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正如地理学家葛德石所说: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这片土地上更多纷繁复杂的创造,将留给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们来完成。
那么这片土地上曾有过多少中国人呢?
据美国学者卡尔·豪布估算,地球有史以来总计诞生过1080亿个智人。我们根据现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粗略推算得出:中国有史以来共诞生过200亿人口。
那么,这200亿中国人,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形成今天的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呢?在地理的视角下,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中国地表上创造的一种极为基础的造物,来看到一些线索。所以,第二站,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属于中国人的独特造物,我们的传统民居,或者说是中国人的家园。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这种建筑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就是我们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而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在当时,也许出现了一位充满创造力的先民,他利用石头做成简单的工具,在黄土高原的断崖上,一点一点挖掘,最终挖出了一个足以栖身的洞穴,最古老的窑洞就诞生了,它也是中国最早的人造家园之一。
而且这样的窑洞不仅可以挖一个,还可以在附近继续挖掘新洞。直到众多窑洞层层叠叠,占据整个山崖,就形成壮观的窑洞建筑群。
当然,也可以不挖在山崖上,如果从地面向下挖7-8米,还可以形成一个个方形地坑,这就是地坑院。
不过呢,窑洞和地坑院的建造,往往受到地形的限制,在黄土高原之外并不适用。
所以到了大约4000年前,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们开始利用夯土、木材等材料,在地面上建造自己的房屋。在他们的房屋中,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独立居所,还与父母、子女的居所围合在一起,形成大家庭共同居住的合院式住宅。其中有二合院、三合院,还有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四合院。
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北京,就可以看到最经典的合院式住宅的形制。
以这样一套北京四合院为例,中间是接近正方形的庭院,外围通常由不同的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其中的正房,是院落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一般由长辈居住;东西相对的东西厢房,一般是家中晚辈的住所;而在大门旁边,背对街巷的倒座房,一般是客房或者仆人的居所。
可以看到,在一座四合院里,所有家庭成员都按照一定的原则居住,比如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主仆分处等等,非常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人的礼制思想。
更有意思的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四合院,很容易灵活组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京城里很多大宅、王府,一般都是用数座甚至十数座院落串联形成的。那么最顶级的四合院在哪呢?大家能猜到吗?没错,就是北京故宫。
当然,我们会发现,不只是北京,中国各地其实都有类似四合院的民居形态,难道这纯属一种巧合吗?
其实不然,因为合院式住宅这种居住形式,早在数千年前一出现,就从华北平原向全国扩散,并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比如在陕西,由于关中地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人们就缩小庭院规模,将方正的四合院改造成竖长的形状,这就是窄院。从高空俯瞰,一个个长条形的庭院非常明显。
在山西,家财万贯的晋商们,又将多个窄院拼装起来,就成为了气派的乔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等。
刚刚讲的是中原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家园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知道,在距今大约1700年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之后又历经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难,北方汉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南迁。他们在南方不同的地域内逐渐分化,形成五大民系——吴越民系、客家民系、湘赣民系、闽海民系、广府民系,并各自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家园形态。
其中,吴越民系生活在江苏南部、浙江以及古徽州等地区,属于江南的核心区域。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植被丰富,是接纳新移民最多的区域,因此也变得人口密度极高、用地极为紧张。我们听过的“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这样的句子也常被用于形容古徽州等地区。
所以在这些地区呢,我们会看到合院式住宅被再次缩小,直到四面房屋屋顶相互连接,将中间的庭院围成一个小小的天井,称作天井院。一个有特色的点是,天井院的屋顶都向天井中倾斜,每到下雨天,雨水就顺屋顶流入庭院,人称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然,它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既保留了合院式住宅的私密性,又极大程度地节约用地,非常适合人多地少的江南地区。
不过这种建筑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火灾。南宋的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里就曾描述这个情况:“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街道狭小,多为风烛之患。”
说的是因为房子挨着房子、屋檐挨着屋檐,几乎没有额外的空间,一旦一屋着火,就会殃及邻院,甚至将整个村镇化为灰烬。
那该怎么办呢?
