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最佳焦虑水平”,将焦虑转化为进步动力?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今年的十月,我们的得到电子书会员产品就已经上线整整5年了。得到电子书会员是2019年10月18日上线的,到今年的10月正好五年。而在这个五周岁的日子里,我们也为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福利,原价229元的电子书年度会员,现在只需要189元。

同时,我们还有优惠组合,其中包括电子书年度会员、听书年度会员、亚朵年度会员以及学神实体礼盒,感兴趣的同学推荐你多多关注。

好,回到今天的内容。最近,在得到电子书里面有一本书非常受欢迎,是一本6月出版的新书,书名叫做《烧掉你的船》。主要讲的是,怎么把焦虑转化成行动的动力。接下来我们要听的是这本书的听书解读版。

来,咱们一起听听看。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听名字就有一股很燃的感觉,这本书叫做《烧掉你的船》。相信你肯定听过一个成语,叫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典故来自西楚霸王项羽的巨鹿之战。话说项羽渡过漳水之后,命令士兵把船全部凿沉,把炊具全部捣坏,只留下三日的粮草,以这种无路可退的境地倒逼士兵们将潜能发挥到极致,最终大获全胜。

《烧掉你的船》这本书的书名,正是来自这个典故。虽然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美国的企业家,但是当他偶然看到这则东方典故时,感到强烈共鸣,认为它生动地诠释了自己人生成功的秘密。他的人生就是一路不留退路,全力以赴的过程。于是,他把自己的这本人生经验之书,取名叫“烧掉你的船”。

这位美国的企业家是谁?他的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叫做马特·希金斯。他是一个在美国还挺知名的投资人,自己也创立过一家上市公司。虽然,他的知名度跟马斯克、乔布斯等全球知名的美国企业家相比,不那么响亮,但是这个人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他有一个戏剧性的逆袭人生。

他生长在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贫困社区,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蟑螂,家里有三个兄弟,靠单亲妈妈给别人打扫房间来赚钱养家。更糟糕的是,他在十六岁的时候高中辍学了。就这样一个出身贫寒,没有学历背景的人,没有人能想到,在辍学后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他是一路向上生长,在二十六岁的时候成为纽约市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新闻秘书,后来又成为美国一支橄榄球队的副总裁,之后他又创立了自己的上市公司,再之后又参加了美国的一档知名的商业节目,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投资人。

可以说,马特·希金斯是拿着出生时的一副烂牌,依旧把人生打得异常精彩的人,是一个从底层不断地向上生长,不断砍掉后路,或者用作者的话说,烧掉自己的船,不断迎接新挑战的人。

我认为,了解这个人的人生经验,可以给想要终身成长的我们,给困在现状里,不知如何突破,有点焦虑,有一点踌躇的人们,一些力量和具体的成长心法。虽然说,这本书是他的个体经验,未必适用于所有人。你甚至会觉得,这个人有点极端。但是,他的那股精气神儿非常能感染人,而且他的成功心法里,说不定也有一些能够点亮你的部分。那这位逆袭者、冒险者的人生经验是什么呢?接下来,咱们就进入这本书。

这本书不仅主标题有意思,章节标题也有意思,我这次解读,就沿用了原书的章节标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叫涉入水中,我们将谈到,为什么作者说,烧掉你的船,事情才能成?第二部分,叫绝不会回头,我们在开拓新事业的时候,往往会感到焦虑,该怎么应对?第三部分,叫造更多的船,我们在一个事情上取得成功了,怎么去持续成长,把自己的经验快速复制出去呢?

接下来,咱们就进入第一部分的内容,什么叫做烧掉你的船?其实它有两层意思,咱们先来说第一层,叫做,请放弃你的B计划,也就是备用计划。

作者说,这是他成功最大的秘密。他认为,计划越多,越会阻碍成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就不能给自己留后路。

这个观点挺有意思。我们总是说,不要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或者,凡事要讲究个稳妥,要给自己留退路。但是在作者看来,经营基金的时候或许需要多元分布,但是在经营人生的时候,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这个看法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开头提到,作者在十六岁时就辍学了。其实他当时的学习没有那么差,但是,因为他立志要出人头地,靠当时的成绩只能上一个不怎么样的大学。作者认为,倒不如放弃高中学历,转而去读夜校,提前拿到专业文凭,提前进入社会打拼,胜算更大。当时他的辍学,可想而知,引发了同学、老师的集体嘲笑。也有很多人劝他,可以先把高中文凭拿上,再去闯也不迟。但是作者就是要把自己的后路切断,倒逼自己去闯荡。再后来,他也确实拿到了夜校文凭,从做合同工开始,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他到橄榄球队任职后,一步步做到了高管的位置,但是他发现,自己一直在管理常规事务,晋升空间也有限,于是他当机立断,辞去了高管的位置,去创业。有人也建议他,可以一边做着管理层,一边去做个副业。但是,他又是先把自己的后路斩断了。再后来,他参加了一个商业的节目,收到了很多的好评,他又觉得这个商业节目我自己也能干,于是他又从这个节目里离开了,创立了自己的节目。

