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任性的故事。
有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两年,买卖还没做多大,先立了三条规矩:
第一条,不卖广告。互联网公司最容易获得收入的来源先断掉。
第二条,不卖永久会员。你要用会员功能,只能一年一年续费。
更任性的是第三条,不融资。有投资人喜欢他们的产品,上赶着给钱,都不要。
这家公司,叫浮墨笔记(flomo)。他们的产品是一款笔记软件,我也是他们的用户,产品还真挺有新意的。
但是,我作为一个好歹有过几年创业经验的人,刚听到这三条规矩的时候,内心里还是跑过两个字的弹幕:呵呵。何必把话说得这么死呢?
后来,我认识了他们的创始人少楠,就一条条问背后的原因。
少楠是这么解释的:
为什么不卖广告?因为广告的本质,是把用户的注意力打包卖给广告主。而笔记软件呢,是帮用户管理注意力的工具,这两件事是相悖的。所以,我不能干。
那为什么不卖永久会员呢?少楠说,用户每年一次决定要不要续费,这个压力对我们来说还挺重要的。有人续费,有人不满意就不续费,这个约束,才能让我们只做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事儿。
那又为什么不融资呢?少楠说,人们只看到了融资的好处,却忽略了它的代价。钱不是白拿的。拿了钱,投资人就得找你要回报。十倍回报不行,得百倍千倍的回报。这会扭曲我们的行动。
但是我听到的最震撼的解释,是少楠说了他的一个选择,他说:“我们选择了舞蹈,而不是奔跑。”
听完这句话,我有一种开了脑洞的感觉。在“奔跑”之外,原来我们还有“舞蹈”这个动作可以选。
奔跑,追求速度和胜利,但是它不会是新的东西,不过是更快地走。越想跑得快,就越要遵循标准的跑步动作。
而舞蹈,虽然看起来慢,但它有另一种内在追求,追求过程好看,追求结果创新。
在这个视角下,“快还是慢”“大还是小”“激进还是保守”,这些我们脑子里常见的标尺就不太适用了。衡量一个创业公司,原来还可以有一个标准:你是不是能够按捺住盲动的冲动,按照自己认定的主题,做精彩的原创动作?
这下我们就能理解浮墨笔记,为什么这也不要,那也不要了。一个舞蹈者,在意的是自己的轨迹和节奏,而不是把一切有效动作全来一遍。正如泰戈尔说的:“美懂得说:‘够了’。而野蛮吵着闹着还要更多。”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我不追求奔跑,转而去舞蹈,那怎么才能跳得好看呢?
有一个例子,给了我进一步的启发。
教育家李希贵做过一个研发:在北京十一学校盟校里面,怎么搞学校的开学典礼?
所谓的研发,就是他们摸索出来,一场开学典礼,必须符合以下六个要素。
它们分别是:仪式感、参与感、教育主题突出、激动人心、出人意料和30分钟。
你乍一听,可能觉得都是些大词儿,很虚。
一点也不虚,因为每一个词背后都有非常具体的、严格的执行标准。
就拿这“30分钟”来说,为什么开学典礼必须在“30分钟”内结束?因为不能让冗长的流程影响学生对这个美好时刻的记忆。
这件事非常严肃,严肃到什么程度?有一年,十一学校请到了一位领导参加开学典礼。这当然是好事,但是主办的学生就很发愁,领导要是讲尽兴了,超时了,怎么办?负责主办的学生就想尽办法去沟通,咱时间有限,您能不能就讲5分钟?没想到,领导特别高兴。这场开学典礼果然30分钟准时结束。
李希贵校长管这些词,不叫“规定”,而叫“要素”。
什么意思?就是,你只要满足了这些,其他都可以随便创新。
比如,“仪式感”这个要素,就是开学典礼上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仪式点,在学生的生命中留下一个标志性的刻度。但是具体怎么做到有仪式感,那就各村有各村的地道,一年有一年的高招了。这家盟校是让学生走红毯,另一家盟校可能就是用青铜编钟敲响开学钟声。
更重要的是,这些要素还得能同时满足。
就拿这个“出人意料”的要素来说,让孩子惊喜的招儿多了,但是能不能同时满足仪式感、参与感和教育主题突出呢?
给你看其中一家盟校的做法:让每个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选择了一个音符,写上自己的名字,随机组成了一个谱子,然后请高年级的学生组成的学校乐团,现场演奏出了一曲独一无二的“开学进行曲”。
你看,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了吧?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音符,但是合起来又可以谱出美好的乐章,教育主题是不是也有了?乐曲奏响的那个瞬间,是不是仪式感和出人意料的惊喜感也就有了?
