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大师:带着温度读历史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很多同学可能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得到听书推出了一项增值服务,叫做“名家讲书”,简单说,就是找合适的老师来讲合适的书,而且“名家讲书”,是在得到听书原本服务的基础上额外增加的。注意,只是服务增值,得到听书这个产品的价格可没有变化。

而回到“名家讲书”这个产品,它的特点就是,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名师,在一个主题下,把很多本相关的好书一次讲透。比如今天我们要听的,就是“馒头大师讲历史”。没错,特别擅长讲故事的馒头大师,也被我们请来为你讲书了。接下来咱们要听的是“馒头大师讲历史”的第一讲,讲的是《失败者的春秋》(上)。

来,有请馒头大师。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馒头大师。

今天我们开始讲一本新的书,刘勃老师的《失败者的春秋》。

刘勃老师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位“70后”作家,“老师”也不算什么尊称了,因为他真的是一名老师——他一直在南京三江学院的中文系任教,后来专注于历史方面的写作。《失败者的春秋》是我接触的他的第一部作品,基本上一口气读完,颇有感触,所以决定把这本书放进我的讲书书单,和你一起来分享我的感受。

这本书大概23万字,346页,加上序章,一共分了六个部分。我会花两讲的时间来和你分享。

第一讲主要围绕前三个部分,也就是序言,“诸夏篇”和“崩坏篇”展开,第二讲则会围绕后三部分,也就是“始霸篇”“变霸篇”和“争霸篇”来讲。我希望能通过这两讲的讲述,让你对春秋这个精彩的时代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或者能有一些不一样的启发。

好的,下面我们开始。

不知道一说起春秋时代,首先进入你脑海的是哪个关键词?“宏大”?“精彩”?“纷争”?“君子”?“尔虞我诈”?“礼崩乐坏”?其实我相信可能一下子会有不止一个这样的词蹦进你的脑海,而我觉得这也是春秋这个时代最精彩的地方。因为春秋时代堪称中华文明成长发育期,也可以说是青春期。

我们都知道,和成年人相对固化不一样,青春期的孩子其实面临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而事实证明,春秋这个时代呈现出的各种现象、文化和事件,也确实对后世的中华文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勃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春秋”这个时代来落笔。总结下来的原因就是:中华文明追根溯源,固然是可以从原始社会的北京猿人时代说起,但除了考古意义上的学术考证和推测,可说的故事并不多。那么再往后呢?有人可能会说,可以从三皇五帝说起嘛。没错,《史记》的开篇就是《五帝本纪》。但即便是司马迁本人,对“三皇五帝”的事迹也有很多怀疑,读过《五帝本纪》的人肯定都知道,司马迁开篇就把“三皇”给跳过了,直接从五帝的事迹开始说的,而他在这篇末尾的“太史公曰”中也承认,“学者多称五帝,尚矣”,什么意思呢?就是“学者们大多谈论五帝,真的是好久远了啊!”

三皇五帝真正是什么样子的?恐怕司马迁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再往后呢?夏、商、周嘛,挺明确了吧?不过刘勃认为还是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比如二里头是不是当时夏朝的首都?二里头遗迹是否能代表夏朝是一个完整的文明?学术界还是存在不少争论。

相对于夏朝,商朝的存在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但商朝留下给后人推测的主要证据是青铜器和甲骨文,尤其是甲骨文,记录的基本都是有关祭祀的东西,所以后人会有一句评价,叫“商人重鬼神”。但事实上,商朝人确实重鬼神,但也是因为商朝人只在甲骨文上记录祭祀的事情,我们才会得出这样的印象。学术界对商朝文明其他方面的考证和发掘依旧在不断的推进中,也经常会有新的、精彩的观点,比如李硕老师的《翦商》中就对当时的活人献祭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并大胆推演了商朝到周朝,从活人祭祀巅峰到杜绝的一个转变过程——这本电子书在得到也有,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商之后是周,西周留下来的史料相对于之前是要多得多了,包括后来对西周历史的记载也丰富翔实很多,但其中也有些真伪难辨的东西,比如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尽管在这本书中,记录的周朝的事情比夏朝商朝的事情靠谱了很多,但还是有不少让人怀疑的地方,而且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学术界依旧还是有不少争论。又比如如何解读刻在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一来记录比较零散,二来学术界解读又各有各的观点。