这听起来实在是一个很梦幻的人生。你就感觉这个人虽然开局艰难,但是奋斗路程就跟开了挂一样。在作者看来,他并不比其他人聪明,更没有其他人的资源,他能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破釜沉舟,放弃B计划的勇气。

其实,也有实验研究证明过这一点。有研究者让参与者为目标制定备用计划,然后持续追踪,结果发现,这组人的表现不如没有备用计划的那一组,甚至他们对于自己原先目标的达成已经不那么在意了。

研究者认为,有备用计划,就相当于只迈出半步。在心态上,人们是抱着一个试探的心态,而不是必胜的心态。这种做法是会阻碍人前进的。著名的演员施瓦辛格曾经也做过一次热度很高的演讲。他的演讲题目就是,我讨厌备用计划。他说,备用计划变成了一个阴暗的安全网。我心里知道,如果我失败了,还有别的东西为我兜底,这会让我的表现变差。

这也让我想到,我曾经看到的一个投资人的访谈。有人问他,你看了这么多个创业者,你认为成功的创业者和失败的创业者的区别是什么?本来我以为,这位投资人会说是创业者的才能不同,或者拥有的资源不同。

但是这个投资人说,是欲望。最大的区别是,这个人到底有多想成功。这个投资人说,现代人由于信息获取渠道太多,所以都变得很聪明,遇事情就爱给自己找好几条路,但这就导致他们没有办法在一条路上去全力以赴。换句话说,他对于达成目标的欲望被分散掉了。而真正能成功的人,会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时间、心力都灌注到一件事情上。

这个投资者最后就建议,如果你还是一个对自己的人生有期许,还想要往上搏一把的人的话,建议你主动活在信息茧房里,不要去听、去看那些跟你的目标相反的证据。比如说,你今天就是想冲着管理层跃升,那么就不要去看那些“管理者吃力不讨好”等等的一些职场“老炮儿”的经验。如果你今天想要创业,那么就要去看创业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成,而不是听很多人给你分析创业成功的概率有多低。

在作者的身上,我也看到了这位投资人表述的,这样一股全力以赴的精气神儿。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敢斩断后路;在他有了一切的时候,他依然敢斩断后路。

咱们再来说,“烧掉你的船”第二层意思。作者说,你要敢于放弃那些看似很稳妥,实则无法助你达成人生目标的事情。

作者说,有的时候看似安全的路,其实是冒险的,而看似冒险的路,往往更安全。因为我们所认为的安全稳妥之路,有可能只是温水煮青蛙。而如果我们真的非常现实地去思考一下,自己和目标的距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惊醒,原来这条路是最慢的。

比如说,作者辍学之后,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考到了法学院的夜校,最终进入了一个律师事务所实习。在旁人看来,他已经实现了人生的跃迁。但是他在行业里浮沉了一段时间发现,律师事务所的竞争非常激烈,他如果想晋升到理想的职位,不仅需要踩准每一步升迁的机会,而且即使这样做了,依然需要八到九年的时间。这条路看似稳妥,实际很难。所以作者就果断转行了,把自己多年在法律专业的努力放弃了。

作者说,我们一般人会觉得,在职场上打拼就是要按部就班,在一个公司等待逐级升迁。我们假定成功有一个既定的顺序,你必须是先做到经理,下一步才能做到总监,你必须有做CEO的经验,你才能自己创业。

但是在作者看来,这是一个谎言,这不是世界真实的运作方式。这个世界真实的运作方式是,成功是跳跃式的,你要先跳到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里,然后再在其中做渐进式的努力。这一步跳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对人生还有更高追求的话,审视一下你眼前的路,是不是进展缓慢?如果是,不如就冒险做一个大跨步。

有人会说,我到另外一个行业毫无经验,我怎么能保证自己被录用,并且能做得好?在作者看来,人生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们可能都幻想着完美的一刻,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经济上有保障了,再去尝试新东西。但实际上,当你的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你的年龄就大了,当你有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你肩上的责任也重了。所以在作者看来没有完美的时刻,只有现在就行动。

