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不知不觉又到了“金九银十”,我们都知道这是很多人找工作、找机会、换赛道的时候。假如你也面临这方面的问题,那么今天的内容建议你仔细听听,就是为你准备的。前段时间,蔡钰老师在《商业参考3》里面做过一组专题节目,主题是把自己当做公司,也就是怎么像对待一个公司一样,规划自己的能力,设计自己的发展。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来,咱们听听蔡钰老师怎么说。
你好,欢迎打开《蔡钰·商业参考3》,我是蔡钰。
这一讲是《商业参考》的择业分考。专栏有不少用户是很年轻的职场人,这段时间就业压力有点大,我想跟年轻的朋友们聊聊人生策略。
上个月有一个年轻朋友来找我商量职业去向问题。她的情况是这样的:不到30岁,目前在一个大厂做用户增长的工作。这段时间,外面有一个AIGC方向的创业项目邀请她加入,愿意给她股份,希望她挑起内容与运营业务。
AIGC这个词你肯定知道,用AI生成内容,上半年火爆的各种大语言模型、AI生成绘画、AI生成视频都在这个新赛道上。来找她的这个项目,创始人有过成功的创业经验,新项目也已经拿到了融资。
这个抉择放在个人层面确实难做。她的旧工作不错,新offer也挺好。新工作比旧工作回报机会大,但旧工作比新工作稳妥。AICG确实很热,但创业者那么多,胜利果实未必砸到找她的这个项目头上。
怎么选呢?她来找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要从个人立场出发去考虑,而是把自己当作一家公司去做选择。把自己当公司,AIGC的offer就不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职业转型,而是一次自我的产能升级和新品研发机会。
我解释一下,把我这个朋友看成一家公司,她的主营业务就是互联网科技。那么,AIGC项目显然是顺应了她主业的趋势项目,既代表了信息增量,也带有潜在的利益增量。这个创业项目给她开工资、给股权邀请她一起创业,相当于自掏预算帮她做能力研发。这个项目又有创始人经验和投资人背书,还不会折损她已有的能力和阅历。所以,在我看来很值得一试。哪怕这个项目最后做不成,这段经历也会让未来的她更有价值。
不过,如果她决定选择新offer,她还需要给自己的创业生涯设定一个“止损点”——比如两年内看不看得到商业闭环、拿不拿得下200万用户、或者估值翻没翻10倍——她可以在两年后止损期到来的时候,再根据这些条件决定留下还是离开。
所以你看,把这个朋友看作一家公司,我们的判断模型就简化成了两个:
第一,评估哪个选择带来的价值增量更大。
第二,设置止损线,让沉没成本相对可控。
把人看作一家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决策框架,我们以后还会反复地提到。在这里,我们先讲一点:“跨周期调节思维”。
“跨周期调节”这个词,从2021年开始被中国决策层用来描述宏观政策,意思是说,制定调控政策要考虑更长的时间维度,要让政策能够在经济波动里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
不能今天堵了水龙头,会让下个月水管爆的几率拉大。公司制定战略都要择时,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去决定扩张还是收缩。而在择时的同时,公司也会做“跨周期调节”,就是在市场扩张效率变低的时候,把资源调回内部,做设备保养、产能升级、新品研发等,为下一个阶段的竞争蓄势。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hat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也是它的创作公司OpenAI没有在上一个周期跟随热点,而是把资源和时间投在未来项目上,才做出来的。
这个思路,其实我们也可以借用在我们普通人的人生规划上。对每个人来说,也不妨把自己当作一家农业公司,用跨周期调节思维来规划自己。
这本来是常识,但过去30年我们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节律里待得太久,以至于周期变幻时,不少同学仍然待在原来的惯性里。
工业社会的节律是什么?是日复一日的稳定产出,每个月领一次工资,夏季跟冬季的收入不会有明显区别。
信息社会的节律又是什么?是数据与算法永不眠,人作为辅料也得24小时在线。
而在当下,我们的时代正在换档,新全球化和新周期还没走稳,当前努力做增长的回报显然没有原来高。在这个阶段,我们其实挺值得以提升下个阶段竞争力为目标,来调养身体、学习新技能、监测新趋势。
这些事情其实听起来不新鲜,它们可能常年就待在你的日程表里。但当你把这些事情当作有截止日期的战略任务来做的时候,你会更容易明确资源的投入、也明确各个项目期限,也会更有行动力。
