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跳出“小镇做题家”陷阱?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脱不花,这是我帮邵恒代班的第20天。

今天一开始我想先跟你同步一个新名词“小镇做题家”。什么意思呢?

简单来说一下前情提要,就是在豆瓣上有一个著名的小组叫“985废物引进计划”,最近小组的成员发明了这个词,“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特指小镇走出的名校生。就是那些家境平凡、来自小镇或者农村、学习认真、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了985/211的学霸。

不过跟高分低能这种标签还不一样,小镇做题家指的不是他们的特征,而是他们的处境。这些年轻人的成长过程所接触的环境相对单一,所以来到名校之后,时时刻刻都暴露出眼界不够开阔、人际关系能力偏弱、社会竞争力不强等等问题,在就业、留学等挑战面前,只会做题,当然就会遇到很多障碍,他们自嘲自己是“做题家”,就是除了做题很专业,别的都不行。

这个标签有鲜明的年龄差异。对于我们公司的70后80后来说,放眼一望,几乎人人都是小镇做题家。罗胖来自芜湖、李倩来自银川、蔡钰来自柳州、快刀来自驻马店。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这代人靠高考改变命运,在北京留下来、生根发芽。

不过,对于90后或者95后来说,这个小镇做题家标签可就很扎心了。确实,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使得职场对新人的能力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门心思只会考试做题,的确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了。

不过,毕竟是做题家就比不是做题家要强得多了,因为这至少说明这个年轻人的智力和学习力很强。那么,我们就把不当“小镇做题家”这个目标也当成一道题,认真来解题不就行了吗?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就是个“小镇做题家”,我的建议是,给自己强行定任务,多学点儿专业知识以外的东西。我们公司的小同事曾经多次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给他们的锦囊都是:让自己学得更快更有套路。

比如:

1.第一条建议就是别当伸手党。一旦你进入社会,就没人再有义务给你规定课程表了。要给自己设定学习任务。把学习当任务,形成习惯;把任务当学习,盯住目标。

不仅目标要自己定,资源也得自己找。

2.想学什么,先在可信的学习平台比如得到APP上搜索一下,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把这些现成的、公开的学习资源先用起来。这些课程不一定能帮你彻底完成这个领域的学习,但是一定能帮你建立学习的框架和正确的认知。

3.如果得到的课程不能满足你的特定需求,那么,别躺倒,把你的需求整理出来,去问问前辈或者上级,大概率他们手里就有现成的学习资源或者渠道。

如果你觉得这些学习资源还不够,那下一个方法就是认真观察。

4.观察市场上哪些人或者机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高手。然后请自己的上级、老师帮助联系,去面对面地请教一下。去的时候别光问这个问题本身,千万要记得问一个万能问题:在这个领域,您本人是通过什么方式学习的?这个问题特别有用。

5.这些方法都是多快好省直达目标的捷径。当然,要想真的学到东西,最重要的是学会问好问题。什么是好问题?就是那些带着特定挑战的、通往行动和决策的问题。好问题才能帮助你展开“项目式学习”。

6.举个例子就清楚了。比如,小镇做题家可能会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能力感到苦恼,有人会因此去买很贵的课程,甚至看很多书来做笔记,但是,请注意,这是路径依赖习惯性的做题,不是在项目式学习。

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我建立一个具体人际关系改进任务,比如,要求自己和单位里直接分管的领导进行一次高质量的绩效沟通,并且达成一个具体的目标,比如在这次沟通中领导愿意给我提出两个非常具体的改进方法指导我。围绕着这个“项目”来展开前期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

又比如,如果你想提高你的文案能力,那么你永远不要问某位老师“我该怎么学习文案能力”。水平再高的老师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正确做法是先要求自己写一个文案的初稿,然后带着自己的初稿,请老师指导你改一稿。

7.学到一些东西之后,别捂着,进入社会之后,你和其他人的关系就不是考试排名次的竞争关系了,越开放共享,越有利于自己的学习。我自己二十多岁时的学习主要受益于我找到了一个机制——就是定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没有别人听,就讲给我妈听。既能巩固学习成果,又能激发他人的参与从而为自己创造更多学习资源。

说完了这些,我还有个掏心掏肺的提醒,那就是无论在任何场合有句话永远不要说。哪句话呢?就是“我的学习资源不够”。这个世界上的资源满坑满谷地堆在那里,只等有心人来开采。一个人如果抱怨学习资源不够,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是一个不学习的人。

前面说的是小镇做题家本人。其实,无论是小镇还是大城市,退化成“做题家”都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所以,现在的父母都觉得要给自己的孩子多开发一些领域的潜能,防止孩子只会做题。落实在行动上,就是焦虑的家长们纷纷给孩子去报班儿。然后报什么班儿,怎么报班儿,报班儿之后孩子不愿坚持怎么办,就成了家长新的焦虑来源。