请注意,李希贵校长已经退休几年了,但是这套关于开学典礼的要素,仍然被继任者坚持得很好,而且年年还有创新。
什么是舞蹈?这不就是舞蹈吗?
这是我今年特别受启发的一个点。所谓“舞蹈”,就是这么八个字。前四个字,叫“法度谨严”,得有规矩有约束有边界,但是还有后四个字:“变化出奇”,请放开来创新吧。
如果在未来的一年,你特别想做一个野心勃勃的创新者,也可以试试这套方法:给你自己的创新先设计一套要素。
这套要素最重要的来源,是自己已经验证过的成功经验,而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羡慕别人的成功经验。
有了这套要素,你再也不会只有标准,没有变化,也不会像扔骰子一样,创新的结果只能是听天由命。
你的创新就会有根基和方向。
2023年马上就到了,盯着“舞蹈”这个词,当你暂时看不清未来,暂时搞不清目标的时候,不妨让我们记住那句话:“不只有奔跑,还可以舞蹈。”
好,刚才这个故事,听着像一个富二代的故事,不受什么苦、不遭什么罪就把事给干了。
咱们最后再说一个苦命人的故事。
2022年,有人把心情不好,叫做emo。我说的这个人,真的就叫emo —— 张艺谋。
坦率地说,2022年,我们满脑子被各种各样令人沮丧的新闻填满了 ,以至于我们差点忘了,年初,在立春的那个晚上,张艺谋给了我们那么璀璨美好的冬奥会开幕式。
还记得那天晚上,有一句刷屏的赞美,叫“你永远可以相信张艺谋”。对,高手的标志,不是石破天惊,而是表现稳定,每次出手都能交付一个水准之上的作品。
那天晚上我还突然意识到一件事,张艺谋多大了?
72岁。
这是一个特别令人震惊的事实。
72岁都可以算是我的父辈了,我可以管他叫一声叔。我谋叔奋斗在一线,挺让人心疼的。张艺谋在冬奥会筹备期间,一天只睡三小时,一天只吃一顿饭。每天睁开眼睛就投入工作,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开会也是车轮战,所有的项目组都熬他一个人。
你说,是不是一个劳碌命?
你听起来,我好像在讲一个老当益壮的励志故事。
其实不是,关于张艺谋,也许你还应该了解以下事实:
上世纪70年代,张艺谋还是咸阳国棉八厂车间工人的时候,就在苦练摄影了。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那时候他都不知道什么是北京电影学院,但他知道咱们中国人一个最朴素的道理,叫“技多不压身”。一个本领,能干什么,不知道,先练着再说。这一级铺好了,下一级台阶自然浮现。
从1984年出道以来,他几乎是以一年一部的速度在拍电影,这个节奏一直持续到了今年。
《张艺谋的作业》的作者方希,私下问过张艺谋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憋一憋,别以这么高的频率出作品?人家卡梅隆拍《阿凡达》,就是12年磨一剑,出来就震惊全世界。
张艺谋的回答是,他需要珍惜时间,他不可能让自己闲着。他抓住头发丝儿似的机会才能到今天,不可能说,给自己放个假,或者说,默默地去用功,用十年去准备一部作品。
方希老师对张艺谋有一个评价。她说,世上的人,有的人老实、有的人机灵、有的人有天赋、有的人平庸。在这四个象限里,张艺谋占了两项,老实,但有天赋。
这一点,我们确实比不了。
但是,我们可以学习张艺谋的做法,放在自己身上,变成我们自己的一种策略。
张艺谋,著名导演,一直在干活。这就意味着,他时刻准备着自己的状态。客观上说,他就始终处于重大项目候选人的名单上。张艺谋未必本意如此,但是像冬奥会开幕式这种全球瞩目的项目,不找他又能找谁呢?
