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我们要听的,是一本今年非常受欢迎的书,书名叫做《如何找到想做的事》。这个问题乍一听好像很简单,那谁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呢?但是换个角度,假如看那些成功学或者是自我提升的书,里面讲到的第一个重点往往就是找到你真正热爱、真正想做的事儿。

你看,之所以很多人谈论这件事,不就是因为很难做到吗?那么,这个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来,咱们一起听听这本《如何找到想做的事》。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哈希。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叫《如何找到想做的事》。

听这个名字,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一本适合青年学生或刚入社会的年轻人的书。其实不是这样的。用书里的话说:“不论是谁,只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变成热爱的事业,都可以有效地利用这本书里介绍的方法。”比如,工作几年想要转行的人,人到中年遭遇发展瓶颈的人,休息了一段时间准备重新踏入职场的人,正在思考创业、跳槽、自由职业的人,都能够从这本书中受益。

因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创业、跳槽,从一生的维度来看,它们都只是为了实现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手段而已。

所以,先寻找并确定自己想做的事,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成功最重要的是靠毅力,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一直咬牙坚持,哪怕并不合适。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那些持久成功的人,会发现他们几乎都是在热爱中奔跑,当然也会辛苦,但是他们在辛苦中并不是咬牙坚持,而是兴致勃勃的。

金融学者香帅曾讲到,在AI浪潮袭来的当下,很多人会觉得,在大语言模型这样的工具演进面前,任何人类社会中成熟的工作模式,都可能会成为可以破解的套路。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发挥人的优势?

香帅引用了纳瓦尔宝典中的一句话,她说这句话让她醍醐灌顶。那就是:“在成为你自己这件事上,没有人比得过你。”

而什么是“成为自己”呢?就是去做那些自己做起来得心应手的,感兴趣的,容易形成正反馈的事情。只有在做这类事的时候,我们才会容易兴奋,容易产生多巴胺,才能持续不断地输出我们身为人的灵动和创造。

而在我们今天的讲述中,你会了解到如何通过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这三重筛子,去发现一个“成为你自己”的优势路径。

这个路径在书中被称为“自我认知法”。这个方法论的创始人,也就是本书作者,叫八木仁平,他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他毕业后曾经一度因为找不到工作的意义而陷入抑郁的情绪,为了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他开始埋头研究大量的资料和著作。

神奇的是,这个过程不仅没有让他感觉艰苦,反而越研究越兴奋。他也逐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就是深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并且把自己发现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

从那时起,他开始以自我认知为主题,把自己研究的方法,公布在自己的博客上。结果广受欢迎,累计浏览量高达2600万。现在他也开办了自己的职业咨询公司,每年帮助200多位大学生、职场人找到他们真正想做的事。

在我们开始解释这本书中的“自我认知法”之前,我们首先要破除跟“寻找想做的事”有关的误区。

如果一直陷入这些误区,即使努力地去找自己想做的事,你找的方向也是错的。这些年作者发现,陷入这些误区的人非常多。有人仅仅是因为走出了这些误区,就自然地找到了想做的事。

首先第一个误区是,“想做的事”必须是能坚持一生的事。

有的人发现了一件自己特别有热情的事情,就信誓旦旦地说:“我找到我这一生想做的事了。”或者,有的人会用“一生的事业”这个标准来找想做的事。

但这两种想法都是错的。虽然坚持是一种美德,但当今时代的关键词是“变化”。iPhone诞生仅仅是十几年前的事,3年前听说过ChatGPT的人还很少。在这样高速变化的时代,如果一直执着于唯一想做的事,对于生存来说反而是一种风险。

要说变化时代的生存策略,相比于长期主义,其实更好的做法是与机会共舞,顺应社会变化,灵活生存。我们应该抱有的心态是,如果我当下明确了想做的事情,那么就勇敢去做,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几年我想做的事情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想做的事情变化了,那么不妨勇敢切换领域,你在之前领域积累的经验,在下一件想做的事上也一定能发挥作用。

所以,不要认为,想做的事必须是能坚持一生的事。事实是,做现在最想做的事就可以了,最危险的是没有任何想做的事,茫然空虚地生活。如果每天你起床后面对的都是现在最想做的事,那么你一生都不会厌倦。从结果上来说,你确实做到了一生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

