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了,家长如何跟孩子相处?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今天的内容,来自李松蔚老师的年度日更专栏《心理学通识》。

眼下,进入七月,孩子们都陆续开始放暑假了。如果你也是家长,一定深有体会,就是孩子开学,岁月静好,一放暑假,鸡飞狗跳。在漫长的暑假,咱们如何跟孩子相处,就成了家长的一大挑战。

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李松蔚老师给咱们出了个主意,就是避免问题的“三角化”。什么叫三角化?就是明明是夫妻两个人吵架,正好孩子在边上,大人就把孩子拉过来问:“你说说,爸爸妈妈谁有理?”结果,本来是夫妻两个人的矛盾,却把孩子卷了进来。

李松蔚老师说,要想陪孩子过好这个假期,就要避免问题的三角化。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来,一起听听李松蔚老师怎么说。

你好,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学通识》。

什么是三角关系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和小A、小B都是朋友。有一天他们闹矛盾了,小A找到你,说:“小B伤害了我,如果你还当我是朋友,你就要跟小B绝交。”你觉得这简直是无妄之灾:人家小B也没有做伤害我的事,为什么我要失去这个朋友?可是不这么做呢,你又会得罪小A。

你可能会想,这像电视剧里的桥段,现实生活中怎么会这么幼稚呢?其实,类似的关系在家庭中经常出现。比如,妈妈在对爸爸发火,却转头对孩子说:“你来评评理!你爸这样是不是有问题?”这时候孩子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前面课程讲到的人际影响,通常都是两个人的互动。这叫做二元关系。无论是你跟陌生人、权威,还是家人,他们都是直接对你产生影响。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永远是你们双方在一对一“单挑”,不会把第三方卷入进来。理想状态下,三口之家也可以拆成三组二元关系:夫妻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三组关系彼此独立。但现实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夫妻关系的问题,要通过母子关系或者父子关系来解决。心理学把这种关系类型叫做“三角化”。

这一讲,我们就用家庭作为例子,来理解这种特殊的关系模式。

首先来看三角化是怎么来的。是不是只要有三个人,就会出现三角化这种关系?其实不然。

三角化,要建立在一段不对等的二元关系的基础上。当两个人不能靠自己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就需要引入第三方,作为一个平衡的支点。而第三方往往就成了牺牲品或者替罪羊。

听上去有点抽象,我们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天,罗振宇老师找我借了100块钱,我们之间就有了一个二元的债务关系。但假如罗老师忘了把钱还我,我又不好意思找他要,这段关系就面临着危机。直接要,怕罗老师觉得我小气;不要了,我又不甘心吃哑巴亏。怎么办呢?我想了一个办法,找你借了100块钱,等你找我要的时候,我就说:“刚好,罗老师欠着我这么多钱!你别找我了,找罗老师要就行。”你看,我耍了这么一个小花招,就把你卷入到两个人的债务关系当中,通过你这个第三方建立了一个新的平衡。这就叫做三角债,也就是金钱关系的三角化。

心理学的三角化也差不多,只不过是把金钱关系变成了更隐蔽的情感关系。你看,妻子对丈夫的愤怒表达不出来,就好像有一笔债讨不回来,憋着又难受,所以就把孩子拽到了这段关系里,说:“你看你爸是不是有问题。”这样一说,妻子心里平衡了。接下来,就该孩子去找爸爸讨回这笔债了。

有人可能会想:两个人的关系,为什么不能两个人直接处理呢?何必费这么大劲兜一个圈子?但问题就在这里:起初的二元关系存在一个破绽,那就是双方的地位不对等。这里的地位不一定是社会地位,也包括了心理地位。为什么妻子心里有气,不能直接冲着丈夫表达?她可能在害怕,表达会激发更大的冲突,自己会不会受到伤害;也可能是在女性角色的规训里,认为这不符合好妻子的形象;或者,她担心万一失去这段婚姻,她跟丈夫的损失并不匹配;甚至有可能她已经表达过了,但丈夫无动于衷。

光是情感问题也就算了,有时候,事情还会跟经济问题牵扯起来。比如一对夫妻离婚了,妈妈要抚养孩子,日复一日地付出劳动,而爸爸认为只要按月支付抚养费,就完成了对上一段婚姻的义务。妈妈很可能觉得不平衡,但她没有办法向爸爸表达愤怒,只好在抚养费上做文章。妈妈就会对孩子说:“去找你爸,多要点钱!”

