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中小企业如何成为“隐形冠军”?

策划人:石婧宇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共享办公的鼻祖WeWork,最近一直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上周五,英国的《金融时报》爆出WeWork很可能在近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此前,投资机构曾经估算,按照WeWork现在的烧钱速度,账上的资金应该足够维持6个月左右。然而《金融时报》的报道却称,公司最晚需要在11月底之前完成下一轮融资,也就是说,现在的资金只够支持1个月的运转。

其实,在独角兽级别的创业公司当中,WeWork并不是唯一一个遇到麻烦的。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有不少曾经是资本宠儿的创业公司,日子都不太好过。无论是WeWork,还是上市9年仍然在烧钱的特斯拉,或者是上市后估值下滑了将近20%的共享出行的鼻祖Uber,资本市场都提出了同样的质疑:增长驱动的商业模式,到底可不可持续?业务虽然增长得飞快,但成本也水涨船高。规模效应并没有如期到来。

那什么才是可持续的模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去看看德国的企业。前段时间,我在《财经》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讲到德国有不少公司,虽然从规模上来讲是中小型企业,但是从影响力来看,却稳坐各自行业内的龙头地位。这种公司,被称为“隐形冠军”。今天的《邵恒头条》,就来给你讲讲,德国公司是如何既“做小”,而又“做强”的。

首先说一个诡异的现象,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而且是一个出口大国。从过去十年人均出口量来看,德国高居第一名,而相比之下,美国排名第八,人均出口量仅仅是德国的1/4。

按理说,经济实力这么强,德国应该有不少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但有意思的是,从《财富》每年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来看,德国大公司的数量并不多。比如在今年的世界500强榜单里,德国企业却仅占29位。对比一下,中国和美国都有超过120家企业上榜,日本有52家;经济总量落后于德国的法国的都有31位上榜。

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在驱动德国经济呢?

早在约30年前,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就对这个现象产生了兴趣。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后,他找到了答案——德国表现最好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对于“隐形冠军”,西蒙有三条定义:

一是,“隐形冠军”是行业内的世界前三或者所在大洲第一名的企业,是市场上的领先者;

二是,“隐形冠军”的年收入少于50亿欧元,从全球的维度看,它是一个中型企业,因为世界500强企业最低的年收入是200亿欧元以上,50亿欧元不足它的四分之一;

三是,这些“隐形冠军”并不被大众所熟知。

虽然“隐形”,但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出口贸易等方面可并不逊色于大众、西门子、宝马、奔驰这样的巨头企业。

而德国有多少这样的“隐形冠军”呢?西蒙统计,2018年,世界上约有2700家“隐形冠军”,而其中大概一半都是德国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在提供德国国内70%以上就业的同时,创造了40%的GDP,还在世界市场上占了中小企业市场份额的70%—90%。

那么德国的中小企业,为什么有这样的竞争力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这些“隐形冠军”多专注在很窄的细分领域里,精耕深耕做到垄断,让自己在这个领域里做到没有替代品。比如有一家特制钟表公司,叫做辛恩(Sinn)。这家公司只给专业人士做特种手表,比如边境检查队、消防员、潜水员、深海考察人员、飞行员等。别看这个领域听起来很小,但辛恩却做成了扛大旗的特种表品牌,1985年德国宇航员还戴着辛恩的表乘坐美国挑战者号进入了太空。

再比如,还有一家叫做Comprion的德国公司,做的是卡机接口测试和制造方案。通俗的说就是为sim卡这样的卡片和读卡器、pos机这样的机器,提供卡与机接口界面的测试和制造。Comprion的员工还不到50人,但他们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却做到了超过90%。

在这种垂直领域能做到头部或者垄断,除了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还离不开这些“隐形冠军”对研发高比例的重视和长期投入。就拿辛恩这家企业来说,为了做好特种表的生产,他们将收入的15%—20%投入到了专利研发上。比如说,其中一项关键的专利,能让手表的防水深度达到1.2万米,这就为潜水用的手表奠定了基础。

不过,虽然这些“隐形冠军”持续做强,巩固自己在细分领域的头部地位,他们对于资本却往往是谨慎的,比起企业上市融资、扩大规模,他们更看重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隐形冠军”的管理者认为,资本一旦注入,很容易导致企业的经营战略偏离自己的轨道。有的公司管理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直接表示,“我们是家族企业,我们不关心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的压力与我们无关,我们只关心怎样将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做得更好。”

更让我惊讶的是,“隐形冠军”们还会刻意控制企业的增长速度,让增长保持在自己认为合理的水平。就拿之前说过的特制钟表公司辛恩为例。这家公司的CEO施密特一直刻意把公司的销售增幅控制在7%—10%的区间,因为这是他认为最持续稳定的健康增长幅度。

为什么不把增长目标定得更高呢?

施密特的观点是,一家企业如果快速提升生产规模,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产品就会面临滞销的风险,产品滞销又有可能导致公司资金的周转不灵,甚至给公司带来破产的风险。而且,企业做大了,生长出来的组织结构也可能会冗余,不容易控制。业务多了,需要的管理人才也就更多了。

所以你看,德国的企业为了“做强”,反而会刻意“做小”。

当然,德国的企业能达到今天的实力,还有很重要的一层原因,就是德国整体政策环境的支持。比如说,在人才的输送上,德国就专门设计了能服务于小企业的体系。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德国,比起巨头公司来说,中小型企业很容易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顶尖大学毕业生多会选择去“谷歌”、“亚马逊”这种大公司,而不是中小型企业。但德国针对这个问题,却有着特色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他们的“双轨制”教育体制。

在德国,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两条路来实现,一条是小学到文理中学,再到大学,这条道路主要培养从事科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员;另一条是小学到普通中学,再到职业学校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这是一条直接就业的道路。而所谓“双轨”,其实就是学生一半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和工作的教育模式。

“双轨制教育”模式中有一个计划叫做“完美匹配”,Perfect Match Program,可以让德国的中小企业提出自己找学徒的要求,比如“动手能力高”、“能做精细活儿”甚至是对某一领域有着特别大热情,总之是企业在长时间摸索中总结出来的,最适合人才的招聘需求。人才和企业匹配好,被输送到企业开始有针对性的培养过程中,企业也会对学徒进行评估,甚至淘汰实在不适合企业的学徒。学徒经过了“筛选”、“定向培养”、“评估”这一系列步骤,既达到了企业要求的技术水平,又建立起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有了充沛的人才供给,德国的中小企业才能长期的保持竞争力。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给你介绍了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理念。这些“隐形冠军”为公司的成长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就算无法做成巨头,“小而美”依然可以很强大。与其一味地追求指数级增长,不如在一个垂直领域里精耕细作,小步快跑。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