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成为“π”型人才的六项修炼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继续我们的开年特别节目,来自未来的好消息。前几天我们讲过经济、社会、科技,今天把视线聚焦一点,说说个人的能力修炼。我们为你请来了著名的职业生涯教练,古典老师。

假如你家里的孩子正在上学,未来几年将走入职场,那么今天的内容建议你仔细听听。古典老师将回答一个问题,怎样在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提高你的竞争力?

注意,是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2025年高校应届生毕业生数量,预计达到1222万,再次刷新历史纪录。曾经有经济学家做过测算,国家的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大约200万的就业人数。假设咱们国内的GDP来年增速是5%,那么就能解决1000万就业,而且这个数字还包括社会人员。

当然,相关部门也一直在想办法。比如,扩招硕士博士。2025年硕博招生人数可能会扩张到135万左右。再比如,给应届生更多的时间,不少地方的人社部门放宽了对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湖南放宽到了3年,山东放宽到了2年。

那么,回到个人,我们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古典老师说,关键在于,要完成从T型人才到π型人才的转变。

在过去30年的高增长期,企业通常都有一套标准化的打法,对员工的需求是典型的“T型人才”,也就是一方面有足够的专业性,同时也能比较好的沟通和协作。但现在不一样了,比如,建筑、金融、教培行业,这些行业的迭代非常快,个体深耕多年的专业能力,可能突然有一天就用不上了。而且企业为了降本增效,大量用外包和AI,这就导致单一专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就是所谓的“T型人才之困”。

怎么办?古典老师说,我们得从“T型人才”转变成“π型人才”。“π型人才”指的是,在原来“T型人才”的基础上,叠加一种或多种能力,形成复合型的竞争力。比如一个程序员,假如还懂管理,那他能找到的就业机会,是纯程序员的7倍左右。同时,因为第二技能通常是基于个人兴趣,因此,它也许还能让你重新爱上工作。

要想成为“π型人才”,下面这几种能力特别关键。

第一,创造价值的能力。怎么才算创造价值?关键得看,你的用户有没有因为你的工作变好。

一旦建立这个视角,很多行动就要发生变化。比如,你要想客户因为你的产品变好,前提是人家得先买你的产品,这就倒逼我们思考产品的卖点。再比如,你要想让产品卖出去,就得考虑客户的需求,考虑同行的竞争,这就倒逼我们去琢磨怎么降低成本,怎么聚焦于有用的功能。

同样,企业内部的行政支持部门,也有自己的内部用户。这些部门就要思考,怎么支持业务部门?怎么帮助业务部门更好地服务外部用户?

换句话说,所谓创造价值,是一个从点到网的转变。过去,很多人的工作只是在自己的点上提高成绩,但是未来,每个节点的工作,都需要让网络周边的节点获益。

第二个能力是,跨领域创新能力。这说的是,我们最好具备两个或者更多的,能够彼此加持的技能。注意,技能不在于多,关键在于,能够彼此加持。

比如,很多人说建筑系的就业竞争大,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现在有大量建筑系的本科生,在考游戏设计的研究生。因为这两个专业能够互相加持。去年很多游戏公司就在高薪招聘建筑专业的学生。因为建筑系学生绘画、建模、计算能力都很强,是很好的游戏设计师人选。《明日方舟》的制作人海猫,就是国美建筑系的。

现在的很多创新,也是跨学科思维的成果。比如,美国公司Fitbit,这是最早做智能手环的公司之一。最初是创始人詹姆斯・帕克玩任天堂的Wii游戏机。但这个设备很笨重,他就想,能不能把它变得更小巧便携呢?然后这个想法层层传递,参与讨论的有从事助残行业的、有做工业设计的,还有人借鉴了电子宠物的设计。结果这些人的思考叠加在一起,大家就琢磨,要生产一款便携的、小巧的,且能监测日常健康的设备,于是就有了智能手环的雏形。

