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的故事,有的讲的是“变和不变”,有的讲的是“动和静”,接下来,我们聊一聊“远和近”。
先从这个新闻入手吧:
苹果正积极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苹果供应商生产基地在中国大陆的比例,从2019年以前的47%,降到了2020年的41%,又降到了2021年的36%。
过去看到这样的新闻,悲观的人会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忧心忡忡;乐观的人会觉得还好,咱们还有华为、还有小米,走了一个苹果,自有后来人。但不管是悲观还是乐观,大家通常想到的都是“大国博弈”这样的大词儿。
好像它对我们具体生活的影响,还远在天边。
今年我向产业观察家,也是今日头条的作者,林雪萍老师请教的时候,他提到了另一个词,叫“保链护土”。
什么是保链护土?
保链,好理解,就是保护产业链。保的是GDP数字的增长,保的是国家产业结构的完整,保的是大国的竞争优势。
而护土的这个“土”,是乡土的“土”,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是我们肉眼可见的身边人。
举个例子,此刻,应该有不少朋友正在用苹果手机收看跨年演讲。
你手机上的这块玻璃屏幕,很有可能来自蓝思科技。它是全球50%手机屏幕的供应商。这家公司和它的创始人周群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测试了一下身边的朋友,很少有人知道,这家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哪里。
在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浏阳。
提到浏阳,我们知道浏阳河,也可能知道浏阳的花炮产业。
但是你知道吗?2020年,就在这个县级市里,蓝思科技创造的成绩是:湖南民营企业就业人数、纳税额第一,连续10年都是湖南进出口额第一名。
浏阳常住人口100多万,而蓝思科技直接雇用的就有几万人,背后还有拖家带口、相关配套产业的人。至少几十万人,就生活在苹果供应链的这个末端的树枝上。一条供应链搬走了,大量的工厂就没有了,更别提这些工厂的上游还有工厂,工厂的旁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生意。
现在你还觉得,如果苹果将供应链移出中国,仅仅是供应链攻防战的远方炮火,只是GDP账面上损失的一些数字吗?不,不止是蓝思科技一家,大量的和苹果相关的企业广布在我们的国土上。每一桩生意的背后是一家家的老百姓的生计,是我们每一处乡土上的人,是身上衣、口中食,是桌上的饭,是孩子的学费。
所以,保护供应链,保的不是哪一家企业,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宏观数据跟抽象概念,保的就是我们附近的、具体的、活生生的人。
我的朋友、财经作家曾航提醒我说,把苹果产业链留在中国,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留住的可不是苹果这家外国公司,不是一些GDP数字,而是中国制造业的能力本身。
比如,深圳大疆无人机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是因为它有大量的零部件来自高水准的苹果供应商。
中国本土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崛起得那么快,也是因为可以直接利用苹果供应链上工厂的产能和技术。
而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之所以很快可以发展到世界领先,和苹果供应链积累下来的一大批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有密切的关系。
曾航说:你意识到没有?中国就像一口大火锅,里面的元素越丰富,味道就越好,创造性就越足。里面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真正多余的。
火锅这个比方真好。
一口好火锅,既不愿损失其中的任何一种味道,也不愿拒绝外来的任何一种食材。既有自成一体的整体性,又有海纳百川的开放性。
举一个新能源的例子。
今年我请教了能源专家马一峰老师一个问题:日本2013年就把发展氢能源提升为国策,现在日本手上,氢能源相关的专利占世界的30%左右。发展氢能,日本算是下了重注,但好像光开花,就是不结果。这是为什么?