比方说,接下来100天,要不要试试每天快走3公里来降低血脂;每星期用1个小时阅读新疆发展的各种新闻;或每天学10分钟的越南语、西语等等。你不用永久成为高自律人士,而是到期就停;做这些也不是虚幻的“为了自己好”,而是为了确切地在1年后的某个方向上强过同龄人。
我们正好这会手边开着无人机公司大疆的官网,我拿它的招聘网页举两个例子,它的社招网页页面有两个岗位很有意思。
一个叫“中级法律事务岗(海外)”,大疆想找人给它的欧洲或美国公司提供劳动人事、市场推广等事务的法律支持。希望这个人能够审合同,能够帮海外公司实现合规,还能够跟海外监管机构沟通、还要能够处理当地公司的纠纷和诉讼。
这个职位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高吗?我看着不高,本科学历,有2-3年律所或公司法务工作经验都行。
大疆这个招聘需求挺有代表性。正好9月底北京举办全球工商法治大会,这个会上透露了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中国现在有68万律师,但涉外律师只有1.2万。这1.2万人每年要处理多少件法律事务呢?1300多万件。根本忙不过来。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律师去帮他们分担?因为“法律英语”筛掉了一大批人,而“熟悉海外市场文化与规则”又筛掉一大批人。
而我们再看人才供给。中国2022年有81.6万人报考了国内的司法考试,202万人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果中间有一部分求职者把备考精力拿去研究怎么当好涉外法律人,这可能是比考公考编回报率更高的“研发投入”。
在今天的时代里,中国铁了心要重建新的全球化、新的经贸秩序,那么成为涉外法律人也不会是普通人的职业终点。新链接里的跨境企业们,需不需互相商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标准?需不需要推动建立新世界里的新共识和新规则?显然都是需要的。这些新规则的磋商者,也会需要从涉外法律人里涌现。
大疆在招聘的另外一个有趣岗位叫“中级产品测试工程师”。它只需要大专学历起步,有三年的飞行测试相关经验就可以。这听上去也没有太高的门槛,能够学会测试无人机、愿意去往各个市场、能够写测试报告就行。
这个岗位有趣在哪呢?我们发散一下:你从上一个岗位就能知道,大疆正在全力扩张海外业务。它在海外卖出的各种农业无人机、测绘无人机,需不需要有人测试?需不需要有人给客户做培训、做售后?一个大专学历的测试工程师,哪怕你此前的测试工作经验不是飞行相关的,但你如果刚好会一点葡萄牙语或土耳其语,你的竞争力是不是就填上了?大疆是不是就会愿意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在体内学习和熟悉飞行测试?以及你在未来会不会有更大的机会,成为它某一个海外区域的中层,毕竟有语言优势,还有可能往销售这类资源更多的部门流动?
所以,你要是愿意也翻一翻大疆的招聘网页,会发现它在招销售、培训师和技术支持等等岗位时,还真的有不少小众外语需求:土耳其语、西语、韩语、葡萄牙语,人家都想要。
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像大疆这样正在坚决出海的企业还有很多。这些需求,也正代表了所有出海企业的人才需求。
总结一下。如果这两年你没有遇到回报率太好的职业和发展机会,你不妨把自己看作一家公司,去跨周期地考虑如何给自己保养设备、升级产能和研发新品。比如说:
1.把健康养生调成你的第一战略目标——这次,养生不是妈妈的秋裤,而是有明确回报的保养设备和优化净资产的理性行为;
2.盯住市场的新趋势变化——像新疆、一带一路、大疆出海,这是在给你自己找新品研发方向。这件事,只要你守在专栏里,我也会持续帮你做;
3.你可以找一个真实环境,学门小语种——这是在给你这家公司升级产能、搞研发。怎样的语言环境算真实环境呢?比如要求自己每天看懂一个Lazada的印尼语商品页面;在小红书认识两个阿拉伯语博主,经常跟人家聊天等等。对了,网易最近推出了一个可以陪你练习英语口语的AI虚拟人,这个App叫Hi Echo,你也可以去看看。
如果你觉得本讲的思路对哪个晚辈有参考,也期待你转发给他。关于用公司逻辑来理解个人成长,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很多的问题,以后我们会慢慢展开。
再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蔡钰老师的《商业参考3》已经更新完毕,现在加入可以一次学完,看懂这一整年的商业趋势。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商业参考”,就能看到这门课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