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期 | 魏桢:重新发现中国

你好,这里是“启发俱乐部·得到头条特别节目”,我是徐玲。

这是启发俱乐部的第54场。今天我们在北京的得到学习中心向你直播。向几十位现场观众致谢,向此刻正在得到上海、深圳、广州、郑州、杭州、武汉、西安、昆明学习中心线下观看本场的得到同学致谢,向此刻在线上看直播的得到同学致谢,向星球研究所、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和抖音直播间的同学致谢。谢谢你们,选择了终身学习。

五个月前,准确地说是4月30号,五一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6点24分,我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满怀着对假期的美好憧憬,就跟你们现在的心情一样。突然,脱不花在企业微信上给我发一条消息,六个字:“你还在公司嘛?”你们知道的啊,字越少,事儿越大。我心里咯噔一下,有种强烈的预感——这回摊上大事儿了。去了之后,发现只有罗胖和脱不花两人在会议室等我。

到底是啥事儿呢,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公司要推出一个全新的免费日更栏目《得到头条》,问我愿不愿意担任栏目主理人。说实话,他俩当时具体说了啥,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出门前,领导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回去和家属好好商量商量。你看看,这是要送战士上前线的阵势啊。当然了,可能也是因为领导心里有数,知道我家属是个什么样的人。

给你说件事儿你就知道了。我刚加入得到那会儿,因为还没有习惯得到的工作节奏,在家里急得哭。老公就问我:“怎么了?和领导吵架了?”“不是。”“那,是跟总编室老师吵架了?”“也不是。就是工作压力太大了。”我本来想着,能得到几句安慰,“老婆,你真不容易啊!”之类,结果,我们家这位,把手一拍,说:“这就对了!这才像是进了互联网公司的样子!”

你看,这就是我亲老公!所以,还有啥好商量的呢,接到《得到头条》的任务,回去和家属一说,家属这边表示坚决支持,拍着胸脯说,家务、带娃他全包,敲锣打鼓把我送上前线。那真是中国好家属,让我找不到一点不努力工作的借口。当然还必须感谢我妈,我知道此时此刻她正在看直播,不提她她会生气。

接下来这几个月,我就进入了“三倍速”生存状态。

之前在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三个月编完一本书我就超额完成了任务,这算是1倍速;

后来在得到听书当专职作者,一周写完一本听书稿,勉强完成任务,这算是两倍速;

现在,作为《得到头条》主理人,每天早上一醒来,就欠这个世界3000字,可能对贾行家老师来说这都不是事儿,但对我来说,真的就是3倍速。——你看,这个不断加速的过程,是不是像极了今天这个时代。

感谢公司,让我有机会体验到保尔·柯察金的人生境界——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当然,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头条组是一个四个人的小团队,一起为用户服务。如果用一句来形容我们团队的工作状态,那就是“每天都在丢盔弃甲地一路狂奔”。跑到今天,我们头条团队算是迎来了第一个里程碑时刻,就是《得到头条》上线100天。

我不是在说我们有多辛苦啊,作为知识服务者,这些都是分内之事,是应该的。我想说的是,支持我们一路跑下来的力量源泉,来自得到头条的所有用户。

有一位管理者告诉我,他把得到头条当成团队管理的工具,他们每天早上的晨会有一个环节就是一起收听得到头条,然后谈谈各自的启发;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把得到头条当成和孩子沟通的工具,她自己每天听完节目后,会想想怎么用孩子听得懂的方式讲给他听。

看到这么多用户都把得到头条当成可信赖的工具,嵌入到他们的生活中;看到我们的服务在实实在在地给为别人提供价值,真的,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

再给大家汇报几个数据:《得到头条》上线100天以来,使用人数超过100万,共被收藏了19万次,笔记数达到22万条。上线以来,有4万多名用户坚持每天收听得到头条,一天不落。感谢你们的不离不弃,感谢所有得到用户的支持鼓励!

当然,我们头条团队几个人,不是专家学者,我们不产生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那我们靠什么来服务用户呢?就是靠我们背后链接的一流的知识资源网络。我们很清楚,得到用户不是没有自己学习知识的能力,而是你们没时间在海量信息中去筛选那些可靠的知识来源。这正是我们干的事情。我们去为你找到这个世界上最靠谱的知识资源、最靠谱的知识提供者,把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呈现给你。

所以,庆祝得到头条上线100天,今天的主角肯定不是罗胖,所以他闪开,让我来;但是主角也不是我,所以我也得闪开,必须请出我们背后倚仗的最可靠的知识合作者。

正好再过两天就是国庆节了,我们专门请到了我们视野范围内,最有资格给我们讲“什么是中国”这个话题的嘉宾,这就是“星球研究所”的魏桢老师。“星球研究所”是一支从事中国地理知识科普的专业团体,所有团队成员都是地理爱好者或旅行爱好者。我自己是“星球研究所”的铁粉,他们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我每篇必追。

“星球研究所”有多牛呢,我只说两个事:2019年,也就是70周年国庆的时候,他们策划出版了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上市之后狂销100万册,拿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在内的图书大奖拿到手软;今年他们又捧出了《这里是中国2》,更加精彩震撼。还有更厉害的啊,“星球研究所”还是第一个在学习强国App首页开设自己专栏的自媒体。

你要是和我一样,有幸和魏桢老师聊过,你会发出由衷的感叹,哇,原来我们可以跳到高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发现中国,重新理解中国。

好,下面就请出魏桢老师。 

得到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星球研究所的主编魏桢,今天很高兴来到启发俱乐部,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和分享。

开始之前呢,可能有朋友会问,星球研究所是干什么的?是研究这个星球的吗?没错我们就是研究这个星球的。从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建筑、一项工程,到一座城市、一个省份、一个国家,甚至我们所在的地球和我们仰望的星空,都是我们的研究对象。

听起来好像挺复杂,那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呢?其实在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里,人类科学家们对这个世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中有大量内容,其实并没有被大众所熟知。所以我们做的,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熟知的语言,和所有读者一起,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而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如何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中国。

在座的各位,我们都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每天都在亲眼观察这片土地,亲身见证它的变化。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真的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吗?

就比如说当有人问你,什么是中国的时候,你会怎么回答呢?也许你会说,它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470万平方公里的内海和边海水域,在这里到处都是风景。

你也可以说,它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到今天,你还可以说,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比超过全球的1/6。在这片土上,我们建起3.8万公里高速铁路,4.8万公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以及16万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列世界第一。

不难看到,无论是在时间尺度上还是空间尺度上,这个国家都是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综合体。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想要了解它的全貌,必然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看遍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呢?如果不是,我们又该如何才能重新认识中国呢?

如果我们暂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关系。接下来的1个小时里,我会带大家听5个故事。从一个足够广阔的时空尺度,用一种特别的视角看一看这片生我们养我们的土地。在星球研究所,我们把这种视角叫做地理的视角。

举个例子吧。我们都说人类有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那么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否也想过,中国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看待这个问题角度也许多种多样,甚至你可能会觉得,这根本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用地理的视角来看,也许能够给出一个特别的答案。但你会发现,这个答案,并不在我们说的北上广深,这些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大城市,那在哪儿呢?答案在这颗星球上最为突出的一块高地,那就是位于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原。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要上溯到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碰撞。

虽然在地球最近的几亿年里,这样的板块碰撞曾经发生过多次,但这一次,却引发了超大幅度的地表隆起,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的青藏高原。

它的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厚度可达80公里,是地球上最高、最厚、最年轻的高原,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和南、北极并列,称作地球的“第三极”。

那么在这样一片高耸的土地上,我们能看到什么呢?我们能看到大量极高山。在这个地球上,一共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全部位于这里。还有绝大多数的7000米级山峰,以及数不尽的5000-6000米级山峰,也都位于青藏高原上。包括我们云南、四川、新疆、青海的最高峰,也包括世界之巅,海拔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

这些不计其数的山峰,又组成了一列列超级山脉。包括长700多公里的念青唐古拉山脉,800多公里的祁连山脉,甚至超过2000公里的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我们说世界上最密集的高山峡谷区横断山脉等等。

