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李仲轲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最近这段时间,波音公司一直都在风口浪尖上。你一定也关注了,波音的737 Max机型,今年发生了两起坠机事故。这周,美国航空管理局刚刚发布通知,这个机型在2020年之前都不能复飞。
很多媒体评论写到:这个机型的问题主要出在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上。不过最近我看了公众号 “饭统戴老板”上的一篇文章,叫做《坠落之路:波音和它陷进的时代泥潭》。这篇文章指出来:波音公司现在遭遇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问题,而是一系列历史问题的集中爆发。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症结所在,我认为是:自从60年代成为行业霸主之后,波音的注意力就没有放在研发产品上,而是放在了打击竞争对手身上。
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想来分享一下这篇文章里的观点。我认为,在波音的发展史里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而正是在这三个节点上,波音的竞争力被一步步削弱了。
先跟你介绍一下波音公司最辉煌的时候。
早在1916年,波音就成立了,不过起初这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商。在民航领域称霸,那得说50年之后。在1969年,波音推出了一款叫做747的机型,这款飞机后来成了波音在民航领域的杀手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首先,这是当时唯一具有跨大洲远洋飞行能力的民航飞机。
其次,这也是当时载客量最大的飞机。而且,这个载客量的记录一直保持了37年。
第三,当时这款飞机的单座运营成本,比之前所有的喷气式飞机都低了30%。你懂的,在航空领域,1%就意味着数百万美元的差距。
所以,在747的帮助下,波音迅速崛起。
不过,就是在波音如日中天的时候,第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出现了。那就是波音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空客公司成立了。
那时候美国在全球民航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而看看欧洲,像英国和法国只有8%和5%。为了保护欧洲的飞机产业,有四个欧洲国家就联合起来组建了空客来对抗美国。波音也感到了危险,所以波音在1978年的时候就决定联合美国政府,给空客这个挑战者一点教训。
波音先是指责空客涉嫌倾销、违反了关税贸易的总协定。之后又通过游说美国政府,让政府内部形成了一股力量,专门负责打击空客。在1986年的时候,美国的贸易代表给制造空客的四家公司发了一封信,措辞非常严厉,总体来说就一个意思:那就是欧洲政府不能给飞机制造商提供补贴。后来,这场争端演化成了长达10年的贸易战。
不过,经过来来回回的几轮交锋,波音也并没占到多少便宜。这个时候波音又拿出新的一招:价格战,想要通过全面降价来拖垮空客。
价格战的效果非常明显,波音的订单可以说纷至沓来,但是这件事反而给它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波音没有足够的员工来承接这么多的订单。在1995年的时候,波音退休的员工超出了公司的预期,其中有很多都是提前退休的。这场退休潮,甚至还影响到了波音之后的飞机设计和研发进度。
2011年,研制737 Max的时候,波音公司甚至找不到足够的人手,不得不返聘已经退休的检查员和机械师。在今天,波音在美国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人手也可以说是青黄不接。工厂中的27000名员工中,大约15%的人都会在最近5年之内退休。
好,这是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一个时间节点。下一个重大转变,发生在2000年之后。
在2000年,空客宣布了A380项目。对于这个机型,你只需要知道,就是这款飞机,打破了波音747在全球最大的载客量的纪录。在当时,这让波音乱了阵脚。紧赶慢赶,在2003年宣布研发一款新机型787,来抗衡空客。
不过为了和空客抗衡,波音在制造这款机型的时候,发起了一项变革,那就是产业链外包。
我们都知道,在全球化的影响下,美国有很多制造业都会把产业外包,从而降低成本。在787这款机型上,外包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给你看几个数字,在50年代末,波音外包给其他国家供应商的工作,大约占到了2%;到了90年代,这个数值上升到了30%,而在787项目当中,达到了70%。你看,前后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波音外包的还不只是零部件,波音是把飞机生产最关键的部分给外包出去了。比如说机身,由意大利的公司负责,而机翼和尾翼,全部外包给了日本的重工业财团。而波音到最后,只负责建造飞机35%的部分,以及完成最后的组装。
当时的波音CEO甚至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就是一个装配公司,或者叫设备集成商。”
对比一下,波音的竞争对手空客,对于外包,就显得很谨慎了。它一直把核心的生产保留在欧盟内部。即使后来,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做出过一些妥协,但外包给中国的,也是不那么重要的部分。
你肯定也听出来了。波音公司为了和空客抗衡,主动降低成本,把大量的业务外包,最终导致它的核心能力不断外流,整体的实力开始下滑。
好,我们接下来,来看看波音公司的第三个关键节点。
2011年的时候,美国航空公司告诉波音的CEO,美航正准备放弃波音,转而和空客签订一笔订单。
美航一直都是波音的独家大客户,那这个消息对波音的打击可想而知。不过美航还是留了条后路,告诉波音说,如果你们能抢在空客前头制造出新型飞机,那么就能抢回这个订单。
为了挽回美航这个大客户,波音可以说下了血本。他们首先是停掉了一个新型客机的研发,转过头用一个几十年前就有的旧机型737,想做一个升级版。而且,波音还承诺:要大幅度缩短交付的时间,也就是要求波音的工程师,用2倍的速度工作。
那按理说,缩短研发时间,研发成本就会上升。可是为了打败竞争对手,波音却是想尽办法要压缩成本。2015年的时候,波音裁掉了7%的员工,主要就是那些经验丰富,但薪酬比较高的资深工程师。那之后,这些职位空缺被一些初级工程师给填补了。
737Max这款机型的设计缺陷,其实就是压缩成本的后果。为了省油,波音改变了737Max的发动机。但是这个发动机比原来的要大,必须要安装在更靠前的位置。这就造成了一个安全隐患,那就是:飞机起飞的时候机头可能会过于沉重,会一头栽下去。
不过,波音公司并没有改变飞机的硬件构造,而是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来填补这个漏洞。按理说,有了新的系统,驾驶员得重新培训吧?可波音倒好,让驾驶员在iPad上训练了1个小时,连驾驶器都没上,就投入使用了。
之后的事情你可能也在媒体上也看到了:这个软件系统的权限,居然高于驾驶员。一旦被错误触发,就会夺走飞机的控制权,不断将机头往下压。波音的两起坠机,都是出于这个原因。
好了,今天的《邵恒头条》,我跟你分享了波音今天的困境,是在哪三个历史节点上埋下的。面对空客的挑战,波音并没有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产品,而是采用贸易战、价格战、产业链外包的方式来打压竞争对手。这种竞争策略从70年代就开始形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737 Max的研发之所以会出现缺陷,和这种竞争策略是密不可分的。
这篇公众号的原文,我也放在文稿里了。关于波音百年历史,原文里有更加丰富的细节,非常精彩,我推荐你去读一下。
今天的最后,我还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看波音这段历史的感受。
我们之前认为,竞争会让企业不断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最终造福消费者。但一个企业如果仅仅是为了超过对手而竞争,那采取的策略往往就会变成“应激反应”,这反而会让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面对竞争,总有两条路摆在面前,一条是把注意力放在对手身上,打击对手的弱点。而另外一条,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放大自己的优势。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