那么,三角化真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显然不是,它的代价远远大于它的好处。

首先,被三角化的一方,会陷入关系上的两难。 对这个孩子来说,父子关系、母子关系,都很重要。但在三角化的位置上,他被迫要站队一方,放弃另一方,他的忠诚会被撕裂。

我有好几个来访者是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困扰,就是要在抚养者(通常是妈妈)面前,隐藏自己对另一方的忠诚。有的孩子偷偷跟爸爸保持联系,但不敢告诉妈妈;有的孩子被爸爸接出去玩,很开心,回家之后却努力装成不开心的样子。因为他知道妈妈对爸爸怀有很多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真实感受会让妈妈受伤。

但这本来就不是需要孩子去考虑的问题,不要让孩子左右为难。

说到这里,我想顺便讲一点跟离婚相关的话题。很多有孩子的夫妻,会担心离婚对孩子造成伤害,甚至把孩子作为不离婚的理由。我认为,离婚本身不是对孩子的伤害,真正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是离异夫妻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些无法向对方直接表达的情绪,会不会把孩子变成传声筒或是替罪羊?离婚应当避免的,就是把遗留问题交给孩子承担。

除了在关系上陷入两难,被三角化的一方还有可能在利益上直接受到伤害。孩子去找爸爸要钱,爸爸很可能一句话就把皮球踢回来:“每个月的抚养费我都打给你妈妈了。”妈妈可能会说:“抚养费只能用来支付日常的开销,我没有钱送你参加夏令营。”其实这哪是钱的问题呢?两个人都在借题发挥,但真正受伤的人只有孩子。

哪怕夫妻没有走到离婚这一步,也有可能因为两个人的矛盾殃及池鱼。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孩子放了学,父母谁都不接,孩子经常一个人在学校待到天黑。老师给爸爸打电话,爸爸在开会。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凭什么我就该接孩子?爸爸有爸爸的事,我也有我的事!”这是夫妻在分工问题上没谈拢,可是最大的代价,却是无辜的孩子在承担。

这是短期的伤害,长期来看,三角化还有一个危害,那就是限制了当事人自我分化上的发展。什么意思呢?两个人已经习惯了依靠第三方来解决问题,久而久之,第三方也不敢离开这段关系,他生怕自己撤出,这两个人的关系就会出问题。这时候,“被三角化”就成为他无法摆脱的角色。

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已经成年了、在另一个城市生活了,还要打电话调解父母的关系,一聊就是一两个钟头,听他们倾诉对另一半的不满。其实孩子也已经不堪重负了,但又不能轻易拒绝。如果你问他:“老两口之间的事,你干嘛非要在里面掺和?”他会说:“我也不想啊!可是没有我,他们就没办法好好过。”其实,这正是需要协同成长的时刻。换一个角度想:也许正因为第三方一直在参与,他们两个才没有发展出靠自己直面问题的能力。

那么,怎么解决三角化的问题呢?总体思路就一句话:冤有头,债有主,谁的问题谁来解决。听上去很简单,实践起来却很不容易,需要三角关系中的每一方齐心协力。

首先,要对三角化保持一定的敏感。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被三角化的一方,往往只是左右为难,但并不确定发生了什么。如果他能意识到自己被三角化了,就可以迈出第一步,说出来:“你跟他的事,你们自己解决。”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这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能力。尤其是已经习惯被三角化的孩子,刚开始表达拒绝会很难。我会让他们反反复复地练习一句话:“这是你跟他的事。”直到可以脱口而出。当然,有的孩子年龄太小,还不理解什么是三角化,我会教他们提一个更简单的问题,就是:“这件事跟我有关吗?”哪怕爸爸妈妈吵得天翻地覆,只要孩子明确了:这件事与我无关,就不需要再为它承担任何责任。孩子不接招,父母才能直接面对彼此。

有人说:父母毕竟是我的家人啊,我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他们那么难受。这时候,就需要用上节课讲过的自我分化能力,与那个“负责任”的自己保持一点距离。我理解,看到家人受罪,你心里肯定不好受,但你要停下来,给他们多一点成长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才有机会自己处理这些问题。而你好心的参与,只会让问题更复杂。

不过,要靠自己的力量摆脱三角化,对青少年或者成年之后的孩子来说,还相对容易。对小孩子来说,还是有点强人所难。所以,如果你是家长,学了今天这节课,就要有意识地觉察:日常生活中的哪些时候,我以为自己只是随口吐槽,或者寻求支持,但让孩子处在了三角化的困境中,那你就可以主动做出调整。

其实,打破三角化最好的方法,就是有问题不要憋着,直接跟对方挑明。两个人把问题解决了,就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了。你可能会担心:万一两个人解决不了呢?别怕,就算最坏的情况,你们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是爸爸妈妈的事,无论我们走到哪一步,都跟你没关系。”这样,哪怕夫妻关系处理不好,最坏的影响也可以局限在两个人的范围内。

我们对这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三角化的关系会带来很多伤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三角化保持敏感,并且训练自己表达拒绝的能力。

你有没有陷入过关系中的两难境地?后来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分享你的故事,也可以把这一讲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好,内容听完了。

《心理学通识》这门课,目前已经有超过4万同学加入了。很多加入的同学说,这门课非常实用,从亲子教育、亲密关系,再到成年人的自我心理疏导,这门课里都能找到方法。而且,除了常规的课程内容之外,每周还有李松蔚老师的问答环节。为了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这门课,我们在文稿里给你准备了一张这门课的知识地图,关于课程的学习重点,都在里面。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心理”两个字,你就能看到《李松蔚·心理学通识》的课程入口,欢迎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