当然,说这些并非历史虚无主义,我们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还是公认的,也是有确凿证据的。只是综合来看,刘勃认为,面对这些最初的王朝,我们可以了解某些局部的、明确的细节,但很难把握整体的风貌,也很难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那么从哪个时期开始,能讲一个完整故事了呢?那就是从东周开始后的春秋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留下了一本编年体的史书《春秋》,以及衍生出来的“春秋三传”,尤其是《春秋·左传》。

一般来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的开始,也是“春秋时代”的开始。但历史的分期往往不是像工厂流水线那样掐表般精准的,要开始说春秋时代,其实就必须还是要从西周晚期讲起。

所以,刘勃的序章就是从西周时代开始说起的,这一章的名字就叫做周朝“天子的困境”,换句话说,也就是周天子统治下的王朝,来到了决定西周命运的十字路口,为什么呢?因为西周衰落了。

讲到西周的衰落,肯定无法绕过两个周天子,一个叫周厉王,一个叫周幽王。

周厉王在中国历史上贡献了两个成语和一起事件。第一个成语叫“道路以目”,意思是周厉王残暴统治,与民争利,还经常派人去监听老百姓的谈话,一旦他觉得是有人在批评他或诽谤他,就逮捕入狱乃至处死,结果周朝的老百姓在道路上都不敢交谈,只敢用眼神传递意思。另一个成语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是因为周厉王希望老百姓都别讲话,他身边的大臣召穆公就用这句话劝他,意思就是堵住老百姓的嘴巴不让他们批评,比堵住河川引起的水灾更严重。

一起事件,就是著名的“国人暴动”,因为周厉王的残暴统治,当时居住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人民最终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西周进入了“共和行政”阶段。

周幽王的名气一点也不比周厉王差,他不仅仅是西周的末代天子,还贡献了一个流传几千年的典故段子:烽火戏诸侯。当然,这个段子现在看起来基本上是经不起逻辑和史料推敲的,但周幽王的昏庸加速西周灭亡,这个应该争议不大。

正是因为周天子统治力的急剧下降,导致了两个情况开始出现——这两个情况造成了天子的困境,倒过来,却也促成了春秋时代的加速到来。

第一个情况是,周天子手里可以分出去的土地越来越少。

我们都知道,狭义上的“封建”制度,就是古代君王把土地、爵位、封号赐予自己的宗室和有功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来拱卫自己。但这背后有一个问题: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整个王朝拥有的地盘也就那么大。

周天子先前拥有的土地是最大的,资源也是最丰厚的,但架不住今天赏一个,明天封一个。这种事情说到底就是周天子不断缩小自己控制的土地分给诸侯国,不断削弱自己的代价获得诸侯的效忠。

但反过来看,除了用土地来刺激和奖励诸侯,当时的周天子确实也拿不出更好的奖赏了——周天子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整合手中的资源,而当时的技术又不发达,也没有成熟的货币体系,更没有完善的官僚制度,周天子未必不知道这是在饮鸩止渴,但他也是没有办法。

他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去打仗,去征服新的土地,但因为国力衰弱,屡战屡败,拿不到新土地,到头来还是只能把自己手里的土地分给别人,不然别人就很难为你干活出力。你看,在这个十字路口面前,周天子其实是向左转也不是,向右转也不是,相当尴尬。

