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5 | 什么是地理视角?

然而,当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渐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我们还必须开展一系列行动,来修复脆弱的家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这里我们以一个物种的故事为例,应该再没有其他物种能比它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和关注,这就是大熊猫。

其实早在距今约70-60万年前,大熊猫的分布非常广泛。

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越南缅甸,都是大熊猫祖先们广阔的家园。但是,现在,野生大熊猫只能退缩到我国中部和西南部的一条狭长的地带,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约0.3%。

这里也是我们今天的第五站,属于大熊猫的0.3%的家园。

这0.3%,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个省份,从北向南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以及凉山山系之中。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遍布高山深谷,在部分地区,东西方向不到100千米的水平距离内,相对高差甚至可达到5000米之多。如此显著的海拔差异,在垂直高度上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环境,也被人们形容是“一山有四季”,地理上则称之为垂直自然带。

这种丰富的自然条件,让偏好不同环境的动植物在不同高度上各安其所,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后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

但其中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这片栖息地并不是连续分布的。生活这里的1864只野生大熊猫,又被分隔成了33个种群。它们彼此间相互孤立,如同一个个破碎的岛屿。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遇到地震、大火,或是竹子开花等自然灾害,导致栖息地和食物遭到严重破坏,大熊猫本来可以向别处迁移,但是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它们就只能困守在当前的栖息地中,无处可去。同样,因为这种破碎,还阻断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让种群中的遗传特性变得越来越单调,物种也越来越脆弱。特别是其中的18个种群,均仅存不到10只大熊猫个体,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栖息地破碎化”。

对野生大熊猫来说,这种“栖息地破碎化”带来的种群隔离,就是它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挑战之一。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隔离?又能否消除它呢?

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办法彻底消除这种隔离。因为其中一部分种群隔离是大自然决定的。像大熊猫栖息地中常见的高山峡谷,为大熊猫提供了庇护所,却也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不过更多时候,这些隔离是由人类带来的。而这一部分隔离,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消除的。

比如,森林砍伐。

我们知道大熊猫喜欢生活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带,可能平时我们在动物园或者其他地方没有办法看到大熊猫爬那么高的树,实际上大熊猫是一个爬树高手。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就是它们生活、休息和避难的重要场所。但这里的云杉、冷杉等树木,却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上好木材。这就导致长久以来的森林砍伐,让大熊猫栖息地不断收缩,甚至破碎分裂,直至消失。

同样造成影响的,还有当地原住居民的生产活动,包括放牧、采药、割竹子,采竹笋等等。

特别是如果放牧强度不断提高,放牧范围不断扩张,导致竹类等植被退化,甚至变为荒山、灌丛,大熊猫便无法继续生存。

还有其他的人为因素,比如道路的修建。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数据显示,仅四川省的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便建有6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国道,1000多公里的省道和县道,还有多条铁路轨道等等。例如,成都-九寨沟的旅游线路九环线,北川-茂县的茂北公路,都是在岷山中穿行经过,导致山系中的大熊猫种群,形成了三个分离的大斑块。虽然这一条条道路都是地区交通的命脉,在经济发展甚至边疆安全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却也不能忽视。

而除了这些直接原因外,还有一个间接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头管理。为什么是多头管理呢?

我们知道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工作,我们建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是,除了自然保护区外,这片区域中还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等数十个保护地。他们有的就曾经存在严重的区域重叠、管理交叉等问题。比如九寨沟,就同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国家5A景区五个名号,称得上是“九龙治水”,很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而转折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我们国家把这片区域的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共计82个自然保护地,连接成片,统一管理,共同组成一个跨越3个省份,涵盖5个片区,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的大园区,这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

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原本交织重叠的各类保护地,都将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出资管理,结束“九龙治水”的局面。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单个保护区里,虽然核心区域禁止一切人为干扰,但外围区却可以进行科研教育、参观游览、甚至居民生产,这就导致保护区和保护区之间同样存在隔离的状态。而国家公园建立后,大量保护区之间的地带,包括部分之前没有被保护区覆盖的区域,都将逐渐得到填补和连通,形成一片相对完整、连续的栖息地。