那么在青藏高原之外,又发生了什么呢?同样受到这场大碰撞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外围,也有相当一部分原先就有一定海拔的区域,进一步发生抬升。比如哪里呢,比如今天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区域。而最终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地势,形成了非常显著的“三级阶梯”的特点。

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到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包括今天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再到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基本在500米以下,包括今天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等。

可以看到的是,今天中国大地上不计其数风景,就是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展开的。可以说如果没有那次大碰撞,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地貌格局,没有千变万化的地表景观。

当然,这场大碰撞改变的不仅仅是地貌,还有中国的气候。

当我们在全球尺度下,观察北纬30°线附近的区域,会发现这里从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到阿拉伯半岛的内夫得沙漠、再到印度大沙漠等等,大面积的干旱地带几乎连成一片。

而且,这并不是巧合。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考虑地形等因素,接近地面的地球大气,其实将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流动,我们称之为“行星风系”。在这个规律下,北纬30°附近的气流将不断从高空下沉至地面,就像现在图中所示的这样。

而当气流下沉,温度将升高,水汽就更不易凝结,因此在这个区域往往难以形成降雨,最终形成了连片的干旱地带。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同样处于北纬30°附近的中国南方地区,这里都是什么呢?

这里是上海、杭州,是重庆、武汉,是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是自古以来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总之绝不是戈壁大漠。那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改变这一切的原因,就在青藏高原。因为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能比一般平原地区接收到更多的太阳辐射。尤其在夏季,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的地表,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让空气受热上升。那这就意味着,这里的地表气压要比周围要更低,所以最后,不得不“抽吸”外围气流来进行补给。这就像什么呢,就像是我们平时用的抽气筒,把桶里的气压降低了,外面的空气就被抽进筒里。同理呢,在青藏高原上,就出现了这么一座规模巨大的“高原抽风机”。

在这台抽风机的作用下,来自印度洋的南亚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亚季风被大大增强。所以我们能看到中国的藏南地区,墨脱、察隅等地,在南亚季风的影响下,成为了全国降水最丰沛的地区之一。

而在中国东南部一带,由于东亚季风带来了丰沛的水汽,打破了本应在北纬30°附近出现的干旱规律,让这里变得水源充沛、植被茂盛,非常适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了我们的烟雨江南。

而与之相对的呢,是中国西北地区,这里出现了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就是大面积的戈壁沙漠。这同样有青藏高原带来的影响,因为高耸的青藏高原,像一座屏障一样,阻挡着印度洋水汽向北到达这些区域,再加上这些区域地处内陆,东亚季风也难以抵达,也加剧了这里的干旱。

最终呢,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大地上,从青藏高原到烟雨江南,再到西北大漠,形成了中国的三大自然区,这就是中国气候的基本格局。

但你以为大碰撞的塑造到这里就结束了吗?还远没有。当青藏高原成为一座超级抽风机的同时,还成为了一座“超级水塔”,从而改变了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格局。

那么水塔中的水从哪里来呢?大家知道青藏高原上有多少冰川,有多少湖泊吗?

答案是4万多条冰川,和超过1000个面积大于1km²的湖泊。如果对这些数字没有概念,没关系,我们只要记得它是全球中低纬度地区规模最大的冰川活动中心,同时拥有全球海拔最高、数量最多的高原湖泊群。

正是这些冰川、湖泊,再加上地下水、地表河流,让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4000米的超级水塔。我们可以想象,当水塔“闸门”打开,水流必将以高屋建瓴之势倾泻而下,形成一众大江大河。

比如今天的中国东部,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长江,起源于青藏高原;

中国西北部,在沙漠中创造出一片片绿洲的黑河、塔里木河等等,也起源于青藏高原;

而在中国西南部,那些一路流出国门,哺育诸多亚洲文明的江河,包括象泉河、狮泉河、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等等,同样起源于青藏高原。这就是亚洲水塔的力量。

那么到这里我们会发现,面对中国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可以给出答案了。在地理的视角下,正是6500万年以来的板块碰撞和它所创造的青藏高原,奠定了中国的地貌、气候和水系的基本格局。所以如果之后有人问你中国从哪里来?你就可以高度凝练地回答他,碰出一个大中国。

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能给出这个回答,其实不得不归功于自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的系统的青藏高原科学考察。

可以看到的是,到今天哪怕只有短短40多年的时间,我们就已经对这片土地有了如此丰富的了解。而从2017年开始,第二次青藏科考已经再次拉开帷幕了,我们可以想象,在今天更先进的技术、更发达的交通等种种加持下,我们必然会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重新认识中国的过程,也必然会持续下去。

不过,正如地理学家葛德石所说: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这片土地上更多纷繁复杂的创造,将留给来到这片土地的人们来完成。

那么这片土地上曾有过多少中国人呢?

据美国学者卡尔·豪布估算,地球有史以来总计诞生过1080亿个智人。我们根据现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粗略推算得出:中国有史以来共诞生过200亿人口。

那么,这200亿中国人,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形成今天的多元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呢?在地理的视角下,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在中国地表上创造的一种极为基础的造物,来看到一些线索。所以,第二站,我们就来看看这种属于中国人的独特造物,我们的传统民居,或者说是中国人的家园。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张图片,这种建筑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就是我们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而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大约1万年前。在当时,也许出现了一位充满创造力的先民,他利用石头做成简单的工具,在黄土高原的断崖上,一点一点挖掘,最终挖出了一个足以栖身的洞穴,最古老的窑洞就诞生了,它也是中国最早的人造家园之一。

而且这样的窑洞不仅可以挖一个,还可以在附近继续挖掘新洞。直到众多窑洞层层叠叠,占据整个山崖,就形成壮观的窑洞建筑群。

当然,也可以不挖在山崖上,如果从地面向下挖7-8米,还可以形成一个个方形地坑,这就是地坑院。

不过呢,窑洞和地坑院的建造,往往受到地形的限制,在黄土高原之外并不适用。

所以到了大约4000年前,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们开始利用夯土、木材等材料,在地面上建造自己的房屋。在他们的房屋中,他们不但拥有自己的独立居所,还与父母、子女的居所围合在一起,形成大家庭共同居住的合院式住宅。其中有二合院、三合院,还有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四合院。

就在我们今天所在的北京,就可以看到最经典的合院式住宅的形制。

以这样一套北京四合院为例,中间是接近正方形的庭院,外围通常由不同的房屋,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其中的正房,是院落中等级最高的建筑,一般由长辈居住;东西相对的东西厢房,一般是家中晚辈的住所;而在大门旁边,背对街巷的倒座房,一般是客房或者仆人的居所。

可以看到,在一座四合院里,所有家庭成员都按照一定的原则居住,比如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主仆分处等等,非常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人的礼制思想。

更有意思的是,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四合院,很容易灵活组合。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京城里很多大宅、王府,一般都是用数座甚至十数座院落串联形成的。那么最顶级的四合院在哪呢?大家能猜到吗?没错,就是北京故宫。

当然,我们会发现,不只是北京,中国各地其实都有类似四合院的民居形态,难道这纯属一种巧合吗?

