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一门新学科,该从哪本书读起?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

今天我们主要回答一个问题。得到听书团队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为你解读了3000多本好书。这么多的书,我们应该从哪儿听起呢?假如我想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么,该听哪本书好呢?

今天,我们邀请了得到听书的负责人夏生老师,她将通过3本经典好书,来跟你说说怎么用一本书,开启一个新学科。

接下来,咱们一起听听夏生老师怎么说。

你好,我是得到会员的负责人夏生。上周,我用一张10本书的书单跟你分享了“如何把心理劣势转化为优势”。今天,我要跟你分享一个或许你更关心的话题,“走近一门新学科,应该从哪本书读起”。

也许你是位医生,但你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应该先读哪本书呢?也许你是位计算机工程师,但你很喜欢建筑学,隔行如隔山,建筑学该从哪本书读起呢?又或者,你是位数学老师,同时担任了班主任,你的工作非常忙,但你仍然想抽空了解心理学、教育学的最新动态,这张书单又该怎么列?

其实,“得到听书”一直都有个定位,我们不仅要为你回应迫在眉睫的问题,还要把你接入到更广阔的知识网络里。具体说,一方面,我们会盯紧市场新书,告诉你怎么吃得更健康、怎么应对职场负面情绪、如何看待未来的养老金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马不停蹄地为你解读那些,经过时间和读者检验的经典作品,像尼采的哲学著作、托尔斯泰的小说、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等等。这些经典著作,可能没法让你立刻变得能说会道,但会在你的精神世界里点起一盏盏灯,让你与那些最璀璨的知识同频共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一部经典,往往是开启一个学科世界的钥匙。在这里,我为你介绍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能帮你打开美学世界的大门。

你可能听说过一本书,叫《美的历程》,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作者是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1979年这本书刚出版的时候,出版社的人根本不觉得这个书好卖,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这本书一下子就畅销了,大学生们几乎人手一册。李泽厚先生也在当时被称为思想领袖、青年导师,是无数年轻人的偶像。

这本书出版前已经有很多美学著作了,为什么《美的历程》更受欢迎呢?有人说,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终于可以大胆地去追求美了,于是对美学的关注一下子就升温了。更重要的是,与以前的书相比,《美的历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深奥空洞的理论,也不是对艺术品的细节描述,而是用散文一样的语言,分析了五千年中华文明不同时期的审美情趣是怎么形成的,做到把审美、艺术和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来举个例子,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你会看到很多凶猛、可怕的兽面纹,我们一般称之为“饕餮”,这两个字很难写。传说,“饕餮”食量特别大,也因此,我们会把一桌极其丰盛的餐饭叫做“饕餮盛宴”;再比如,这周六从早上9点到凌晨24点,罗振宇老师会带领听书作者分享读书心得,活动全程直播,我们也把这个知识盛宴叫做“听书饕餮之日”。

但你想过“饕餮”到底是什么动物吗?李泽厚先生认为,饕餮是一种牛,但这种牛不是普通的耕地的牛,而是当时宗教仪典中的圣牛。人们幻想饕餮有巨大的神力,恐怖、残酷、凶狠。说到这儿,你是否感受到了一种神秘的威力和带有狰狞味道的美。那为什么当时的人们面对这么恐怖的东西还会感到美呢?说到这里,李泽厚先生将远古历史信手拈来。

从炎黄时代一直到商周时期,大规模的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史书记载说:牧野之战,血流成河,以致士兵用的木棒等武器都漂了起来。你听的出来,这样的描写有些夸张。不过,屠杀、掠夺、奴役是真实存在的。那是个崇尚暴力的时代,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吃人的饕餮形象正好符合人们的需要,成为了历史的标志。

饕餮可怕的形象里融入了一种复杂的宗教情感。说它复杂,是因为它不仅是在恐吓其他部落,也是在保护本部落。实际上,不仅中国是这样,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也有很多可怕的妖魔鬼怪,非洲人戴的面具也是狰狞恐怖的,尽管这些都很粗野、可怕,但是却有着巨大的美的魅力。为什么会这样?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种十分恐怖的神秘气息中,反映了人类社会必须通过血与火的恐怖,才能开辟社会前进的道路。所以我们说青铜艺术的美,就在于它融合了历史力量和原始宗教的神秘观念,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气息。