马一峰老师的回答有点让我出乎意料。他说,不是日本没有抢占先机,也不是他们的技术不好,他们没做错什么,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条:日本的产业丰富性差了一截,支撑不起氢能的发展。
对比一下这几年中国氢能的发展,就能明白了。
中国发展氢能晚于日本,但是现在之所以能后来居上,就是因为中国产业的丰富性。
比如,发展氢能源,氢从哪里来?日本现在只能万里迢迢从海外进口石油、天然气来制氢,将来可能就直接进口氢气了。但中国不一样,我们的化工产业非常发达,有大量的工业废氢,每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
这1000万吨废氢如果不够呢?咱们还有别的氢气来源。
中国西部,这些年建设了大量的风光电站。2021年全国风光发电总量,是9785亿度。什么概念?相当于10个三峡水电站。
风电、光电不稳定,用不掉,得先存储起来,正好可以用电解水制氢储存,这样就把不稳定的电能变成了化学能。这样又获得了大量的氢。
下一环的问题来了。
风光电转化的氢,毕竟在大西部,氢气不好储存和运输啊,怎么办?
咱们也有办法。比如,这两年我们中国就有一项突破性的技术,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汽油是液体,使用起来很方便,存储上不需要超高压和超低温。2022年3月,中国第一个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的装置,就在大连试产成功,具备了量产的条件。它生产出来的汽油,汽车加上直接就能用。
那用来制氢的二氧化碳从哪儿来呢?中国那么多工厂在排放二氧化碳,这不也利用上了?
刚才我只是拉了一个很粗略的链条。你可以感受一下:发展氢能源,工厂排放的废氢和二氧化碳利用起来了,绿色汽油的问题解决了,风光电的存储难题也顺带解决了。环环相扣。
在中国人眼里,氢气不是一种孤立的新能源类型,而是把各种能源形态连接起来的纽带,是把各种难题放在一起,难题反而变成了资源的魔法宝盒。
关于中国新能源的发展,马一峰有一个说法,叫“用魔法打败魔法”。
什么意思?
新能源不是某种特定的资源。就像石油,只要有储藏,抽出来就能用。
新能源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系统,就像魔法。每一个成果都会解决掉一些问题,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只有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强悍的工业体系、丰富的地理环境、多样的用能需求、发达的数字化调配系统,内部的丰富性多到像魔法一样,才能打败新能源的魔法。
还是回到这条新闻:苹果正积极寻求将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到亚洲其他国家。
过去我们总觉得,战略纵深大的国家,家大业大,风浪袭来,牺牲得起一些局部。
但刚才这个段落让我们看到:产业链和乡土生计是纵向贯通的,新能源各个链条是横向咬合的,没有哪一个局部,可以轻言牺牲和放弃。
我自己从这些宏大话题中得到的启发,就是约翰·多恩的那句诗:“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
诗人还说:连一颗小石子被冲进了大海,都是整片大陆少了一点点。
今天看来,这不是什么诗人的比喻。
善待每一个人,保卫每一个局部,方能护得这众生周全、山河无恙。
刚才我们讲了一个“保护附近”的故事。
今年我之所以不断强调“附近”这个词,可能跟我们眼下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吧。
在过去的全球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拼命地眺望远方,而往往忽略附近的价值。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疫情期间“依靠附近”逆势增长的故事。
可能有的朋友还记得,2018年跨年演讲,我讲过一家餐馆的故事,它叫“南城香”。它的老板汪国玉,还在得到开了一门小课。
今年餐饮业不好干,我好担心他啊。没想到,一去问,它活得还非常好,疫情三年,只在北京,门店就翻了一倍,现在有140多家店;单店平均日流水3万,是全国快餐店平均流水的5倍。
在过去三年的餐饮业中,这简直是个奇迹。其实,南城香打法很简单:就是做社区餐饮,服务“附近”。
汪国玉说:“附近的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就尽可能满足他们什么。”
这是一个极其朴素的逻辑。
开餐馆的,如果依托写字楼,最多有一个火爆的午市和一个惨淡的晚市,依托购物中心,可能有周末两天波峰和平常五天的维持,还都不得不面对高昂的租金。
但南城香做的是细水长流的全时段社区生意,同样一份店铺租金,一天可以卖五顿饭。
你任何时候到南城香去,都会发现有吃的:上班族清早匆匆赶路,可以带走茶叶蛋和豆浆;中午懒得开火的退休大爷,可以点一碗好吃又便宜的安格斯肥牛饭;孩子下午放学回家以后,可以买一杯奶茶、一对鸡翅垫垫肚子;晚上下了班不想做饭,一碗虾仁大馄饨暖心暖胃;深夜朋友聚会,可以去吃电炉烤串。
