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是谁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从一个让人遗憾的消息说起。上周,10月14日,一代心理学宗师、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去世,享年91岁。

津巴多一度是全世界在世的心理学家里,辈分最高、成就最大、对心理学贡献最多的人,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希尔加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这也是心理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

今天,我们就致敬津巴多,说说他留下的那些重要的心理学思想。

首先,津巴多对于心理学界有多重要?这么说吧,他有个称号,叫做,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说白了,心理学虽然有不同的流派,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大师。但是,你要是让整个心理学界选出一个能代表当代心理学的人,得票最多的应该就是津巴多。

当然,这里面有一部分原因,是津巴多长了一张特别典型的好莱坞电影脸。他的五官有点像罗伯特·德尼罗,再配上他标志性的发型和胡子。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想象电影里,一个顶级的催眠大师,长得又帅气又神秘,好像可以举手投足间控制人的心智。你就想象一个这样的催眠师的样子,津巴多大概就长这样。

但长相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原因,津巴多能代表心理学,还是老人家的成就太大了。

津巴多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的设计者,这也是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实验过程大概是,找24个学生,然后把斯坦福大学的地下室改造成监狱的样子。这24个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看守,另一组扮演囚犯。本来这些身份都是假的,按照通常的设想,这顶多算是高配版的过家家,没人会当真。但没成想,实验开始一段时间之后,扮演囚犯的人越来越沮丧,而扮演看守的人,居然有往虐待狂发展的倾向。没错,一个人的行为和心态,并不是完全由自己说了算的,所处情境对行为的塑造,比我们想象中更深刻外部环境,也许会让人背弃很多他曾经的价值观。

津巴多还由此提出了一个概念,叫路西法效应

但是,对于斯坦福监狱实验道德性,心理学界一度有过争议。津巴多在晚年一直在反思,他觉得这个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道德的。津巴多还说过,我不希望我的墓碑上写着,他是那座斯坦福监狱的主管。相反,我更喜欢人们这样写,他把人们从害羞的牢笼、无知的牢笼、自我膨胀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他做得兴致勃勃,同时也激励年轻人成为日常英雄。

除了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外,津巴多还做过关于害羞、邪教、时间观、精神控制、英雄主义等等很多方面的研究。假如说人类这个物种有一个关于行为逻辑的密码箱,那么津巴多就是那个开锁的人。

除了学术研究,津巴多还是心理学教育的重要人物。他和理查德·格里格合作编写的《心理学与生活》,还有他自己编著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都被很多大学的心理系作为教材。普通人要想了解心理学,这两本书也是很好的入门读物。

关于津巴多的成就还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洞见。也就是,人这个物种的行为,不是简单地由自己决定的,而是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

具体的理论很专业,咱们在这就不展开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洞察,我想给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津巴多的代表作之一,《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有个叫比尔的中学生,从小就是个好孩子,为人诚实,成绩优异。但比尔周围的朋友可就不让人省心了。有一回这些朋友吸大麻,他们就叫比尔一起吸。显然,这是不对的。而且毫无悬念,比尔肯定是拒绝了。但是,这些吸了大麻的年轻人开始在比尔面前炫耀,说什么吸大麻是件很时髦的事。他们还一起排挤比尔。结果时间一长,比尔终于没扛住来自同伴的压力,也吸了大麻。比尔面对的状况有个专业名词,叫同辈压力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有点俗套,但关键在于津巴多在分析这件事时,提出了一组洞见。

首先,你觉得比尔吸了大麻之后,会不会内疚?按照通常的设想,这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啊。但事实上,比尔并没有什么内疚。他一开始确实有点负罪感,但只持续了没多久,这个负罪感就消失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正常,他也很享受这个状态。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一个洞见。人对一个东西的态度,不是想法决定的,而是行为决定的。一旦人有了一个持续的行为,他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对的。

借用津巴多的原话,人们表现出从众,既是为了社会认可,也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情境中正确行事的机会。个人的这些动机越强烈,群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越大,那么群体施加于个体的压力就越大。

其次,回到比尔,你觉得应该怎么让他变回好孩子,让他意识到吸大麻是不对的呢?其实,除了比尔之外,津巴多还观察过很多其他的案例。比如,有的孩子因为电影里的暴力情节看多了,自己也变得暴力,还有的是别的问题。