而且,只要你的核心技能点跟新方向有一定匹配度,即使你只是对这个领域有个模糊的判断,你依然可以大胆去试一试。就像这一部分的标题说的,涉入水中。先把你自己扔到水里,没有他路可寻的时候,你就会在高压之下被倒逼出潜能。

说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作者是一个冒险型人格,是一个“狠人”。他喜欢先把自己拘到局里,然后再倒逼方案。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业是在2010年左右,当时美国刚结束金融危机,总体的经济环境并不好。所以,作者的做法未必适合所有的人。但是,我们至少能看到一种活法,领略到一个眼里有光的人,对未来全力以赴的勇气和闯劲儿。我们也可以经由他,对自己当下的生活形成一点儿思考——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我们已经习惯了权衡利弊,求安全求稳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否B计划太多?在具体的决策中,我们是否也该尝试一下,烧掉自己的船?

好,咱们再接着往下说。假设我们闯入一个新领域了,我们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会感到非常的紧张、焦虑。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有很多书在教我们,如何平息焦虑。但是,作者却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说,不要去否认焦虑,或者是跟焦虑做对抗,要学会利用焦虑。

什么意思?作者说,如果你向自己提问,你现在感到舒适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就有问题了。因为感到舒适意味着,你没有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你的才能被浪费了。

作者认为,不适感,才是推动个人成长的关键要素。它跟我们当下流行的,所谓松弛感、掌控感等观点是相反的。也有研究者做实验发现,参与者在参加了一系列的不舒适活动之后,比如说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人打交道,尝试一些自己不擅长的运动,对个人成长的评价最高。也就说,你想要成长,就要忍受不舒适。所以,作者认为,感到焦虑,就对了。这证明你正在突破舒适圈。

当作者在橄榄球队任职的时候,他发现那些有名的教练训练球员,都会用一些极端的压力去逼着他们走出舒适圈。比如说,他们会要求球员去跳芭蕾,以及他们会找一些重金属音乐来轰炸场地,让球员们在打球时听不到彼此的声音,进入一种混乱状态。

作者本人也有经历。他高中辍学后,到一个国会议员的办公室打杂。那个时候,他每一天都很焦虑,觉得自己学历又低,什么都不懂,特别害怕别人发现他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正是这种焦虑促使他,竭尽所能地去增加自己的价值。有一次,主管要求用电脑进行一些邮件的合并工作,做出几百个个性化的信件,打印出来发放给议员的支持者。这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也要求熟练使用电脑。当时,作者只有17岁,从来没有摸过电脑,但是他自告奋勇接下了这个工作。好几天的晚上,在大家都离开办公室了之后,他就开始研究怎么用电脑。在截止日的早晨,他终于把工作做完了,在办公室的角落睡着了。

他的举动给领导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他这一批实习生在项目结束后都被解雇了,只有他被留了下来。到26岁的时候,作者成为纽约市最年轻的市长新闻秘书。

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作者成为投资人之后,有一次,他看到了哈佛大学在社会上招募讲师的机会。他特别想争取,但是又感觉到非常的不自信。但是,作者没有放弃,反而是利用自己的焦虑来迫使自己拼尽全力地去准备。

他先是去调研了哈佛大学商学院同学们的需求。掌握了需求之后,他把自己家布置成了一个模拟的教室,搬进去一块黑板,还买了书法练习册改善自己的笔迹。为了改善弯腰驼背的习惯,他还买了一个姿势矫正器。甚至,他为了在讲堂上有个好形象,减重50斤。就这样,为这次讲课,准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他的课堂表现,可想而知是非常好的。下课之后,有个学生塞给他一张便条,上面写的是,这是他在哈佛商学院上过的最震撼的课程。作者非常激动,把这个纸条装裱了起来。

作者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各方面条件不够好,所以一直在跟焦虑作斗争。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次次的焦虑,带给他的都是优势,让他更加充分地做准备,注重细节,最终表现得超越期待。

不过,话说回来,作者也提醒,焦虑也不能过头。有两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发现焦虑和我们的成长之间,呈现出一种钟形曲线。也就是说,适当的焦虑可以帮助我们发挥出最佳的状态,但超过了临界值,焦虑就会阻碍我们的行动。所以,作者说,我们想要做成事情,需要利用自己的焦虑,但同时也需要控制自己的焦虑,不要让它阻碍行为。

接下来,咱们就来说一说如何应对过分的焦虑。作者给到了三条实用的建议。

第一条建议是,可以去寻找一些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科学理论往往会给人带来安心感。

