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樱花季到来,樱花味食品纷纷上市。第二个是,《沙丘2》全球票房持续走高。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天假期,我们说个轻松点的话题。现在,又是一年一度的樱花季。每年樱花季,公园里都会推出季节限定的樱花味食品。比如,樱花咖啡、樱花奶茶、樱花冰激凌,等等。但是,关于这个樱花口味,在坊间一直是褒贬不一。
先强调一句,我个人觉得樱花味其实还好。但是,你要看网上的测评,吐槽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有人曾经测评过市面上所有口味的可乐。包括香草可乐、零度可乐、崂山可乐,等等。最后按照这位博主的判断,他觉得最难喝的就是樱花味可乐。再比如,你在抖音和小红书上搜索樱花味食品。最多的评价是,味道一言难尽。
注意,好不好吃这个事,本来因人而异。但是,吐槽的人太多,多少值得琢磨琢磨。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樱花味的食品,为什么很难让大家都爱吃?
首先,明确一件事,直到去年3月之前,你在国内吃到的所有樱花味食品,理论上都是不含樱花的。它用的都是人工合成的樱花香味剂。因为直到2023年3月之前,我国的食品标准,都没有把樱花纳入食品原料。直到2023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检测评估司发布了《关于关山樱花等32种“三新食品”的公告》,关山樱花,才第一次获批成为食品原料。这也是咱们国家第一个获批成为食品原料的樱花品种。
但问题是,不管是使用真樱花,还是人工香精,都面临同一个问题,这就是,樱花这个东西本身,是没什么明显的味道的。怎么办?
这就要说到,香味制造的两个手段。
第一个,是化学还原。也就是,分析樱花中的化学成分,然后尽量一比一地还原。而在这个还原过程中,不同的厂商因为工艺不同,还原出的口味也参差不齐。但问题是,对樱花来说,你就算一比一还原出来,这个东西也没什么明显的味道。怎么办?
这就要说到第二个思路,调香师的再创造。也就是,调香师根据想象,他觉得樱花大概应该是什么味,就把这个味道模拟出来。比如,这个东西是花,应该带点花香,同时是粉白色的,应该带点甜味。就这么一点点猜出一个味道。但是,想象这个东西,因人而异。而很多人说的难吃,其实就是觉得,这跟他们想象中的樱花味不一样。
同样,草莓味的食品,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因为草莓跟樱花一定程度上相似,都没有特别鲜明的味道。不像苹果、香蕉、菠萝,甜就是甜,酸就是酸。它也需要加入一点调香师的想象。但显然,这类想象出的口味,都很难做到大家都喜欢。
说到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能让樱花味的东西变得好吃一点呢?
你别说,这个方法还真有。之前有位英国的心理学家,叫查尔斯·斯彭斯,他给自己一个身份,叫美食物理学家。按照查尔斯的观点,有很多食物之外的因素,能影响你对味道的感知。咱们今天就说其中的三个因素。
第一,预期。按照查尔斯的观点,一顿饭不是从食物入口的那一刻开始的,而是在你做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比如,你要去淄博吃烧烤,要去天水吃麻辣烫,要去哈尔滨吃冻梨。从你萌生这个念头的那一刻起,你就已经开始想象食物的味道。假如这个食物跟你想象中的契合度更高,你就会觉得它更好吃。说白了,假如大厨能做好预期管理,就能让食客更满意。从这个角度看,起名最成功的食物,大概就是麻辣烫,所有的特征全都写在名字上了。
第二,专属感。也就是,一旦这个食物是为你量身定制,是专属于你的,你大概率上会觉得更好吃。比如,吃羊肉泡馍,一直有个说法,自己用手掰的更好吃。再比如,查尔斯还引用过一个实验,说的是,很多咖啡店会在杯子上写下顾客的姓名。据说除了方便顾客找到自己的咖啡之外,也能让人觉得咖啡更好喝一点。
第三,是味觉之外的其他感官。这个原理利用范围最广。
比如,视觉。曾经有人做过实验,给人喝粉色和绿色的饮料。注意,这个绿色饮料的含糖量,比粉色还要高10%。但喝的人还是普遍觉得,粉色的更甜。还有像公园里卖的樱花冰激凌,假如做成樱花的样子,也会让人觉得更好吃。再比如市面上卖的自热米饭。里面的大米,其实并不是真米。这个东西学名叫重组米,是用大米、淀粉、魔芋精粉调配出来的。先是把原料打碎成粉末,再挤压成型,做成大米的样子。就是为了让它看起来像米饭,吃着才会觉得更接近米饭。
再比如,嗅觉。这不用多说,嗅觉跟味觉之间的边界,本身就比较模糊。我们品尝出的味道,大都是嗅觉和味觉复合作用的结果。
再比如,听觉,查尔斯以前做过实验,假如人在吃薯片的时候,故意把嘎嘣脆的咀嚼声弄得大一点,会觉得薯片更好吃。这个研究还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从这个角度看,假如给食物配一点合适的音乐,也能让人觉得更美味。
好,关于味觉的研究,咱们先说到这。现在正好是假期,假如你去看樱花,发现有卖樱花冰激凌的,我个人建议你或许可以买来尝尝。毕竟,按照查尔斯的理论,这个冰激凌的氛围、视觉,以及你对它的预期,都刚刚好。这也许会让它成为你今年吃过的,最好吃的樱花冰激凌。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上个月,《沙丘2》在国内上映。放眼全球票房,沙丘势头不弱。截至3月21日,《沙丘2》的全球总票房超过5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第一部4.33亿的总票房,也是2024年到目前为止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
