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咱们前段时间上线的一本好书,叫作《研究的方法》。光听书名,你可能会觉得,这本书主要针对的是搞学术研究的人。但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可要广泛得多。就拿年底来说,很多人都要写总结、做计划,盘盘手头的资料感觉好像事情不少,但是偏偏最后写出的东西就差点意思。要么是通篇思想感受,缺少严密的逻辑;要么是罗列了大段的事实,缺少独特的洞察。
你看,说到这,你就需要借助《研究的方法》了。研究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把这个世界人人都知道的事实,通过研究把它变成你的独家洞察吗?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书里的其中一个方法,叫作“连点成线”。什么意思?
来,咱们有请得到图书的资深编辑,许晶老师,请他来为你介绍一下书里的方法。
你好,我是得到图书的编辑许大晶。
今天我想要跟你聊的话题是怎样在你的日常表达、你做的分享,尤其是在你写的文章或者论文里言之有物。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景?
在刷视频的时候,看了一分多钟,博主连他的论点都没有说清楚,你是不是马上就不耐烦了,动动手指把这条视频给划走了?
你可能年终要做总结,看了很多行业研报,罗列了各种数据和图表,可就是不能指向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你还可能正在做一项研究,写一篇文章,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串联起来,通宵达旦熬了三天,依旧写了不到半页纸。
你看,过去我们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上面这些现象都是,明明有米了,但你却做不了那个“巧妇”。所谓的言之有物啊,就是你要有一个明确的论点,然后用一系列素材去做论证,这里面的关键是你需要有一套方法来做“连点成线”,把你的资料变成论点。那具体该怎样做呢?
今天我要给你推荐的一组方法,来自我们得到图书最近出的新书《研究的方法》,而这套方法在斯坦福等世界名校里已经推广教学了20多年,被他们“亲测有效”。
接下来咱们来具体看看。
首先,我先说一个结论,没有“坏”的材料,只有放错位置的宝藏。
假设有一个文章选题摆在你面前,那么随后一定有一堆来势凶猛的问题,等着拷问你。比如:
写好这篇文章,你需要多少资料?它们是图表、数据、故事还是真实案例?
你该怎么评估这些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你该怎么识别和排除不相关的资料?
你该怎么让这些资料互相联系起来?
好,在应对这些问题之前,你不妨先思考一下“连点成线”这个概念。我相信咱们小时候都玩过一系列的游戏,他们其实都有连点成线的思维训练在里面,比如说拼图游戏、你划我猜(一个人比划,一个人猜词语)、儿童简笔画等等。
你可能记得小时候画儿童简笔画的经历,一本画册上满是“谜题”,上面布满了设计好的点位,编排好了数字顺序,然后你按照顺序画出线段,紧接着画面就会呈现出谜题的答案,像鲸鱼、大象、长颈鹿等等。让你在画画的同时,还学习了对动物的识别。我在文稿区放一张图片,供你回忆哈。
但是,试想一下,摆在你面前的没有这么多个点,而只有一个点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你可以在这个点上画出无数条线,对吧。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手头只有一份材料,你可以基于它往任何方向写作。
即便是现在多给你几个点,假设3~4个吧,你会发现你可以画线的方式依旧不受约束,比如说,你现在有一个素材叫作“老王是一个中年人”,咱们试图给它多加几个元素:
老王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老王是一个爱钓鱼的中年人;
老王是一个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中年人;
老王曾经被蜘蛛咬过一口,等等。
那么你能够完成连点成线吗?换句话说,你做得到用这些材料论证一个论点吗?
答案是大概率你做不到,这个阶段你也不应该试图去做。
那你可能就要问了,我是收集到的资料越多越好吗?
其实也不是。你发现面对一个选题、一篇文章,你的谜题不再是儿童简笔画里别人给你包装好,递到你手里的了,更重要的一个挑战是,你要自己创造出一个不平凡的、没有预设的、开放且有意义的谜题了。你需要自己去构想和识别未知的领域。
举个例子来说,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是这几年的热门话题,但其实我们连给这些领域正确提问的方式都没找到,更别说问题被解决了。比如:
我们该怎样把人类的复杂体验转换为机器可读的数据?
我们该如何把“生死”等概念转变成稳定可靠的、可数字化处理的“生命事件”?