第二个情况,就是周朝贵族阶层越来越不听天子的话了。

这其实和第一个情况是相辅相成的:我手里有了土地有了钱乃至有了兵,干嘛还要听你的?《礼记》里就有过这么一段记录:太公望(也就是姜子牙)被封到了齐国,自他开始,五代齐国国君去世后都是要归葬回西周首都的,这叫“叶落归根”,但从第六代齐国国君开始,死了后就葬在齐国了,不回去了。

当然,在早期,贵族们明面上肯定不敢和周天子对着干的,更多的是阳奉阴违和博弈。比如周天子要武力征讨蛮族,要大家一起出兵,贵族们就会说,哎呀,诉诸武力是最粗鄙的行为,天子您只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就行了;周天子想要知道贵族的领地到底藏匿了多少人口,就想统计人口增加税收,甚至希望贵族们多进贡一些钱,贵族们就说哎呀,您这是违反了礼法,怎么可以问我们要钱呢?而且追逐利益多么庸俗啊,您只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就行了;周天子想要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疆土,有多少家底,贵族们就说,哎呀,关心这种琐事太有损您的身份,您只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就行了。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怪不得贵族们,因为从周文王、周武王开始,他们就一直把自己塑造成道德的楷模,所以也只能被贵族们绑架在道德的高地上。所以周天子在这个十字路口,明知道转向“道德”这个路口基本上是有去无回,但也只能硬着头皮转。

但后来贵族诸侯的实力越来越强,而周天子的实力进一步衰弱,这就导致贵族们不仅仅是阳奉阴违了,而是敢公开对抗了。当高高在上的周天子慢慢成为一种吉祥物的时候,当初在各块分封土地上茁壮成长的诸侯们,就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正式拉开春秋时代的大幕了。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诸夏编”。

先要来解释一下,这个“诸夏编”里的“夏”字,也就是“华夏”的夏是怎么来的。

有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这个“王土”也是分等级的,换句话说,也是有条完整“鄙视链”的,那么这条“鄙视链”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把当时的周朝天下视为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话,那么周天子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方形的正中间,他控制的这个地方叫“甸服”;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处于“二环”地带,他们的领地叫“侯服”,紧紧围绕和拱卫着“甸服”;再往外一圈的三环地带,就是并非天子分封的,但表示臣服于周天子的地区,叫“绥服”或“宾服”;再往外一圈,是还没有归顺周天子,但和天子已经结盟了的蛮夷,叫“要服”;然后就是第五圈,最外面的圈,那就像戎狄那样的势力了,叫“荒服”——周天子也不想管了,任他们自生自灭。

在这里面,二环的“侯服”和三环的“绥服”或“宾服”,这些诸侯国就被称为“诸夏”,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以及山西南部和中部。我们所熟悉的大多数春秋时代的诸侯国,都在此列,其中根正苗红的代表,是五个国家:齐国、鲁国、宋国、郑国和卫国。

刘勃在说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用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这时期,已经被架空的周天子就像是在十二宫前面中箭失去战斗能力的女神雅典娜,而这五个在太行山以东的“诸夏”代表国家,就是拱卫雅典娜的五个青铜圣斗士,可以称之为“太行山东五小强”。

接下来我们简单归纳总结一下这“五小强”。

先说郑国。郑国其实在不少人眼里有一些被低估了。应该说,春秋时代第一个冒出的强国,其实就是郑国,甚至还有关于郑庄公是春秋第一任霸主的说法。《春秋·左传》一上来也给郑国很多笔墨,所以刘勃说,如果按照武侠小说的写法,郑国出场就很华丽,肯定应该是整本书的主角了——但事实上并不是,郑国一度确实很强,但衰败得也很快,这一方面和它后面几任国君自己作死有关,但另一方面也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这一点,我们放到后面一起讲。

