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如何让自己的进步“看得见”?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向各位用户汇报一件大事。今天,咱们上线了一本重磅新书,名字叫《笔记的方法》。这本书的作者是flomo(浮墨笔记)的两位创始人,少楠和Light老师。

那回到这本书,什么叫“笔记的方法”呢?按照通常的设想,“笔记”指的不就是记录,把自己做的事记下来吗?但是假如这么想的话,不好意思,你可把笔记这个事给看浅了。

按照这本书里的观点,笔记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其实是为你塑造“成长的台阶”。什么意思?你看咱们平时学到的那些经验、知识、技能,它们都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

那多数时候好像就是一种朦胧的感受,而笔记的价值就在于,把这些朦胧的感受给具体化,变成一个个清晰可见的“台阶”。从这个角度看,掌握笔记的方法其实就是掌握成长的方法。

那么,应该怎样掌握这套方法呢?接下来,就有请这本书的作者之一,flomo的创始人少楠老师,来跟你好好讲一讲。

有请少楠老师。

感谢南南老师。你好呀,我是少楠,flomo(浮墨笔记)的联合创始人。

最近,我和我的合伙人Light一起写了一本新书,叫《笔记的方法》。

一听这个书名你就知道了,这是一本介绍如何记笔记的书。但别被书名影响,因为这本书和传统的教人考试拿高分的学霸秘籍不同,它是一本写给每个职场人的自我成长指南。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使用笔记工具的用户,最大的苦恼不仅仅是不会用产品,而是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进步。比如说:

– 明明已经工作许多年,并且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回头看看自己日常用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还是好几年前学的。

– 再比如说,明明每天都在不停地吸收新知识,生怕被时代淘汰,最终却发现自己越学越杂,每一项都浅尝辄止,不但工作上用不到,自己也迷失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如果你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别担心,因为你或许可以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找到解决方案。帮助职场人实现“看得见”的进步,也是我们写这本书的初心之一。

或许你会觉得疑惑,一本笔记书,如何能帮助大家解决职场进步问题?其实,大家看不见自己的职场进步,这背后隐藏着两个原因:

第一,看不见成长的台阶,导致自己的进步难以叠加。

第二,看不清成长的方向,导致自己的进步难以聚焦。

要想突破这两大困境,用正确的方法记笔记就可以帮你。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逐个来看。

职场人难以进步的第一大困境叫作,看不见“成长的台阶”。

什么是成长的台阶?举个例子,我本科是学动画设计的,当时为了应对艺术高考,每天画三张画是“起步价”,多的时候还要练习十几张速写,小指甲盖都被磨平了。但这和“成长的台阶”有什么关系?

你想想,一个美术生如何知道自己进步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看看每天画了几张画,每张画和之前比有何进步就好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画的每一张画,是不是就相当于成长的台阶?他的每一次改进,都是基于前一张画的问题进行的;他的每一次进步,也是基于前一张画的进步继续的。这就是成长台阶,看得见也摸得着。

但职场进步和画画不同。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区别在于,职场人成长的台阶更加隐蔽。更具象来看,职场人的台阶不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张张画作,而是发生在我们大脑里的一次次思考的成果,一次次总结的经验。

但问题是,思考和经验太抽象了,看不见也摸不着,以至于我们很难像画画一样,能精确地衡量和反复地观察。比如我们经常思考了一半就被这样那样的事情打断,没有为自己留下进步的台阶,就开始急匆匆地解决下一个问题,如此周而复始,自然很难进步。

那如何突破这个困境?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你不妨就把自己的一条条笔记,作为进步的台阶。它背后的思路也很简单,那就是,不要丢掉你的思考和经验,而要化抽象为具象,把它们写下来,固化为你的成长台阶。这样一来,你下次解决问题就不用从零开始,而是从已有的思考和经验开始;你每做一个方案、每做一次汇报、每提一个建议都不是一轮重启,而是从已有的台阶往上走。

举个例子。flomo这款笔记产品的很多设计,都不是我们从零开始想出来的,而是踩在现成的台阶之上构建的。这些台阶不是别的,正是我们之前的笔记,那些过往的思考。

比如,在很多人看来,flomo的功能太简单了,甚至有很多人说,你们好“简陋”啊。因为它没有太多炫酷的功能,不支持复杂的排版,不支持富文本编辑,就像一个“简化版的微博”或者“加强版传输助手”。关于这一点,我记得得到的快刀青衣兄有过一句评价,他说:“flomo好就好在,其他笔记管理软件有的功能它都没有。使用简单,毫无压力,容易上手甚至上瘾,特别适合记录碎片想法。”