作者有一段时间,经常因为时差的问题失眠,有一次整整48小时没有睡觉。他就很担心睡眠会对自己的智力和身体产生影响。然后他就上网去查,发现有一个研究说,只要失眠的时间不超过72小时,次数不频繁,对于智力和身体表现的影响并不大。他看到这个理论之后,就感到很安心,后来竟然就睡着了。作者发现,科学理论不仅能指导行动,还有一种心理安慰的作用。

第二个建议是,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重构你的经验。也就是说,经历是一回事,怎么看待这个经历又是另外一回事儿。有一段时间,在作者越来越成功之后,他开始隐藏自己灰头土脸的过往,每天穿着定制西装,金光闪闪地出现在演讲场合。但是,越是隐藏过去的自己,他的内心就越脆弱。他意识到,如果他想要真正的强大,就必须全然接纳自己的过去,而且把自己过去的经历当成一份礼物。

为了转变这个观点,他要求自己把过往的经历当众讲出来,而且不是以羞耻的态度,而是以自豪的态度。结果,演讲之后,他看到底下好多人都在抹眼泪。他才发现,其实当你自己能用不一样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经历时,别人也不会嘲笑你的,他们会对你抱有深刻的同理心。

再比如说,如果有一件事情是你不得不做的,你就可以在心里重构信念说,这是我想要做的。我不是必须工作,我是想要去工作。用这种方式,来取消你的被强迫感。

在万维钢老师的《精英日课》第六季里,他也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认知重构的重要性。在这里我引用他的一句非常有启发的话:人对世界的感知是以故事的方式,而不是客观真相存在的,每个人都活在他自己给自己讲的故事之中。那既然如此,重构就是换个更好的故事讲。好不等于真实,有用就是好的。

好,接下来咱们再来说第三个建议,叫做,谨慎选择你的朋友圈。说白了,就是不要跟唱衰者在一起。作者说,新的事业在一开始都是非常脆弱的,我们的心里也都会有一些自我否定的声音。这个时候,我们要去呵护自己的梦想,创造一个正面的环境来支持你的初期计划。

有一个有趣的研究,研究者找到一个球手,蒙上他的眼睛,让他去投球。无论球是否投中,现场观众都会对他发出嘘声,结果这个人完全失掉了平时的水平,十个球一个都没投中。接着,研究者又让观众在他投球时,发出欢呼声,结果这个球手在十个球里投中了四个。

作者说,信心对于一个新事业探索者,一个容易感到焦虑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对你的事业有了掌控感之后,你有大把的时间去跟批评者们在一起,进行压力测试。但是在最关键的早期孵化阶段,你还是要跟支持你的人在一起。

好,刚才我们讲到了在新事业启动阶段,如何控制并且利用焦虑感。接下来咱们来说说,怎么能够把你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保持而且复制下去,也就是第三部分的主题,如何造更多的船?

首先,作者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他说,虽然他分享的事情都有点冒险,但是请相信,在冒过险之后,这件事就变得简单了。这是一个关于习惯化研究的经典观点,当你习惯了做某事之后,这个事情就会变得更容易。

比如说,作者在哈佛商学院第一次授课的时候,准备了一年的时间,但是第二次授课,他几乎不用花时间和精力准备了。作者说,在把逻辑跑通之后,巩固成果、复制成果的过程,一定比你一开始开创成果要容易。这一点我们要有信心。

再来,作者提醒,既然你已经站到了一个优势位置上,就要充分去识别和利用这个位置带给你的每一项优势。作者做管理者这么多年,接触了很多员工、运动员,他发现,绝大多数人只是把工作当成工作,把自己当成一个打工者,并没有意识到,其实工作带给他的身份,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赋能。有极少数人意识到了,他们就会更成功。

比如说,作者在橄榄球队任职的时候就发现,虽然所有的橄榄球运动员都知道自己会退役,要为退役之后的职业生涯做准备,但是似乎没人采取真正的行动。只有一个球员,了解到他有投资经验后,给他打电话,请教怎么去投资才能保证自己退役后的稳定财务。甚至,在这个球员越来越有名气之后,他利用自己的名气去找到了巴菲特,促成了一次谈话的机会。你看,这个人他就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位置以及自己的名气,是有其他作用的。

巩固自己的成果,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识人和用人的能力。我们要开始考虑,谁能帮助你滋养你的想法?谁能帮助你把事业做大?作者说,充分释放别人的潜力,才能给予你更进一步的自由。

在今天听书的最后,我们就来分享一下作者对于识人和用人的看法。他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了值得依仗以及应该清除的各四类人。我们也可以自我诊断一下,我们以及我们身边的人,属于哪一类?

