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罗振宇老师的新书《文明:1000年—1029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历史。为什么要读历史呢?罗老师曾经有一个洞察,读历史,是为了了解当事人的处境,理解他们的挑战与无奈。换句话说,很多今天人们遇到的问题,在历史上可能早就出现过,而且也早就有了一份关于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而从这个视角出发读历史,你或许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
今天,咱们就带着这个视角来读读《文明》这本书,我们为你请到了一位领读人,就是这套书的编辑战小车老师,请她来带我们读读这本文明。
你好,我是得到图书的编辑战小车,今天为你领读的是罗老师的新书《文明:1000年—1029年》。
这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通常我们觉得,读历史是为了洞悉人性、知古鉴今,但这本《文明》有些不一样,它有一个特别大的作用,可以帮我们突破思维定式。具体来说,有三种方式:一是看到事情背后的复杂变量,打破“简单化思维”;二是通过穿上他人的鞋子,跳出“框架思维”;三是回归常识,避免“认知偏差”。接下来,我就展开跟你说一说。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看到事情背后的复杂变量,来打破“简单化思维”。
什么是“简单化思维”呢?万维钢老师给过一个描述:我们对于自己的事情,总会觉得背后有非常复杂的情况,可不能随便下结论;但是对于别人的事情,很容易做出简单粗暴的判断和评论,尤其是,对于不熟悉的人和事,我们更容易得出简单的结论。
就像某个公众人物传出了一些负面新闻,网友们就很容易评价说“这种人就应该封杀”,支持者又会坚信“他/她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愿意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更不会去探究背后的各种因素。
那我们怎么通过看到事情背后复杂变量的方式,来打破这种简单化思维呢?
我举一个《文明》书里的例子。提起宋真宗,很多人会得出负面的评价,因为他大搞封建迷信活动,不顾成本地大建道观,看起来不务正业,还劳民伤财。尤其是他主导修建的玉清昭应宫,甚至有人推测花了上亿两的白银。反正看起来,宋真宗就是昏君一个。
但是,罗老师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劳民伤财的事情,当时的士大夫们没有跳出来冒死直谏、拼命反对呢?为什么当时的百姓们也没有叫苦连天呢?
先来说下老百姓的感受。修建玉清昭应宫用的是职业士兵,而非普通百姓。这样一来,不仅老百姓可以正常种地、生活,日子一点也没被耽误,士兵们还能拿工资、得赏赐,大家都不吃亏,自然不会怨声载道。
而士大夫那边则是碰到了一些顾虑,让他们不能提反对。浅层的顾虑是,当时宋真宗还没有皇位继承人,修建道观是为了向上天祈福、传宗接代,对此,士大夫当然没法反对。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宋真宗这些迷信的做法,其实都是在模仿唐玄宗。他是想通过一比一还原唐玄宗的做法,来唤醒老百姓们对“开元盛世”的记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宋开启了新一轮的太平盛世。你想想,有了这个动机,士大夫是不是更不好反对了?
当我们看到士大夫的顾虑和老百姓的感受后,再回过头去看宋真宗搞出的那些迷信活动,是不是在单纯的批判之外,又多了一些“理解之同情”呢?宋真宗的做法也许不符合我们对于古代明君的想象,但他并非是一个毫无建树、一心享乐、昏庸无度的帝王。他做出的种种选择和决策,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解决皇权面临的挑战。
这样的例子,《文明》这本书里还有很多。比如,对于宋辽签订的澶渊之盟,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宋真宗太懦弱,只能花钱买和平。却没有考虑过,这笔钱花的究竟值不值?带来的好处是不是远远超过付出的金钱本身?也没有考虑过,如果真的打起仗来,北宋内部会不会碰到其他的危机、出现其他的漏洞?更没有考虑过,对于当时北宋的老百姓而言,他们是更希望看到皇帝出去打个胜仗,还是自己的日子能过得安安稳稳、平平和和呢?
当我们多去看到事情背后,有哪些复杂的影响因素、制约条件、多重目的,把这些变量综合起来考虑,而不是急着用单一的标准做出忠、奸、善、恶、是、非、贤、愚的判断,就能避免对他人的“简单化思维”。
接下来,我再介绍一种突破思维定式的方法,那就是“回归常识”,它能帮助我们避免“认知偏差”。
还是以《文明》为例,书里提到了被称作“圣相”的李沆。虽然你对李沆这个人可能不太了解,但在中国历史上,能用“圣”字来称呼的人,他一定在自己的领域里有过什么登峰造极的成就。那李沆做了什么呢?
他自己说:“我觉得我做宰相时,没什么了不得的功劳,唯一的贡献是,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提过的,所有关于兴利除害的建议,我一概不听。”
这话可太奇怪了。“一概不听建议”怎么会是功劳呢?这明明是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呀!这背后难道有什么符合常识的地方吗?
