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阅读《人生脚本》,这节课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具体的脚本,叫做西西弗斯的故事。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西西弗斯的神话。传说西西弗斯得罪了天神,遭到诅咒。诅咒的内容是他一生都要重复做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他要把石头推上山。虽然他很努力地往上推,但是快要到山顶的时候,石头就会滚下来,然后一切归零。所以西西弗斯又得回到起点推石头,周而复始,可是他永远没有办法把石头真正地推上山。
听完后,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神话中的悲剧,毕竟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西西弗斯这样的人呢?但是我想和你说,现实中拥有西西弗斯脚本的人不在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把这个故事翻译成一种人生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角有什么特点呢?第一,他想成功;第二,他很努力;第三,他不成功。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所以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潜在的西西弗斯。我们具体来看看,当他们想要成功的欲望转为锲而不舍的努力之后,也就是石头最终要到达山顶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我在咨询中会遇到这样一类来访者。他们小时候一直好好学习,平时的功课非常努力,到了考试也是全力以赴,希望能考到好成绩。但是每到最重要的考试之前,他就有可能出现意外,比如忘带准考证,肚子疼,早上睡过头了等等。总之,各种各样的意外会导致他们发挥失常。如果说一次两次还有可能是巧合,但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也会面临这种情况,比如自己为了一个项目、一个产品、一个案子殚精竭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后要么和别人发生冲突,然后从这个项目中离开;要么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瑕疵,然后失败了。你看,好像他总是和他想要的成功差一步,总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发生意外。
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故事太玄乎了,有没有可能生活中的西西弗斯一直小心翼翼地规避风险,并且最终可以成功呢?
其实也有可能。但是,哪怕他在这件事情上成功了,他也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他反而会立刻修改对这件事的定义。他会解释说,这件事虽然成功了,但是它什么都不算,它不过是我的一次侥幸。或者他会说,这件事别人看着可能还觉得不错,但是只有我知道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他有可能产生冒名顶替综合征,说我只不过是因为运气好,我看上去好像是把这件事做到了,但心里还是有着无尽的失落,因为我觉得我配不上这个成功。总而言之,他始终有新的角度,新的方法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失败者。他的人生永远在“努力前进,追求成功”和“扼腕叹息,没有结果”之间反复地摇摆和循环。
我不知道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就是在过着这样的生活。甚至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可能存在着潜在的西西弗斯。就像这个悲剧性角色一样,我们永远在努力、永远在付出、永远在劳累。但是我们就是没有办法允许自己停下来,去享受、去感恩,去为自己喝彩,说我真了不起,我竟然做到了。《繁花》里面讲“经常庆功,就能成功”,但对于西西弗斯来讲根本不存在庆功的概念,因为任何时候他都会觉得:我好累,可是我没做到的事情还有好多好多。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如果我们回到人生脚本的逻辑,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西西弗斯真的把石头推上了山,他会怎么样?我们不知道,因为脚本中没有这个结局。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的。由于脚本上根本没有写这个结局,所以生活中的西西弗斯根本无从想象自己实现目标后的人生。甚至,这对于他来讲是一种虚无与恐惧。他会觉得,如果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结果,我的人生也就到此为止了。而他为了让自己不去面对那个终极的恐惧,可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给自己设置新的障碍或挑战,来让自己继续保持西西弗斯的状态。
不过,西西弗斯的状态虽然听起来有点可悲,但它并不完全是坏事。我们会感觉生活中有些西西弗斯还挺不错的。比如连续创业者,他已经做了一个项目,并且还做得挺好的。按理说,他已经财务自由,可以躺平了。可是他偏不。因为对他来讲,他无法想象躺平之后的生活。所以他就换一个赛道,再创业一次。重新推石头上山虽然很累,但他也乐在其中。这种情况下,这个脚本倒也没有必要做任何修改。
但是,如果有一些西西弗斯觉得自己在脚本中体验到的挫败、郁闷和沮丧远远多于成就和快乐,那我建议可以考虑给脚本设置一个出口。
那么,这个出口在哪里呢?回到西西弗斯的故事中,其实有两个出口可以帮助我们从这个永恒的诅咒中解脱。一个是山顶,另一个是山脚。我们一个个来看。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出口,山顶。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如果我真的把石头推上了山,我接下来可以去做什么?当然,这件事情在西西弗斯的脚本中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石头根本不可能被推上山。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万一我们把石头推上了山,可以怎样允许自己停下来,去休息,去庆祝,去为自己感到骄傲,去向全世界宣告我成功了。
我们可以先具体地想象那个场景,那是一个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成就而感到满足的场景。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场景变成现实,允许自己在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后,享受阶段性的满足。
第二个出口是在山脚下。西西弗斯也许会在某一天说:我为什么要天天推石头呢?反正我推来推去,最后也还是回到原点,那我今天索性就不推了,我累了。
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对于很多西西弗斯来讲,困难之处就在于他们不允许自己真的停下来。
这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个书中提到的方法,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破除咒语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和自己说,如果今天我生病了,我就不用再去推这个石头了。这个时候,生病就会成为一种解脱。有的人可能会告诉自己,如果我存够了多少钱,我就不要再去推这个石头了;或者说我到了什么年龄,比如退休的年龄,我就不要再去推这个石头了。总之,你可以人为地设定一个让自己解脱的点。
甚至《人生脚本》里还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你可以先给自己设定一个点,比如生病。然后你可以想象自己真的生病了,而作为一个病人,你就可以停下来,不做那件你一直在做的事。这时,你还会获得一个好消息,就是其实你没有生病,但你同时又可以享受活在当下的感觉。
我想和你说的是,在山脚下停下来,和在山顶上去庆功享受,这两者是殊途同归的。有时候我们一直用尽全身力气去推石头,但是石头永远无法到达山顶。而当我们真正停下来的时候,也许反倒会获得另一种成功。
举个例子,当一个创作者去追求市场的认可时,比如他说我一定要创作出畅销的作品,获得商业回报,他就有可能发现:不管自己多努力,好像始终得不到他期待的反馈。而如果有一天,他想:我累了,就这样吧,我不想再迎合这个市场了,我就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让自己高兴。说不定他的下一部作品反而会在市场上,或者在他的生命体验里获得完全不一样的反响和回报。所以,有时候我们给自己设置一个打破脚本的时间点,反倒有可能会让这个永远没有办法完成的脚本,获得另一种形式的圆满。
这就是我今天要和你分享的第一个脚本,也就是西西弗斯的悲剧。那么下一节课,我们再来聊一个更复杂的脚本,叫做小红帽的故事。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