但是,尽管情况不同,他们却呈现出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不听劝。即使你告诉这些孩子不该吸大麻,不该崇尚暴力,他们就是听不进去。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二个洞见,叫做,选择性注意。也就是,人们只会留意那些自己原本就认同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改变一个人那么难。

最后,难道这个状态就没办法改变了吗?也不是。既然人们的行为是被环境塑造的,那么要想改变它,还得依靠环境。比如,前面说的那些痴迷暴力情节的孩子,怎么让他们排斥暴力呢?实验人员给他们派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去给别人做一场宣讲,告诉别人崇尚暴力是不对的。结果宣讲完成后,这些孩子的想法居然真的改变了。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三个洞见。想法无法改变想法,环境才能改变想法也就是,你很难用你的想法去直接改变别人的想法,就算你口才再好也很难。有效的方法是,你先塑造一个环境,让别人在这个环境里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并且根据这个角色做出一些行为,而一旦对方做出这些行为,他的想法就会跟着行为一起改变。他做了什么事,他就会信奉这件事背后的价值观。

简单说,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说的是看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该看想法,而是看行为。而按照津巴多的洞见,这个说法大体没毛病。因为一旦一个人长期有这样的行为,他之后大概率上也会支持这样的价值观。

好,这是第一个故事。我们说了津巴多的核心观点之一,人不是先有想法,再有行为,而是先有行为,进而产生支持这个行为的想法。

接下来,第二个故事,我们来看看这套理论的高级别应用。假如你觉得前面的故事有点平淡,那么接下来要讲的将让你看到这套理论的威力。

这个故事并不来自津巴多,而是一个美剧,但是它很能反映津巴多理论的威力。

之前有个美剧叫《黑袍纠察队》,剧情里有个超人类叫阿祖,他是由一个实验室秘密制造的,能力完全对标超人。请问,作为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该怎么确保这个超人类不失控?

靠武力?阿祖刀枪不入。靠讲道理?试过,但根本没用。

实验室里的人最终想到的武器是,心理学。他们招募了全世界最厉害的心理学家,为小时候的阿祖设置了一套成长环境。实验人员会在他表现好的时候故意视而不见,还有其他很多设计。总之,在这个环境里长大,阿祖最终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表演型人格。他极其享受别人的认可,特别需要别人的表扬。假如失去这些,对他来说比死都难受。

同时,实验室背后的财团旗下有大量的新闻公司和电影公司,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包装阿祖的形象,替他组织各类演讲活动,让他的表演人格有释放的渠道。

换句话说,这个超人类就像一个毒品成瘾者,而他背后的财团就像毒品贩子。靠着这套心理机制,财团和实验室牢牢控制住了他,至少是控制住了相当一段时间。即使后来他想大开杀戒,但还是一次次忍住了,因为他太需要别人的表扬了,要是真把人类杀光,谁来表扬他?

你看,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学就像是一个升维打击的武器。用好它,你也许能左右一个比你强大得多的存在

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而且出于剧情需要,后期的阿祖必须得失控,这样情节才够刺激。但这个故事却展现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真相,这就是,人是个社会动物,只要他身在群体中,就无时不刻不受环境的影响,即使是超人也不例外

而回到现实,津巴多自己也清楚这套机制,因此他也一直在想办法用这套理论,让人们变得更好。

比如,可以通过环境中的微小变量施加积极影响。比如,超市播放的歌曲里,假如歌词里包括,勇敢、诚实、善良一类的词,那么,超市里的偷窃行为就会明显变少。这个设计最早就是基于津巴多的理论。

再比如,既然我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比如,津巴多告诉我们,可以在心里让自己扮演另一个人,害羞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开朗的角色,胆小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勇敢的角色,然后让自己在内心扮演这些角色,自己就会发生改变。

换句话说,津巴多的一生,有两个极其关键的学术课题。第一个是,不要低估环境对你的影响,它有时可以决定你是谁。第二个是,更不要低估你自己对自己的影响,别让别人决定你是谁。

最后,借用津巴多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尾吧。说的是,不要允许其他人将你去个体化,不要让他们把你放入某个分类、某个盒子、某个自动贩卖机里,不要让他们把你变成一个客体,一样东西。请坚持你的个体性,礼貌地告诉他们你的名字,大声地让他们清楚你是谁。

关于津巴多带来的启发,咱们先说到这。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