但仅仅是面积的扩张,还不足以解决,道路、电力等大型工程带来的影响,所以未来在国家公园体系下,势必要有一场发展理念的升级。

比如我们过去修建道路,大多就直接在山坡上穿行而过,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道路工程,将尽可能使用高架桥梁或者隧道的方式通过栖息地附近。

这不仅让车辆不用再绕行各种盘山公路,提高了通行效率,同时还能为大熊猫的迁徙留出宝贵的生命廊道。

当然,还有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问题。目前仅仅在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仍然生活有大约6万人。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条件的需要进行移民搬迁,仍在原地居住的,就需要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让他们从事养蜂、旅游、教育等行业,或是加入巡山护林的队伍中,以代替传统的放牧、采集和耕种模式,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而这一切,都是国家公园时代需要全面考虑、一一解决、不断改善的问题。

当然,我们之所以做这一切,也远不止保护大熊猫这一个物种这么简单。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还有77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85种鱼类、141种兽类、338种鸟类、3446种种子植物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以想象,对于这些珍稀物种,如果分门别类地去保护,不仅分散资金和技术力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大熊猫来为这片土地代言,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就相当于保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全部物种以及一个完整、原始的生态系统。这也就是保护生物学上“伞护种”的概念,大熊猫就是这样的伞护种。

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或许也能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今天,我们放眼全国,可以看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全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也从建国之际的不到9%增长到大约23%,相当于接近1/4的国土都被森林覆盖;我们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河流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也都达到87%左右,而在20世纪90年代时,这个数字分别仅有20%和40%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我们不仅能看到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还会看到更多的绿水青山。

那么到这里,今天的5个故事就讲完了。在刚才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们一起走过了群山密布的青藏高原,走过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走过了车水马龙的北京城,也走过了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

但其实,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能看到的风景、能听到的故事还有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有可能刷新我们对中国的认知。

比如,过去我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但其实,根据最新的《海岛统计调查公报》,中国拥有超过11000个海岛,是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

我们在这些海岛上驻防,管理海上领土;我们在这里获取资源,建立大规模的海上牧场;我们也在这里建设港口,修筑堤坝、造船厂和跨海大桥,让它们成为一个个海上的交通枢纽。

我们还在走向太空。成功建起了自己的空间站,着陆了自己的火星车。而且就在此时此刻,我们的头顶,还有5-6颗中国自己的北斗卫星为我们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上海的道路上,它记录所有公交车的轨迹,提供实时准确的定位信息;在新疆的棉花田里,它精确引导无人机喷洒农药,相比拖拉机作业可节省40%的成本;在云南,它守护着亚洲象群的迁移,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米以内;而在东南沿海,更是成为了当地渔民必不可少的工具,就像当地人说的,出海前要一拜妈祖,二拜北斗。

当然,不只是在中国,实际上无论你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同时接收到5-6颗北斗卫星的信号。

那么听完这些故事,我不知道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你是否会想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再重新看一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重新看一看我们的祖国呢?

在这里,

6500万年来,是大地的力量创造了它丰富多彩的华夏山水;

1万年以来,是一代代中国人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璀璨的文明之光;

100年以来,是我们这代人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山河重塑。

这样的中国,值得我们重新去认识。这样的中国,值得我们重新去发现。

我们也许可以亲自去走一走。

比如,沿着318国道,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最终翻越高山峡谷进入青藏高原,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以5476公里的历程,领略中国三级阶梯上千变万化的风景。

或者,沿着312国道向西北行进,进入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山脉,在霍尔果斯口岸走出国门。让我们在2千年后的今天,重新走在“丝绸之路”上。

又或者,沿着新219国道,和国界线齐头并进,从新疆北部的喀纳斯出发,翻越喀喇昆仑山进入西藏,穿越横断山进入云南,最终抵达广西、抵达南海之畔,以近10000公里的超长里程,去见证这条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如何成为新时代的边境长城。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路途还是太遥远,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那有没有什么更简单快捷的方法,当下就能让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一看这片土地呢?