人们想到的办法,就是将院落之间的墙壁加高,甚至超过屋顶的高度。如此一来,即便邻院失火,高高的院墙也可将火灾挡之墙外,所以这些墙也因此叫做封火墙。尤其在古徽州一带,我们看到,封火墙沿着屋檐层层叠落,形象也类似昂起的马头,也称为马头墙。
再加上吴越民系的住宅多数只有单调的白、黑两色,在山川田野间就像水墨画一样,所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就成为了江南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而在更往南的广东、福建、江西三省山区,从北方迁入的客家民系往往隐居深山,平时既要防御外敌,又要抵御猛兽,于是他们一般是同族同宗聚居起来,修建起各式各样的封闭式大院。比如图中,像堡垒一样的围屋。
当然,最典型的,还有通过方形或圆形围合的土楼。
在这样的建筑里,人们不再像四合院那样,按照社会地位分配房间,也没有正房、厢房、前院、后院的区别。
所有房间基本上都是相同大小,并且都朝向一个中心。中心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个宗族的祖堂。代表着是共同的祖先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共生共死,共荣共辱。
而客家民系、吴越民系之外,还有湘赣民系,闽海民系,广府民系,都是各具特色。
其中湖南、江西两省合称的湘赣民系,依然会采用标准的天井院住宅。
而居住在福建及潮汕地区的闽海民系,因为山地众多,交通不便,在各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居类型,在这里,你既能看到依山而建的木屋,也有鲜艳的红砖大厝等等。比如今年7月,刚刚成功申遗的福建泉州,在这座城里,我们就看到大量的红砖建筑。
而在广东占据主导的广府民系,他们的民居同样拥有形态独特的封火墙,但和马头墙不一样,它们的形状就像是古代烹饪肉类的大锅的耳朵,因此也得名镬耳墙。
并且,由于广府民系所在位置已远离政治中心,所谓的天高皇帝远,所以他们也敢于僭越封建礼制,相比中原和北方,房屋的装饰、用色一般也更加鲜艳大胆。
不难看到,随着南方民系的分化,我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家园形态,那还有没有更丰富多彩的区域呢?有的,那就是我国西南地区。距今大约600年前,明朝建立,然后一直贯穿到清代,经济社会都相对稳定,我说是中国封建专制的巅峰时期。正是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实行改土归流,也就是废除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改由中央政府派任流官。这样一来呢,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就得到了大幅增强。大量新移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诸省。
所以在这些地区,我们既能看到客家人带来的土楼,湖广移民带来的合院式住宅,也能看到富商带来的雕梁画栋的大宅,以及为了防御外敌,全部用石头垒成的屯堡。比如图中是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清代满族移民带来的,和北京的胡同几乎一模一样。
而少数民族也开始灵活运用汉族民居的元素,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民居形式,比如云南大理的白族,就和汉族一样同为合院式住宅,但更加注重雕刻与绘画,形态也略有差异。可以看到在白族民居中,从各个方向围合的房屋,被称作坊,如果是三合院,第四面就被一面照壁围住,这就是“三坊一照壁”;而如果是四合院,除了中间的庭院作为大天井以外,坊和坊之间又围出四个小天井,所以也叫做“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就是非常典型的大理白族的合院式住宅。
当然,除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外,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的大量居民下南洋谋生,让大量的西方元素也出现在中国人的家园之中。
典型的如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西方建筑中的意大利穹顶,英国碉堡花园尖顶,中世纪南欧教堂顶等等,都被大胆使用,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民居的先声。
不过,以上这些还不是中国人家园的全部,还有太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近万年来,200亿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不断融合,才有了今天中国大地上种类丰富、样式繁多的家园形态。从帝王的宫殿,到随处可见的平民的房屋,可以说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种中国人的家园。而这种由中国人创造的独特的地表造物,也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一生,我们的祖先、父母、爱人、孩子,无一不在这里寻得庇护、乐享天伦。同时我也想说,即便样式繁多,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些不同的民居当中看到千丝万缕的关联,也能看到我们多元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是如何血脉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