其实,在flomo的某个版本设计中,我们也考虑过是否要加入双向链接、知识星图那样复杂的功能,因为许多早期用户反馈说那样的功能很酷。但最终我们放弃了那个思路。其实也是因为我们站在已有的阶梯上看了看,并不是个拍脑袋的决定。因为在我的笔记里有这样一条,我给你念一念:

你看,当我们思考要不要做那些炫酷的功能时,这条笔记就成为了我们做出决策的一个台阶。基于此我们做了一番调研,结果发现,真正用星图这类功能的人,还真是我在笔记里提到的“高级用户”——他们要么是知识、效率类博主,要么是科研工作者或者知识极客,并不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决定,就不做了,避免陷入“高级用户陷阱”。

顺便说一句,《笔记的方法》这本书并不是要求你必须用flomo,你用什么工具都可以,甚至我还鼓励大家尽量不要换笔记工具。因为重要的不是工具,而是你的思维方式。

好,继续我们的话题。其实不只是同一领域的思考可以成为我们进步的台阶,跨领域的思考也可以。

举个例子。我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工作时曾遇到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医生的服务质量?因为这些医生都是三甲医生,他们的专业度肯定没问题,但是很多人的服务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好。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其中一个办法叫“设置神秘访客制度”。如果你是做零售行业的,你肯定对这个词很熟悉。我们当时就是找到各个科室的外部专家,请这些专家每季度随机抽查平台上医生的回复的专业度以及服务态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办法不是我从零想出来的,而是借鉴了零售行业的经验,像是星巴克,7-11,其实他们都有这个制度。我是很早以前看一些零售相关的书和资料的时候记下来的。

你看,我在笔记里记录的关于零售行业的思考,可以跨界迁移,成为我解决互联网医疗问题的台阶。

不仅如此,我在笔记里还记了很多其他行业的东西。比如关于城市规划的思考,可以帮我解决互联网社区的问题;我在笔记里关于游戏设计的思考,成为我设计flomo新人引导的台阶;我在笔记里关于投资的思考,能成为我们评估新功能价值的台阶;我在笔记中关于法律和道德的思考,能成为解决交易平台治理问题的台阶。

你看,每记录一次思考,我们都相当于给自己铺了一个向上进步的台阶。随着记录的思考越来越多,我们的台阶也越来越夯实,也越来越高,我们总是可以沿着已有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而不是每次遇到一个问题就回到山脚下。进步一旦可以被叠加,自然就容易被看见。

你可能发现了,虽然我一直在说记笔记,但我所说的记笔记的方法和传统方法不太一样。这种方法来自《笔记的方法》这本书提出的一个反常识建议,也是最重要的建议:不要照抄照搬,而是用自己的话记笔记,记录你的想法;因为比记录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只有你自己的思考,才能成为你进步的台阶。

关于如何用自己的话记笔记,这本书里还有更多具体的实操建议,比如记录你的实战经验、记录有启发的内容、记录反直觉的信息,等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看完第一个困境,我们再来看职场人难以进步的第二个困境,看不见成长的方向,导致自己的进步难以聚焦。

关于这一点有个典型例子。最近有个词特别火,叫“信息差”,指信息的不对称,简单说就是别人知道的信息,你不知道。于是很多人痴迷于收集各种信息差,比如AI领域的信息差、零售行业的信息差、法律行业的信息差、医疗行业的信息差,等等。

但有个问题很多人没有想过:有信息差没错,但这个信息差你要补吗?如果要补上所有的信息差,你补得完吗?你补这个信息差的目的是什么,它能为你所用吗?

其实这一系列追问所指向的无非就是一个问题:你成长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如果你特别关注某个领域的信息差,不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关注?是因为我要从事这一行?还是因为听别人都在说,自己担心错过所以下意识地去学?如果答案是后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你不太知道自己想要往哪里成长?

斯多葛学派的先贤塞涅卡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哪个方向的风都不是顺风。很多职场人之所以难以进步,原因也在于此,由于看不清成长的方向,所以在各个方向平均用力。这样一来就导致一个人虽然努力却无法聚焦,样样努力却样样稀松,很难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那么如何突破这个困境呢?记笔记可以帮你。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章节,叫作“如何为你的笔记分类”,讲的就是这件事。

你可能觉得奇怪,给笔记分类和成长方向有什么关系?其实大有关系。因为给笔记分类不是简单的整理归纳,而是一种自我提问:我当前的成长方向究竟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在《笔记的方法》这本书中,分享了自己为笔记分类的方法。在我的笔记里,有一个重要的分类叫作“领域”。这个分类下的笔记,记录的是那些我自己日常要负责,做好了对别人有帮助,做砸了自己要付出代价的事情。常见的有工作中关注的领域,像是产品设计、营销、知识管理等。

