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心理成长圈。心理成长圈的联合主理人陈海贤老师,最近正在带我们领读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中年之路》。这本书主要是从心理学的层面来分析,中年危机是怎么来的,又应该怎样应对。
而且书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洞察,说的是中年的本质,其实是人格的二次成型。我们都知道童年是人格的第一次成型,那么中年就是人格的二次成型。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又应该做点什么呢?
来,咱们有请陈海贤老师。
你好,我是陈海贤。从今天开始,我来为你介绍一本新书叫《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副标题是《中年,是一段从痛苦到意义的旅程》。
这本书的作者叫詹姆斯·霍利斯,他是一个荣格派的心理学家。你知道荣格派和弗洛伊德的区别吗?
一般来说,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以性为基础的潜意识。而荣格的思想有点不一样,是以自我寻找意义作为一个主题的。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在今天变成了我们文化重要的部分,比如,我们熟悉的MBTI就是荣格原来的思想。荣格讲外向和内向的时候,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那种外向就是很开放、很social,内向就是很自闭。他讲的是人的力比多,基本动力是向外寻求还是向内寻求。
荣格还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概念叫中年危机。我为什么要向你推荐这一本书呢?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中年,但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得到的朋友们至少不是那种特别年轻的年轻人。大家都是有一定的阅历,参加了工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中年。无论你是不是中年,我相信这件事就是,你已经不是童年了。所以如果你不在童年,你就会经历人生的第二次转变,这就是中年之路,也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什么叫人格的第二次成型呢?我们要从人格的第一次成型说起。
人格的第一次成型发生在什么时候?我们知道,它一定是发生在童年。我们都听说过原生家庭的决定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人格、人生有着重要影响,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原生家庭是我们的人格工厂,这么说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判断力,我们不得不去依赖大人。我们只能通过顺应外在的规则,包括顺应家人的期待、社会的要求,来适应并生存下来。这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某种程度上是我们从孩子慢慢长大、参与社会的过程。
可是到了中年,有一些事就不一样了。我觉得有三件事会不一样。
第一个,原来在社会化和他人的期待下,你会压抑自己内心的需要。但现在你的愿望慢慢地开始萌芽了,你开始觉得以前大家觉得都对的路,现在觉得这好像不是你自己想做的。这就是自我慢慢开始成长,寻找自己独特的意义。
第二个,我们外在的现实也发生了变化。在中年的时候,我们常常是上有老、下有小,外界的工作没有办法给我们提供意义,亲密关系常常出现危机,我们还要负担对孩子的责任。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去慢慢地寻找我们自己。在今天这个变动的社会,外在的现实变化需要你有一个新的自我,去寻找一种新的适应方式。这常常会表现出一种心理危机,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第三个变化是什么呢?是关于投射的变化。投射这个词很重要,接下来的课里我们还会讲到。它是我们把自己的需要和期待投射到外在的对象,我们会觉得外在的世界和他人应该有理由、有义务满足我们的需要。可是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这种投射就破裂了。我们发现外在的现实并不会照顾我们的需要,他人也不能提供我们想要的那种意义。这些构成了中年的心理危机。我们成长的路径从遵循外在的标准转变成去内心里寻找答案。我们开始把对外在的期待和需要放到对自身的探索上,这个就是所谓人格的第二次成型的意思。
说到人格的第二次成型,这本书里有一个名词很重要,叫临时性人格。
什么叫临时性人格呢?其实我们在前面的书里也提到过,人永远面临着一种矛盾,就是我们真实的需要和外在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临时性人格就是我们在这种矛盾中找到的一种适应方式,就好像我们伪装出了一个人格,这个人格既能够适应外在的需要,又能让我们自己的本性有一定的存放空间。从这个角度,我在心理圈讲的第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可以说成是蛤蟆先生的中年之路。
那临时性人格什么时候会变成我们的一种心理问题呢?大家知道,其实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很多的心理创伤。不用怀疑,哪怕你很顺利,你也一定经历过很多的心理创伤,只是我们是有复原力的,慢慢地把它复原了而已。