那么,是不是所有狰狞、恐怖又神秘的东西都能具有美感呢?并不是,在商周的青铜艺术中,还有着像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稚气的东西。饕餮的样子其实也像小孩子画出来的怪物,有点原始,有点天真,这构成了中国独特的青铜艺术的美,既沉重又神秘,既狰狞又天真。

“饕餮”这个符号是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艺术的代表之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理性精神得到发展,人们从鬼神的阴影中走出来,开始关注现实,追求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理性的美;而在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朝不保夕,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形成了潇洒不群、飘逸洒脱的魏晋风度;唐宋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繁荣,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在表现人的心境和胸怀;最后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审美趣味转向世俗和人情。

时间有限,在这里我没法为你具体介绍,如果你想快速了解《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推荐你打开“得到听书”,用半个小时拿下这本书。

听书解读版本,并不是在概括原书内容,而是在为你交付一个关于审美的底层法则。审美情趣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内在的规律。比如,在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这一类艺术就会发展得更好,而在社会动荡、混乱的时期,文学、绘画就相对繁荣。总之,要想深切地体验到艺术的美感,我们不仅要关注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更要关注它的内涵,将艺术和政治、经济联系在一起,关注作品背后的那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做到这一点,你就距离成为一位“审美”家不远了。

《美的历程》是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这是今天我为你送上的第一把钥匙。

接下来,我要送给你的第二把钥匙叫《寂静的春天》,是环境学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

春天本来应该是鸟语花香,可是突然变得安静了,鸟叫声不见了,为什么?作者蕾切尔·卡森教授经过非常周密的调查研究发现,杀死鸟类的是杀虫剂和除草剂。在这本书中,作者卡森教授会和我们一起思考一个当今最重要话题:人类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该如何与环境和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和谐共处?

这本书出版于1962年,距今已经60多年了。你可能会问,一部老旧的自然科学类作品,在今天为什么还值得读呢?我们特别请到了化学家孙亚飞博士来解读这本书。他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重点并没有放在介绍杀虫剂、除草剂危害有多大,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知识早已超过了60多年前。孙亚飞博士把解读重点放在了这本书的“经典性”方面。《时代》杂志将卡森教授列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这说明,她给这个世界留下的遗产,不仅是知识,更是“思想”。我们知道,但凡是经典的作品,一定是极具思想性的作品,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空间和文化的多重检验。

孙亚飞博士在他的解读中举了不少例子。

《寂静的春天》书中有个观点: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也适用于昆虫世界,长期喷洒农药,比较弱的昆虫会死去,剩下的是那些适应力很强的。昆虫的耐药性,最终会让我们引以为傲的农药失效,所以如果我们继续依赖这些合成的杀虫剂,最终却可能适得其反。

听到这个理论,你可能会不以为然,因为我们谁都知道,农药喷多了会引发昆虫的耐药性。但要注意,卡森写这本书的时候,杀虫剂、除草剂还是充满活力的新兴高科技产品。喷了药,杀虫除草的效果的确是立竿见影。那个时候,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农民,都沉浸在了粮食大丰收的狂欢中。但卡森却冷静地洞察到了技术带来的可怕后果,她呼吁人们要节制使用农药。可惜啊,当时的人们都觉得她是个歇斯底里的疯子。只有站在今天,我们才会不禁佩服卡森的预见性。

有人当时反问卡森,如果不用农药,我们还能怎么办?难不成由着昆虫欺负我们?

卡森认为,昆虫本没有什么好坏之分,而且遵循着生物界的规律,总能保持一种平衡,是因为我们人类自己的欲望,才需要杀灭其中一些所谓的“害虫”。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这种平衡,将一些害虫的天敌引进来,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寂静的春天》发表了半个多世纪之后,这种生物防治的方法如今正在农业上快速发展。

她还提到,有一种“雄性绝育”的新方法正在被研究,简单讲,就是让这些所谓的害虫当不了爸爸,这样就不会大量繁殖。这个办法听起来可能有点搞笑,但卡森却一本正经地将它视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再看结果怎么样呢?2015年,广州市投放了50万只绝育过的蚊子,有效控制了本地蚊子的数量。你看,卡森又说对了,她提的想法,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得到了应验。

化学家孙亚飞博士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不只在为你交代原书内容、补充科学知识,而是站在高处,思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到底是什么关系?环境问题其实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人类必然要面临的压力。当温饱问题不再是最严重的社会矛盾之后,健康就成了一种基本诉求。在卡森生活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后重建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让环境受到了污染,环境污染又危害着人的健康。环保问题开始被重视,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不过,保护环境并不等于回归原始,过分激进的环保行为,对于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都是有危害的,这样的事情如今已在一些西方国家出现了。