因为高开低走,所以到中后期就没有存在感的郑国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并不是最深刻的,除了《古文观止》的开篇《郑伯克段于鄢》,还有就是郑国人重商的印象了。可能有的人会问:什么?郑国人善于经商?我怎么不知道?别急,你想想几个著名的成语,比如“郑人买履”,说一个郑国人去买鞋,却不知道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比如“买椟还珠”,说郑国人买了个木盒子得意洋洋,却不要里面的珍珠;还比如“弦高犒师”,说郑国商人弦高半路遇见准备突袭郑国的秦国军队,就冒充郑国使者给了秦军一批犒赏品,秦军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就撤军了。

你看?是不是都和郑国的商业有关?这三个成语的典故,前两个出自《韩非子》,后一个出自《左传》,可见郑国商业发达,当时世人还是达成共识的。

再来说说宋国。宋国这个国家在春秋时代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悲情的。其实宋国一度也很强,他们的宋襄公在某些版本的“春秋五霸”中也是拥有一席之地的,但宋国的悲情也和这个宋襄公有很大关系,比如他在泓水之战中过于仁慈,遵守礼法,不肯攻击正在渡河的楚国军队,最终被打得大败,这件事可以说在之后两千多年成为著名的反面教材。

但其实宋国也不冤。就像会做生意的郑国人给当时人留下的印象是“精明”,宋国人当时被贴的标签就是“偏执”,换句话说,就是“轴”。可能有些人又有些不理解了,很简单,我们还是拿成语来说。著名的成语“拔苗助长”,那个傻呵呵的主角就是宋国人,另一个成语“守株待兔”,那个呆兮兮的主角也是宋国人;还有个成语叫“宋人御马”,说一个宋国人因为马不肯前进,就不断杀掉马,“杀马儆马”,以为可以警示下一匹马——你看,主角还是宋国人。

宋国人“轴”的这些成语和各种故事,散见于《韩非子》《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多部著作,可见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然后再来说说卫国。卫国当年的都城,是今天河南的淇县,淇县这个名字没多少人知道,但要说它在当年的名字,那可是几乎无人不知:它叫朝歌,没错,就是商朝的国都。所以卫国在春秋时期非常富裕,军队也挺强的,可以说是当时的一流强国。

但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饱暖思淫欲”,卫国因为当时在天子脚下,天下太平,国力又强,所以风气很开放,文艺气息也非常浓。不信你去看看《诗经》,那些形容男女情爱的著名句子,比如“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比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等等,这些都是出自卫国这块地方的。

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先是赞叹卫国的富庶,然后说了一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句话,你们仔细品品。卫国民风和它的国君很有关系,卫国自我作死的国君有很多,比如卫懿公,他非常喜欢仙鹤,不仅养了很多,还给它们造非常华丽的宫殿和车子,还要封它们为“鹤将军”。结果戎狄的部队打过来,他的手下都不肯打仗了,说你不是封了那些仙鹤做将军吗?让它们去替你打仗吧!

所以卫国衰败得很早,很快就从一个一流强国衰败到末流弱国了。但没想到,这样居然给他们带来了好运——到后来秦国一扫天下吞并其他六国,秦始皇自己都死了,秦二世都登基了,才想起:嚯——还有卫国这个国家存在啊?这才想起把它灭国。所以卫国虽小,但其实比那些牛皮哄哄的战国六强存活的时间都长。

卫国、宋国和郑国在春秋初期是一流强国,所以孔子周游列国也喜欢去那里,所以不要以为孔子旅游去的都是新马泰,人家去的可是美英法。

从地理上看,卫国、郑国和宋国这三个国家其实是邻居,呈一个“品”字形排列在东周首都洛邑旁边。卫国在北面,郑宋两国在南面左右比邻。他们都在天子脚下,相当于买房买在市中心,比他们往东更远一点的,是鲁国和齐国。

鲁国当初是周公旦的封地,那是当时周朝的第一实权派人物,也是礼仪制度的制定者,虽然他自己没去而是让儿子去了鲁国,但在一般人印象里,鲁国是春秋时代最讲礼仪和礼法的国家——我们的孔老夫子就是鲁国人。