其实不然,因为合院式住宅这种居住形式,早在数千年前一出现,就从华北平原向全国扩散,并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造。比如在陕西,由于关中地区人口稠密、用地紧张,人们就缩小庭院规模,将方正的四合院改造成竖长的形状,这就是窄院。从高空俯瞰,一个个长条形的庭院非常明显。

在山西,家财万贯的晋商们,又将多个窄院拼装起来,就成为了气派的乔家大院、李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等。

刚刚讲的是中原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家园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知道,在距今大约1700年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之后又历经唐代安史之乱、宋代靖康之难,北方汉族经历了三次大规模南迁。他们在南方不同的地域内逐渐分化,形成五大民系——吴越民系、客家民系、湘赣民系、闽海民系、广府民系,并各自因地制宜,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家园形态。

其中,吴越民系生活在江苏南部、浙江以及古徽州等地区,属于江南的核心区域。这些地方环境优美、植被丰富,是接纳新移民最多的区域,因此也变得人口密度极高、用地极为紧张。我们听过的“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这样的句子也常被用于形容古徽州等地区。

所以在这些地区呢,我们会看到合院式住宅被再次缩小,直到四面房屋屋顶相互连接,将中间的庭院围成一个小小的天井,称作天井院。一个有特色的点是,天井院的屋顶都向天井中倾斜,每到下雨天,雨水就顺屋顶流入庭院,人称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

当然,它最重要的优势,就是既保留了合院式住宅的私密性,又极大程度地节约用地,非常适合人多地少的江南地区。

不过这种建筑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火灾。南宋的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里就曾描述这个情况:“民居屋宇高森,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巷陌壅塞,街道狭小,多为风烛之患。”

说的是因为房子挨着房子、屋檐挨着屋檐,几乎没有额外的空间,一旦一屋着火,就会殃及邻院,甚至将整个村镇化为灰烬。

那该怎么办呢?

人们想到的办法,就是将院落之间的墙壁加高,甚至超过屋顶的高度。如此一来,即便邻院失火,高高的院墙也可将火灾挡之墙外,所以这些墙也因此叫做封火墙。尤其在古徽州一带,我们看到,封火墙沿着屋檐层层叠落,形象也类似昂起的马头,也称为马头墙。

再加上吴越民系的住宅多数只有单调的白、黑两色,在山川田野间就像水墨画一样,所以粉墙黛瓦马头墙,就成为了江南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而在更往南的广东、福建、江西三省山区,从北方迁入的客家民系往往隐居深山,平时既要防御外敌,又要抵御猛兽,于是他们一般是同族同宗聚居起来,修建起各式各样的封闭式大院。比如图中,像堡垒一样的围屋。

当然,最典型的,还有通过方形或圆形围合的土楼。

在这样的建筑里,人们不再像四合院那样,按照社会地位分配房间,也没有正房、厢房、前院、后院的区别。

所有房间基本上都是相同大小,并且都朝向一个中心。中心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个宗族的祖堂。代表着是共同的祖先让他们凝聚在一起,共生共死,共荣共辱。

而客家民系、吴越民系之外,还有湘赣民系,闽海民系,广府民系,都是各具特色。

其中湖南、江西两省合称的湘赣民系,依然会采用标准的天井院住宅。

而居住在福建及潮汕地区的闽海民系,因为山地众多,交通不便,在各地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民居类型,在这里,你既能看到依山而建的木屋,也有鲜艳的红砖大厝等等。比如今年7月,刚刚成功申遗的福建泉州,在这座城里,我们就看到大量的红砖建筑。

而在广东占据主导的广府民系,他们的民居同样拥有形态独特的封火墙,但和马头墙不一样,它们的形状就像是古代烹饪肉类的大锅的耳朵,因此也得名镬耳墙。

并且,由于广府民系所在位置已远离政治中心,所谓的天高皇帝远,所以他们也敢于僭越封建礼制,相比中原和北方,房屋的装饰、用色一般也更加鲜艳大胆。

不难看到,随着南方民系的分化,我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家园形态,那还有没有更丰富多彩的区域呢?有的,那就是我国西南地区。距今大约600年前,明朝建立,然后一直贯穿到清代,经济社会都相对稳定,我说是中国封建专制的巅峰时期。正是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实行改土归流,也就是废除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改由中央政府派任流官。这样一来呢,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就得到了大幅增强。大量新移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以云贵川为主的西南诸省。

所以在这些地区,我们既能看到客家人带来的土楼,湖广移民带来的合院式住宅,也能看到富商带来的雕梁画栋的大宅,以及为了防御外敌,全部用石头垒成的屯堡。比如图中是成都的宽窄巷子,就是清代满族移民带来的,和北京的胡同几乎一模一样。

而少数民族也开始灵活运用汉族民居的元素,创造出更加多样的民居形式,比如云南大理的白族,就和汉族一样同为合院式住宅,但更加注重雕刻与绘画,形态也略有差异。可以看到在白族民居中,从各个方向围合的房屋,被称作坊,如果是三合院,第四面就被一面照壁围住,这就是“三坊一照壁”;而如果是四合院,除了中间的庭院作为大天井以外,坊和坊之间又围出四个小天井,所以也叫做“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就是非常典型的大理白族的合院式住宅。

当然,除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外,明清时期,东南沿海的大量居民下南洋谋生,让大量的西方元素也出现在中国人的家园之中。

典型的如广东和福建的沿海地区,西方建筑中的意大利穹顶,英国碉堡花园尖顶,中世纪南欧教堂顶等等,都被大胆使用,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近现代民居的先声。

不过,以上这些还不是中国人家园的全部,还有太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我们能看到的是,近万年来,200亿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开枝散叶、不断融合,才有了今天中国大地上种类丰富、样式繁多的家园形态。从帝王的宫殿,到随处可见的平民的房屋,可以说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种中国人的家园。而这种由中国人创造的独特的地表造物,也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一生,我们的祖先、父母、爱人、孩子,无一不在这里寻得庇护、乐享天伦。同时我也想说,即便样式繁多,我们依然可以在这些不同的民居当中看到千丝万缕的关联,也能看到我们多元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是如何血脉相连的。

当然,在这片土地上,人能带来带来的创造远不止这些。我们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地表塑造,在什么时候呢?就在当下。就在距今短短100年的时间尺度上,我们会发现,中国正在经历这颗蓝色星球上前所未有的地表塑造,没有之一。那么这100年来,中国究竟做了什么?又是如何一步步完成这场地表塑造的呢?

寻找这个答案地点或许比较特别,在哪儿呢?就在北京,北京的五棵松地铁站。如果你在五棵松地铁站坐过车,会发现它的站台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因为真正特别的在你的脚下。

就在列车站台下方,仅仅3.67米处,就是两条巨大的混凝土管道横穿而过,其中流淌着的,是来自千里之外的长江水。这就是“南水北调”。没错,3.67米,就是你和这项超级工程的距离。

所以我们的第三个故事,就来讲讲南水北调。我相信大家都听过南水北调,但可能除了知道它是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的一项工程以外,其他也就不是那么了解了。比如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南水北调吗?难道只是为了保障首都的用水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其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如果以人均水资源量来看:中国最缺水的地方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西北荒漠,而是华北平原。特别是京津冀地区,这里的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500立方米,也就是国际标准中的极度缺水红线。那仅仅又是缺水那么简单吗?也不是,由于过去粗放的城镇扩张、工业发展,让地表水污染也变得非常严重,流经华北平原的黄河、淮河和海河,一度是全国地表水质量最差的地区。所以华北平原面临的问题有多严峻呢,我们可以说是“有河皆枯、有水皆污”。所以过去长久以来,人们只能过量开采地下水,来满足用水需求。

但反观南方地区,却拥有中国80%的水资源。比如我们浩瀚的长江,平均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是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总径流量的近7倍。

那么能否用南方的水资源补给北方地区呢?