当然有,比如我推荐大家这两部书——《这里是中国》系列。

这两部书,是我们星球研究所历时5年来先后完成的作品。在这个系列中,我们把中国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地理单元,研究每一个单元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故事。你刚刚听到的5个故事,就来自于其中的一个个地理单元。

在每本书中,我们又花了将近1000个小时,绘制专业的地图、示意图,试图用最简洁有力的方式,解读其中的科学知识,并且体现这些科学知识的经典价值。

同样在每本书中,我们还和近200位摄影师合作,通过他们的镜头展现最极致的中国风光。其中就有一张照片,摄影师为了,拍出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效果,几乎每天都爬到山顶等待时机,坚持拍了三年。

最终形成的这两部作品:第一部以三级阶梯为脉络,展现了中国空间上千变万化的景观;第二部则以时间的尺度,呈现了100年来中国地表上的伟大变迁。我们希望,只要你打开这两本书,就能对空间尺度上的中国和100年尺度上的中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那么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面对这样的中国,我们是否有可能,看遍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呢?

我相信,现在我们有信心去说,是可以的。

虽然中国很大,跟这片广大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相比,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还是太过于微小。而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研究下去,最终形成一系列中国地理的百科全书。

这项工作可能还要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知道,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就能够完成那个看似不可实现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们要把中国的雪山看遍,把中国的江河看遍,把中国的城市看遍,把中国看遍。

徐玲:感谢魏桢老师!

星球研究所出品的《这里是中国1》《这里是中国2》,得到电子书都有了,如果你国庆期间没有旅游计划,特别推荐你和家人一起共读,在书里云游祖国的大好山河。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感受。刚才我坐在下面,真的是心潮澎湃,非常激动。

激动啥呢,因为我发现,星球研究所在做的事情,和我们得到头条做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当大多数的媒体在追逐流量、追逐点赞,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不惜撕裂共识,而另外一些知识提供者不一样,像星球研究所和得到头条,我们的发心,我们做的事情,是推动这片大地上共识的凝聚。

我们从小,学校教室里就挂着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我们这代人深信不疑的一句话。但是我刚才坐在台下听魏老师讲的时候,突然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来源到底来自哪里?真的是知识吗?

有多少次在饭局上,别人问我:“你是哪儿的人?”我说:“我是四川宜宾人”。对方回答:“哦,我知道那儿,我去过几次。”或者说,“哦,我知道,喝过你们那儿产的五粮液。”你看,只要对方这么一说,马上就和我拉进了距离。所以,当别人问“你是哪儿的人?”他并不是在寻求关于你的“知识”,他是在寻找和你之间的“共识”。很多时候,不是知识让我们有力量,而是共识让我们有力量。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力量真的来自我们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吗?不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来自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这群人所凝聚的共识。所以,《得到头条》提供的服务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标新立异、不追求语出惊人,我们甚至不是在给你提供纯粹的“新知”,而是向你汇报,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在讨论什么、在关切什么、在怎么做事。只要你融入一个更大的共识和更大的意义系统当中,你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感。

真的,就好像我刚才听魏桢老师说,北京市民喝的70%的水来自长江,顿时无比激动。因为我的家乡宜宾就在长江上游,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现在,我和故乡相隔千里,竟然喝着故乡来的水,和远在家乡的故人真的应了那句话,“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虽然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我顿时就有了力量感。

好,你可以记住这话: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得到头条说,“共识就是力量”。

此外,今天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就是在我们“得到头条”的工具箱里,又多了一把趁手的工具。你还记得吗,在《得到头条》的发刊词里,我说过,要用三个坐标,来观察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新现象、新实践,以及对它们的新解释。我来简单回顾一下。

一是历史坐标,就是回到时光深处,找到历史的“韵脚”,那些和当下遥相呼应的事件。

比如关于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在100年前,也就是20世纪初,美国的电动车数量是燃油车的两倍。当时人们就认为,电动车应该是未来的方向。当时有个大新闻就是“亨利·福特和爱迪生合作造车”。但是历史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1914年底,一场诡异的大火烧毁了爱迪生的电动车工作室,电动车发展从此陷入停滞,燃油车大获全胜。100年之后,电动车又卷土重来,这一次终于有可能战胜燃油车,你看,这想不想一场迟到了100年的复仇。

再比如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钠锂之争”,也就是未来到底是锂电池为主,还是钠电池为主,这事儿在历史上也有遥相呼应的事件,就是芯片领域的锗材料和硅材料之争。锂元素和锗元素锂一样,储量小,价格高;而钠元素和硅元素一样,储量几乎是无限的。芯片领域领域硅战胜了锗,而动力电池领域会不会钠战胜锂,我们可以猜想。

