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周二的节目里,我们聚焦特朗普在美国国内留下的政治遗产,这期我们主要来说说外交方面,特朗普到底给美国带来了什么改变。
你也知道,这次美国大选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1月8号,当时美国还有几个州的选票没统计完,只是媒体报道说拜登获得超过270票胜选。严格来说,大选结果并没有尘埃落定。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首相约翰逊、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人却纷纷在推特上发文,对拜登表示祝贺。
最有意思的要数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他不但是最早一拨给拜登发祝贺的,之后在议会发言时还称特朗普为“前总统”。要知道,当时特朗普可还在任。有媒体就评论说,约翰逊这句话可真够扎心的,特朗普人还没走,茶就快凉了。
实际上,美国的盟友们对特朗普这个态度,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我在《经济学人》上看到,特朗普任期内美国的国际声誉严重下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去年9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多个国家对美国的好感度降到了历史新低。其中,英国从2016年的61%降到了41%,日本从72%跌到了41%。对于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的做法,法国民众的认可度只有11%,德国只有10%。要知道,2016年奥巴马在这一项上的得分是:法国84%,德国86%。
为什么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会陷入国际形象大跌的境地呢?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继续透过《经济学人》的文章来和你聊聊这背后的原因,并分析一下特朗普到底留下了哪些外交遗产。
如果你关注特朗普这几年在外交舞台上的表现,就会发现,他非常喜欢用一些小细节来展现“强势”。还记得他刚上任不久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那次握手事件吗?那是2017年2月份,当时安倍访问美国,特朗普跟他握手长达19秒,十分用力,把安倍的手都捏白了。媒体拍到,在松开手的那一刻,安倍立马扭过头去,张开嘴做了个无比尴尬的表情。
这次握手的视频很快传遍了网络,后来媒体发现,特朗普不光和安倍握手的时候这样,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握手的时候也是这样,都是先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然后猛拉几下,把对方拽向自己,最后还要在对方手背或肩膀上拍一拍。当时有行为学家就分析说,特朗普的握手方式,隐藏的含义就是宣告自己才是真正的老大(Alpha male)。
你看,特朗普在不断用肢体语言表明,在国际舞台上,他才是头领。但实际上,如果你细看美国的对外政策,你会发现特朗普在做的事情恰好相反——他不但没有在领导,反而在后退。美国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刚刚被拜登任命为下一任美国国务卿的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就将特朗普过去四年的外交遗产形容为:从国际事务中“全面撤退”(full retreat)。
怎么撤退呢?《经济学人》总结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从国际体系中撤退。
你应该也关注到了,自从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国就玩起了“退群”,接二连三地退出了多个国际组织。据不完全统计,特朗普任期内美国已经退出、正在退出、威胁要退出的国际组织不下10个,其中有不少都在当前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举几个典型的例子给你说说:
比如在贸易方面,特朗普上任第三天,就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要知道,TPP可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区域贸易协议,它能让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日本、越南等11个环太平洋国家在贸易上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可以说,签署TPP是奥巴马的重要政绩。既然如此,特朗普为什么要退出呢?特朗普的理由是:TPP会摧毁美国的制造业。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特朗普也撂了挑子,他坚决让美国退出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为此各国必须制定严格的减排措施。“巴黎协定”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支持,有170多个缔约方签署,可特朗普上任不到半年就宣布美国退出,理由是:“巴黎协定”让其他国家受益,却给美国带来了“不公平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特朗普这几年还相继退出了全球移民协议、伊朗核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等,理由无一例外,都是“和美国利益不符”。分析认为,特朗普的一系列退群举动表明,他对多边合作没有丝毫信任,更对国际组织秉持着功利的态度:能控制的,有好处的,就用;控制不了的,没好处的,就退出。