早在1952年,我们国家就提出了这个设想。但毕竟这项工程的规模之大、涉及面积之广、覆盖人口之多都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大到线路布局、规模设置,小到渡槽结构、管道材质,每一项都需要经过详细的论证。

所以直到2013年和2014年,历经长达50年的论证规划,又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才终于建成了跨越1000多公里的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一期工程。未来,加上正在规划论证中的西线,我们看到,将会有三条南北走向的调水工程,与东西流向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形成“四横三纵”的巨型水网。这就是南水北调的线路规划。

其中,东线工程,全长17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贵阳的直线距离。这条调水线路,起点在江苏扬州,必须依次穿越淮河和黄河,最终将长江之水送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城区。

规划东线工程的优势在于,沿途有众多现成的河道和天然湖泊可以利用,比如南北走向的京杭大运河,以及沿线的洪泽湖、骆马湖等等。但工程的最大的问题是,从调水起点到黄河南岸,地面高程升高近40米。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让长江水一路往高处流,直到提高40米,越过最大高程点,才能继续顺流而下抵达天津或山东半岛。

怎么办呢?抽水。所以,仅仅在东线一期工程沿线,我们就建有160台水泵,共计13级泵站,形成世界最大的泵站群。

这些泵站,从江苏扬州起,通过13次提升,将长江水提升近40米,一路送到黄河南岸。每年可以为沿线的江苏、安徽、山东各省供给的水量,相当于600多个西湖。

相较之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干线上,仅仅建有一座泵站,却依然完成了1400多公里的调水,这是如何实现的呢?答案就在这里,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丹江口大坝。

实际上,在中线工程开工前,这座大坝已经服役了40年。但从2005年9月起,人们又用了近8年时间,让大坝再次加高14.6米。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丹江口水库的水位高程可以升高到170米,比北京的海拔高程要高100余米。这样一来,丹江口水库的清水,就不再需要泵站逐级提升,而是能一路自流到达北京和天津。

但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虽然中线工程不需要大量建设泵站,但由于没有任何现成河道可以利用,所以1400多公里的水道必须全部新建。沿途还要穿越686条大小河流,同时要避免受到洪涝或污染影响。

所以在中线工程沿线,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27座大型渡槽架起一座座水上立交,在地表上方凌空而过。

但还有的时候,输水水道是在地表之下穿越的,包括让长江水在黄河河床下穿越而过的“穿黄工程”。

在这里,长江水通过两条巨大的隧道,从黄河河床的下方,距离河床底部平均30米的位置横穿而过。可以想象,这也许是长江离黄河最近的一次了。

不过呢,先不要急着感叹这些庞大的泵站和水渠,不如先想一想,难道这些,就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全部吗?

当然不是,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庞大的调水工程,只是南水北调的冰山一角。其实在它背后,还有太多我们看不见的超级工程。

比如,污染治理和水源保护工程。

因为按照相关规划和水质标准,南水北调通水时,水质必须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但在工程东线,工程刚开工的那一年,黄河以南的36个水质断面中,仅有1个达标,完全无法作为饮用水源。这意味着,东线工程必须在10年内完成污染治理,达到全线III类水以上标准,才能满足通水要求。

所以在这10年间,山东、江苏两省内,数百家造纸厂和化工企业因排放不达标被关停,成千上万的水泥船被淘汰或拆改,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排放。

而为了治理已经排出的污染物,到2006年,仅江苏一省沿线就建成将近1万公里的污水收集管网。

再加上大面积的湖泊湿地等共计400多项治理工程,最终让进入河道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了多少呢,减少了85%。

而在中线,同样如此。只不过因为中线是单独修建的水渠(渠首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基本没有污染物从外界排入,所以重点是保护水源地,也就是丹江口水库的水质。所以在水库的上游流域,包括陕西、湖北、河南三省中的8个城市、600多个乡镇在内,大量的采矿冶炼、黄姜生产、汽车电镀等高污染工厂被关停,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场开始数十倍地增长,还有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地得到治理。最终历时8年,让中线工程80%的断面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Ⅰ类标准,而在过去这个数字只有30%。

但是,青山绿水的丹江口水库,为中线工程提供了清澈的水源,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什么代价呢?当水库水位成功抬高13米时,库区周边超过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淹没,包括周边的40个乡镇、400多个村庄。这也意味着原本居住在这里的超过34万人,将告别祖祖辈辈生活的故土,前往陌生的土地,重新建设家园。所以说南水北调,也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移民安置工程。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34万人的移民安置,要求在2年内基本完成,移民工作的强度,可以说在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前所未有。但也就是在这短短2年内,在预计被淹没的迁出地,每一村、每一户、每一间房、每一块地、每一口水井、每一片果树,都要被调查、统计和公示。而在迁入地,又建起了一座座移民新村。

根据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设计了十余套不同户型的住房,供移民选择。大多数人的居住条件,从人均20平方米的土木房、土坯房,上升为人均24~34平方米的砖混楼房。并且呢,为了让移民有田可耕、有地可种,还必须在迁入地有限的耕地中,挤出一部分分配给移民。

当然,对于这数十万移民来说,他们告别的也不只是房屋和田地,而是他们最熟悉的土地,是他们赖以为生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世世代代的生活记忆。所以,若要他们真正融入新的家园,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支持和补偿,还需要当地人的一视同仁、自己的汗水和勇气,以及一段漫长的时间。他们每一个,无疑都是这项世纪工程的贡献者。

另一方面,除了村庄城镇,受到淹没威胁,还有200处文物保护点,需要特殊保护甚至搬迁。

比如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遇真宫。它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如果不做任何抢救,将永远淹没在丹江口水库的水底。该怎么办呢?

两种方法,拆除重建,或者整体抬升。拆除重建可能比较好理解,就是把建筑的结构构件一个一个拆下来,做标记,等到地面垫高以后,再根据标记进行复原。遇真宫的大部分主体建筑和宫墙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但山门、东西宫宫门三座建筑,采用的是整体抬升的方法。但是这三座建筑,单个的重量就高达数千吨,要怎么才能整体让从地面升高15米呢?

就是这样,把建筑主体用钢架加固,基座用混凝土浇筑,基座下方则用数十根千斤顶,把建筑一点点向上顶升。

把如此庞大的建筑原地顶升15米,这同样是创造了古建筑顶升的记录。

而放眼整个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沿线,总共涉及文物点超过700处,让这项庞大的调水工程也成为一项规模空前的文物保护工程。从工程规划到施工,为了保护沿途文物,历经过多次让路、改线以及紧急发掘,其中有多个考古项目被列入了“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除此之外呢,南水北调还配套建设了众多生态补偿工程。比如丹江口大坝下游,同样位于汉江上的兴隆水利枢纽,以及从长江引水到汉江中下游的引江济汉工程。

它们可以通过上游蓄水、下游补水的方式,避免中线工程调水导致汉江下游水位降低,进而影响两岸农田灌溉和流域生态。

所以,在座生活在北京的各位,你们平常用的水里70%也许就是长江水。这是因为经过南水北调,长江水直接供应北京城区七成以上供水,还有郑州中心城区的全部供水,天津14个区的全部供水,以及石家庄、邯郸、保定、衡水等城市主城区的75%以上的供水等等,总计300个县市会因此受益,超过500多万人会结束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历史。不仅如此,南水北调甚至还有余力补充亏空的地下水和生态用水。比如截至2020年9月底,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的埋深实现了连续5年回升。而北京的密云水库,蓄水量也达到了2003年的3倍,水库面积也明显增长了。

到这里,想必我们不难发现,南水北调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调水工程了,而是一项涵盖污染治理、水源保护、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生态补偿等诸多配套的大型系统性工程,同时呢,更是无数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以及数十万移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奇迹。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大地上一次规模空前的资源重组,而当我们放眼全中国,会发现这样的工程,在中国其实并不罕见。

截至2019年,我国330千伏及以上的输电线路长度达到30万公里,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互联电网。是它们跨越千里,将西部地区的火电、水电、光电、风电向人口密集的中部和东部输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电力资源重组;也是它们,再加上更多的高压、低压输电线路以及不计其数的配电网络,让全国14亿人实现全民通电。

同样是2019年,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网络长度接近9万公里,并且不止有西气东输,还有川气东送、中缅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等,每年可将数千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从国内外送到全国各地。

但这些还不是我们运输天然气的唯一方法。我们可能很难想象,在我们从国外进口的天然气中,超过6成的比例其实是通过专门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一船一船地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跨洋运来的。

运来以后又怎么办呢?那就是通过20多座分布在我国海岸线上的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再接入国内管网,和管道天然气一起,共同实现天然气资源的大重组。

除了这些资源重组以外,100多年来,我们还建设了500多万公里的公路网、14多万公里的铁路网、2万多个港口泊位,以及240多个民用航空机场。

这些越来越密集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最终跨越大江大河、高山峡谷、海湾海峡,将这个庞大的国家连为一体。而这个被全面连接的中国,每年又可以将176亿人次及462亿吨的货物送往天南海北各个角落,相当于全国14亿人,每人每年乘坐这些公共交通方式104次,每人每年分得33吨的货物。