后世流传下来的很多故事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孔子的学生曾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子,他也是鲁国人。他在临去世前躺在一条光滑华美的席子上等死,结果他的一位书童提醒他:那么好的席子,应该是大夫用的吧?曾子当时如遭电击,因为他的身份是“士”,是没有资格躺在给大夫用的席子上的,于是连忙叫儿子给他换席子,儿子说别折腾了,他坚决不肯,说自己一定要死得合乎礼法。儿子没办法把他抬起来换席子,结果还没放安稳,曾子就去世了。

但鲁国人真的像世人想的那样讲究礼法乃至迂腐吗?倒还真未必。道理很简单:在春秋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鲁国真的傻呵呵地凡事都只讲究礼法,早就亡国了。

事实上,鲁国经常进行大胆的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刘勃在书里列出一个统计,春秋时代,鲁国其实经常吞并周边的小国,它吞并小国的数量仅排在楚国、晋国和齐国之后,列整个春秋时代的第四位。

鲁国的国力一度也是很强的,但它生不逢时,它有个过于强大的邻居,那就是齐国。

相对于郑国、卫国、鲁国这些国家,我相信熟悉齐国的人就多很多了。这个国家我们后面还会展开讲,这里就不多说了,单单就说一点:齐国为什么能那么强大?乃至后来能成为春秋时代公认的霸主之一?

原因当然有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这也是我觉得刘勃在这本书里总结得很好的一个观点:地理位置。

其实我们说历史,是不能离开地理位置来空讲的。有一句话叫做:脱开地缘讲政治,那就是瞎讲。

放到春秋时代,我前面也多次提到“市中心”的概念,比如郑国、卫国、宋国就都在周天子脚下的“市中心”。大家想想,住在市中心的优点确实有很多:繁华、热闹、便利,各种高大上。但有没有缺点?当然也是有的:可发展的空间几乎已经没有了,所有的规矩和道理都已经给你划定了。而你如果住得远一点,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广阔,不会太束手束脚,完全有可能打造一个繁华的新城。

刘勃在书里引用了一句围棋的术语,叫“金角银边草肚皮”。知道围棋的肯定知道,围棋开局先抢角,其次抢边,中腹虽然开阔,但四面受敌,先抢下来也是没用的。

那么在春秋时代,谁占据了金角呢?我给你报四个国家名字,你可能立刻就恍然大悟了:东边的齐国,北边的晋国,西边的秦国,南边的楚国。你看,这四个国家,在当时看来都是相对偏远的,但这反而让他们受到更小的束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一旦点对了科技树,很容易就迅速爆兵成长。事实证明,这四个国家在春秋时代都先后成为过最强大的国家。

现在你再回过头来看齐国,它西靠泰山,东临大海,不仅有陆地资源,还有海洋资源,相当于打《星际争霸》或《帝国时代》,一开地图就投了一个好出生点,这和它迅速成为一代霸主之国,有没有关系呢?

所以,你也看到了,在周天子分封诸侯之初,其实就相当于给各个诸侯分配了一条路,有的道路一路平坦,有的道路崎岖坎坷,但谁能笑到最后,还真的不是你最初以为的那样。

但无论诸侯们走哪一条路,一个事实总是不会改变,那就是周天子确实是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了,这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论语》里说的那句话,四个字总结,就是“礼崩乐坏”。

刘勃在第三部分的“崩坏编”里就专门举了很多例子,总体而言,分两块:内部和外部。

从内部来说,各个诸侯这时候开始频频违反所谓的“礼法”了。比如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哥哥和弟弟可以骨肉相残,前面提到的名篇《郑伯克段于鄢》,讲的就是郑庄公为了捍卫王权流放弟弟的故事,不过不管郑庄公在这个故事里是真仁慈还是真虚伪,他对礼法还是有一些顾忌的,也没杀了弟弟。但到了后来,对亲生骨肉进行肉体消灭这种事情,在各个诸侯国家里简直不足为奇了。