近几十年,环境问题也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所以在今天读一读《寂静的春天》,对我们来说是别有一番意义。这部《寂静的春天》是环境学和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第二把钥匙交给你了。

今天送给你的第三把钥匙叫《造房子》。书名听起来略显随意,但这是一本能帮你打开建筑学大门的经典作品。

本书作者是建筑大师王澍教授,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2012年,他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大奖。这个奖是全球建筑界的权威奖项,含金量很高,每年从全世界五百多名优秀建筑师中评选一名,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王澍是第一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

《造房子》出版于2016年,收录了王澍的20篇学术随笔和建筑手记,内容很丰富,但结构很松散,而且文学性很强,一般人未必能读得下去。为了不让你错过这本好书,我们特别邀请了作家贾行家老师解读这本书。

如果你是一位建筑艺术爱好者,你最想了解的,应该不会是钢筋混凝土的搭配比例,而是如何看懂建筑的文化内涵。所以,贾行家老师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注重跟你讨论欣赏建筑的门道,并跟你一起从这本书出发,思考未来中国建筑的道路应该怎么走?

我们来听听贾行家老师在解读这本书的时候,说了什么。

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中,不少城市都曾随意、盲目地拆毁旧城区旧建筑,追求整齐划一、高大奢侈的建筑,结果损毁了城市历史文化,由于缺乏传统与生命力,城市反而显得虚假了。既然这样,当代中国城市建筑,该坚持怎样的美学标准?

王澍教授认为,中国建筑应该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价值判断,符合中国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他将自己的建筑理论精髓,称为“园林的方法”。园林不仅仅是建筑的庭院区域,而且还是一种独立的建筑方法论。

话虽这么说,我们到江浙地区旅游,都游览过那里的园林,一个平铺的露天庭院,怎么样体现到钢筋水泥的立体建筑里呢?

我们以王澍教授本人的建筑实践为例。他在拿到项目的第一步,就和其他设计师不同,不是要通过拆除来平整土地,而是首先观察地块周边的环境。他认为,造房子,首先是造一个世界,而世界应该体现多样性。

明清工匠在建造园林时,选址后的第一步工作是修整自然环境,这称为整山理水,然后再依据环境,决定房子的位置和高低向背。在他最得意的项目——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建造过程中,他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全部保留周边自然环境,充分考虑包括气候在内的条件,顺应地势设计建筑群。象山校区的设计理念是儒学和山水。“儒学”的体现是建筑方正的外观,建筑群看似散漫,同时又遵循着规范的外形概念,根据环境调整外立面材质和建筑细节。而“山水”的体现,主要在于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周围的溪流、土坝和鱼塘进行了保留,对校区内的农田也只做简单修整,主体建筑完工后,清淤的泥土用于建筑边上的人工覆土,对原来溪边的芦苇茭白,也都进行了复种。实现了在校区里恢复自然环境的目标。

其实,王澍教授的这些理念,不仅能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中国的建筑美学,其实也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居住空间。读了这本书,贾行家老师提醒我们关注重点或许应该变一变:既然房价这样贵,我们更应该拒绝缺乏个性的居住空间,重新认识自己的生活方式,住得更有情趣一些。这样的追求,可以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开始。

《造房子》这是建筑学和生活理念方面的经典书,这是我今天给你的第三把钥匙。

像这样的,一本经典打开一个学科世界的作品,我们的听书中还有很多。时间关系,我无法在这里为你一一介绍,所以我列了一个40本书的长书单,附在文稿后。这40本书,代表了40个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建筑学、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门类。每本书都是一把打开某个学科领域的钥匙。

下周就要到9月开学季了,你可以把这张书单送你的孩子,或者你亲戚朋友的孩子。这就有点像古代小孩儿周岁的抓周,说不定,他就找到值得奋斗一生的方向了。

得到听书不只有经典书,打个比方,得到听书其实是个任意组合的武器库。 比如,一个学生,想积累一点写作的素材。好办,我们解读过大量文学名著。 再比如,一个职场人,想快速融入中华文化的语境,想积累一点高级的谈资。好办,文化类的好书这里也很多。 再比如,你明天要上台演讲,我们光演讲的书,就解读过几十本,全是即插即用的技巧。 这些书假如自己看,一本书少说也要花上几天。但是在得到听书,只需花上10%的时间,至少搞懂全书90%的内容。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