最终呢,我们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人口迁移、产业聚集,实现了北粮南运、北煤南运、南果北上、南水北调,以及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那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这个原本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将通过这样一番大规模的连接和重组,形成一个涵盖全球1/5人口的洲际规模市场。也只有这样庞大的市场,能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让中国从一众超级工程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并最终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无与伦比的经济成就。但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项成就,同样是放眼世界绝无仅有的,这就是在今年2月25日,我们正式宣布,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离绝对贫困。

这意味着,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中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7亿人全部脱贫,这是什么概念?全球人口排名第三的美国,当前也无非是3.3亿人口。

所以我们会听新闻报道中说,贫困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问题,而脱贫是一项足以彪炳史册的奇迹,这其实并不夸张。接下来在第四个故事中,我们同样会试着以地理的视角看待贫困这个问题,就能体会到为什么说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这是2011年的时候,国家扶贫办新划定的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在当时,中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就居住在这些土地上,大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5%。换言之,这也是在10年前,中国最贫穷的15%。那为什么偏偏是这15%,难道因为这里的人不够勤奋、不够聪明吗?

当然不是。如果我们将这15%区域和当地的环境联系起来,就会发现这些中国最后的极端贫困,往往与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地那些让外来旅行者赞叹的美景,背后也往往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

其中最典型的一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喀斯特式贫困。

众所周知的桂林山水,就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景观。

而在中国南方,这样的喀斯特地貌区高达55万平方千米,包括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重庆等多个省份,其中最典型的比如石林,就是由大量可溶性岩石被流水长年累月溶蚀形成。

而如果岩石溶蚀规模更加庞大,甚至可以在岩石厚度较大的区域,切割出连绵不绝的群山,如果山与山之间基座相连,被称为峰丛,山体相对独立散布则为峰林。

还有地下的溶洞,以及溶洞坍塌后形成的天坑等各种景观。

我们可以看到,喀斯特地貌的景观千变万化、壮观雄伟,但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来说,却存在两个重要的问题。其一,缺水。其二,缺土。

尽管当地降水量极其丰富,但大多数水往往都流向了地下的溶洞,形成中国最庞大的地下河系统。

相应地,地表之上却几乎存不住水,导致干旱频发。

第二个问题,是缺土。我们刚才说到这里并不缺少降雨,虽然地表上难以存住水,但这些降雨却可以不断冲刷地表,导致表层土壤大量流失,最终让大地之上岩石遍布,形成石质荒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漠化。所以在这些地区,人们只能在大量的岩石之间寻找有限的耕地。

学校呢往往也难得一块平整的土地,去修建教学楼或者草场。这就是所谓喀斯特式的贫困。

而第二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高山峡谷式的贫困。

特别在我国的西部,由于地质构造、河流侵蚀等多种原因,到处都是高山深谷,尤其在青藏高原边缘的横断山区,七条山脉夹着六条大江,南北纵列,是世界最密集的高山峡谷区。

这些高山峡谷,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区域之一,也给这些地区的居民带来的极大的生存挑战。

他们的村落往往都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人们也只能寻找相对和缓的坡地开垦梯田。

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交通的封闭。人们跨越江河峡谷,有的时候就只能靠这么一根简陋的溜索。

所以对当地人来说,和外界的联系、交流都十分困难,有的村落甚至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方式。所以这并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地人会生活在贫困当中。我们眼中的壮丽风光,对他们来说却是生存的挑战。

当然,除了刚才提到的两种情况,在这15%的土地上,还有各种不同的贫困,有的可能因为贫瘠的土地,有的可能因为恶劣的气候。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片土地上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长久以来,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这注定了,帮助这些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必然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来精准解决贫困的根源。

比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生态移民,帮助人们搬离生态脆弱或者环境恶劣的居住地。

就像图中,曾经轰动全国的洞穴小学,就位于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区,但现在已经全部搬出了。而根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国已有960多万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搬入了新家园,彻底摆脱了闭塞和落后。

还有的地区不进行搬迁,但可以通过治理石漠化,退耕还林、还草等方式,改善当地的生活生产条件。

当然,更重要的还有修建各类基础设施,让这些贫困地区的人们同样能够连入这张繁荣的大网。我们来看这样几组数字:

2012年以来,为了解决贫困地区行路难、上学难等问题,我们新增铁路3万公里,新建或改建农村公路也达到110万公里,可以绕赤道20多圈,就像图中这条的公路,像手掌一样覆盖在峡谷峭壁上,打通了众多各种不可能连接的天堑。

为了解决用电难问题,我们不仅建造了覆盖14亿人的电网,同时也在有条件的地区,利用清洁能源自行发电、自给自足,多余的电能还能出售给电网获得额外的收入。比如我们常说的光伏扶贫。

而为了解决通信难问题,我们又搭建基站、铺设光纤,让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总之,经过整个国家,数百万扶贫工作者长年累月的种种努力,终于让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奇迹,在场的每一位,都是这个奇迹的见证者。

然而,当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逐渐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我们还必须开展一系列行动,来修复脆弱的家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这里我们以一个物种的故事为例,应该再没有其他物种能比它更受到全世界人民的追捧和关注,这就是大熊猫。

其实早在距今约70-60万年前,大熊猫的分布非常广泛。

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越南缅甸,都是大熊猫祖先们广阔的家园。但是,现在,野生大熊猫只能退缩到我国中部和西南部的一条狭长的地带,面积仅占我国国土面积的约0.3%。

这里也是我们今天的第五站,属于大熊猫的0.3%的家园。

这0.3%,横跨四川、陕西、甘肃三个省份,从北向南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以及凉山山系之中。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呢?就是遍布高山深谷,在部分地区,东西方向不到100千米的水平距离内,相对高差甚至可达到5000米之多。如此显著的海拔差异,在垂直高度上催生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环境,也被人们形容是“一山有四季”,地理上则称之为垂直自然带。

这种丰富的自然条件,让偏好不同环境的动植物在不同高度上各安其所,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后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

但其中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这片栖息地并不是连续分布的。生活这里的1864只野生大熊猫,又被分隔成了33个种群。它们彼此间相互孤立,如同一个个破碎的岛屿。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呢?我们可以想象,如果遇到地震、大火,或是竹子开花等自然灾害,导致栖息地和食物遭到严重破坏,大熊猫本来可以向别处迁移,但是因为栖息地的破碎,它们就只能困守在当前的栖息地中,无处可去。同样,因为这种破碎,还阻断了不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让种群中的遗传特性变得越来越单调,物种也越来越脆弱。特别是其中的18个种群,均仅存不到10只大熊猫个体,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危险。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栖息地破碎化”。

对野生大熊猫来说,这种“栖息地破碎化”带来的种群隔离,就是它们面临的最严峻的生存挑战之一。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隔离?又能否消除它呢?

很遗憾,我们并没有办法彻底消除这种隔离。因为其中一部分种群隔离是大自然决定的。像大熊猫栖息地中常见的高山峡谷,为大熊猫提供了庇护所,却也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不过更多时候,这些隔离是由人类带来的。而这一部分隔离,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消除的。

比如,森林砍伐。

我们知道大熊猫喜欢生活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地带,可能平时我们在动物园或者其他地方没有办法看到大熊猫爬那么高的树,实际上大熊猫是一个爬树高手。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就是它们生活、休息和避难的重要场所。但这里的云杉、冷杉等树木,却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上好木材。这就导致长久以来的森林砍伐,让大熊猫栖息地不断收缩,甚至破碎分裂,直至消失。

同样造成影响的,还有当地原住居民的生产活动,包括放牧、采药、割竹子,采竹笋等等。

特别是如果放牧强度不断提高,放牧范围不断扩张,导致竹类等植被退化,甚至变为荒山、灌丛,大熊猫便无法继续生存。

还有其他的人为因素,比如道路的修建。

根据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的数据显示,仅四川省的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便建有6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和国道,1000多公里的省道和县道,还有多条铁路轨道等等。例如,成都-九寨沟的旅游线路九环线,北川-茂县的茂北公路,都是在岷山中穿行经过,导致山系中的大熊猫种群,形成了三个分离的大斑块。虽然这一条条道路都是地区交通的命脉,在经济发展甚至边疆安全上,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却也不能忽视。

而除了这些直接原因外,还有一个间接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头管理。为什么是多头管理呢?

