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阅读《人生脚本》。昨天的课程中,我们讲到了这本书的一个核心概念——互动。它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待很多我们过去认为是单人或单独的现象。
除了互动之外,要想理解这本书和埃里克·伯恩的思想,你还需要掌握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无意识”。今天,我们也来聊一聊无意识是如何体现在人生脚本中的。
关于无意识这个词,如果你听过《心理学通识》,可能会知道它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过一个著名的隐喻,叫做“冰山模型”。海平面上漂浮着一座冰山,但这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在海平面下面,还潜伏着更多的山体。你看不见,但是它非常重要,而且也会对整体的冰山产生影响。这个结构就叫无意识。
如何区分意识和无意识呢?具体来说,此刻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东西,所有你能清楚地觉察到的东西,都是意识,都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但是在水面之下,还有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甚至我把这些东西说出来,你自己会吓一跳,你会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这些心理活动统称为无意识。举两个例子,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第一个例子,父母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照顾得无微不至,生怕孩子磕着、碰着或者是遇到困难。用我们俗话讲,叫做“护犊子”。弗洛伊德认为,这种过度的照顾,背后的无意识是贬低。父母认为孩子没有能力,过于弱小,甚至可能活不下去,所以才用这种过度照顾的方式。
第二个例子,粉丝对于偶像非常崇拜,不允许任何人说偶像的坏话。当粉丝把偶像抬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时,弗洛伊德认为背后的无意识动力叫做恨,也就是我想看你塌房。
我知道,听完这个理论,你可能会想:这果然是无稽之谈,我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所以,一百多年来,弗洛伊德的理论在科学界和心理学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因为我们很难去证明,这些所谓的无意识的黑暗力量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回到《人生脚本》里,埃里克·伯恩是一个深受精神分析影响的心理学家。在他看来,弗洛伊德所假设的很多无意识的黑暗动力有迹可循,而且可以通过外显的方式被我们看到。
这种外显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上节课讲到的互动。如果一个人的无意识中有某些阴暗的欲望,那我们其实很难看见,或者我们说出来他也不会承认。但是,当他和另一个人开始互动的时候,这些阴暗的动力可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变成对另一个人的实际影响。最终,对方会在行动上或者事实上呈现出我们无意识中看到的那部分。
当粉丝把偶像捧得过高时,偶像果然在那样一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塌房了。他如果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恐怕也不会败得这么彻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这个现象去论证粉丝无意识中的恨?再比如,父母对孩子呵护得无微不至,而他们最后果然发现孩子体弱多病,特别缺乏自信。我们也可以用这个事实层面的结果来倒推那些无意识层面看不见、或者说我们也意识不到的黑暗动力。
我们也可以用无意识理论去理解昨天课程中的例子。昨天我们讲到过,有一些员工会抱怨老板很小气,但是就是不会离开老板,也不会主动地向老板表达我要升职加薪的需求。他们只会默默地忍受,或者去找别人吐槽说自己现在过得多么不好,都是因为遇到了一个糟糕的老板。但是,在无意识的视角下,这却是另一个故事:这个人在无意识地“培养”和塑造一个对他并不好的老板。请注意,这里的“培养”是打引号的,因为这不是他有意的行为。那么,“培养”这样一个糟糕的权威有什么好处呢?