一天五顿,从早餐到宵夜,南城香就服务附近的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们今天提到南城香的故事,不是为了说餐饮业的打法,而是为了说一个我受到的启发:附近就是星辰大海。
最近半个世纪,定位理论火遍全球。一招鲜,吃遍天。我是某地风味菜、我擅长某种食材、我有一个当家菜,然后拼命传播这个符号,最好让它植入到全世界用户的心智里面去。
这当然有用:集中全力,只攻一点,成本低、效率高嘛。就像很多人拍合影的时候,想要被人注意,就得拼命抢前排,抢C位。
这也是我们常见的面向星辰大海的打法,想的都是去远方找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用户。
我们忽略了,其实反过来,只服务附近,也是一个可以成立的打法。
人类学家项飙提醒我们说,“现代社会有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失。”
为了追求远方的风景,我们越来越不关心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个小世界,身边的邻居、菜场、学校是什么样?我们往往很茫然。
但是,南城香的故事告诉我,忽略附近,其实是忽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附近也有星辰大海。
今年如果你的企业面对增长问题,开年咱不妨再开个会,扪心自问,要增长,默认就得是去远方吗?就是要新客户吗?附近的老客户我们已经服务到位了吗?围绕老客户,做深度的服务,从给他们提供一顿饭,到管好他们的一天五顿餐,这个增长的方向咱们已经走到极致了吗?
如果不去远方,这也是一组我们可以琢磨一辈子的问题。
我们再来说一个和附近的人“搞关系”的故事。
这是清华大学的操场。
跑在最前面的是清华新雅书院的院长梅赐琪。他在2022年4月份刚刚上任。
这可不是他偶然一次跟学生跑步的照片。上任之后,他每周都要跟学生跑一次步。
我还找梅赐琪老师要了他的一张日程表,你看看:
周一傍晚,带学生跑步;
周三上午,办公室开放时间,学生可以随时去找他;
周四下午,主持“惊鸿”系列讲座;
周五中午,跟两个宿舍的学生午餐;
周五下午,跟学生一对一对谈。
看完这个日程表,你肯定看出来了,梅院长跟我们一般想象的大学院长不一样。他花了大量时间跟学生待在一起,甚至是找各种方式跟学生们“搞关系”。
我跟梅老师聊,发现不仅是他一个人在这么做,清华大学其他几家书院的院长,也都在各出高招,用不同的方式加深师生之间的关系。这是清华大学近年来很重要的一个办学思路。
梅赐琪老师原来在清华主持写作与沟通中心,负责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写作课。40位老师教大一新生,这门课必须人人过关。
这门课有一个特色,叫“面批”。什么是面批?就是学生写好文章,交到老师那里,老师提前看、批改好,然后跟学生一对一面谈,逐字逐句地反馈文章的问题,怎么改,为什么。注意啊,是师生要见面,就在这样的教室里,一对一面对面地交流,不是老师跟学生的邮件往来。
算一笔账,每年清华的本科新生,是3700人左右,每人面批2次,每年的面批量是至少7000次。这是多大的工作量啊。梅老师跟我说了一个写作课的教学理念:“全过程深度浸润。”
原来,跟学生跑步也好、吃饭也好、面批也好,都是为了实现这个“全过程深度浸润”。全过程,就是一个也不能少,一刻也不能停;深度,就是不能流于表面、皮毛;深度浸润,就是要用人和人之间的真实关系,多角度地润物无声、春风拂面。
没想到吧?中国最好的大学,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这也是我们想象中教育原本该有的样子。
大学扩招之后,在很多高校里面,一个博士生导师要带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生。老师还是会上课,但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就很难发展出那种私人之间的交道和交情了,更不用说“全过程深度浸润”了。
不光大学,三年疫情,大量的孩子都在上网课。不是有一个段子说吗?“你家孩子在哪儿上学?开始是在钉钉,后来转学去了腾讯会议”。
这让学生和家长明白了一件事:上网课,课好像是上了,知识好像也学了,但是,这还不是完整的学校。
学校是什么?是由活生生的人、活泼泼的精神构成的地方啊。
正如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学校是什么?“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机勃勃的精神,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你看,人和人之间的良性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机勃勃的精神,才是学校的灵魂。学习知识和技能,那只是结果。
这确实符合我们的体验:
上学的时候,哪门课学得好,是老师课讲得好吗?还是因为我喜欢这位老师?