我们知道经过数十年的保护工作,我们建立了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是,除了自然保护区外,这片区域中还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等数十个保护地。他们有的就曾经存在严重的区域重叠、管理交叉等问题。比如九寨沟,就同时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国家5A景区五个名号,称得上是“九龙治水”,很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而转折发生在2017年。这一年,我们国家把这片区域的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等,共计82个自然保护地,连接成片,统一管理,共同组成一个跨越3个省份,涵盖5个片区,面积约2.7万平方千米的大园区,这就是大熊猫国家公园。

这意味着,在这个范围内,原本交织重叠的各类保护地,都将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统一出资管理,结束“九龙治水”的局面。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单个保护区里,虽然核心区域禁止一切人为干扰,但外围区却可以进行科研教育、参观游览、甚至居民生产,这就导致保护区和保护区之间同样存在隔离的状态。而国家公园建立后,大量保护区之间的地带,包括部分之前没有被保护区覆盖的区域,都将逐渐得到填补和连通,形成一片相对完整、连续的栖息地。

但仅仅是面积的扩张,还不足以解决,道路、电力等大型工程带来的影响,所以未来在国家公园体系下,势必要有一场发展理念的升级。

比如我们过去修建道路,大多就直接在山坡上穿行而过,而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道路工程,将尽可能使用高架桥梁或者隧道的方式通过栖息地附近。

这不仅让车辆不用再绕行各种盘山公路,提高了通行效率,同时还能为大熊猫的迁徙留出宝贵的生命廊道。

当然,还有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问题。目前仅仅在国家公园四川片区内,仍然生活有大约6万人。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有条件的需要进行移民搬迁,仍在原地居住的,就需要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让他们从事养蜂、旅游、教育等行业,或是加入巡山护林的队伍中,以代替传统的放牧、采集和耕种模式,减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还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而这一切,都是国家公园时代需要全面考虑、一一解决、不断改善的问题。

当然,我们之所以做这一切,也远不止保护大熊猫这一个物种这么简单。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还有77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85种鱼类、141种兽类、338种鸟类、3446种种子植物等等,可以说是中国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以想象,对于这些珍稀物种,如果分门别类地去保护,不仅分散资金和技术力量,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大熊猫来为这片土地代言,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就相当于保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全部物种以及一个完整、原始的生态系统。这也就是保护生物学上“伞护种”的概念,大熊猫就是这样的伞护种。

而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立,或许也能成为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

今天,我们放眼全国,可以看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全新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与此同时,我们的森林覆盖率也从建国之际的不到9%增长到大约23%,相当于接近1/4的国土都被森林覆盖;我们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河流水质断面优良比例,也都达到87%左右,而在20世纪90年代时,这个数字分别仅有20%和40%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今天以及未来的中国,我们不仅能看到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还会看到更多的绿水青山。

那么到这里,今天的5个故事就讲完了。在刚才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们一起走过了群山密布的青藏高原,走过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走过了车水马龙的北京城,也走过了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林。

但其实,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能看到的风景、能听到的故事还有太多。每一个故事都有可能刷新我们对中国的认知。

比如,过去我们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但其实,根据最新的《海岛统计调查公报》,中国拥有超过11000个海岛,是名副其实的“万岛之国”。

我们在这些海岛上驻防,管理海上领土;我们在这里获取资源,建立大规模的海上牧场;我们也在这里建设港口,修筑堤坝、造船厂和跨海大桥,让它们成为一个个海上的交通枢纽。

我们还在走向太空。成功建起了自己的空间站,着陆了自己的火星车。而且就在此时此刻,我们的头顶,还有5-6颗中国自己的北斗卫星为我们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在上海的道路上,它记录所有公交车的轨迹,提供实时准确的定位信息;在新疆的棉花田里,它精确引导无人机喷洒农药,相比拖拉机作业可节省40%的成本;在云南,它守护着亚洲象群的迁移,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米以内;而在东南沿海,更是成为了当地渔民必不可少的工具,就像当地人说的,出海前要一拜妈祖,二拜北斗。

当然,不只是在中国,实际上无论你在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同时接收到5-6颗北斗卫星的信号。

那么听完这些故事,我不知道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你是否会想要用不一样的视角,再重新看一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重新看一看我们的祖国呢?

在这里,

6500万年来,是大地的力量创造了它丰富多彩的华夏山水;

1万年以来,是一代代中国人创造了蓝色星球上最璀璨的文明之光;

100年以来,是我们这代人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山河重塑。

这样的中国,值得我们重新去认识。这样的中国,值得我们重新去发现。

我们也许可以亲自去走一走。

比如,沿着318国道,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最终翻越高山峡谷进入青藏高原,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脚下,以5476公里的历程,领略中国三级阶梯上千变万化的风景。

或者,沿着312国道向西北行进,进入河西走廊,穿越天山山脉,在霍尔果斯口岸走出国门。让我们在2千年后的今天,重新走在“丝绸之路”上。

又或者,沿着新219国道,和国界线齐头并进,从新疆北部的喀纳斯出发,翻越喀喇昆仑山进入西藏,穿越横断山进入云南,最终抵达广西、抵达南海之畔,以近10000公里的超长里程,去见证这条中国里程最长的国道,如何成为新时代的边境长城。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路途还是太遥远,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那有没有什么更简单快捷的方法,当下就能让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看一看这片土地呢?

当然有,比如我推荐大家这两部书——《这里是中国》系列。

这两部书,是我们星球研究所历时5年来先后完成的作品。在这个系列中,我们把中国拆分成了一个又一个地理单元,研究每一个单元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故事。你刚刚听到的5个故事,就来自于其中的一个个地理单元。

在每本书中,我们又花了将近1000个小时,绘制专业的地图、示意图,试图用最简洁有力的方式,解读其中的科学知识,并且体现这些科学知识的经典价值。

同样在每本书中,我们还和近200位摄影师合作,通过他们的镜头展现最极致的中国风光。其中就有一张照片,摄影师为了,拍出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效果,几乎每天都爬到山顶等待时机,坚持拍了三年。

最终形成的这两部作品:第一部以三级阶梯为脉络,展现了中国空间上千变万化的景观;第二部则以时间的尺度,呈现了100年来中国地表上的伟大变迁。我们希望,只要你打开这两本书,就能对空间尺度上的中国和100年尺度上的中国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

那么最后,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那个问题,面对这样的中国,我们是否有可能,看遍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呢?

我相信,现在我们有信心去说,是可以的。

虽然中国很大,跟这片广大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相比,我们目前所做的工作还是太过于微小。而未来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研究下去,最终形成一系列中国地理的百科全书。

这项工作可能还要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是,正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知道,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们就能够完成那个看似不可实现的梦想,就是有一天,我们要把中国的雪山看遍,把中国的江河看遍,把中国的城市看遍,把中国看遍。

徐玲:感谢魏桢老师!

星球研究所出品的《这里是中国1》《这里是中国2》,得到电子书都有了,如果你国庆期间没有旅游计划,特别推荐你和家人一起共读,在书里云游祖国的大好山河。

下面我说说自己的感受。刚才我坐在下面,真的是心潮澎湃,非常激动。

激动啥呢,因为我发现,星球研究所在做的事情,和我们得到头条做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当大多数的媒体在追逐流量、追逐点赞,为了吸引眼球甚至不惜撕裂共识,而另外一些知识提供者不一样,像星球研究所和得到头条,我们的发心,我们做的事情,是推动这片大地上共识的凝聚。

我们从小,学校教室里就挂着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是我们这代人深信不疑的一句话。但是我刚才坐在台下听魏老师讲的时候,突然对这句话产生了怀疑:我们每个人的力量来源到底来自哪里?真的是知识吗?