大家还记得吗,之前讲过的《被讨厌的勇气》中有一个说法,叫做目的论。它指的是你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目的。而在这个例子中,员工的目的可能是在其他的人际关系中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并通过这个角色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他无意识中的脚本。他也许无意识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可怜人,一个不会被充分认可的人,一个不会被好好对待的人。他心目中自己也许就是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形象。
当然,如果我们去问他,他一定会说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脚本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他的无意识中。但是,他的人生又遵循这样的轨迹,并慢慢地向这个方向发展。当他遇到一个非常赏识他的老板时,他可能会觉得有一些不安。而当他遇到一个对他有些苛刻的领导时,他内心深处反而觉得这就是我的位置,然后他也从来不会正大光明地向老板争取权益,说我不接受你这样对我,我觉得自己值得被更好地对待。
埃里克·伯恩用了一个隐喻来描述这种看不见的脚本。他说,这就好像是T恤衫,正面和背面印着不一样的字,而通常这两句话之间会形成一种很幽默的反差。让我们借着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一下这个隐喻。
比如,T恤衫正面印着:不要做某事。这是在告诉对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会产生不好的后果。这很像有些父母和孩子说,你不要吃太多冰激凌,不要玩太久手机,不要在外面跑得太快。可是你会发现,这些父母只是在口头上说一说,但是当孩子真的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其实也不管。比如当孩子真的打开冰箱去吃冰激淋的时候,父母也只是在口头上阻止说,你怎么还吃,你看看你今天都吃多少了。但是当孩子肚子疼的时候,父母就会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不要吃冰激凌,你偏不听。
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T恤衫背面印着的字是什么,叫做我早就和你说过。正面的“不要做某事”和背面的“我早就和你说过”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它们是这个脚本的AB面。看起来,它似乎在不断提出禁令,不断提出忠告,但实际上它潜在地制造了很多让别人犯错的机会。说出这句话的人最终成为了脚本中他想成为的角色:我什么都知道,我什么都说过,可是你还是犯错了,我对此感到非常无奈。大家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呢?
我们再举一个T恤衫的例子。这件T恤衫正面印着:请帮助我。这说明他很可怜,他在求助,他不断地和身边的人说,你知道吗,我现在的处境有多么糟糕,我遇到的困难有多么严重,我现在有多么可怜。
这个时候,别人当然会伸出援手说,那你有没有想过可以这么做呢?他会说,你说的这个我已经试过了,没有用。别人给他出主意说,那你有没有想过那个方法呢?他会说,那个我也考虑过,但还是行不通。你发现了吗,你每给他一个建议,他都会说,你给的建议根本帮不了我。所以,这件T恤衫的背面写着的话,叫做没人能帮助我。他把一切有可能对他有所帮助的办法全都堵死,证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加强大。这种强大体现在:我比你们都不幸,你们那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而我的问题是永恒无解的。你想想看,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遇见这样的人呢?看似是在向你求助,但最终又告诉你,你给的建议都帮不上忙。
你看,当我们把人生脚本当作理论武器,以此来理解人生中很多看不见或看不穿的东西时,你可能会有一种开了天眼的感觉。很多玄妙的无意识突然变得具体实在,好像变成了游戏或互动中的结局走向。
当然,我们把这些东西都看清楚,并不是为了指控——我现在的问题都是你害的,都是因为你在无意识中有一个这样的脚本;也不是为了辩解——这个责任不出在我身上,这些都是我的无意识,我自己其实没有这样的想法。我们不是在进行价值评判和是非判断,而是用新的视角,趋利避害地改变一些事情的结果。
比如,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度照顾,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难以独立,缺乏力量。而当我们提前看了这个脚本,就可以有意识地把手收回来一些。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出去闯荡,多经历风雨,多见见世面。哪怕有时会失败,会犯错,会受到打击,这些都没有问题。因为在我的新脚本里,我相信他是一个强大的孩子,他有能力去面对这一切。你看,当我们把保护收回来的时候,孩子也许就获得了一个不一样的成长空间。
粉丝和偶像的关系也很类似。如果粉丝把偶像捧得太高,甚至捧到了一个绝对化的、不允许任何人说他不好的位置上,那这个过程就在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当粉丝意识到这件事,他们就可以改变,他们不如承认偶像也是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有他的优点,但也一定有一些弱点和缺点。粉丝越是能够把偶像当成一个全面的普通人看待,偶像也就更容易获得更多人的喜欢和支持。
所以,看到这些人生脚本,你就可能在生活当中,在和别人的关系当中看到不一样的可能性,并且制造出不一样的可能性。
那么,关于人生脚本背后的无意识,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两个非常常见的脚本:西西弗斯和小红帽。这两个脚本如何在我们的真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呢?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