我先把答案告诉你,李沆不听建议的原因在于:当周围人对一个有权力的人提建议,背后往往都有他们自己的盘算和目的。而且,李沆不仅要提防着下面的人打他的主意,作为宰相,他更要替皇帝挡住那些经过精美包装的利益谋算。
比如,过去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当20万的辽军南下攻打北宋时,朝廷里有人主张皇帝应该逃跑,有人建议跑去南京,还有人建议跑去成都。提议的人当然会列出各种建设性的理由,都会说这是为了皇帝好。但只要往下看一层,主张去南京的官员叫王钦若,他本身就是江南人,而主张去成都的官员是个四川人。你说,当权者能不能只听表面的建议呢?
别说宋真宗可是处于古代权力金字塔的塔尖儿上,就连退了位的溥仪,身上仅剩了些权力的光环,他下面的人都要处心积虑地把自己的如意算盘包装成贴心的建议。当时,溥仪的六叔有个门客,一直给溥仪写折子,建议他重用法学家,说这样做如何如何符合时代潮流。最后溥仪打听到,这个门客是个律师,那根本就是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现在,我们再回头想想李沆说的那句话——“对所有关于兴利除害的建议,一概不听”,是不是并非独断专行,而是遵从了人之常情:当一个人有权力时,其他人就容易打着提建议的幌子,来为自己谋私利。
当我们对一些事情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不妨试试回归常识,也许就能拨云见雾。
除了简单化思考和认知偏差,我们在做决策、做分析时,往往还会受到一种“框架思维”的干扰。通常情况下,“框架思维”其实是个褒义词,它意味着一个人有着系统性的、强逻辑性的思考框架,能够对新奇的、复杂的事情快速得出靠谱的分析。但有时候,这种思维里的框架反而会框住我们,让我们在头脑里先存储下一些默认的前提,然后干扰我们的判断。
要想跳出这种“框架思维”,读历史是一个特别好的训练方式。我们要想真的读懂历史和历史中的人,需要放下今天的标准、今天的“框架”,换上古人的鞋子,回到他们所处的时空、面对的现实。
就比如《文明》这本书开篇讲到的一场政变。宋太宗去世后,本来该太子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谁知道,李太后联合了宫里的几个重臣,想要拥立新皇帝,最后被宰相吕端给阻止了,宋真宗顺利登了基。事情说起来很简单,但这场政变有很多奇怪的地方。
第一,李太后要推举的新皇帝,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要知道,政变可是“不成功就死人”的买卖,李太后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她图什么呢?第二,吕端对着李太后讲了两句道理,这场政变就破产了。这是我们通常想象中的政变吗?怎么会如此儿戏呢?第三,政变失败后,李太后就跟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似的,还是继续当她的皇太后,宋真宗对她还是很尊敬。这是通常对谋逆大案的处理结果吗?
这三个奇怪之处,如果用今天的标准方式看,怎么都解释不通。但如果穿越回这件事发生的那个时刻,穿越回吕端跟李太后对话的那个现场,我们会恍然大悟。为什么这样说?
请问:吕端跟李太后身处哪个朝代?当然是宋朝。那么,是哪个宋朝呢?是我们在历史课本里学到的“唐宋元明清”的那个宋朝吗?不是。是被很多设计师推崇的“宋代美学”的那个宋朝吗?也不是。在吕端跟李太后那群人的感受里,他们身处的是“五代”之后的“第六代”,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接下来的“后宋”。
在他们那一代人心里,还深深存着“五代”留下的阴影——短短53年,换了14位皇帝,平均下来,一个皇帝都做不到4年;更别提,在皇位上正常死亡的只有5个人,剩下的,要么被废,要么死于非命。
所以,李太后想换皇帝,并不是为了自己掌权,也不是要图什么私利。她就是觉得,太子还太年轻了,换成一个年纪更大一些、经验更丰富些、更能镇得住场子的人做皇帝,老赵家的统治能延续得更稳妥些。而吕端讲两句道理就能摆平政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大宋毕竟都建立40年了。这40年里,皇权和整个社会都在演化。五代乱世的历史阴影终于可以退散开去,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了。
《文明》这本书里,还有很多能让你跳出预设框架的解读。比如,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四川的交子,而且会下意识地认为,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是因为当地贸易活动发达、经济水平高,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发明创造。但其实,纸币的发明是因为当时主流的铜钱系统出了个大问题——铜钱不够用了。
再比如,对于古代的游牧文明,我们总觉得它没有农耕文明先进。但其实,代表了游牧文明的辽,对于如何完成草原和中原的民族融合这个考题,交出了一份具有独创性贡献的答卷。
至于这些案例,罗老师究竟是怎么分析的,我就不在此一一展开了。强烈推荐你去读这本《文明》,相信我,这本书可以帮你跳脱出思维定式的局限,给你不一样的启发和帮助。
当你拆掉头脑中的一些墙后,跳出经验的束缚,摆脱惯性的限制,就更容易发现新的可能性。当你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敢于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就可能触及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案。
好,内容听完了。
眼看着年底了,假如你想挑选一份特别的礼物送给朋友,那么《文明》图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书里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大量精美的插图以及其他的视觉元素,阅读体验非常好。
假如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在得到首页搜索“文明”两个字,就能看到这本书的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