有多少次在饭局上,别人问我:“你是哪儿的人?”我说:“我是四川宜宾人”。对方回答:“哦,我知道那儿,我去过几次。”或者说,“哦,我知道,喝过你们那儿产的五粮液。”你看,只要对方这么一说,马上就和我拉进了距离。所以,当别人问“你是哪儿的人?”他并不是在寻求关于你的“知识”,他是在寻找和你之间的“共识”。很多时候,不是知识让我们有力量,而是共识让我们有力量。

你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力量真的来自我们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吗?不是的,我们的力量,是来自生活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这群人所凝聚的共识。所以,《得到头条》提供的服务到底是什么?我们不标新立异、不追求语出惊人,我们甚至不是在给你提供纯粹的“新知”,而是向你汇报,这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在讨论什么、在关切什么、在怎么做事。只要你融入一个更大的共识和更大的意义系统当中,你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力量感。

真的,就好像我刚才听魏桢老师说,北京市民喝的70%的水来自长江,顿时无比激动。因为我的家乡宜宾就在长江上游,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现在,我和故乡相隔千里,竟然喝着故乡来的水,和远在家乡的故人真的应了那句话,“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虽然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我顿时就有了力量感。

好,你可以记住这话: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得到头条说,“共识就是力量”。

此外,今天我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就是在我们“得到头条”的工具箱里,又多了一把趁手的工具。你还记得吗,在《得到头条》的发刊词里,我说过,要用三个坐标,来观察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新现象、新实践,以及对它们的新解释。我来简单回顾一下。

一是历史坐标,就是回到时光深处,找到历史的“韵脚”,那些和当下遥相呼应的事件。

比如关于新能源车的蓬勃发展,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次。在100年前,也就是20世纪初,美国的电动车数量是燃油车的两倍。当时人们就认为,电动车应该是未来的方向。当时有个大新闻就是“亨利·福特和爱迪生合作造车”。但是历史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1914年底,一场诡异的大火烧毁了爱迪生的电动车工作室,电动车发展从此陷入停滞,燃油车大获全胜。100年之后,电动车又卷土重来,这一次终于有可能战胜燃油车,你看,这想不想一场迟到了100年的复仇。

再比如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钠锂之争”,也就是未来到底是锂电池为主,还是钠电池为主,这事儿在历史上也有遥相呼应的事件,就是芯片领域的锗材料和硅材料之争。锂元素和锗元素锂一样,储量小,价格高;而钠元素和硅元素一样,储量几乎是无限的。芯片领域领域硅战胜了锗,而动力电池领域会不会钠战胜锂,我们可以猜想。

这就是用历史坐标来思考当下的问题。

二是未来坐标,就是从一堆事件当中,找到那些缓慢而坚定地推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

比如这几天讨论很多的电力紧张,拉闸限电,你会发现,无论是煤炭价格的波动,还是需求端的上涨,光是从这些短期因素解决问题是不行的。如果站在未来坐标的视角,电力问题从长期看该怎么解决?我们得到头条从储能角度来切入,可以说,只要储能问题解决了,人类的用电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明天的头条栏目中,我们还会讲到新的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就是“钍反应堆”发电,它比用铀反应堆发电要安全得多,也高效得多,是在我们这代人就有可能实现的能源革命。

你看,这就是跳出当下,用未来坐标来思考问题。

三是系统坐标,就是把一个个孤立的事件和要素,还原到一个系统当中去思考。

比如谈东北经济为什么发展落后,如果光从孤立的点,也就是东北本身的文化、市场意识、或者气候条件等去找原因,其实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给出了一个思考框架,东北经济的衰落其实和它自身没多少关系,是由系统性因素造成的。

东北被誉为“共和国的长子”,新中国的经济体系,东北是中心,全国其他地区是外围。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加入了全球贸易体系,在这个更大的体系中,美国是中心,中国是外围。如果把中国经济比喻成一株植物,本来东北是整个中国经济的根,但后来东南沿海这部分枝叶嫁接到世界市场上去了,东北就成了孤零零的“树桩”,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就是随着中国提出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东北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这就是跳出局部,用系统坐标来思考问题。

但是你发现没有,光是有历史坐标、未来坐标、系统坐标这三点还不够,还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坐标,也就是——地理坐标。今天魏桢老师的分享,为我们补齐了一个重点的观察坐标。因为中国的超大规模性,它可以腾挪的空间非常大,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多得多。

比如,魏桢老师提到的光伏扶贫,同时解决了当时我国的两个难题,一是光伏企业被欧盟进行所谓的“反倾销、反补贴”制裁,面临倒闭,二是黄土高原上还有一些深度贫困县,由于资源太贫瘠,找不到脱贫的办法。一个“光伏扶贫”,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光伏产业保住了,贫困村脱贫了,国家的清洁能源比例还提高了。

比如,喀斯特地貌和高山峡谷被认为是贫困的根源;但是今天,通过国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地区成了旅游资源,成了人人向往的地方。

再比如,如果我们把脑洞再开大点,未来如果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开工,解决了300万公里的大西北缺水问题,那么,我们国家的宜居国土面积会翻整整一倍,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就完全不是问题,家家户户还都能住上小别墅。

所以何帆老师说,他要把《变量4》的副标题定为“大国的腾挪”,腾挪就是以空间换时间;腾挪就是不在局部较劲儿,而是从全局出发寻找破局点。这就是我今天得到的第二个重要启发。

最后表个决心:接下来,我们头条团队会继续用历史坐标、未来坐标、系统坐标和地理坐标这四个工具,继续为你梳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新现象、新实践、以及对它们的新解释,为你做好知识服务。谢谢!

这就是我要向你汇报的启发,今天直播的后半场,我们请魏桢老师再次回到舞台上,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有来自各个学习中心分会场的提问,现场也会开放几个提问名额。魏桢老师来一趟,咱们聊个痛快。下面有请魏桢老师。

魏桢:感谢提出问题的朋友,我先回答得到杭州学习中心林志坚这位朋友提出的问题。他说,我曾走遍中国,也是星球研究所的忠粉,最近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西夏》视野开阔,内容详实,超过我在西夏实地看过的内容,您能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吗?

其实星球研究所创作内容非常简单,你只需要有50G的参考资料,有1个月的创作时间,有数十个小时的制图时间,然后再从几千张图挑选出二三十张,就完成内容创作了。不是凡尔赛,在星球研究所的创作就是以科研的态度在完成科普作品的创作,科研的态度、科普作品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一篇作品,比如《西夏》这篇,让你对西夏这个时代、这个王朝产生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我们为什么这么做呢,涉及到星球研究所一直以来坚持的一个创作理念,我们叫它长期主义。什么叫做长期主义?那就是在我们的创作中,一直秉持的一个原则是我们的内容、我们一般的选题主题都非常基础,比如《什么是中国?》《中国从哪儿来?》《什么是西夏?》《什么是成都?》,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原则,我们要解答的是经典问题,解答的是基本问题。

解答基本问题的方法就是提出经典观点,这就是第二个原则。什么叫经典观点?就像我刚才跟大家说的也是我们压箱底的中国从哪儿来碰出一个大中国,这就是对于基本问题的经典观点。并且要呈现超凡视觉,这就是我们的第三个原则。大家刚才看到的所有图片、所有制图都是我们根据这个原则进行的创作。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三点原则呢,最终我们想实现一个长期的目标,这个长期目标我刚才也讲到了,就是有一天我们要把中国看遍,并且这个看遍的方法不是过了十年就会过时的作品。我们希望哪怕五年十年再拿出这些作品来看,不管是从它内容的经典性还是它视觉的经典性都是足够经典的作品,这就是星球研究所的长期主义。不管是《西夏》这篇文章,还是我们所有文章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创作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来自得到昆明学习中心的晓筱/吕智,说COP15大会下个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从地理的视角出发,大会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具体意义有哪些?