下一个误区是,找到“想做的事”的时候,会有命中注定的感觉,觉得“这种感觉来了你自然就知道自己找到了”。这也是一种思维误区。

书里有个比喻很有意思:寻找想做的事,其实就像是相亲。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那种一见钟情、天雷勾地火的、轰轰烈烈的感觉;而应该是,在发现让自己心动的、感兴趣的对象后,就去接触试试看,在不断的接触、磨合中,逐渐确认对方是否是适合自己的。

如果总是在寻找那种命中注定的感觉,那么可能会出现这么几种坏处:

第一,可能会错过其实很适合你的对象。第二,即使找到了觉得“命中注定的人”,但在之后相处的过程当中,由于期待太高,所以稍有不满意,便觉得幻想破灭,认为自己寻找失败了。第三,如果一开始就觉得是命中注定,自己跟对方非常匹配,那么,在接下来的相处过程中,可能就会缺乏经营,认为自己不用为这段关系额外努力——“毕竟我们是天生一对”,但这样的心态对于这段关系来说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同样地,认为“这世上一定存在命中注定适合我的事情”,就像是认为“这世上一定存在命中注定的爱情”一样,这种想法也是危险的。这世上原本就不存在各方各面都让人感觉开心的工作,不管是什么工作,都会有让人觉得麻烦或讨厌的地方。这个时候,耐心和努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经营自己与事业的关系,就像经营自己与爱人的关系一样。虽然经常会有不得不去做的事,但在这种时候,想办法让自己乐在其中,想办法与眼前的事、眼前的人磨合,也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一部分。

所以这本书带我们发现的,也并不是命中注定想做的事,而是自己内心能够接受,自己探索出的想做的事。

接下来的这个误区,也是寻找想做的事时最大的障碍,就是感觉自己想做的事好像不能成为工作。

比如,有的朋友会说:我喜欢桌游,我喜欢唱歌,我喜欢打游戏,我喜欢看小说,但是这些事情都不能赚钱呀。

首先,这里的误区在于,我们单纯地把自己“喜欢的事”当做了“想做的事”。到后面我们会讲到,想做的事不等于喜欢的事。

第二,我们要牢记,没有任何事情是脱离社会的。想做的事在自己心中,但实现手段一定在社会中。用我们接下来要说的思维框架进行筛选后,你会发现它一定是一个与社会有连接点的事情,而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这个思维框架是一个公式,那就是,真正想做的事=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这里面的三项,我们后面会一一展开来解释。先来整体看一下这个式子。

这里面的“乘以”,其实是取交集的意思。我们可以把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想象成三个圆圈,把这三个圆圈凑在一起,它们中间重叠的那个交集,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作者说,他曾经读了300多本心理学和有关自我剖析的书,但没有看到哪本书是全面地讲到了喜欢、擅长和重要这三大支柱的。通常只是覆盖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但这是不完整的。

这个思维框架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靠逻辑,而不是靠直觉,找到想做的事。很多人会感觉,找到真正想做的事,要靠运气,或靠感觉。但是,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就是提醒我们,其实这件事情是一项能够系统化、标准化的工程。遵循这个公式进行筛选,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一项甚至多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看的话,这三根支柱其实分别代表的就是what、how和why。首先喜欢的事就是你的热情所在,这对应的是what,也就是做什么。然后擅长的事,代表你的才能所在,这决定了how,也就是怎么做。接下来,重要的事,代表的是你的价值观所在,对应的就是why,为什么做。而想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我们真正想做的事也就呼之欲出了。

比如,用作者自己来举例。他在探寻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那就是,他想更深入地探索和理解人的内心世界。然后,他的才能在于,他很擅长信息整合和传播,他经常在自己的博客上写文章,很受欢迎。再接下来,他的价值观是,人应该追求自己热爱的生活,也应该对世界作出贡献。就这样,他确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就是,用自己的博客,把自己在学习和探索中发现的那些关于人类内心的真相,传递给更多的人,帮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变得热爱生活。

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这个取交集的公式,其实不仅仅适用于筛选你眼前许多条可能的人生路径,也可以用于,在求职或跳槽时筛选适合自己的公司。

我们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三个过滤器。当我们面对多个选择犹豫不决时,可以问一问自己:它能否发挥我的热情?它能否发挥我的才能?它是否符合我的价值观?用这三个过滤器进行筛选之后,留下的答案就会变得显而易见。