哪种人类行为是可以用算法预测和干预的?等等
所以,这几年很多人对人生有一种比喻:你面对的不是一条既定的轨道,而是旷野,你玩的是一款“开放世界”游戏。
我觉得这个比喻挺妙的,跟写文章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锁死在一个窄小的模式里,你得在未知的领域先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然后围绕它来做文章。
那问题又来了,如果我找到了正确的问题,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哎,其实有迹可循的。
首先,你需要搞明白哪些点是属于你的图案,哪些点是属于其他的图案。收集资料这个过程就如同逛商场,你可能会偶然发现几款心仪的物件、顺眼的衣服,但你也有经常光顾的店铺,有明确的购物清单。无论这些资料是怎么来的,你都需要打开思路,构想出你心目中那个图案。
比如,一位考古学家挖对了地方,发现了一些恐龙的骨头,但同时,这里面又混杂了其他动物的骨头,区分出这些骨头并不难,难的是他要构想那些正确的骨头该怎样链接,才能够重构骨架。
再比如,另一位同行,在古墓里挖出的是中国古籍,我们都知道早期的中国古籍都是刻在竹简上,那么经年累月之后,竹简的绳子断了,好几部古籍的竹片就会散落在一起,这样一来,最难的工作就是把不同的竹简区分开,然后给它们排序了。
你看,给资料做区分和排序就是你要做的第一步。
其次,你需要确定哪些资料它根本不是点,而是污渍。我们知道资料无论大小,它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够回答你的某个问题,甚至是解决了某个难题。但是,你会发现,你收集到的某个资料,很可能是“别人的”而不是“你的”,因为它是跟别人的难题相关。
比如说,你拿到了一份中国城镇离婚率的数据,但你想写的文章主题是“数字游民的工作手册”,那么这个资料很可能是研究“单身经济”和“两性情感”话题的人,值得深挖的点。
但是,不排除,你发现貌似这个数据还挺有意思,你想把它作为一个点,写一篇有关“当代年轻人的情感状态可能催生的社会关系转型”的文章。
最后,你需要尽早行动起来。到目前为止,你拿到的这些点,也就是资料,不仅没有编号,它们还不按顺序来。比如说你先找到了第74号,紧接着出现的是第23号,你可能会说,我等数字都凑齐了再开始分析吧,那你这篇文章恐怕永远也写不出来了。
你需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马上开始解读你的资料,它将引导你:参观下一个档案馆,去查询另一个数据库,再进行一天考古挖掘,再去实地走访收集一波口述历史,或者再花一天听听过往的采访录音,等等等等。
而所有这些动作都会让你在纸上获得更多的点,它会让你的图案越来越清晰,也会让你进一步接近自己的答案。
好,当你识别完你的材料,这时候就相当于一位即将做一桌满汉全席的大厨,面对一后厨的盆盆碗碗,准备排兵布阵了。是蒸、煮、汆、熘、炸,还是烧、烤、腌、炖、烩?也就是说,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如何连点成线了,你需要有一个精准的判断。
前面我们提到的儿童简笔画,通常儿童的选择非常有限,大概率只能从直线连起;而作为成年人,我们常说“成年人全都要”,它既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还可能是锯齿线。
这么说你可能还是没啥概念。来,想象一下,你现在拿到了一段有关某个历史人物的材料,它可能包含了这么五个基本事实:
他的出生日期
他成长的城市
他接受的教育机构
他获得的学位
他过世的日期
咱们先拿直线来连连看,比如说:
老王出生于1914年,在通辽长大。他在兰州大学拿到了工程学学位。他死于1989年。
你看,这句话就是在一个个事实点之间画直线,它听起来没有任何阐释的必要,缺乏一些解读的空间。
接下来咱们拿曲线来连连看,比如说:
老王出生于1914年,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他成长于通辽,那个时候可能还叫做“辽源”,一个衔接内蒙和东北地区的城市。他在当时享受盛名的兰州大学获得了工程学学位。他于1989年过世。
你看,这段描述明显地给原文增添了一些额外的语境和语气,这些补充的背景信息,虽然都能被事实验证,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但这明显是作者的一种个人选择,甚至是一种写作策略。
那老王的生活受到了大战的影响吗?
通辽当时的经济状况对他影响大吗?
当时兰州大学的盛名跟老王又有啥关联,如果有是怎样关联的?
“过世”这个字眼是否意味着老王死得非常安详?
等等。
你看,很多话没有说,但又好像给出了暗示。
好,下面咱们再来看一个极端松散的例子,咱们拿锯齿线来连连看:
老王的出生刚好遭逢了一起全球性的重要历史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他的死亡则遭逢了另外一起——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他在兰州大学拿到了工程学学位,这个选择也许跟他有志于以技术报国有关。而他成长的通辽,在1918年之后实现了撤镇改县。
你看,在这段描述里,虽然没有啥有违事实的信息,但作者明显有些过度阐释;虽然所有的点都被连起来了,但是读起来像暗示了一系列值得怀疑的因果关系。
是老王的出生导致了一次大战吗?
柏林墙倒塌跟老王又有什么关系,他当时在现场吗?
通辽撤镇改县跟当时是孩子的他又有啥关系?
等等等等。
这些要素虽然都不是虚构,但放到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能“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是么。
所以,从上述的三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学到一些重要经验:
第一,呈现资料的第一要务就是尽量忠实;
第二,你不仅要呈现事实,更重要的是不能强行用事实来讲故事;
第三,连接点的方式永远是一种主动选择,你不能避免或淡化选择后的责任,而是要做经得起验证的选择。
请注意:即便资料无法为自己说话,也不意味着它们毫无行动能力,只能任由你操纵。它们看似沉默,却也拥有某种主体性。
比如,一份资料可能会不完整、有欺骗性、有无意偏差、有偏见、前后不一致,等等,你不妨把这些都作为一个检查清单。
好,到这里,这一组“连点成线”的写作方法就为你分享完了。再次重申一下我在开头提到的那个论点:没有所谓的“坏”材料,只有糟糕的“连点成线”。就好比,放射性材料放错了地方就是污染,放对了地方就是能量,能造福于人类。
顺便说一句,《研究的方法》里类似这样的好方法还有很多。这不,临近年底了,如果你是职场人,少不了要写总结、写报告;如果你是在校生,翻过年可能要面临找选题、写论文。你不妨从这本书里找找灵感、学学那些亲测有效的方法。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启发、有帮助。我们下次再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研究”两个字,你就可以找到这本《研究的方法》的购买链接。现在购买纸质书,还同步附赠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把书里的方法用起来,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