这就是用历史坐标来思考当下的问题。

二是未来坐标,就是从一堆事件当中,找到那些缓慢而坚定地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比如这几天讨论很多的电力紧张,拉闸限电,你会发现,无论是煤炭价格的波动,还是需求端的上涨,光是从这些短期因素解决问题是不行的。如果站在未来坐标的视角,电力问题从长期看该怎么解决?我们得到头条从储能角度来切入,可以说,只要储能问题解决了,人类的用电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明天的头条栏目中,我们还会讲到新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就是“钍反应堆”发电,它比用铀反应堆发电要安全得多,也高效得多,是在我们这代人就有可能实现的能源革命。

你看,这就是跳出当下,用未来坐标来思考问题。

三是系统坐标,就是把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和要素,还原到一个系统当中去思考。

比如谈东北经济为什么发展落后,如果光从孤立的点,也就是东北本身的文化、市场意识、或者气候条件等去找原因,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给出了一个思考框架,东北经济的衰落其实和它自身没多少关系,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

东北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新中国的经济体系,东北是中心,全国其他地区是外围。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在这个更大的体系中,美国是中心,中国是外围。如果把中国经济比喻成一株植物,本来东北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根,但后来东南沿海这部分枝叶嫁接到世界市场上去了,东北就成了孤零零的“树桩”,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就是随着中国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东北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这就是跳出局部,用系统坐标来思考问题。

但是你发现没有,光是有历史坐标、未来坐标、系统坐标这三点还不够,还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坐标,也就是——地理坐标。今天魏桢老师的分享,为我们补齐了一个重点的观察坐标。因为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它可以腾挪的空间非常大,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多得多。

比如,魏桢老师提到的光伏扶贫,同时解决了当时我国的两个难题,一是光伏企业被欧盟进行所谓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面临倒闭,二是黄土高原上还有一些深度贫困县,由于资源太贫瘠,找不到脱贫的办法。一个“光伏扶贫”,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光伏产业保住了,贫困村脱贫了,国家的清洁能源比例还提高了。

比如,喀斯特地貌和高山峡谷被认为是贫困的根源;但是今天,通过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地区成了旅游资源,成了人人向往的地方。

再比如,如果我们把脑洞再开大点,未来如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解决了300万公里的大西北缺水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宜居国土面积会翻整整一倍,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完全不是问题,家家户户还都能住上小别墅。

所以何帆老师说,他要把《变量4》的副标题定为“大国的腾挪”,腾挪就是以空间换时间;腾挪就是不在局部较劲儿,而是从全局出发寻找破局点。这就是我今天得到的第二个重要启发。

最后表个决心:接下来,我们头条团队会继续用历史坐标、未来坐标、系统坐标和地理坐标这四个工具,继续为你梳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新现象、新实践、以及对它们的新解释,为你做好知识服务。谢谢!

这就是我要向你汇报的启发,今天直播的后半场,我们请魏桢老师再次回到舞台上,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有来自各个学习中心分会场的提问,现场也会开放几个提问名额。魏桢老师来一趟,咱们聊个痛快。下面有请魏桢老师。

魏桢:感谢提出问题的朋友,我先回答得到杭州学习中心林志坚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他说,我曾走遍中国,也是星球研究所的忠粉,最近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西夏》视野开阔,内容详实,超过我在西夏实地看过的内容,您能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

其实星球研究所创作内容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有50G的参考资料,有1个月的创作时间,有数十个小时的制图时间,然后再从几千张图挑选出二三十张,就完成内容创作了。不是凡尔赛,在星球研究所的创作就是以科研的态度在完成科普作品的创作,科研的态度、科普作品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一篇作品,比如《西夏》这篇,让你对西夏这个时代、这个王朝产生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涉及到星球研究所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创作理念,我们叫它长期主义。什么叫做长期主义?那就是在我们的创作中,一直秉持的一个原则是我们的内容、我们一般的选题主题都非常基础,比如《什么是中国?》《中国从哪儿来?》《什么是西夏?》《什么是成都?》,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我们要解答的是经典问题,解答的是基本问题。