而且,如果明确这三个问题的话,我们在面试中也能比别人更加思路清晰和坚定。因为,在面试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通常都可以从这个公式里的三个角度来寻找答案。比如: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其实对应的就是你的热情所在,也就是喜欢的事。怎么在这份工作中取得成果?对应的就是你的才能所在,也就是擅长的事。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对应的就可以是你的价值观所在,也就是重要的事。而把这三个问题组合起来,又能进一步变成一份思考深入的自我陈述。

所以,喜欢的事、擅长的事、重要的事这三大支柱,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也能帮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在求职或跳槽时更容易取胜。

下面我们展开来讲一讲这三大支柱分别应该怎么确定。

很多人在思考想做的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去想那些自己喜欢的事。但事实上,在应用自我认知法的这个思维框架的时候,喜欢的事不应该首先考虑,而是应该放到最后再考虑。我们应该按照“重要的事——擅长的事——喜欢的事”这个顺序,来筛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首先要从重要的事开始,也就是从你工作的目的、你的价值观开始。

之前我们在解读《如何启动黄金圈思维》那本书的时候讲到,如果你想最快地说服别人,那么你不应该按照“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个顺序,而应该从“为什么”开始。巧合的是,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也应该遵循这个顺序。先确认“为什么”,也就是自己的价值观。因为做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你能一直保持工作动力;而做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你会越做越讨厌自己。所以,价值观是我们筛选的第一重筛子。

价值观有哪些?比如,对世界作出贡献,体验新鲜事物,过丰富多彩的人生,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保持成长,活在当下,过极简主义生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等等,这些都算是价值观。

每一种价值观其实都有面向你自己内在的一面,以及面向他人和社会等外在的一面。比如,作者的价值观是想热爱生活。那么,当面向自己内在时,这就决定了他的人生目的,就是始终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当面对他人或社会等外在时,这就决定了他的工作目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热爱生活。

他认为做自己热衷的事的时候才是最幸福、最有价值的时间,所以他想让身边的人也能拥有这样的体验。而在工作之后,每当他看到,在他的帮助下,客户找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对人生重新燃起热爱的时候,他都会生出巨大的满足感。

那么,我们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价值观呢?同样,不需要靠直觉,我们可以靠逻辑。书中提供了几个我们可以扪心自问的问题,这能成为我们的拐杖。

比如:你尊敬的人或角色是谁?你尊敬或喜欢他们哪些地方?

还有,如果让你给自己的孩子或最亲密的朋友一个人生忠告,你最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最不想告诉他们的是什么?你最想告诉他们的,其实就反映了你的价值观;而你最不想告诉他们的,反映出的就是你价值观的反面。

另外,我们还可以问一下周围的人:“你觉得我在人生中比较看重什么?”因为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在生活中很可能已经在默默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只不过自己没有察觉。这个时候,其他人的感受会是一面非常好的镜子,帮你映照出自己的内心。

在确认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分辨“真正的价值观”和“虚假的价值观”。很多时候,父母、社会等外界环境会在无形中强加给你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会让我们不知不觉中按照周围人的期待而活,认为“我应该这样生活”。但这不是你“真正的价值观”,是“虚假的价值观”。

作者接待过一个咨询者,在成长过程当中,他的父母一直教育他,不进步是不行的。所以他长大后,也一直以“能让自己获得成长”为标准来找工作。即使很累,他也会为了追求成长,咬紧牙关坚持。作者问他,你想获得成长吗?他说,我觉得必须成长。

这里注意,“必须”成长,“应该”成长,如果你这样表述,说明它很可能并不是你发自内心的感受,而是一种被外界灌输的虚假价值观。

后来,这位客户发现,他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是充满了新鲜感、总能有新发现的生活。这是他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才是他真正的价值观。所以,区分“真正的价值观”和“虚假的价值观”的关键就在于,问一问自己:这是我想做的,还是我应该做的?

