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海贤。上节课,我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一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蛤蟆先生他好像得了抑郁症,他有一帮热情的朋友们,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叫苍鹭,就帮他预约了心理咨询。
那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心理咨询是怎么开始的,以及我要澄清一个误区:咨询师不是直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而是帮助你,让你自己开启改变的人。
好,这件事其实是很讲究的。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来访者会有误解:我是来找你要一个答案的,就像医生看病一样,你给我开一些药就好了。但是,第一次咨询时,咨询师要告诉来访者:你来咨询,不是我给你开药,直接给你答案就好了。
心理咨询更像是我们两个人建立一个同盟,你去探索改变的可能性,我来一起帮你。所以,我是协助者。除此之外,心理咨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来访者的动机。最后,来访者会觉得:咨询真的是有效的方式,我愿意为自己去改变。总结来说,第一次咨询希望达到三件事。第一,界定好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第二,激发来访者的动机,第三,建立同盟。
其实在真实场景下,一些咨询师会这样问来访者来开始咨询,他会说: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我能帮你什么?我想问问你:这个开头你觉得好吗?
虽然听起来这是很正常的表达,但我觉得它有不好的一面。是什么呢?就是它已经界定了咨询师是一个有能力的助人者,而来访者是一个没有能力的求助者。这种设定的本质是:都是来访者本身的问题。他一直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的,我只是一个依赖别人的人,所以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说完基本原则,我们再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里面,苍鹭和蛤蟆先生是如何开启咨询的。我自己认为苍鹭的做法很不错。
蛤蟆先生被带到了咨询室里,咨询师苍鹭就看着蛤蟆先生,不说话,蛤蟆先生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开始他还以为苍鹭会讲一番大道理,这是他的朋友给他的经验。所以他也沉默,两个人沉默了很长的时间。这整段沉默让蛤蟆感到血液涌上头部,觉得紧张气氛加剧,很不舒服。所以,蛤蟆自己忍不住了,说:“你不打算告诉我该怎么做吗?”苍鹭说:“你想听关于什么的建议?”蛤蟆就说:“我希望你告诉我怎么才能好受一些?”苍鹭就说:“你感觉不好受?”蛤蟆就说:“是啊,不好受,他们一定把我所有的事告诉你了吧。”苍鹭就问:”他们是谁?”然后蛤蟆就说:“他们就是我的几个朋友。”然后蛤蟆就哭了出来。”
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段很特别呢?有效的心理咨询,就像看一个话剧一样,它是要有一种张力的,因为张力会促使改变发生。在这本书里,我认为苍鹭做的好就是因为它是用沉默来制造一种张力的。而这个张力告诉蛤蟆先生什么呢?它告诉蛤蟆先生:你以为咨询师理所应当要告诉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是这样的,这些不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蛤蟆先生就觉得,他被拒绝了,所以他就哭了。而苍鹭他也没说什么话,就把纸巾推到蛤蟆先生那。
所以我认为,苍鹭他不是同情取向的咨询师。什么是同情取向的咨询风格呢?举个稍微不那么常见的例子,咨询师会很像一个妈妈或者一个慈爱的爸爸,你一哭,就拼命地去安抚你的情绪。那比较好的一种状态是什么呢?就是共情。
共情是我真的理解你的处境,能够设身处地地来想你遇到的困难。同情是什么呢?就是刚才说的,那种居高临下的照顾,觉得:你是弱的,是可怜的,所以我才来照顾你。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被同情的原因,因为同情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贬低。
回到书里,苍鹭没有这种同情,他比较严厉。当蛤蟆说现在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你觉得最好的,我都会照做。咨询师苍鹭就说:“你的朋友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来让你的朋友高兴。那我觉得你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来访者,你觉得对吗?”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谁有动机,谁有需要,那谁就是来访者,对不对?如果你自己没有动机,或者你的动机只是为了让朋友高兴,那朋友可不就是来访者嘛。
所以蛤蟆先生听完了以后他就一脸迷惑,可是恰恰就是这个迷惑,让他明白心理咨询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你是为了自己,你自己觉得需要,那我们才能合作。这个就是在激发来访者的动机。
说完心理咨询是怎么开始的,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这段咨询中,也存在很微妙的人际关系。当蛤蟆说: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你们觉得最好,我都会照做。
一方面蛤蟆表现出来很依赖咨询师苍鹭的样子,但另一方面他也在挑战这个咨询师。请注意,他不是以不服从来挑战咨询师,而是以逆来顺受的方式来挑战他。他在说:既然你们都比我聪明,有办法,那我就服从你们好了,我就变成孩子好了。我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你真的有办法让我好吗?我如果不服从你,我就用不改变来告诉你,你也没有办法。
苍鹭怎么回应他的挑战呢?他告诉蛤蟆:我不会接受你的设置。这个设置就好像你是软弱的,我是权威的,你没有办法。我不接受这个设置,除非你能为自己负责。我觉得这个回应还是起效的,因为他让蛤蟆开始思考:那我要怎么办才行。
之后,蛤蟆先生的状态就从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个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蛤蟆先生就跟苍鹭说:我刚才表现的像个混蛋,我们的咨询能重新开始吗?这时候,他们才重新界定了彼此的合作关系。
我认为,到这,这就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目的就达到了。它不是直接教给你道理,而是通过鉴定关系把你作为成年人,理性的、成熟的这一面给勾出来。所以,当蛤蟆先生说我们的咨询能重新开始吗?苍鹭回了一句说:其实我认为我们的咨询已经开始了。
好,我们回顾一下整个过程。蛤蟆先生和苍鹭建立了同盟。同时,这个过程激发了蛤蟆的动机。它让蛤蟆去思考:我是想为自己改变的。而且苍鹭和蛤蟆先生的关系也界定很清楚了。
当然,蛤蟆先生也会有其他的疑惑,比如说他问:你觉得我会好起来吗?这个也是很多我的来访者会问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时候苍鹭先生就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支持者的力量。他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得更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部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像这样一同共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待归根到底,这一切取决于你。
苍鹭说的正是我们咨询师的心声:我是愿意为你全心全意的付出,投入我所有的关注,我同时相信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可是同时这一切是取决于你的,你提供了多大的动机,多大的改变的意愿,然后加上我的专业能力和我们的合作,才能决定最后走多远。
你看,短短的一次咨询,如果让我评价,我觉得苍鹭做得很不错,又有张力,也界定了咨询室和来访者的关系,很有大师的风范。他也告诉了我们,咨询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告诉来访者要怎么做,否则来访者听起来收获了道理,可是来访者作为一个软弱的依赖者,让别人为你负责的角色没有变,那么改变也就没有发生。
好,从这一节课里,我们能简单地理解心理咨询所认为的改变是什么,以及我们怎么通过这种简单的互动让改变逐渐开启。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下节课呢,我们继续来讲第二次的咨询,看看苍鹭做了什么,才促进了蛤蟆先生的改变。
我是陈海贤,我们下一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