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全国多个行业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举办创新发展论坛。第二个是,莫言新作品《鳄鱼》,获得春风白金图书奖。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最近,很多行业举办了年度论坛,主题都聚焦在新质生产力上。比如,4月23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的主题是《变革与传承:知识产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再比如,同样是在4月23日,京津冀新质生产力转化联盟正式宣布成立。联盟的主要定位,就是整合京津冀地区的新质生产力资源。借用论坛上的原话,是形成集政策研究、制度建设、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平台与载体。
再比如,4月20日,2024医学科技创新论坛在海口举办。论坛上最大的共识就是,作为知识、技术、人才及资金高度集中的领域,医疗行业应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并使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之,从任何一个角度看,新质生产力无疑都是核心的社会和经济议题。我们之前的几期节目中,也陆续引用过各领域专家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
为了深入学习,我最近又请教了几位老师,并且查了一些资料,从中又获得了两个很有启发的视角。注意,这些视角未必是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直接解释,但是,掌握这些视角,对我们学习新质生产力或许有帮助。接下来咱们就展开说说。
第一个视角,来自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郭强教授。
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这个视角可以概括成,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指新答案,还包含着另一层含义,就是关注新课题。
郭强教授说,中国差不多10年前,就完成了传统工业化,完成了现代化的第一阶段。量的扩张阶段,我们基本走完了。十八大前后,我们大部分制造业行业,出现了产能总体过剩的局面。十八大之后,我们抓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抓高质量发展,抓新型现代化。
郭强教授说,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当然有创新,但是很多都属于应用式创新、技术性创新、功能性创新,原理上的创新不需要太多。我们只要把这个事做好,做出规模,做出效益就行。
但是十八大之后,我们面临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在这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中,全球几乎同步,中国仅次于美国,在很多方面比欧盟和日本都要好。这个时候我们做的,就不是模仿式创新,而是自主创新。
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过去的创新,是有现成的卷子,我们作答,把题目完成就好。而未来的创新,我们需要给自己出卷子,自己定义课题。
郭强教授还说,在新质生产力方面,各个地方不能一窝蜂全上,而是要自己跟自己比。比如高质量发展,所有城市都想学深圳,但这对西部省份来说肯定有难度。高质量发展说的是,跟之前的自己比,有没有提高?是不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包括,产业升级、节能降耗、产业生态建设,等等。
好,这是学习新质生产力的第一个视角。
第二个视角,我根据个人的学习体会,把它总结成一句话,叫,一切了不起的事物,都会被发明两次。这句话你以前可能也听说过。它说的是人类历史上不断上演的一个规律,就是很多关键的发明,不管是技术成果还是文化成果,其实都经历了两次发明。
比如,微积分。数学领域一直有个说法,微积分其实被发明了两次。第一次是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的古典微积分。第二次是由柯西牵头发明的极限微积分,也叫现代微积分。
再比如,纸张。蔡伦的造纸术,大家都熟,中国的四大发明。但是,注意,蔡伦发明的是造纸术,可不是纸。纸这个东西早在古埃及就出现了,当时是莎草纸,原料是纸莎草。工艺类似于编草席。造出来的纸成本很高,一般人用不起。后来纸之所以普及,最大的功臣之一,就是蔡伦的造纸术。这套工艺把造纸的成本极大降低。普通人才有机会用上纸。换句话说,第一次发明,出现了纸这个东西。第二次发明,让纸更广泛地嵌入到整个社会。
再比如,思想也一样。之前许纪霖老师讲中国文化,说一个大的思想门派,往往有两个先知性人物。儒家有圣人孔子和被称为亚圣的孟子。道家有老子和庄子。这两位先知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于发明与再发明。第一个人的贡献是原创,第二个人的贡献是完善与发展。
说白了,对很多事物来说,发明很重要,再创造也很重要。
这个视角,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学习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但它的内涵不只包括技术。
比如,经济学家郑永年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指科技,但并非特指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新科技领域。他认为,可以把新质生产力定义为所有能够促进基于技术进步之上,提高单位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的经济活动。
再比如,北大国发院名誉院长林毅夫在谈到新质生产力时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在新质生产力提升方面有三大优势。第一,新经济技术创新依赖人力资本,中国在创新上具有明显的人才优势。第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第三,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产业配套体系。