解答基本问题的方法就是提出经典观点,这就是第二个原则。什么叫经典观点?就像我刚才跟大家说的也是我们压箱底的中国从哪儿来碰出一个大中国,这就是对于基本问题的经典观点。并且要呈现超凡视觉,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原则。大家刚才看到的所有图片、所有制图都是我们根据这个原则进行的创作。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三点原则呢,最终我们想实现一个长期的目标,这个长期目标我刚才也讲到了,就是有一天我们要把中国看遍,并且这个看遍的方法不是过了十年就会过时的作品。我们希望哪怕五年十年再拿出这些作品来看,不管是从它内容的经典性还是它视觉的经典性都是足够经典的作品,这就是星球研究所的长期主义。不管是《西夏》这篇文章,还是我们所有文章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创作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来自得到昆明学习中心的晓筱/吕智,说COP15大会下个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从地理的视角出发,大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具体意义有哪些?

COP15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这个盛会,选在了云南昆明,作为一个昆明人,非常骄傲和自豪。但是从这个大会的会址选择可以看出来,云南就是中国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它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呢?跟地理有莫大的关联。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什么是云南?》,欢迎这位朋友和感兴趣的朋友看一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经典观点,我们说云南是来自一场时空大折叠,这场时空大折叠造就了它作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这么一个特征,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文章里展开去看。

中国举办COP15大会在我个人的想法当中,我觉得就像刚才提到的,中国这100年来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连接、重组,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和建公路、建大桥、经济增长不一样,不管是经济增长还是建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有形的,但只有这项工作是无形的。可能全世界的人,甚至大部分中国同胞都不知道我们在100年来到底做了些什么。我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很好地让世界看一看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到底做过什么事情。

另外一方面,涉及到环境这个问题、生态这个问题,我认为它是个无国界的问题。我们的水、空气,更大一点的气候变化,都是没有国界的问题,所以全世界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在COP15大会上讨论生物多样性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机会,也是中国向世界介绍保护经验、修复经验的机会,也是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的机会,只有全人类共同交流,才能真正地实现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觉得它的意义。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来自得到郑州学习中心的白青峰小伙伴,他说老师讲的6500万年前的大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这个时间和恐龙灭绝的时间重叠了,这两个事件有关系吗?

以我所了解的现代科学的研究显示,这两个事件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这给了我一个灵感,也许恐龙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一篇,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或者什么是恐龙,我个人已经非常期待这个话题了,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够呈现这样的作品,谢谢大家。

现场还有三位朋友有提问的机会。

提问:大家好,谢谢魏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丰富的地理知识,我今天早上4点06分从东莞出发来到启发俱乐部现场。今天有个问题,我是徐玲老师的粉丝,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寄宿学校的,大的上高三,小的上初一。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寄宿,我有时候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我觉得听的都挺精彩的,我专门弄了个本子记录五条徐玲老师的头条。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放在他们桌上,去年我大女儿学习太忙了不知道本子放哪儿去了,后来我又准备了一份。今年的时候,徐玲老师的我又接上了。魏老师讲中国地理那两本书,我回去一定会好好看一看。我的小家伙上初中一年级,他上初一之后回来有一个疑问,跟我说历史我能搭上两句,地理这个话题我就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他刚开始说妈妈地理好难,我有点打压他,哪儿难了下,面他就说妈妈,好无聊……我想向魏老师问一下,怎么启发孩子对地理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谢谢大家。

魏桢:非常感谢刘老师的提问,也非常感动,从东莞远道而来。刚才您那个问题首先可以让您的孩子甚至所有的人,不用惧怕学习地理。我自己也不是地理科班出身的,我是一名理科生,我从初二就不再学地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跟地理绝缘了或者地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非常远的事情。其实地理,研究的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而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看着脚下这片土地。

在星球研究所我们很多同事也不是地理科班出身的,但是我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这片土地。我们大部分人会喜欢去旅游、去拍照、出去走一走,喜欢看一看这片大好山河,这种情感不是课本很枯燥就会泯灭的,只要保存住这份最初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就一定有想了解这片土地的愿望,只不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而已。

星球研究所一直在说,我们要用一种大众熟知的语言来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我们的科普作品,不管是文字的也好、图片的也好、示意图的也好,都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