好,这就是第一个方面:从国际体系中撤退。《经济学人》文章指出的第二个撤退是,从结盟关系中撤退。
你也知道,美国在全球有不少“盟友”。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和各盟友之间摩擦频频爆发,关系出现了裂痕。最典型的,就是美欧之间的关系。
一大矛盾,来自于北约的军费争议。一直以来,北约都是美国和欧洲在军事上结盟的重要标志,但特朗普上任之初就炮轰北约,说北约各国一直在占美国的便宜,明明保护的是欧洲人的安全,却让美国掏了这么多钱,不公平。在2018年7月的北约峰会上,特朗普要求北约各成员国必须立即将防务开支增加到GDP的2%,否则就不能获得美国的保护。在他的施压之下,北约各国提高了防务开支,过去4年累计支出1300亿美元。但是,美国的强势也就此在德、法等国心里埋下了一根刺。
而让美欧之间的裂痕进一步加深的,是特朗普推行的中东政策。特朗普一改奥巴马时期的和谈路线,而开始极力维护以色列和沙特。2017年,特朗普打破传统,首次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之后还将驻以色列大使馆迁到了耶路撒冷。这种明显的偏袒,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
对于伊朗核问题,特朗普采取了“极限施压”的策略。他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制裁,这就让极力维护伊核协议框架的英、法、德等国感到非常被动。要知道,欧洲一直是中东稳定的倡导者,毕竟地缘上挨得近。在伊核问题上,欧洲希望走和谈道路,而特朗普走的却是孤立和遏制的路子,中东乱没关系,美国能捞到好处就行,这就让欧洲十分不满。
这就是特朗普的第二个撤退,从结盟关系中撤退。第三个撤退,从榜样力量中撤退。
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也一手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战后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但特朗普的出现,让全世界对美国产生了怀疑。用《经济学人》的原话说,“当全世界希望美国能起带头作用的时候,却发现美国政府对指责他人和回避努力更感兴趣。”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特朗普政府在这次新冠疫情上的应对。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强国,却没能将疫情控制住,反而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至今有超过2000万人感染新冠,30多万人死亡,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特朗普政府应对不力。
美国刚发生疫情那会儿,特朗普并没有足够重视,反而是极力掩饰疫情,转移民众注意力。当发现疫情严重的时候,特朗普又甩锅给世界卫生组织,说世卫组织没及时分享疫情信息。2020年4月,特朗普以此为由,宣布美国暂停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在全球防疫的关键时期,这种做法遭到了国际上的广泛批评。在后期的疫情防控中,特朗普也多次掉链子,美国甚至还多次出现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因为政令不一致而互掐的情况,这都让外界看到了美国内部的混乱。
好,这就是第三个撤退,从榜样力量中撤退。
那你可能要问,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全面撤退”,到底是想干什么呢?《经济学人》认为,从本质上说,特朗普的目的就是要美国从二战后亲手构建的这套全球体系中“解套”。
你也知道,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一直谋求成为全球秩序的领导者。但是,领导者并不是那么好当的,美国为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总是要顾及自身形象。但在特朗普看来,这些都是没必要的负担,美国自身的利益才应该摆在第一位。块头最大的孩子,就应该分到那个最大的梨。
特朗普2017年在就职演讲中,提出了一个说法叫“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很精准地概括了特朗普的外交理念。可以说,所有的“撤退”,都是为了能够甩掉多余的责任,实现美国优先。于是你就看到,美国这个全球体系的设计者,如今成了全球体系的破坏者。而一个摆脱了旧体系,不再是“全球领导者”的美国,正是特朗普在任四年留下的最大的一笔外交遗产。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特朗普在外交上留下的遗产。你也看到了,特朗普在任四年,带领美国不断从国际体系中撤退,从结盟关系中撤退,从榜样力量中撤退,目的就是为了要实现“美国优先”。可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拜登上台之后,肯定会想办法扭转这个局面,来重塑美国的领导力。但是,特朗普留下的裂痕可能轻易抹平吗?我的感觉是,很难。
《经济学人》文章里有一句话说得很有意思,我摘出来和你分享。这是已故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的一句话,他说:“民主制度建立之初,需要经过两轮换届,才能确保这个制度在这个国家扎稳了根。”(Two changes of power were needed before a democracy could be considered firmly entrenched.)
照这么看,或许美国也需要换两届总统,才能让世界对它重新放心。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