《沙丘》的原著是美国作家赫伯特上世纪60年代写下的《沙丘》六部曲。在故事背景上,《沙丘》有点像《星球大战》,属于“太空歌剧”,也就是说,虽然是科幻作品,但故事重点并不是对科技的幻想,而是对特定环境下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刻画。《沙丘》的故事发生在公元10000年之后,宇宙由不同种族的几大家族掌控,每个种族有自己的星球领地,也有自己的语言。比如电影中出现最多的,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弗里曼人的语言,这种语言自成体系,不过发音和一些词汇借鉴了阿拉伯语,像是电影中的一句口号,翻译过来是“勇者万岁”,源自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中的一句庆祝口号。
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就是这些电影里虚构出的语言。注意,虽然语言是虚构的,但可不是纯粹的胡编乱造。
比如,《指环王》,原著作者托尔金自己是语言学家,是牛津大学古英语教授,他给故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精灵、矮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这些虚构的语言还有专门的教程。马斯克给自己孩子取名,就用了一点精灵语。他的一个孩子名字有特殊符号“Æ”,这是AI的精灵语拼写,另一个孩子名字中有一个单词“Sideræ”,是“恒星”的精灵语。
再比如,《星际迷航》系列里有一种非常热门的自创语言,克林贡语,这种语言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爱好者,克林贡字典卖出了20多万本,谷歌搜索有克林贡语的页面。在美剧《生活大爆炸》里,主角团们还经常把克林贡语当交流的暗号。
再比如,《阿凡达》里,角色们说的“纳美语”,也是专门为电影创造的,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发音规则。还有,《权利的游戏》系列,也给各个不同的种族创造了不同的语言,等等。
总之,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电视剧,用专门的语言去强化设定,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
其实,创造语言,不光是影视剧的产物。真实世界中,也有很多创造语言的现象,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就叫做“人造语言”。
最有名的“人造语言”,就是“世界语”,这是波兰眼科医生柴门霍夫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发明的,问世于1887年。它的特点是学起来非常容易,所有的词汇和语句都建立在16条基本规则上。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会说世界语,根据民族语言网的统计,世界语的使用者大约有1万到100万人,语言学习软件“多邻国”上也能学习世界语。
到了今天,创造一门语言,已经成了一类文化爱好。这个活动的很多参与者,自己就是语言学者。比如《沙丘》和《权利的游戏》的语言,是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语言学硕士大卫·彼得森设计的。再比如,流行度最高的人造语言之一,道本语(Toki Pona),是加拿大语言学家索尼娅·兰发明的,它只有123个单词,任何你想说的东西,都能用这些单词的组合来表达,有一万多人学习过这门语言。当然,也有很多爱好者,纯粹就是造着玩儿,享受发明语言的乐趣。
说到这儿,假如你也想自己上手,创造一门语言,有没有可能呢?有。这个过程,大概分成三步。
第一步,选择词语。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斯瓦迪士提出过一个核心词列表,有207个核心词汇,包括了人称、疑问词,还有常见的名词和动词。理论上说,只要掌握了这200来个词汇,就掌握了创造一门语言的基础。
第二步,创造词汇。也就是把这些词的发音和拼写造出来。读音上,你可以参考国际音标表,它记录了人类可以发出的绝大部分声音。或者你也可以用不同的音调、音长去表达词语意思。在拼写上,你可以借用现有文字的规则,或者自己创造一套规则,把这些读音记录下来。在这一步,你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词典。
第三步,设计语法。这一步也很重要,几个词语组合成一个句子的时候,需要一套固定的习惯。比如,你可以借用中文的语序,或者借鉴另一门语言的语法,也可以学点儿语言学中的普遍规则,根据这些规则去设计自己的语法。到这儿,也别忘了,把语法和例句加进自己的词典。
这三步完成,你独创的语言就有了雏形。当然,我们平时交流,肯定还是说中文。创造语言的关键,也许不在于使用,而是给自己来一次有趣的思维训练。
就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世界的界限”。尝试创造一门自己的语言,也就意味着,你在尝试突破自己固有的界限,探索思维和表达的新可能。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么让樱花味的东西更好吃一点?除了口味改善之外,还可以从颜色、名字、包装这些味觉之外的因素入手。换句话说,所谓享受美食,不单单包括吃,而是以美食为线索,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活系统。
第二,影视剧中的新语言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大概过程是,把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语言打散,从不同的语言体系中,提取词语、词汇、语法,重新组装拼接成一门新语言。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