林毅夫教授所说的第一点,人才优势,是关于技术的,聚焦的是事物的第一次发明。而后两点,市场方面的优势,以及产业配套体系方面的优势,关注的就是技术之外的环节,是一个技术如何更好地落地,更好地变成生产力。
再比如,黄奇帆认为,新质生产力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第一,新制造,也就是新技术、新工具、新生产要素带来的,整个制造产业链的升级。第二,新服务。这里新服务,更多地是指生产性服务,而不是生活性服务。也就是,一件商品上附着的,一切非实物类的价值产出。第三,新业态,也就是,建立更丰富、更先进、更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比如出海,过去是单个品牌出海,而未来,一个品牌出海背后,往往是一整套供应链的出海。
你看,在黄奇帆看来,直接带来生产力提升的技术很关键,但是,能够提升附加值的新服务、新业态,也很关键。
好,关于学习新质生产力的收获,咱们先说到这。假如你想深入了解,最近,咱们得到上线了一本电子书,书名就叫《新质生产力》,里面汇集了林毅夫、黄奇帆、郑永年等经济学家对新质生产力的解读。同时,假如你的身边有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朋友,也推荐你把这部分内容转发给他。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段时间,莫言的新作品《鳄鱼》,获得了第12届春风悦读榜的春风白金图书奖。这也是春风悦读榜最重要的奖项。《鳄鱼》是一部戏剧剧本,按照计划,5月份将在部分城市演出,假如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倒不是莫言的作品,而是每回作家获奖之后的一个固定环节,这就是,媒体专访。我一直觉得,采访作家,是所有采访中难度最高的。一来,人家懂得多,本身又从事文字工作,很容易从记者手里把采访的主动权拿过来。二来,万一遇到不像莫言老师这样好相处,而是其他脾气不好的作家,没准还会被怼。
说到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作为媒体,该怎么做好作家采访呢?
我们今天就说一个相关的案例。这就是《巴黎评论》。没错,就是去年采访余华的媒体。在媒体圈,《巴黎评论》声望不低。根据“新周刊”的统计,《巴黎评论》前后采访过260多位小说家,其中包括3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使女的故事》的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说,《巴黎评论》是21世纪少数真正重要的文学杂志。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说,《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是文学人必备的案头书。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巴黎评论》到底是怎么做采访的?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九久读书人,联合举办了一期关于《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图书的研讨会,其中提到了这么几个观点。
首先,《巴黎评论》的备课非常充足。在采访前,《巴黎评论》会访问作家的英文译者、研究者以及好友,然后第二步才是研读作家的作品。据说,光是这个准备工作,可能就会持续几个月,有的长达一年。
再比如,《巴黎评论》有一套很复杂的定稿流程。就拿改稿这个环节来说,根据九久读书人的编辑索马里的说法,像《走出非洲》的作者伊萨克·迪内森、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等,直到作家本人过世,采访稿的最终修改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但到这里,《巴黎评论》顶多算是精致,跟其他采访比起来,未必有本质差别。这就要提到《巴黎评论》的另一个特点,很擅长锁定作家的“人设”。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就说,作家好像保密性能很好的葫芦,但通过这样的访谈,可以把葫芦锯开,开瓢。
《巴黎评论》怎么给作家打造人设?简单说,《巴黎评论》把采访的关注重点,从作品转移到了人的身上。说白了,就是把作家本人当成他最重要的作品。
比如,《巴黎评论》的采访里,有很多对写作习惯的描述。像海明威要站着写作,而且他还有一个大表格,专门用来记录每天的工作量。
再比如,描述奥尔罕·帕慕克,就是那本著名的《我的名字叫红》的作者,《巴黎评论》是这么说的,他每天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地方孤独地写作十个小时。在他看来,家庭的琐事和细节有时候会伤害想象力,睡觉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空间,必须和写作的地方分开。
再比如,关于采访地点。《巴黎评论》大部分内容前面都加上了采访地点。比如,采访伊萨克·迪内森,也就是《走出非洲》的作者,采访她的地点一会儿在咖啡厅,一会儿在庄园别墅,一会儿又在高档的俱乐部里。之所以要把这些信息加进来,原因在于伊萨克·迪内森本人就是典型的贵妇,而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信息,反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她的作品。
你看,《巴黎评论》的采访之所以成功,关键原因是,他们把关注的重点,从作品转移到了人身上。按照《小说选刊》的主编徐坤的说法,采访者不光是记者,还是批评家,同时还是导演、策划、制片人,又是摄像师和旁白者。说白了,怎么把一件事做专业,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是,你的视角要足够丰富。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如何学习新质生产力?我们说了两个理解新质生产力的视角。一是,新质生产力,不仅关系到新答案,也关系到新试卷。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命题。二是,新质生产力不仅关系到技术,也关系到技术之外的附加价值。
第二,怎样做好作家采访?《巴黎评论》的经验是,把关注的重点,从作品转移到人身上。把作家本人,当成他最重要的作品。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