,被人告发了。
乌台诗案的处理非常的不宋朝。因为我们都知道宋朝非常礼待士大夫,当时苏东坡是湖州太守。史料说:“擒一太守如驱犬极。”几个公差用锁链就跟撵狗撵鸡一样就把苏轼给拎走了。
然后就是持续103天的逮捕和审讯。每天就是拍着桌子问他,你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时怎么写的。
整个这一段案卷全部留下来了,就这本书叫《乌台诗案》。这既是研究中国诉讼历史的一本极好的史料,也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一段史料。哪有一个作家那么有幸,有那么几个人103天拍着桌子问他,这段到底啥意思?没有哪个作家有这样的机会。只有苏东坡有这个机会,而且记忆力特别好,几十年前写的一句话问他,片言只语都不带错的。
苏轼下狱后未卜生死,一日数惊。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远亲代劳,却忘记告诉远亲暗中约定之事。偏巧那个远亲那天送饭时,给苏轼送去了一条熏鱼。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中一首是这样的:
所以,从乌台诗案出来,苏东坡就是死过一回的人了。然后就是一生的颠沛流离。贬黄州、贬惠州、贬海南岛。过程中,经常也有境遇变好的时候,但都是好景不长。
那样的政局就是一个绞肉机,苏东坡根本就没有什么希望。
我在读《苏轼十讲》这本书的时候突然感受到了这种绝望感。你想,他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多大?42岁。那年,宋神宗多大?31岁。大领导那么年轻,你又把他得罪得死死的,这辈子可就完了。
“东坡”这俩字怎么来的?就是他在黄州住的时候,东边一片山坡上,开了菜园子自己种菜,补贴一点家用,就这么来的。他已经沦落为社会的底层,而且是翻身无望。苏东坡当然没法预知,宋神宗38岁就驾崩,更没法知道后面政局的那么多变化了。
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看,大领导不喜欢,就躺平,想开点,跳广场舞去行不行?苏轼连这个选项都没有。
举个例子,苏东坡被贬到惠州,刚开始是居无定所,然后他觉得,应该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天高皇帝远的,自己应该就被人忘了,得了,把积蓄拿出来,造个房子,把家安在这里吧。这一年他快60岁了。
等他在白鹤峰这个地方,买了块地,把房子造好,再把家小从常州搬过来的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是就在他要安居的时候,进一步贬谪他的命令又下来了,这一次是让他去海南岛。那个时候的海南岛,可不是今天的旅游胜地,实际上就是剥夺了苏东坡继续在文明区生活的可能性。
你可能会奇怪,为什么朝廷下手会这么准呢?给你看一首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据说,朝中有人看了就不爽,你还春睡美?我让你换个地方睡吧。
我强调这个细节,不是说小人有多狠,而是想说,苏东坡没有意识到他处在一个大时代的转折点上。什么?印刷术带来的传播速度的陡然加快。就像我们今天有的人就没有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传播变化一样。动不动把自己的当下的状态贴出来,他无法想象大规模传播带来的效应。那是个人控制不了的。
其实,你站在朝廷那帮当权派的角度想想:如果让这些贬谪的人呆住了,他们就会串联,就会写诗,就会成为文化重镇,就会反过来对朝廷现在的施政产生压力,所以,就必须不断把他们打散。这当然是政治迫害,但是在当时的政局里,这也是肯定会发生的事。
现在你是不是有点能感受到苏东坡的那种绝望感了?高开低走,永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