我们先来说值得倚仗的四类。第一类叫做远见者,就是能看清楚未来世界面貌的人。他能帮你把握未来的方向。这类人是最稀缺的。

第二类人叫做催化者。如果说,远见者是一个电影剧本的编剧的话,那么催化者就是电影的制片人。催化者会帮你的愿景落地。他们的组织能力、运营能力很强,非常擅长跟人打交道。

第三类人叫做执行者,执行者也是帮助愿景落地的人,但是执行者和催化者的区别是,催化者有一定的系统意识,但是执行者更强调在自己的细分领域里做到最好。换句话讲,执行者是一个可以为了树木,忽略森林的人。这类人往往责任意识很强,做事情很靠谱。

第四类人叫做沟通者,这里的沟通指的是对外的沟通。这类人承担了公关的功能。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讲故事,他可以把你的才华和你公司的光辉事迹,用充满感染力的方式讲给别人听。

作者说,如果你想造更多的船,让你的事业铺陈开,你需要倚仗这四类人。如果这些人比你的能力还要强,你更应该感到高兴,千万不要去阻碍别人。庸才会雇佣蠢材来让自己显得像个天才。但是如果庸才雇佣了天才,他就会变成天才。

同时,作者也提醒,还有那么四类人,会对你造更多的船形成阻碍,咱们来说一说。你也可以自我诊断一下,自己目前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第一类人,叫做打压者。这跟咱们之前提到的唱衰者有点像,他可能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但他从来不会给予你认可。这样的人,在作者看来,应该远离。因为这个世界还有很多人是既可以给你鼓励又可以给你建议的,你没有必要去跟打压者相处。

第二类人,叫做掠夺者。他跟你相处的目的是掠夺你所擅长的东西,据为己有,但是他却不会为你创造价值。这类人非常擅长PUA战术,把身边的人哄得团团转,最终是只有他受益了。

接下来说的后两种,属于组织中的大白兔,看似无害,实则有害。

第三类人,叫做受害者。这类人对人生总是充满了抱怨,非常影响组织的士气。作者在32岁的时候得过一场癌症,因此遇到了一群病友。这个癌症有95%的存活率,作者发现,这群病友对病的态度明显分成了两类。有一类人,天天都在哀叹自己的不幸,挂在嘴边的话是,为什么是我?但是还有一类人的心态却是,我们大概率能活下去,这不已经是一种幸运了吗?所以,作者意识到,面对同样的事情,心态不同,眼里看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受害者心态会暴露无遗。而这种心态会让人和组织,跌入无尽的深渊。

第四类人,叫做殉道者。这类人每天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尽可能多地承担责任。看起来很好,但问题是,他们承担了超过他们能力可以处理的责任。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好意思拒绝别人,也可能是他们想逞能。糟糕的领导者会奖励殉道者,认为他们是劳模,但实际上,殉道者对于组织的公平机制是有破坏作用的,而且由于精力过于分散,他们可能一件事都没做好。

好,以上就是我们为了造更多船,扩展自己的事业,需要依仗和规避的几类人。那到这里,这本书就为你讲完了。

在这本书里,我们分享了一位从底层一路向上生长的冒险者的人生经验。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它的标题“烧掉你的船”,它指的是,当我们想要向上一搏的时候,要有勇气放弃B计划,放弃那些看似安全却离目标越来越远的路。同时,我们也分享了当我们踏上新的征程之后,如何利用和处理我们的焦虑情绪,当我们想把事业做大的时候,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位置带给自己的优势,以及倚仗他人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想起一句话,叫做“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我自己有一个感受,我们现代人由于分工机制越来越完善,人生规划的知识越来越充足,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习惯于在框架之中生活。在这样一个时点,我们需要这样一本书,需要认识这样的一个人,他们能够在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人生过得好像还不错,但是似乎缺了点劲头儿的时候;在我们想要逃离现状,但是又犹豫、焦虑的时候,给我们推一把的力量。我也相信,每一个勇敢的心灵,都值得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最后,还有个特别提醒,我的同事、作家贾行家老师,同时他也是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这两个产品的总编辑。今天9月19日晚上8点,贾行家老师会在得到直播间发布一款新产品,叫做“新书过眼录”。这个产品对得到听书和得到电子书的会员是免费开放的。假如你感兴趣,可以在今晚8点来得到直播间看一看。

同时,在得到首页搜索“听书”或者“电子书”,就能够看到得到听书或者得到电子书的购买入口。尤其是现在得到电子书会员5周年,这两个产品都有相关的特别优惠,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