多年之后,我们回忆起一段学校时光,是回忆起那些学到过的知识点,还是和具体的人相处的片段和感受?
如果你特别希望回母校看看,是为了看校园,还是为了看某个具体的人?
答案当然都是后者。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不仅是教育家,所有要经营星辰大海的人,其实入手点不在远方,而是每一个眼前的、具体的人。
关于附近与星辰大海,今年,我自己也有一个小故事。
我家住在北京市朝阳区。我是一个朝阳群众。
朝阳区有84座公园。虽然就在附近,但这些公园还是跟我没啥关系,因为我是一个勤奋的上班族,平时忙得欢,周末爱加班。距离我家几百米,就是著名的朝阳公园。但我一年也去不了一回。
但是2022年,有很多时候不得不居家,我忽然发现,就在我家旁边200米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绿道。我可以骑着自行车,在这条绿道上,一直往前骑。我第一次走上去的时候,走了很远,都没有找到这条绿道的尽头。
后来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原来是朝阳区的一个野心勃勃的规划,415公里绿道。沿途已经拆掉了42座公园的围栏,开放公园的面积820公顷。
这就是我家旁边的朝阳绿道。
我突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场景,等春暖花开的时候,我要买几辆好看的自行车,全家人周末一起,顺着这条绿道,一直往前骑。我带着你想象一下——
从朝阳公园东门,上绿道,路过东风迎宾公园,就到了亮马河。这里以前是著名的臭水沟,现在号称是“塞纳河北京分河”。
从亮马河再往前骑,路过几个公园,就到了太阳宫公园,这里有很多球场和体育设施;
再往前,就是望京地区的公园群、北湖林地和黄草湾郊野公园,可以在这里铺上野餐垫,支起露营帐篷,看二月兰花海;
再向西就到了仰山公园,然后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里有北京奥运会修建的大片林地,和一条10公里长的智能交互跑道。你可以跑步到鸟巢,到第一届跨年演讲的地点水立方。
所有这些公园居然都在我的射程之内。这些公园的名字,原来有的我听说过,有的闻所未闻,现在都变成了我的附近。
而且,不久的将来,朝阳区所有公园的围墙都会陆续拆掉。想想就美。那么多公园向我发出一个春天的邀请,我怎么能辜负?
我刚才说什么来着?我要买几辆自行车,明年一家人一起骑行。虽然,春天还没到,自行车也还没下单,但是,仅仅叉着腰,站在绿道的起点上,我就已经能感受到这种生活的丰沛感与富足感。
仅仅因为这条绿道的存在,我自己的行动半径,我自己的生活领地,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一次扩张。
当然,这只是一个隐喻。
我想说的是:你看,只要拆除一点围墙,只要增加一些连接,“星辰大海就在我的附近”。
如果你因为什么原因突然闲下来了,不妨给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发个微信,给帮过自己的人送个小礼物,为消沉的人带来一点小惊喜,这就是我们可以随手建设的绿道,随手拆除的围墙。
刚才,我们花了一点时间,讲了几个有关附近的故事,它们分别提醒我,相信近处的力量 、关切近处的冷暖、夯实近处的关系、体验近处的美好。
过去,我们总面对一个选择,到底选近处的田野还是诗和远方?不知道你能不能感受到,两者并不矛盾。
还记得“保链护土”故事里我们说到的浏阳,还有著名的浏阳河吗?从罗霄山脉发源的这条河,蜿蜒235公里,注入湘江,湘江注入长江,长江东去入海,这血脉贯通的一路奔6流。
其实,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家乡,附近都会有一条河。这条河流从你脚下出发,悠悠延伸,一路壮大,最后一定会通往远方,终汇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