一旦出现“应该做”“不得不做”的答案,那就是别人对你的期待,而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即使去追求,未来也会后悔。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区分“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观。像“想变富”“想受人尊敬”这样的价值观,其实都属于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能不能受别人尊敬,还有,这个世界愿意给你多少金钱反馈,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能控制的。以这些东西作为价值观,就像是试图控制天气一样,会让我们变得焦虑不安、不幸福。

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变为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观。具体的做法就是,更深入地追问自己。比如,想成为有钱人,为什么?因为成了有钱人之后,就可以不工作,拥有大把自己的时间。那么,拥有很多自己的时间,想做什么?想去体验一些之前没体验过的新鲜事物。那么,不变成有钱人就没法做到吗?其实也可以做到。所以,你真正的价值观是体验新鲜刺激的人生。

再有,想要出名,为什么?因为想受人尊敬。为什么想受人尊敬?别人会重视自己,包容自己。那这又是为了什么?这样我就会开心,会感觉很好。那么,不出名就做不到吗?其实可以做到。所以你真正的价值观,其实是拥有开心的人生,良好的自我感觉。

这就是,把无法控制的、以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转换为可以控制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观。

下面来说说怎么找到擅长的事。

说到擅长的事,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们身上某种经常受别人夸赞的技能或者才华。比如音乐才能、体育才能、绘画才能,等等。但擅长的事其实并不是指这些,它指的是你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在做,并且能做好的事情。

比如,行动力特别强,总是想到什么就马上行动;或者,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感受;或者,能说会道;或者,总是想尽可能更有效率地工作,等等。像这样的思维习惯或心理习惯,其实就是我们擅长的事。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擅长的事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好确定——因为很多时候它已经成为你无意识的习惯,就像平时我们的一呼一吸,或者用嘴吃饭、用手写字一样。所以,我们需要花时间去回溯自己的行为,辨别出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

有这么几个我们可以问自己的问题,能帮到我们:

第一,你过往取得过哪些成功的经历?你是如何做到的?我们不需要去历数过往的成功经历,只需要捕捉那些最先出现你头脑里的、印象最深刻的成功经历,对它们做复盘就可以。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明天辞职了,之前的工作中有没有你留恋的部分?那部分很可能就是你做起来得心应手的事情。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问身边亲近的人,你认为我的长处是什么?

第四个问题,最有意思,最近让你感到烦躁或生气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回忆那些让我们生气的事情,可以帮我们发现自己擅长的事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做的某一件事感觉生气,是因为我们会觉得,为什么对方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呢?

比如,作者有位朋友很会说话,在饭桌上总是如鱼得水。有一次,这位朋友在一场饭局结束后对作者说:“你看小刚,明明没有控场的能力,却还总是开些无聊的玩笑,说些生硬的话题,真让人生气。”而这位朋友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受,正是因为,他自己很轻易就能做到在饭桌上讲出讨人喜欢的笑话,或者发起有趣的话题。所以,他才会对别人做不好这件事情感到生气。

还有的人会说,我真的无法容忍那些不能察觉到别人情绪变化的人。那么说这类话的人,他自己一定是一个同理心强的人。

所以,当我们在对别人做的一些事情感到生气烦躁的时候,很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事情,但对方却做不到。所以,这也是一个能够帮助我们发现自己擅长的事的观察窗口。

下面来说怎么找到喜欢的事。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我喜欢什么,我就要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比如,我喜欢画画,那我就去画廊工作吧;我喜欢钓鱼,那我去做渔具生意吧;我喜欢弹琴,那我去当钢琴老师吧。

这里的一个严重的风险点在于,你所喜欢的这件事的内核,跟你选择的这份工作的内核,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很喜欢棒球,所以他最直接的想法是成为棒球选手。如果他擅长这件事的话,自然很好,可惜他的棒球水平只是中等偏上,成为专业棒球选手很困难。所以,他决定找一找跟棒球有关的工作。后来,他成了棒球用具制造商的销售员。他想着,我终于从事了跟最喜欢的棒球有关的工作,以后应该会很开心。没想到,这份工作却让他很痛苦。因为,他虽然喜欢打棒球,但并不喜欢销售。而销售棒球用具这份工作,核心在于销售,而不是棒球。

所以,如果只关注喜欢的事是哪个领域,而不考虑具体工作的内核的话,就会陷入这种失败模式。解决方案在于,我们要深入拷问自己:我喜欢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什么?我是喜欢它的哪一面,或者哪一个关键元素?

比如,喜欢棒球,那么可以试着思考,你喜欢的是棒球的哪些方面?有可能你喜欢的是团队合作,也有可能是竞争带来的刺激感,也有可能是打球过程中的策略思考。这些我们追问出来的,我们真正喜欢的关键要素,才是我们在寻找工作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所以总的来说,把喜欢的事作为工作,不仅要考虑领域,更要考虑到底是哪些方面让你觉得快乐、觉得喜欢。

那么,想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也有一个辅助的问题清单可以帮到我们。

比如,你现在有即使花钱也想学习的事情吗?