古典老师建议,我们可以多留心工作和生活里的“不便”和“愤怒”,这往往是创新的切入点。比如程维因为打不到车,发现了滴滴的机会;张旭豪觉得大学送餐不方便,发现了“饿了么”的机会。另外,我们还可以多观察行业里的“新产品”,思考产品背后是哪些专业的组合。你还可以留意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新领域有哪些应用的可能性。

好,这是π型人才的第二个能力,跨领域创新能力。

第三个能力是,AI能力。

古典老师说,假如站在未来十年回看现在,AI或许是对你职业影响最大的一项技术。比如,在内容创作领域,AI已经贯穿了内容创作的全流程。比如,2024年10月刷屏的云笔记软件Notebook LM,它能把文档直接转化成男女对谈的播客节目。Notebook LM 围绕这个功能,还衍生出了很多创新应用。比如,“夸夸我播客”,你可以把简历输入AI,让主持人热情洋溢地夸你10分钟,让你在面试时自信满满。

换句话说,AI已经可以帮你实现,想法的产品化。它已经不只是锦上添花,它就是花团锦簇本身。

因此,古典老师建议,我们应该给自己定个使用AI的KPI,每天不少于30分钟。像投资里的“定投”一样,尽可能地把AI“吸收”到体内,和它一起成长。比如,开会时,用AI模拟做策划方案,谈判前,用AI对练思路,等等。

π型人才的第四个能力是,IP能力。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研究“拍卖理论”的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和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获奖理由是,拍卖能够为“全球范围内的卖方、买方和纳税人带来收益”。通过拍卖出售的物品,平均成交价格比直接交易要高出3.5倍。

背后的原因是,多边交易模式,能够激发更多的竞争和需求,从而带来溢价。这个逻辑在职场同样适用。假如你有个人IP,就等于发起了一项多边交易,让更多的公司来争取你,你就能因此获得溢价。

怎样打造“IP能力”?你可以这样开始。

首先,找至少5个了解自己的朋友,做个“求求你夸夸我”的小游戏。在卡片上提前写好,“我正在寻找自己的天赋和独特优势,因为你了解我并且是我信任的朋友,我想请你给我一些反馈。你觉得哪些事情是我做起来得心应手,别人却很难做到的?”收集完反馈之后,找出重叠点,那就是你IP的核心基因。

π型人才的第五个能力是,领导力。

古典老师说,在AI赋能的未来,组织的结构会越来越扁平化,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点领导力,即使你并不从事管理岗位。

怎么提高“领导力”?最简单的方法是,多张罗一些能够创造价值的事。比如,组建学习小组、兴趣小组,在公司内发起一场分享,等等,这些都是锻炼领导力的好机会。在日常工作中,年轻人可以主动承担一些领导工作,比如项目遇到问题时,主动带领大家讨论。这不难理解,就不展开说了。

π型人才的第六项修炼是,守护心力。

古典老师说,所谓心力,“四个血条”的叠加,底层是体力,上面是情绪,再上面是思维力,最顶层是生命力。体力耗尽时,会消耗情绪。情绪失衡时,会削弱思维力。当三者都耗光时,生命力也会随之枯竭。

要成为具有强竞争力的π型人才,得从底层开始,一点点修复自己的心力。

比如,关心自己的身体,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关心自己的情绪,修复一些关系,创造身边的小确幸,并且留出时间,思考人生的可能性,以及自己真正的热情是什么。

同时,警惕那些让你焦虑的信息源。不要被悲观的环境信息、重复的吐槽占据你太多的注意力,而要把精力放在你能行动、能掌控、能改变的小环境上,“只关心未来两年,八公里以内的事”。

最近,网上有个说法很火,叫“历史的垃圾时间”。说的是世界经济走势下行,而人做任何事情都很难改变。但是,古典老师说,对个人而言,根本没有什么垃圾时间,因为每时每刻,都是你可以用来改变未来的。眼前这5年,决定了你后来的5年,而人生不就是一个个5年组成的吗?任何一个5年,都是你的黄金时间。就像德鲁克说的,战略不是研究未来我们做什么,而是研究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古典老师对于这个话题的完整洞察,已经收录进刚刚出版的《预测之书》。推荐你,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仔细地读一读。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