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恒帮你问 | 沟通中如何兼顾双方感受?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本期的#邵恒帮你问#,我为你邀请到的驻场导师是《跟熊浩学沟通》的主理人,熊浩老师。熊浩老师是复旦法学院的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是谈判和非诉讼纠纷解决,对于沟通这件事,他非常有发言权。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工作职场,沟通都是每个人的必备能力。在后台我们收到了很多用户的提问。熊浩老师挑选了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和你聊聊怎么高效地沟通。

回答:对你而言,你需要了解对方的需求。

我们在沟通中需要系统地理解如何认知、挖掘、塑造甚至迁移对方的需求,把对话建筑在满足对方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这样的沟通才会顺畅。

你在提问中提到,下属相对内向、缺乏主动性,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因为他的需求没有能够通过沟通去实现和满足,那他的沟通主动性就不会被激活。

在这里我也要请你注意,我说的所谓的“需求”,是广义的需求,包括物质利益,例如金钱的需求,也包括心理欲求,例如赏识、归属、控制、荣耀、自尊、地位等等。

要激发沟通行为,变被动为主动,前提是满足对方需求。

所以,当你向我提问的时候,我倒想问你,你下属的需求具体是什么,你可曾了解过?如果了解,你可曾去有效地照顾?如果没有,你就能理解这种被动状况出现的原因了。

这首先是你作为一个上司需要做的事。

对对方而言,你可以帮助他改变他的行为,帮助他建立意识,也就是提点他,让他知道他的这种回避态度很可能给别人造成困扰。

美国的行为科学家托马斯·基尔曼提出过冲突二维模型。这个模型把人际沟通划分为五种风格,分别是竞争型、退让型、妥协型、合作型、回避型。

具体来说,如果你特别在意实现自身的利益,不太关心对方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竞争型。如果你特别在意与对方的关系,甚至愿意为此牺牲自己的利益,就是退让型。如果你在利益与关系之间想找平衡,就是妥协型。如果你在利益和关系之间想要实现双赢,当然,这需要学习方法才能实现,此时就是合作型。剩下的最后一种就是回避型,在这种沟通模式下,当事人往往对利益和关系都不在意。

对照这个模型,你可以考虑下,你的下属是什么沟通模式。按照你描述的内向、被动的特质,我猜测,他在沟通中很可能表现为回避型。

很多内向而被动的回避型沟通者,他们往往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自己的回避会给他人造成困扰。

他们总认为,我已经与世无争,既不主动介入是非,也不给伙伴添麻烦,只是“坐山观虎斗,倚桥看水流”,怎么还会有沟通的问题?

但是,回避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态度模糊,对方无法确切知道他们到底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互动,这会让沟通困难重重。

所以,你作为上司可以主动提点他,让这位回避型的下属对自己的风格和可能造成的问题有所觉察。

总结一下,如果你的下属的需求被满足,他的沟通方式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如果你可以进一步的提点他,让他意识自己的回避风格,可以帮助他更好地调试自己,你们的沟通状态会更有效,也更舒适。

回答: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简单的指标,你可以关注一下。在对话当中,让各方的话语量保持相对均衡。什么意思,就是一场对话中大家都发言了,而且发言的话语时间差不多。

我给很多行业的人做过沟通方面的培训,其中销售人员格外多,比如汽车、房产、保险的销售人员。因此,我也有机会观摩各种销售沟通的真实现场。

我发现,如果一个销售对话中用户感到明显不快,原因往往是销售人员一直占用对话时长。

在两个人的对话里,销售人员似乎很全面、周详地介绍了产品的性能、特点、优势等等信息,但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中用户多数时间一直被强制保持聆听。

我想告诉你的是,说话和表达的本质,是一种权力状态。持续性的言说,可以让自我得到展示,尊严获得满足,换言之,可以让人的权力向外弥散和扩张。

万众瞩目的演讲,更是一种明显的放大和伸展自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板都喜欢开会,因为在会议上讲话他会觉得特别爽。

所以,如果你想在一场对话中,为参与各方营造满足与舒适感,我的建议是让其他参与者也能讲话,让各方都获得自尊被满足的快感。

在冲突解决的现场,专家会在对话开始时使用一个原则,叫做均衡对话。意思就是,给各方的发言机会和发言时间都是相对均衡的。

比如,我请甲方先说5分钟,然后乙方再说5分钟。如果甲方5分钟没有说完,我会请他把没有说完的部分在白纸上简单记录,留到下一个5分钟再继续说。因为这时候是属于乙方的5分钟。

这种对节奏和时长的把控非常重要,因为对话需要均衡交替进行,各方才会感到舒适。

同样的原则,在我们日常对话的过程中也适用。比如说,你在一场对话中,前半场已经说了很多话,几乎成了聚会的主角,那在后半程,你就应该有意识地邀请更多的伙伴参与对话,让他们尽可能多说一些,整体氛围才会更愉快。

接下来,我要提醒你注意一个误区。你在问题里问到,应该如何揣摩各方的真实意愿?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对沟通存在一个重要误区。

什么误区呢?对话中,我们最忌讳的就是对对方的需求和真实意愿进行揣测。你可以观察,你可以询问,你可以通过互动获知对方的需求,但最怕的就是自以为是地猜。

我平时的研究方向是谈判。在谈判的时候,我们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利益不等于立场”。什么是利益,利益就是对方真实的需要。什么是立场,立场就是“你认为”对方的需要。之所以强调“利益不等于立场”,也就是说,你认为的需要,并不代表对方真实的需要。

这个原则,在日常沟通里也特别重要。它要求我们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习惯性地保持好奇。多问问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做?你要聆听和挖掘背后的原因和真实需求。

比如,一个用户很情绪化地说:“你们的产品真烂! ”这时,你接收到的是一个立场,你认为对方不喜欢这个产品,质疑这个产品。但你应该挖掘的,是对方的真实需要。这时候有很多问题可以问。比如说,你可以询问用户,您是在使用产品哪个功能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发生了什么?

所以,我给你的第二个建议就是,在任何沟通里,不要揣测,要保持好奇,了解对方立场背后真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回答:最重要的原则是真诚。

真诚是信任的基础性力量,也是沟通的核心。

我在课程里讲过很多沟通的方法,比如你需要去关注对方,去保持同频共振,或者你要寻找到共同的兴趣,以增进好感。

但是,如果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那对话就成为了一场表演。

你只有真的好奇,真的对差异的生命保持尊重,这样的对话,于人于己,才具有意义。

好,以上就是熊浩老师带来的沟通建议,这些建议非常实用,我为你总结一下: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沟通的技巧和原则,可以点击下方图片,跟着熊浩老师学沟通。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邵恒帮你问#。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