COP15大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这个盛会,选在了云南昆明,作为一个昆明人,非常骄傲和自豪。但是从这个大会的会址选择可以看出来,云南就是中国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它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呢?跟地理有莫大的关联。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什么是云南?》,欢迎这位朋友和感兴趣的朋友看一看。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经典观点,我们说云南是来自一场时空大折叠,这场时空大折叠造就了它作为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这么一个特征,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文章里展开去看。

中国举办COP15大会在我个人的想法当中,我觉得就像刚才提到的,中国这100年来我们做的不仅仅是连接、重组,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其实和建公路、建大桥、经济增长不一样,不管是经济增长还是建这些基础设施都是有形的,但只有这项工作是无形的。可能全世界的人,甚至大部分中国同胞都不知道我们在100年来到底做了些什么。我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很好地让世界看一看中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到底做过什么事情。

另外一方面,涉及到环境这个问题、生态这个问题,我认为它是个无国界的问题。我们的水、空气,更大一点的气候变化,都是没有国界的问题,所以全世界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在COP15大会上讨论生物多样性这件事情本身是一个机会,也是中国向世界介绍保护经验、修复经验的机会,也是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的机会,只有全人类共同交流,才能真正地实现全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觉得它的意义。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来自得到郑州学习中心的白青峰小伙伴,他说老师讲的6500万年前的大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这个时间和恐龙灭绝的时间重叠了,这两个事件有关系吗?

以我所了解的现代科学的研究显示,这两个事件应该是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这给了我一个灵感,也许恐龙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写一篇,恐龙是如何灭绝的或者什么是恐龙,我个人已经非常期待这个话题了,希望之后有机会能够呈现这样的作品,谢谢大家。

现场还有三位朋友有提问的机会。

提问:大家好,谢谢魏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丰富的地理知识,我今天早上4点06分从东莞出发来到启发俱乐部现场。今天有个问题,我是徐玲老师的粉丝,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寄宿学校的,大的上高三,小的上初一。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寄宿,我有时候不知道跟他们聊什么。我觉得听的都挺精彩的,我专门弄了个本子记录五条徐玲老师的头条。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放在他们桌上,去年我大女儿学习太忙了不知道本子放哪儿去了,后来我又准备了一份。今年的时候,徐玲老师的我又接上了。魏老师讲中国地理那两本书,我回去一定会好好看一看。我的小家伙上初中一年级,他上初一之后回来有一个疑问,跟我说历史我能搭上两句,地理这个话题我就不知道怎么跟他说。他刚开始说妈妈地理好难,我有点打压他,哪儿难了下,面他就说妈妈,好无聊……我想向魏老师问一下,怎么启发孩子对地理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谢谢大家。

魏桢:非常感谢刘老师的提问,也非常感动,从东莞远道而来。刚才您那个问题首先可以让您的孩子甚至所有的人,不用惧怕学习地理。我自己也不是地理科班出身的,我是一名理科生,我从初二就不再学地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跟地理绝缘了或者地理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非常远的事情。其实地理,研究的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而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看着脚下这片土地。

在星球研究所我们很多同事也不是地理科班出身的,但是我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这片土地。我们大部分人会喜欢去旅游、去拍照、出去走一走,喜欢看一看这片大好山河,这种情感不是课本很枯燥就会泯灭的,只要保存住这份最初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就一定有想了解这片土地的愿望,只不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而已。

星球研究所一直在说,我们要用一种大众熟知的语言来把这些研究成果转化成我们的科普作品,不管是文字的也好、图片的也好、示意图的也好,都希望能够做到这一点。

地理确实和历史的学习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历史有故事的感觉在,但是地理往往需要一些空间手段来支持去理解它,比如地图等等。这就导致了我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天然觉得比历史故事更难接受,或者让家长在辅导孩子们的过程中觉得缺少相应的工具。

现在市面上也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很多好的地理作品。2019年我们发过一部少年中国地理课程,也是音频课,专门给小朋友讲中国地理的一套课程,也是在尝试能不能用一些小朋友更能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地理。这里给大家剧透一下,做个小预告,星球研究所的中国系列的少年童书正在策划当中,更加针对小朋友本身,希望能够引发小朋友的兴趣,不要因为一些表达方式或者方法上的枯燥,让他们对这片土地都觉得不太想了解了。这样的话就非常得不偿失了。所以我觉得时刻保持孩子对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和热爱,这是最根本的根源,然后找到最合适的方法。谢谢。

提问:魏老师,我来自河南郑州,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今年七八九月份中部的降雨量特别大,郑州从一个比较干旱,河里没什么水的城市变成动不动下大雨的城市,七八九月频繁发生。我们心里有一种担心,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吗,这种动不动就下大雨的反常事情会不会成为常见的事情?

您的知识量非常丰富,本来以为您是学地理的。您分享了人文的政治经济的生态的很多视角。举个例子,我的工作正好是给水利工程建设单位提供设备,每天的工作就是我的客户需要什么我完成什么,从寻找、调研到完成交付,我所有的能量都围绕着我的工作开展。但是我怎么能像你一样拥有那么广阔的视角,而不是只有一个围绕工作的视角?包括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这些知识怎么样充实到我的认知体系内?

魏桢:谢谢这位老师,我先回答您的第二个问题,刚才给大家讲的这五个故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它是星球研究所整个团队的作品。我们有不同专业的朋友不同专业的同事,有地质专业的、地理专业的,有工程专业的,甚至还有考古、建筑、哲学专业的。不同人进行思想碰撞和交流,然后才能提出很多不错的观点或者创作出很多不错的内容。

如果追求一个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人真的是太少了。我觉得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沟通交流,能在得到启发俱乐部遇到您,我们也是一种缘分。我希望星球研究所做的作品可以成为所有读者的眼睛,大家可能没有时间做这些研究,也没有必要真的把这些研究做得这么透,有特殊兴趣的朋友除外,星球研究所帮大家做这件事,把这些观点、内容、知识呈现到大家面前,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观点和知识重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这个是星球研究所想做的。

您的第一个问题,今年北方中原地区的雨水明显增多了,这确实是气候变化实打实地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验证,不然的话我们对气球变化不会有那么大的感知。有可能成为一个常态,会有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出现,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情况,我们气候就是在变化。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不仅有每个人参与,是全世界都参与的,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极端天气,包括去年的寒潮,确实会更加频繁地出现,这就是气候变化真正存在的例证。

提问:首先非常感谢魏老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行云流水般的讲座,养心养眼,您的声音悦耳动听。我是一本航天科技期刊的编辑,听了您今天的讲座很自然地联想到一本大家比较熟悉的期刊,我家里收藏了很多,《中国国家地理》。想问一下,星球研究所和中国国家地理的期刊有没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或者合作。《中国国家地理》已经出版了英文版,咱们星球研究所为了进一步讲好中国的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在这方面有没有考虑推出其他语种的作品?

魏桢:《中国国家地理》是创刊很长时间的老牌地理杂志了,他们的期刊我也每一期都看,是非常有价值的地理科普作品。《这里是中国2》应该就是在上周刚刚发布了繁体版,在港澳台,英文版也在筹备当中。《这里是中国1》已经发布了繁体版,我们也希望早日见到英文版。当然了,我们希望把我们对于中国的这片土地的看法,包括中国这片土地客观的情况,都让世界更多人知道。所以说在星球研究现在创作的视频作品当中,我们最起码加上双语字幕,在国外的平台上播出,这是当下我们至少能做到的点。未来我相信要看遍中国的,不仅是中国自己的同胞,我们应该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地理。这是我们希望追求的目标,谢谢。

今天的节目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谢谢魏桢老师。下周三是国庆假期,启发俱乐部会暂停一周。下下周三,也就是10月13号,罗老师会准时开场,为你汇报一周新启发,我们还邀请到了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得到课程《生命科学50讲》的主理人王立铭老师,和你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未来组织的发展规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直播间边看边买,提前买现场门票,一起听听这场有趣有料的跨界洞察。

今天的启发俱乐部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