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有纠结,就来问花姐。
你好,我是脱不花。又到了我们的快问快答时间了,爽啊,朋友们。
谢谢提问的诸位,每一个问题都是促使我再次学习和思考的好机会。
好,我们开始。
今天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位特别求上进的朋友问的,她说:
看这位朋友对加入优秀团队和接触优秀人士充满热情,我觉得真是太棒了!参加展会或线下活动绝对是个好主意,因为这样的活动能让你近距离看到、接触到行业内的佼佼者,同时也能让你的视野更加开阔。不过,咱不能停留在围观者这个位置上,所以除了这些,我还有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建立和维护个人的社交网络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尝试加入一些与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相匹配的社群或俱乐部。比如,如果你对某个行业特别感兴趣,不妨找找看有没有相关的线上社群或是线下的聚会。这样的聚会往往能让你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也许他们正是你未来的合作伙伴。
其次,不要忘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比如,你可以通过你的朋友圈了解一些你感兴趣的人,然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和他们建立联系。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共同爱好就能成为你们交流的起点。比如,如果你发现某个行业前辈喜欢打羽毛球,而你也对此有兴趣,不妨主动提出一起打球的建议。这种轻松的社交方式往往能让你们的关系更加亲近。
再来,建立一个自己的“救生员团队”也很必要。所谓“救生员”,就是那些在你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能给你提供确切帮助、拉你一把的人。他们可能是你的前辈、导师或者是在某个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朋友。
最后,不要忘了,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自己也要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交往的人。这意味着你需要有利他精神,愿意为别人提供一些服务;同时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当你变得更加优秀时,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来到你的身边。
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每一次的社交,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相当现实:
从问题里了解到这位同学本身已经做好了离职转换工作的准备,那么,针对不公正的绩效评价,不仅可以直接找上级谈,也可以带齐能佐证自己诉求的材料,单独约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同事聊聊。如果绩效标准是明确的,且自己的贡献也是清楚的,那么无论是走是留,都不应该默默接受不公正的绩效评价。我只有一个提醒,就是要保持开放心态,平和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而不是气势汹汹的质问。因为在我见过的绩效争议中,更常见的,其实是作为下级对于绩效标准的理解与上级不一致。自己确实可能做了很多事,但是产出并不一定和付出成正比。借此机会让自己对工作岗位、对自己的工作方式有一个全面的诊断,本身就是收获。
第三个问题很有意思,故事细节很多,我不得不做了缩写,注意听:
我先盲猜一下啊,A团队的下属应该是年轻女性居多,这位犯了众怒的B主管应该是一位年长男性。比较像是一个打引号的“油腻中年人”得罪了年轻独立女性的冲突。以前这种事更多,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社交媒体等等放大器的影响,所以大部分时候只是小圈子里的事件。现在社会环境不一样了,感受到被得罪的一方也会更有反抗的意识。所以显得事态变严重了。其实,本质上还是一回事:那就是在工作事务之外,同事交往的尺度是什么?
我的答案很简单,以对方的个人感受为准。这里都别扯什么企业文化的差异。在当事人已经充分履行岗位责任的基础之上,尊重每一个个体对于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的选择,这是对一个现代组织最起码的要求。所以,如果AB两个团队人员之间的冲突确实与工作本身无关,那么,责任只在B主管。作为上级,要做的就是对他的行为作出严格约束,明确告知行为边界。当然可能有人会以年龄啊代际啊啥的为借口说自己没有恶意,或者对方误会了等等,没啥可说的,职场素质不分男女老少,谁也别觉得自己是个宝宝,必须自己约束自己,没有道理让对方反而要来适应一个越界的人。
这位中层朋友的反思是准确的,那就是处理这种矛盾不能搞“三堂会审”,当然是分头引导。对于A员工,重点是就事论事,告知已经收到投诉、会严肃处理,但要求她在此期间不要私下扩散,以免干扰整体团队工作状态。对于B主管,当然是严肃谈话,提出要求。至于等不等A主管,本来是无所谓的,因为A主管也是你的下属,你是授权给她管理A团队,而本质上这个团队的管理责任还是在你身上,有问题及时处理是应该的。但是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最好你和A主管通个电话,把情况提前告诉对方,一是表现出对她的尊重,更是避免出差回来后受到下属情绪的影响,带着成见来工作。
第四个问题,是一位活跃的、勇敢的前创业者写来的。他写到:
我掐指一算,这位朋友马上四十岁了,四十岁的人做一个事业决定,可不仅仅是一个工作的事儿,几乎可以算是一个人生选择了。我可不敢随便给意见。我只能给这位朋友一点思路上的建议,就是不妨用SWOT模型,来分析一下面对各个机会,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别是什么?
在得到老师中,宁向东老师对SWOT模型的应用讲的是最透彻的,我把链接放到文稿中了,你可以去学习一下。然后看看,自己在哪一个机会面前,优势最突出?突出到不仅能够抓住机会,而且还能为潜在威胁兜底?如果一件事最大的风险也在你的兜底范围内,且你有优势能比别人做得更好,那就可以大胆去做。反之,则不做。
百分之百有机会没风险又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发挥的事儿,世界上是没有的。
人总要用自己有的,去换自己没有的。你想换收入高,又能陪伴家人的事情来做,那么,就必须先想好自己能拿什么去换这样的好事儿呢?
第五个问题,我们得帮帮这个超级敏感的朋友。他说:
哎呀,你这不已经内耗半天了么。多大的事儿啊,你既然在意,就单独问一嘴部门老大,最佳策略就是和盘托出:
放心吧,无论对方反馈什么,你能和上级更坦诚地把话说开,都不吃亏。内耗又不影响别人,本身不算个事儿,但是如果因为内耗影响了自己的行动力,就是个损失了。
第六个问题,我有发言权,哈哈哈,因为这个问题也是一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问的,跟我在得到的位置一样。她说:
亲爱的,我明白你的担忧。在职场上,尤其是作为公司联合创始人,面对董事长的各种想法和方案,确实需要一种既能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又能确保工作高效推进的平衡艺术。我想分享几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1. 明确沟通,寻找共同目标:首先,理解董事长提出方案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推动公司发展,还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当你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从实现共同目标的角度出发,提出你的看法。比如,你可以说:“我完全理解您提出这个方案的初衷,我也认为这个目标非常重要。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我有一个稍微不同的思路……”也就是说,合伙人之间,目标一致比方法一致重要。
2. 提供替代方案:当你需要拒绝董事长的某个方案时,不妨准备一个或几个替代方案。这些方案应该既能达到董事长的原始目标,又更符合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这样,你不是在拒绝董事长的想法,而是在积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3. 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于董事长临时加入的工作,你可以建议设立一个项目跟踪机制,比如定期的进度汇报会议,这样可以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得到有效跟踪和管理,即使是董事长临时提出的想法也不例外。
4. 强调团队资源和优先级管理:你可以向董事长解释,为了确保公司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所有项目和任务都需要根据优先级进行安排。这样,即使有新的想法和方案,也需要评估其紧急性和重要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影响,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
最后,无论如何都保持积极和建设性的态度,让董事长感受到你是在为全局的最佳利益考虑。同时,也要表达出你对董事长想法的尊重和理解,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会,维护好你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本周的快问快答就是这些了,还有一些问题没来得及回答,我将在下周的花姐信箱里反馈。敬请期待!超长待机的一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