有两类心理创伤是很典型的。一类是被忽视或者被遗弃的经历。这种经历会让你觉得自己的情感需要并不重要,你这个人并不重要,让你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所以,它也常常是我们不安全感的来源,这会是一种心理创伤。第二类是被现实生活的压力压垮的经历,这常常是我们面对着很现实的生活压力,比如,朝不保夕、不断搬家或者一些建立后又不断失去的关系。
那要怎么适应这种创伤呢?这时候,临时人格就派上用场了。所谓的临时人格就是,这个不是真实的我,我是可以被父母和社会接受的。这就能够帮助我们回避创伤所带来的焦虑。注意,我说的不是回避这种创伤,而是回避这种创伤所带来的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一个孩子如果感觉到父母不爱他,感觉到被忽视、被遗弃,这就是一种创伤。那他可能会发展出一种人格来表现出自己很强大,所以他会处处争强好胜。有时候,他在学习上会更努力,表现出自己很厉害的样子。可是,万一父母还是不爱他呢?这时候,他就会想,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强,他要强到不需要他们的爱。
你看,这就是一种防御机制。它是用来防御创伤带来的焦虑,可是它没有办法避免创伤。如果这个孩子在这样的状况下长大,他会怎么样呢?他常常会内心有脆弱的、不安全感的一面,而对外又表现出很坚强,绝对不会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甚至有时候为了让自己这种坚强的临时性人格一直持续,他会把自己脆弱的部分藏起来。他那种脆弱的真实人格去哪里了呢?这就会变成另一个我们经常用的名词,叫做“内在的小孩”。这个“内在的小孩”藏起来了,平时不会被看见。只有在绝对安全的情况下,“内在的小孩”感觉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显露出来。
这种临时性人格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外在的环境、父母的期待会变成人格的一部分?
这本书讲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儿童会直观地解释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连结,并以此作为对生活的总体感受。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父母给他的情感是安全的,他会觉得这个世界也是安全的。如果父母的情感反应是不安全的、有很多的焦虑的,他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危险的。
第二种是什么呢?儿童会把父母的特定行为内化为自我的陈述。什么意思呢?如果他的父母是脾气暴躁的,有时候会苛责他,那他会觉得不是父母脾气暴躁,而是自己不够好。如果他的父母很爱他、鼓励他,自然他的反应就是自己很好。儿童就是会把什么都变成跟自我有关,这是儿童的一个基本的情况。
我还记得,以前我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她有一段时间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这个孩子就去找妈妈玩,然后她就说,她忙着呢,让孩子走开。结果第二天,这个孩子就来跟妈妈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一个妖怪要抓他,因为他不够好,打扰了妈妈的工作。你看,这个是很奇怪的,这个孩子不会觉得是妈妈不够好,而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打扰了妈妈的工作。我这个朋友就赶紧安慰孩子,说这不是他的错,是妈妈这段时间太忙了,这就是所谓的把父母的特定行为内化为自我的陈述。
第三个是什么呢?儿童目睹了成年人与生活的抗争行为,不仅会内化这些行为,而且会内化他们关于自我和事件的态度。这个就更简单,就是如果我们看到父母与生活抗争,并且有成效,我们就会觉得这样是对的。而如果我们觉得父母总是有一种无力感,我们慢慢地也会觉得无力,会觉得没有办法用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这就会变成临时人格的一部分。这些人格是在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带给我们的,但到中年的时候,它就会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变成我们对自我的限制。中年之路就是要慢慢地推破这些限制。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陈述什么叫中年之路。这本书里说,中年之路的出现发生在后天人格和自信要求之间的可怕冲突中。过去的人格必须死亡,然后才能迎接新生。这种死亡和重生并不是终点,而是一条通道。要想更多地实现自己的潜能,获得成熟的活力和智慧,就必须穿越这条通道。因此,中年之路代表了一种内在的召回,我们从临时人格走向真正的成年,从虚假的自我走向真实的自我,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中年之路。
好,内容听完了。
心理成长圈这个产品可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它更像是一所心理学院,你关心的很多心理学课题里面都有专门的课程,而且心理成长圈还提供AI陪伴助手,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你的专属心理顾问。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心理”两个字,就能看到心理成长圈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