你想,当一个人每一分钟都在琢磨着怎么做好手头的事,常年如此,那他脚底下的桩就垫得比别人都高,一有事儿你就看得见他,而且,只看得见他。
我从张艺谋身上得到的最大启发是这么一句话——经营好自己的现在,等待未来向我飞奔而来。
过去我总觉得,未来是未来,现在是现在。未来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它变得和现在不一样。所以,未来是想象和规划出来的。但是,现在,我有个新的感受,说白了就是,未来是什么样子,跟规划的关系不大,它更多是通过做好手头的事来实现的。
一位导演,拍好手头这一部电影,有了票房,有了业界的口碑,下一部的片约和机会也就来了。
你在单位做好一件小事,哪怕只是接待一位客人,流程严谨,礼貌周到,也会被看成工作能力强的表现,下一个机会也就随之来了。
所以,未来是什么?未来只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中某个因素的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就是未来。
此刻,我正站在深圳书城。
前不久,我们和在这里工作的人聊了一次天,也认识了几位朋友。给你介绍一下 ——周嘉,26岁,图书导购员。他还是一位智能家居的极客。自学编程,把家里十几种电器都集成到了一个系统里,可以智能调控。
王海霞,37岁,书城的团购专员。她在独自抚养一个六岁的孩子,为了帮助自己和帮助朋友,自学了很多心理学的书和课程。今年,拿下了心理疏导师证。
张浩龙,27岁,书城商业运营中心的主管。他的副业是室内设计,业余帮朋友设计了十几套房子。此外,他还在玩钢笔画、油画、毛笔字和篆刻。
练文娟,38岁,快餐店的店员。她喜欢跳钢管舞和爵士舞,舞龄5年,曾经在家族的聚会上给上千人表演。
陈家政,28岁,物业管理员。他今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业的在职研究生。他说,我也没想好,读这个有什么用,反正把时间花在学习上总是没错的。
这几位,只是我们来这个书城工作的时候,偶遇的朋友。
如果我问他们:在本职工作之外,你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些事?
估计,我得不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他们都只是在和张艺谋一样,经营一个丰沛的、元气淋漓的当下,而后等待未来的遴选。
正如作家余世存老师说的:“我们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这一部分,我们讲了两个故事,其实也就是两个词:“不跑”和“不停”。
每一个脚下有根,眼里有光的人都如此。
做好手头的事,等到新年自有答案。
2023年到了。新年好。
先送大家一句话,从中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哲学家赵汀阳讲的:“要拒绝名词的诱惑,不要试图去成为一个名词,无论多好听的名词,而要去成为一个动词。”
活成一个名词,无论是“权威”“泰斗”“总监”“领导”,我们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标签里。
但活成一个动词,你就可以成为一组行动,你在讲课、在直播、在写作、在调研、在沟通、在选择。
刚才三个半小时的演讲,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聊了22个故事。我们讲的不是道理,而是在做选择。
简单回顾一下:
第一部分,空间、时间与葡萄酒。在环境不完美的时候,学会一边保持希望,一边说老实话。
第二部分,改行、露营与“职业折旧率”。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加关注自己的内核,而不是拥有的标签。
第三部分,微雕、剧场与听诊器。在做事的时候,更关注自己能持续努力、无穷深化的要素。
第四部分,绿道、操场与“保链护土”。在远方和附近之间,更关注眼前人、身边事。
第五部分,麻雀、小店与“数字化勤奋”。在大和小之间,尊敬大树和鸿鹄,关切小草和燕雀。
第六部分,移形、换景与“作品意识”。把一切都看成画布、琴谱和舞台,有胆气把世界据为己有。
第七部分,舞蹈、emo与“内在节奏”。在跑步和舞蹈之间,偏向舒展一点,优美一点。
上面这些说的不是鸡汤和道理,它来自过去这一年,我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也因此成为我接下来人生选择的指针。
我打算把自己放进去,把自己活成一个“动词”。
好多人问我,“罗胖60秒”结束了,接下来还会去做什么?
还是沿着我自己的使命往前走,为你做一个知识服务者,老师的召集人。
过去,得到App请到了很多好老师。但是这两年,我越来越意识到世界上不仅有庙堂当中的知识,还有很多正在发生的知识,它们藏在无数实干家的脑子里。
对,未来10年,我会走向那些正在做事的人。我会走到他们的身边,去问——
一家奶茶店,是怎么做到这个城市的第一名的?
一款新型的游戏,是怎么从设想变成产品的?
一个进口替代的科技创业项目,是怎么克服难题,变成现实的?
一座村庄的卖货直播突然爆火,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金牌销售团队,是怎么拿下一个大客户的?
我下一个10年的任务,就是去找到你,邀请你,把你变成作品。可能是直播,可能是一组文章和书,也可能是我的老本行,给你拍一部纪录片。但是无论如何,我一定会把它变成一个作品,如果要给这个作品起个名字的话,我想就是这么简单的两个字:《做事》。
再过10天,我就50了,该开始经营自己人生的下半场了。所以,我会在所有做的事情当中,再多加一个维度,就是看看能怎么帮到你。
所有做了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的人,觉得他人在自己的分享中能学到东西的人,请来联系我。
活成一个动词,大胆地去做事吧,勇敢地把这个世界据为己有,至于它的结果,曼德拉早已说过:
“我没有失败过。要么赢得胜利,要么学到东西。”
这里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倒数第13场。364天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