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周三,我们要听的依然是罗老师的《文明节目说明书》,今天我们要听的是《说明书》的第六集。
这期节目是从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话题说起的,这就是当年清兵入关的时候,为什么非得一定要让汉人剃头呢?要知道当时这个事可是推行得非常强硬的,当时不是还有那么个说法吗?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这个事要是仔细想想其实挺奇怪的。你看,清兵刚刚入关,要管理那么一大摊子事儿,这个时候因为一个发型问题跟所有的汉人过不去,那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那么,他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搞懂这个问题,你还能收获一个观察历史的有趣的视角。
来,咱们有请罗老师。
你好,我是罗振宇。
《文明》这个系列节目会在2024年2月28号上线。这个节目每周一期,每期讲历史上的一年,从公元1000年开始讲起,一直讲到1912年。按现在的计划,这一期工程完工,大概需要20年。
现在你看到的,算是这个节目的说明书。我想在《文明》正式上路之前,找机会跟你聊聊它的设计思路。
每次我说到文明要一年一年地讲,就会有人问我,每年都有事可讲吗?对我来说难题不是事情少,而是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择。
它就跟我们正在生活的2024年一样,题材太多了,热门人物、新奇事件、新概念,等等。我到底要选什么来讲呢?这一期我来跟你说说《文明》选题原则。
先说答案。我会更关注,历史上每一年最精彩的“关键行动”。
什么叫关键行动?我举一个例子你感受一下。
大家应该知道清朝入关之后的“剃发令”,要把汉人的头发给剃了,变成后面留一条小辫子,你别以为像清宫剧那样,只是前面剃光,当时剃掉那个头非常难看,因为留到那个头发,其实就留这么一小块,当时叫“金钱鼠尾”,大概就留一个铜钱这么大,后面一根辫子特别丑,整个头几乎是光的,那种发型。当时推行这一条是非常残酷的,有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说。
所有的汉人,你想保住这条命,不好意思头就得剃了。那问题来了,满清为什么要这么干?按说,你想要统治中国,那除了武力征服之外,各项政策的目的都应该是让反抗最小化才对啊。现在搞出这么一个“剃发令”,而汉人又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轻动的文化传统,这不是主动给自己制造障碍吗?
其实这是清廷非常聪明的一种行动策略。你想,清朝入关的时候,军队人数很少的,不过十万人左右。和他们要征服的明朝相比,实在是陷入了汪洋大海。那怎么办?有效的策略是:每获得一次成功,就要巩固一次成功。让局部的胜利能够累积成整体的胜利。如果打下一个地方,很快就又反正了,招降一波人,很快就又降而复叛了,这就很麻烦。
站在这个角度上,你再来看剃发令的妙处:
如果满清军队征服了一个地方,就要求这个地方所有人剃发。只要老百姓迫于淫威剃发了,按照汉族的传统,这就是背弃祖先。是不是背叛祖先,这本来只是一个内心的变化,剃发把它变成了一种所有人都能看见的表面化的信号。更重要的是,头发一旦剃了,很长时间才能长回来,所以即使明朝的军队打回来,你也没有机会反正,说我没当过叛徒了。那既然当了叛徒,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你看,剃头发的出发点,不是对汉族文化传统的践踏,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军政策略。它其实是要让所有被征服的人,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还要符合以下三个特征:1.心理代价极高。发不发这个信号,要经过剧烈的天人交战。2.一旦发出,信号就清新透明不可遮掩,不给骑墙派留下空间。3.制造这个信号,成本还要低。剃发嘛,不过就是动几下刀子的事,广泛实施,难度也不大。
有了剃发令之后,满清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能巩固一个地方。而且还有一个附带的效果:所有的诈降,假和谈的策略都没法用了。后来真的就发生过一次,郑成功就曾经和清廷假和谈,要拖时间,清廷说,没问题,你不是要归顺吗?我也不急着要你放下刀枪,你就全体剃发就行。郑成功就坚决不干,那清廷就好判断了:你这是假和谈,真备战。
你看,这么一分析,就知道剃发是一种在历史上起到重大作用的“关键行动”了。它背后的思虑,比表面上看起来的,要多得多。
说回到我们的《文明》节目,我们为什么更愿意选择“关键行动”作为每一期的主题?“文明”听起来很抽象,它可以是概念、观念、制度,等等。但文明的每一次具体的进步,都是由“关键行动”来推动的。
不要觉得,只有科学技术是发明,人类历史上的这些关键行动,也是需要奇思妙想和非凡决断力的发明。
比如,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让国内市场变得更统一,促进商品经济。可能有这个因素,但是在当时的观念下,这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我见过一个解释,是为了让官僚制变得可行。
对啊,你秦始皇不是要废除封建制,大搞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吗?要是封建制,只要把地块划清楚就行了,谁的粮食谁吃,谁的人谁管。现在郡县制了,都是秦王任命的官员了,那就要发俸禄,俸禄还要有定数,还要能比较多少,还要全国统一。一年给你发一千石粮食,还是两千石粮食,朝廷虽然只用发个文件就行,但是这“一石”到底是多少?这就需要度量衡了。所以你看,统一度量衡,其实是一个关键行动,没有它,朝廷里争议,我们是搞郡县制还是封建制啊?这种观念上的争议毫无意义。因为执行不了。
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些关键行动。比如宋朝选择禁军的“木梃法”,张居正考核官员的“考成法”,科举制度中的“糊名法”等等。看着简单,其实背后都既有长期艰难的演化,也灵机一动的巧思。
我们《文明》节目重视历史上的“关键行动”,也是为了向祖先的智慧致敬。人类文明的每一步进展都非常不容易,而后人因为习惯了享用这些文明成果,所谓“日用而不知”,往往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比如一说起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很多人就拿炉子上的水壶里的开水把壶盖顶起来解释。恩,原理确实是这样,但是咱们自己做一台蒸汽机试试?你会发现,200多年过去了,一旦要真要付之行动,还是挺难的。我们低估了行动本身的难度啊。
包刚升老师有一本书叫《抵达》,是讲政治演化的。其中就提到了一个词“政治发明”。对,不仅是技术有发明,政治演化,也是需要各种发明。比如,怎么有效地建设武力系统、税收系统和官僚系统?怎么在软件上塑造统治合法性和国家认同?怎么提升国家能力?怎么有效约束掌权者?等等。今天我们看到的监察制度、考试制度、考核制度、议会制度等等,都是先人们千辛万苦摸索出来的,而这些发明的价值一点也不比技术发明要小。
记得房地产商冯仑跟我讲过一件事,他说有一次去纽约做项目,请了一个律师。这律师就跟他说,等我把文件做到和你差不多高的时候,这个项目就该做完了。为什么一个项目需要这么多文件?文件里的每一行,看似都是一些概念,其实,法律文件里的每一行字,都是因为有人吃过亏,有人翻过车,都一定是发生过什么事,后人才能总结出一条预防的规范,法律的每一条都是一个行动发明。所以,看到厚厚的、一人高的法律文件,其实每一行都是人类通过行动,通过吃一堑长一智形成的文明成果。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其实就生活在这笔庞大的文明资产上面。
而我们《文明》节目最想要做的,就是打开这笔资产的库房,向每一块宝藏行注目礼,认清它们的价值,考问它们的来处,致敬它们的智慧,给当代的行动者以力量。
《文明》节目即将于2024年2月28日上线,期待它能达成这个目标。
谢谢你,我们下期节目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文明”,就能看到这个节目的频道入口,同时在内容之外还有很多相关的功能等待你来解锁,赶紧来看一看吧。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