对此,得到锦囊的智囊团老师叶壮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首先叶老师提醒家长,报班儿不是为了让孩子有“先发优势”,而是为了让孩子能快乐探索。因为如果孩子还处在幼小衔接期间,所谓“先发优势”在基础教育领域,并没有绝对影响力。就好像一岁的孩子,到底是13个月学会走路还是14个月学会走路,家长都很关切,但是只要你一考虑他这一生的时间,你就会知道,这一个月的所谓领先,简直毫无意义。落实在学习上也是一样。

2.而且,在一个人开始学习的初级阶段,最重要的基础并不是掌握的知识,而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被逼着硬灌了很多知识,以至于习惯了不逼着就不学,结局很可能是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表现出的现象也很常见,就是在小学低学段期间,这部分孩子往往感觉“我都会了”。进入中高学段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内容,反而不知道怎么学了,于是成绩开始下滑。这时家长很着急,忙着去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但你不知道,这个阶段的问题可能是在他7岁以前的学习习惯所决定的。

3.叶老师还想跟家长说,别着急,哪怕你的孩子一个兴趣班也没上过,他们也并不是所谓的零基础。因为日常生活中肯定已经耳濡目染了一些基础知识——汉字、基础数学知识、单词,还带着一些来自家庭的学习观念、习惯与风格。这个储备有多寡之分,但只要孩子没有丧失好奇心,已经足以让一个孩子随时开启自己的学习生活。

所以你看,家长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当中给孩子当好榜样。所以,家长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吧?就是给孩子创造体验丰富的这样一个家庭环境。

4. 说到对孩子的培养,另外一个研究也很有意思,值得说一说。就是作为家长来说,如果你能增加孩子在整个成长经历中的体验多样性,就可以帮孩子提高他们的基础智力水平。

在马尼托巴大学的一个经典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环境对于大白鼠的智能有着近于决定性的影响力。在信息丰富的环境中,愚蠢的和聪明的,最后都变得一样聪明了;在信息贫乏的环境中,聪明的和愚蠢的,最后都变得一样愚蠢了;只有在普通的环境当中,聪明大白鼠和愚蠢大白鼠之间才显现出来了智能的差异。

这个实验对我们有一个启发,就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应当否定以往的先天论思想了。比如过去我们经常觉得大学教授或者高智商父母生的孩子天资聪颖,但真实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在生活中更容易获得大量不同的生活体验资源,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我们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都应当关注孩子成长环境的丰富程度。

5.回到兴趣班的报班问题,叶老师认为,如果孩子对某个领域有热情,赶紧报班,鼓励他,这当然很好。而且,为了保护孩子们热情的小火苗,家长应该给孩子当一个学习顾问,而不是面对孩子强人所难。

一个人的热情非常重要,但是热情还要加上它背后的自驱力,才能让一个人把天赋、爱好、成就,甚至职业融为一体。比如你想让孩子坚持练习乐器,你可以跟你的孩子好好聊一下,音乐对你和你的家庭到底有多重要——请注意叶老师这句话隐藏的一个意思就是,如果本来音乐在你们家也不重要,比如你自己也不会乐器,你也没那么热爱古典音乐,那么你就要反思一下,让孩子学琴,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你自己在跟风。

6.在孩子发展一个兴趣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告诉孩子,你爱他,出于你对他的爱,你不愿意和他因为练习乐器这事发生争执,也不希望为此在家里动不动就吵架——而且你不想为了保持家长的强势地位,让学音乐成为什么苦差事,进而毁了他对音乐的热情。一旦孩子开始投入正规的练习,家长就要提供帮助,帮着孩子制定练习时间表,这时候要充分让孩子有掌控感。坚持练琴很重要,但是具体什么时间练琴,可以让孩子说了算。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在练习期间,你愿意和他坐在一起,如果他在练习中碰到了什么阻碍,你也会提供一些相应的资源和帮助。

7.以学琴为例,如果你的孩子强烈地不愿意上课或者练琴,甚至同时抵触这两件事,那其实应该先让他暂时中断课程,先休息上三个月再说,顺便看看他是否会回过头来,怀念弹琴这件事。如果他还是惦记着这事儿,那千万不要讽刺挖苦,而是要热情地鼓励他,让孩子明白他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倘若他从根上就失去了关于演奏的念想,那他可能会要等到某个机会,通过某些事件,重新发现弹琴的吸引力。倘若以上这些都没发生,那你就应该告诉自己:大多数成年人,本身也不会弹琴吹号什么的,而且,会不会乐器,也并不是享受音乐的必要前提。

总之,放松点,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是让这个孩子除了做题还能拥有探索精神的第一步。

关于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叶壮老师在得到锦囊里回答了很多问题,我觉得都很有启发,也欢迎你成为得到锦囊的会员,去跟叶壮老师做更深入的探讨。

好,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祝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能过得如鱼得水。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