地理确实和历史的学习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历史有故事的感觉在,但是地理往往需要一些空间手段来支持去理解它,比如地图等等。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天然觉得比历史故事更难接受,或者让家长在辅导孩子们的过程中觉得缺少相应的工具。

现在市面上也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很多好的地理作品。2019年我们发过一部少年中国地理课程,也是音频课,专门给小朋友讲中国地理的一套课程,也是在尝试能不能用一些小朋友更能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地理。这里给大家剧透一下,做个小预告,星球研究所的中国系列的少年童书正在策划当中,更加针对小朋友本身,希望能够引发小朋友的兴趣,不要因为一些表达方式或者方法上的枯燥,让他们对这片土地都觉得不太想了解了。这样的话就非常得不偿失了。所以我觉得时刻保持孩子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和热爱,这是最根本的根源,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谢谢。

提问:魏老师,我来自河南郑州,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七八九月份中部的降雨量特别大,郑州从一个比较干旱,河里没什么水的城市变成动不动下大雨的城市,七八九月频繁发生。我们心里有一种担心,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吗,这种动不动就下大雨的反常事情会不会成为常见的事情?

您的知识量非常丰富,本来以为您是学地理的。您分享了人文的政治经济的生态的很多视角。举个例子,我的工作正好是给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提供设备,每天的工作就是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我完成什么,从寻找、调研到完成交付,我所有的能量都围绕着我的工作开展。但是我怎么能像你一样拥有那么广阔的视角,而不是只有一个围绕工作的视角?包括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这些知识怎么样充实到我的认知体系内?

魏桢:谢谢这位老师,我先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刚才给大家讲的这五个故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星球研究所整个团队的作品。我们有不同专业的朋友不同专业的同事,有地质专业的、地理专业的,有工程专业的,甚至还有考古、建筑、哲学专业的。不同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然后才能提出很多不错的观点或者创作出很多不错的内容。

如果追求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我觉得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沟通交流,能在得到启发俱乐部遇到您,我们也是一种缘分。我希望星球研究所做的作品可以成为所有读者的眼睛,大家可能没有时间做这些研究,也没有必要真的把这些研究做得这么透,有特殊兴趣的朋友除外,星球研究所帮大家做这件事,把这些观点、内容、知识呈现到大家面前,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观点和知识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这个是星球研究所想做的。

您的第一个问题,今年北方中原地区的雨水明显增多了,这确实是气候变化实打实地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验证,不然的话我们对气球变化不会有那么大的感知。有可能成为一个常态,会有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出现,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情况,我们气候就是在变化。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不仅有每个人参与,是全世界都参与的,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极端天气,包括去年的寒潮,确实会更加频繁地出现,这就是气候变化真正存在的例证。

提问:首先非常感谢魏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行云流水般的讲座,养心养眼,您的声音悦耳动听。我是一本航天科技期刊的编辑,听了您今天的讲座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本大家比较熟悉的期刊,我家里收藏了很多,《中国国家地理》。想问一下,星球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期刊有没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或者合作。《中国国家地理》已经出版了英文版,咱们星球研究所为了进一步讲好中国的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推出其他语种的作品?

魏桢:《中国国家地理》是创刊很长时间的老牌地理杂志了,他们的期刊我也每一期都看,是非常有价值的地理科普作品。《这里是中国2》应该就是在上周刚刚发布了繁体版,在港澳台,英文版也在筹备当中。《这里是中国1》已经发布了繁体版,我们也希望早日见到英文版。当然了,我们希望把我们对于中国的这片土地的看法,包括中国这片土地客观的情况,都让世界更多人知道。所以说在星球研究现在创作的视频作品当中,我们最起码加上双语字幕,在国外的平台上播出,这是当下我们至少能做到的点。未来我相信要看遍中国的,不仅是中国自己的同胞,我们应该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地理。这是我们希望追求的目标,谢谢。

今天的节目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谢谢魏桢老师。下周三是国庆假期,启发俱乐部会暂停一周。下下周三,也就是10月13号,罗老师会准时开场,为你汇报一周新启发,我们还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得到课程《生命科学50讲》的主理人王立铭老师,和你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未来组织的发展规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直播间边看边买,提前买现场门票,一起听听这场有趣有料的跨界洞察。

今天的启发俱乐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