这样的例子在春秋初期开始越来越多,导致一旦发生动荡,在诸侯国内弱势一方的公子就会出逃,开始勾结外部势力为自己报仇,而其他诸侯国也往往会收留流亡的公子,以此作为干涉其他诸侯国内政的理由,这种事情在原本所谓“天下一家”的礼法框架内是不可想象的。

而诸侯之间家里不断出丑闻倒也算了,关键是对周天子也不讲王法了。我们前面说过,郑国是春秋初期第一个强盛起来的国家,强大到当时的天子周平王为了安抚和取得郑国的信任,只能和郑庄公互相交换太子作为人质,史称“周郑互质”——这放到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周平王是天子,郑庄公是诸侯,后者有什么资格和前者平起平坐呢?

到后来周桓王不爽郑国,一怒之下,拉了一群菜鸡小国去讨伐郑国,结果郑国完全不怕什么所谓的周天子,拉开阵势来对着干,郑庄公手下一个贵族在战场上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事后郑庄公也只是派人去慰问了一下天子而已。你看,这还有王法吗?

不过这些事情退一万步说,也是天子和诸夏之间的所谓“家事”。我们说的“崩坏”,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让王朝崩溃的力量不仅来自内部,还来自外部。

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落,周边的野蛮人也开始频频进攻中原了。在当时,东边的叫夷,南边的叫蛮,西边的叫戎,北边的叫狄,他们都是中间的所谓“诸夏”所看不起的,但却又是最让他们头大的。其实有史籍记载,西边和北面的戎狄也有姬姓和姜姓,很有可能本来就是周人的一支,只是周人发达后,不再认这些穷亲戚了。但总体来说,由于西北方面的戎狄以步兵为主,基本没有掌握春秋时代最重要的战争工具:战车,所以中原的诸夏相对还能对付。

真正让诸夏头疼的,是当时处于南边荒蛮之地,但又迅速崛起的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国这个国家我们后面还会讲,现在就先简单提一两句。楚国在西周的分封权力体系里非常卑微,当时的等级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楚国国君只能排到第四等的子爵,比中原那些弱小的国君地位都要低很多。在《左传》里,楚国的国君就一直被称为“楚子”,听上去很不好听,好像逢人就要叫爹一样,孟子甚至还嘲笑楚国人讲的话都是“鸟语”。

你说楚国人他们气吗?当然气,但确实当时自己地处偏远,又比较落后,只能忍气吞声。但等到周王朝衰落了,而自己又迅速崛起的时候,楚国的国君就咽不下这口气了:你周天子和你的这群所谓的“诸夏”看不起我是不是?我不要你们承认了,我自己承认自己!我不要你们什么弼马温的头衔了,老子自己在花果山当齐天大圣!

于是,楚国的国君开始自己称自己为“王”,甚至给儿子都封“王”。要知道,在当时的礼法制度下,只有周天子才能称“王”,这显然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这又能怎样呢?当时的楚国已经崛起了,中原那些小国根本就打不过楚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王笑着说: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却又不能把我怎样的样子!

所以当春秋进入到这个时期的时候,局势已经很混乱了:周天子的实力肯定是不行了,而小弟们不听话倒也算了,连原来他们看不起的一些乡下人也开始耀武扬威了,这还有王法吗?这是不是要天下大乱了呢?

于是,注定就要有实力雄厚的国家站出来,成为大哥,号称要替周天子主持家法。春秋时代,就开始进入争霸时期了。

好了,今天这一讲,我们就说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就开始讲关于春秋争霸的故事。下讲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加入听书会员,一来可以畅听全场超过3500本好书,二来,新上线的名家讲书也可以全场任意畅听。注意,名家讲书这个产品只限听书会员,并且不需要额外付费。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会员”两个字,就能看到得到听书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