或者,在过去的经历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产生了一种“被它拯救了”的感觉的领域或事物?

还有,在迄今为止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想道谢的人,或者想道谢的工作?比如作者最想道谢的是曾经悉心教导过他的老师。他认为,那位老师引导了他的人生。这帮他发掘出了自己对于教育领域的认同和喜爱。

好,当我们把重要的事、擅长的事、喜欢的事都分别想清楚之后,就可以用它们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了。

首先,在喜欢的事和擅长的事里面,剔除掉一些明显跟你的价值观,或者你想追求的生活不太适配的事情。

接下来,把喜欢的事跟擅长的事做一个排列组合。用作者自己来举例,他喜欢研究人的自我认知,还喜欢桌游和时尚。他擅长的事有,不断学习新事物,整理和解释信息,还有用语言帮助别人。

把这两个列表分别列出来之后。我们可以把这3项喜欢的事情,跟擅长的事分别去连线,然后就会发现,它们排列组合成了一些备选的事业方向。

比如,喜欢探索自我认知,结合擅长不断学习新事物,可以得到的是,钻研探索人的自我认知的研究者。喜欢探索自我认知,结合擅长用语言帮助别人,可以得到,给别人讲解如何更好地探索自我的人。喜欢桌游,结合不断学习新事物,可以得到桌游研发者。喜欢桌游,结合善于整理和解释信息,可以得到桌游解说员。喜欢时尚,结合不断学习新事物,或者喜欢用语言帮助别人,可以得到时装设计师或者时尚顾问,等等。

那么,在得出了这么多的备选事业方向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通过重要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价值观,筛选出真正想做的事。

还是拿作者自己作为例子。他认为,自己的工作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热爱生活,所以最终他选定了,研究自我认知体系,并传授给更多的人,作为他接下来的事业方向。

到这一步,其实,我们可以一并解决主业和副业的问题。首先,那些与你价值观最贴合的事情很适合作为主业来全情投入,然后,其他的事情,并不意味着你要舍弃它们,它们可以作为你日常发展的兴趣或者副业。

好,到这里,我们就完整地使用了一遍书中的“自我认知法”,完成了对于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的筛选。

当你在确认真正想做的事之后,可能心中立刻就会冒出一些可以实现它的手段,或者你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但是,如果没有的话,也请不要气馁。因为一旦你心中已经确定了真正想做的事,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你会不自觉地开始留意能够实现它的手段。这就像心理学中很有名的那个“色彩浴效应”,指的是,当你开始刻意关注某类事物,那么就会发现,它们好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听到“请找出你周围红色的物体”,你会突然看到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红色物体。

“色彩浴效应”和实现我们真正想做的事的手段是一样的。当确定好真正想做的事之后,“色彩浴效应”就会开始发挥作用,当每天大量的信息从你眼前、耳边流淌而过时,你的心中仿佛会有一个天线自然竖起,一旦遇到跟自己想做的事相关的信息,就能敏锐捕捉到。

比如作者的咨询者中,有人是在浏览论坛时发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有的人是注意到了一场有用的讲座,有的人是在研讨会上主动结识了贵人,等等。

所以还是那句话,虽然真正想做的事只能从自己的内心里寻找,但实现它的手段在社会上其实比比皆是。当你竖起信息天线,积极地收集信息,那些有用的人和渠道就会自然地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帮你把真正想做的事变成工作。

我这两年很喜欢一句话,不是成功会让你感觉良好,而是感觉良好会让你成功。而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就是让我们把全部能量都集中在那个让自己感觉最良好的方向上,顺着这个方向,才能真正开启“越努力,越幸运”的成长循环。

好在,这本书告诉我们,要做到这件事,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运气或机遇,而是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学习的技能。在漫长的人生中,现在就是你面对自我的最佳时机。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最后,还有个特别提醒,现在正是会员的年货节特惠期,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会员的礼品卡、礼盒套装都有团购优惠。

眼看着年底了,这份支持礼物非常适合送给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以上产品的优惠购买链接,已经放在了文稿里,感兴趣的同学推荐你来看一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