对我来说,“领域”这个分类的价值在于,它会不断逼问我:当前最重要的成长方向是什么?因为一旦明确了成长的方向,你要解决的问题清单就会汹涌而来,你的努力就会聚焦于解决这些具体的问题,你的进步也更容易看得见。

举个例子。我创业做flomo前,曾经在一家在线问诊平台工作,那时候我的成长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做好在线问诊平台的产品和运营。基于这个方向想,我的问题清单也十分明确,比如互联网医疗的策略问题、政策问题、竞品分析,以及双边交易平台的理论研究问题、医生运营的规划问题、药品供应链的改善问题,等等⋯⋯沿着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不断积累知识,记笔记,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很快的进步。

你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分类,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以及我们要面对的挑战是什么。借用罗振宇老师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里的一句话:“如果说建立知识体系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断把自己置于具体问题、具体挑战之中。”

现在不妨想一想,如果请你为自己的笔记分类,你最重要的一类或几类笔记会是什么?哪些是你要着重成长的领域,哪些只是你的兴趣呢?仅仅是梳理清楚这个问题,就能帮你在职业进步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因为一旦明确了自己的领域,你就会知道,你不必学习所有知识,也不必非要沿着前人的路标前行。你也不必拿着别人的标尺来丈量自己。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北极星,而不是按照过往船只的灯光,来设定自己的航向。

关于如何为笔记分类,如何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笔记的方法》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具体的建议,以及来自各行各业朋友的真实案例,推荐你去看一看。

最后,我想跟你聊聊《笔记的方法》背后的一些故事。这本书前前后后写了十八个月,彻底推翻重写了三次,虽然最终只有十余万字,但前前后后废弃的稿件也有这么多字。

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剑走偏锋、一招毙命的秘籍,只有朴素但有效的方法。书中的案例,也没有太多高大上的故事,都是我和Light以及身边的朋友们的真实案例。其中40多条笔记的案例,都是从我们日常的笔记中直接复制出来的。

我们相信,真实自有其力量。只要按书里的方法积累,你会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长翻过了几个山头、蹚过了几条小溪、付出了多少努力。你会体会到,什么叫“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前几日拿到和菜头老师的推荐语时,其实一时有些泪目,一方面是十年前,Light和我还是毛头小伙时,跌跌撞撞做的第一个产品“摆摆书架”(一个二手书漂流网站),也是经由和菜头老师推荐给更多人的,这份感谢一直记在心里。没想到兜兜转转十几年,再次被和菜头老师推荐,缘分真的很奇妙。另一方面是,菜头老师写出了我们内心想说的话,也是我们能一路坚持过来的原因。

他说:“所有成功的产品都无法复制。但是少楠和Light的思路却可以借鉴,他们的心路则能给予人们一种莫大的宽慰——知道他们也曾抵达和自己一样的处境,知道他们曾经越过此刻的自己继续向前。仅仅是知道这些事,也会给任何独自摸索着向前寻觅的人带去勇气和信心。”

别害怕,别气馁,别焦虑,因为,你并不孤独,我们都经历过幽暗荫谷。

关于这本书的故事,已经快结束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希望你有空的时候能琢磨下。

作为脑力工作者或者说知识工作者,当我们离开一家公司时,我们带走了什么?是公司的职级吗?事实上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名声很快会过去。是工资吗?除了少数拥有期权或股票的人,你每个月获取工资的时候,你产生的价值就已经被几乎全部兑现掉。这些都不是你的资产。

你能带走的是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如果这些知识都留在了公司的知识库,留在了同事的笔记本里,当你离开之后,你又剩下了什么呢?

面向未来来看,知识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资产。

所以,无论你在哪里工作,在哪里积累知识,我都建议你通过记笔记的方式,为你自己也积累一份。这是个好习惯,可以伴随你一辈子。

好,内容听完了。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提醒,现在在得到站内下单,我们为你准备了两个非常划算的购买方案:

方案一是69元套装,内含一本《笔记的方法》纸书、一份电子书,还能获得flomo的30天会员卡;

方案二是119元套装,内含一本《笔记的方法》纸书,一份电子书,还有价值99元的flomo365天会员年卡。

活动截止到11月30日晚24点,机会非常难得。

假如只购买纸书的话,那么现在去当当网下单,还可以享受首发7折优惠, 49元立即拿下。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笔记”两个字,就能看到这本《笔记的方法》的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拿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