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就在前两天,10月14日,国新办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同步了一个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自从10月10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到10月14日,司法部已经收到了1000多条意见和建议。
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这是目前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媒体都报道过。这两天借着这个新闻,我也和身边的朋友聊了聊。聊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事情很重要。但是,整个草案一共9章,77条,具体重要在哪?有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划重点?好像未必人人都清楚。
因此今天,我们就回过头来,说说这份一周前发布的重要草案。我们专门请教了政经研究专家,马江博老师。马老师是资深的政经趋势研究学者,也是国家行政学院首届精品课优秀奖获得者、北京市领军人才,曾经培训过数千名领导干部和大型企业负责人,有20年的政策研究经验。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马江博老师来学习一下。
首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这样一份草案?马江博老师说,核心在于两个字,信心。信心是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你看,我们投资、消费、创业,这些活动都有个起码的前提,这就是我们有信心,我们相信经济会越来越好。
那么,信心从哪里来呢?马江博老师说,关于信心,有一个上限和一个底线。信心的底线是安全,信心的上限是发展。而这回的草案,就是既保证了信心的底线,又给出了信心的上限。
所谓底线,是用法律的方式,去保证民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家在司法上的安全,同时保证竞争主体之间的公平性。而所谓上限,更多的是发展层面的。比如,国家鼓励的重大项目与国家倡导的科技创新,这些机会和政策红利也要通通给到民企。
有人可能会说,关于促进民营经济,之前已经发布过一些文件。比如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那么,跟之前的文件相比,这回的草案有什么不一样呢?
马江博老师说,这个区别就在于,之前发布的文件,本质是意见,是政策,肯定会有效果,但不能说有长期且强制的刚性效力。而这回发布的草案,本质是法律。法律有更明确的条款、细则,以及长期的刚性和稳定性。换句话说,对市场来说,法律是信任的基石。
那么,具体到内容,这回的草案有哪些重点呢?
我们先看总则的部分。草案的总则里提出了四大原则,分别是,面对民营经济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和共同发展。
总则里还提到,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且还说,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统计制度,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分析,定期发布有关信息。
这句话有点长,但它表达的意思很简单,说白了,就是给地方政府定了KPI。地方政府每年的工作规划,必须有一部分是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并且,光有KPI还不够,政府最终还得形成个报告,定期发布。这个报告,就是对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统计分析。
简单说,这回的草案,把促进民营经济的工作,以法律的方式强行纳入到地方政府的工作流程里。并且每一步都留痕,都有迹可循,都可追溯。
那么,具体到行动,地方政府又需要做些什么呢?
马江博老师总结了草案的三个核心要点,分别是,安全保障、公平竞争、参与重大项目和科技创新。
第一,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在草案的第六章《服务保障》和第七章《权益保护》里,有许多条款都是关于安全问题的。
比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得利用互联网等传播渠道,侮辱、诽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你看,在过去一段时间,少数自媒体对民营企业家有过污名化的行为,现在,草案就提供了维权工具。
关于财产,草案说,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办理案件应当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禁止利用行政或者刑事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
马老师强调,还有一条比较重要,叫做“健全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制度”。简单说,就是有的民营企业被处罚了,或者民营企业家成了失信人,我们要有一个信用修复制度,失信主体按要求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均可申请信用修复,要及时移除或终止,并实行信息公示。说白了,要给民营企业家东山再起的机会。
同时,还有一条值得留意,说的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假如和民企签了合同,或者做了某种政策承诺,不得以行政区划调整、政府换届、机构或者职能调整,以及相关人员更替等为理由,违约、毁约。比如,某市换了市长,那么前任市长签的合同就不作数,这肯定是不行的。
第二,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保障民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公平竞争。
比如,草案提到,要清理废除所有妨碍公平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说白了就是,之前所有的规定里,对国有企业,对外资,有偏向的政策,现在都要废掉。
同时,关于“公平对待”,草案还专门给列出了具体的事项。比如,在制定、实施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资质许可、项目申报、人力资源等方面,都要平等对待民营企业。马老师说,这等于把几乎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住了,用具体的细则避免了执行过程中的模糊化。
比如草案中有条款说,要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我们都知道,这些项目一般都是有优惠政策或者政府补贴的,比如地铁、大型的水利工程,现在民营企业也能更直接的参与进来。
草案还提出,要督促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设置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马老师说,这一条看似难理解,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面对小微企业,应该把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拉大一点,不要看这家企业稍微一不行,银行就抽贷,这样可能导致这家企业消亡。但话说回来,人家银行也有自己的规定,应该怎么平衡呢?
方案之一,是放宽贷款抵押物范围。条款说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在接受民企贷款抵押物的时候要放宽范围。比如,企业当前没有那么多的固定资产作为抵押物,就可以用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等作为抵押物。
注意,这些规定不仅给民企留了余地,也给银行吃了定心丸。毕竟,这些程序都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银行依照执行,也就免除了相关的法律责任。
其实从2018年开始,国家就想让金融系统建立更健全的容错免责机制,但是效果不太好,大家推进速度不快。而现在,等于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了要建立这个制度,切实提高了金融系统必须推进建立的刚性。
在扩大抵押物范围的同时,草案也给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了要求。草案里提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动产和权利质押登记、估值、交易流通、信息共享等提供支持和便利。说白了,前面要求银行放宽抵押物尺度,那么,地方政府就要为这些抵押物确权和估值提供法定的流程。总之,要尽可能给民企提供便利。
第三,给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科技创新的机会。
在这里,马江博老师提醒我们要留意一个概念,“新型举国体制”。“举国体制”,就是国家集中所有力量和资源,去干好一件事,比如过去搞“两弹一星”。而“新型举国体制”是说,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马老师说,过去在讲促进民营经济时,我们有个共识,那就是,搞活民营经济,能保障就业。而这回的草案还新增了另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民营经济,拉到我们科技博弈的战车上,让民营经济一起参与进来出力,促进国家大的科技创新。这就是“新型举国体制”的体现。
比如,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等。说白了,就是要把更多的民间力量和资源,拉到国家科技创新中来,去实现咱们的科技发展。
这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关键,给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与科技创新的机会。
好,刚才是我为你转述的,马江博老师带我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部分内容。草案的实际内容非常丰富,也推荐你去精读原文。
同时,前面说的这些,不仅关系到民营企业经营者,更关系到每一个人。我们知道,关于民营经济,一直有56789的说法。说的是,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你看,这么重要的地位,也就意味着,民营经济变好,整个社会的很多方方面面都会跟着一起变好。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假如你的身边有民营企业主,或者从事经济工作的朋友,也推荐你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他。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