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春节过后,假期期间的消费数据陆续出炉。商务部上周发布了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的数据。相比起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零售和餐饮消费增长了28.7%,达到8210亿元。虽说总体消费额仍然少于2019年春节,但是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比如在线餐饮销售以及本地旅游的预订。
我注意到,除了吃喝玩乐以外,还有一类消费在春节前很受欢迎,就是医疗美容。7天长假是一个不错的恢复期,因此整容医院1-2月份的生意一直很兴旺。就在春节前,医美行业的龙头公司,生产玻尿酸的“爱美客”,还成为A股市场第三只股价突破1000元的股票。这只股票也被称为“女人的茅台”。
如果你关注医美,可能知道,这个行业在过去5年的增长势头十分凶猛。
2017年中国刚刚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美市场,但今年,也就是仅仅4年后,中国很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达到2200亿元的规模。市场普遍认为,医美在中国的增长空间巨大,因为目前医美在中国的渗透率只有3.6%,这个数字也就是欧美市场的1/5。
不过,过去我们说起医美,往往首先会想到整容。但我上周看了一份德勤发布的行业报告,这份报告关注了医美行业另一个快速增长的细分领域:身体塑形。德勤的报告预测,在接下来10年中,身体塑形将会从百亿级别,跨越到千亿的规模。
换言之,身体塑形将可能会成为“颜值经济”的下一个“黄金赛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趋势?身体塑形到底在服务什么样的需求呢?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给你介绍一下德勤这份报告当中的内容,报告的标题是《中国身体塑形市场行业发展白皮书》。
我知道,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直男来说,说到医美话题那真是两眼一抹黑,除了整形和美容院这些粗糙的概念,其他一无所知。所以首先我们来说说,到底什么是身体塑形。身体塑形,是不是就是减肥?
我跟资深整形医生陈焕然老师请教了一下,他是得到上《美容整形医学10讲》的课程主理人。
陈焕然老师给我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有一些模特,身材比例和线条都已经很好了,但是为了走秀需要比较明显的马甲线,那么整形医生就可以从肚脐眼抽脂,在腹部人工“雕刻”出马甲线。
再比如说,有的女性希望自己的臀部有“梨涡”,也就是臀部的两侧比较明显地凹进去,就像脸上的酒窝一样,这种也可以通过抽脂手术完成。
还有,如果臀部下垂,也可以通过身体塑形的手术进行改善。据陈焕然老师介绍,把臀部的最高点上移1厘米,从视觉上来看,相当于腿长出了2-3厘米。
还有什么去双下巴、去蝴蝶袖、大腿内侧肉多、脖子粗大等等问题,也都可以通过身体塑形解决。
那身体塑形是干啥的呢?说白了,是局部的减肥。有些人身体基础条件不错,不肥胖,但就是有一些局部的“难啃”问题,这时候就可以来一次“身体塑形”,也就是用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方式对身体进行精细的塑造。
德勤的报告用了一个词来形容这类服务,叫身体的“精雕”。你可别小看这个概念,我觉得相比起“美容”“整形”,“身体精雕”这个概念给医美行业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你想啊,你的脸也就巴掌大的地方,能折腾的有限;但身体就不一样了,有无数个局部可以调整,而且可以调整得非常精细。
我在德勤的报告里注意到这样一个变化:在2018年,中国医美消费者72%的钱花在脸上,28%的钱花在身体上;但到了2020年,在身体上花的钱,比例上升到了46%;相应的,在脸上花的钱所占比例下降到了54%。
你看,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愿意往身体上投入资源了。
换个角度,从客单价来看,我们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趋势。2018年,美体塑形的平均客单价是2308元,但是2020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7242元。
不过,前面陈焕然老师提到的,主要是用吸脂手术的方式进行身体塑形。
但你肯定也能想象的到,用手术来做精雕,普及起来并不容易。无论是心理门槛还是消费门槛都比较高。
但是我注意到,德勤的报告里提到了另一类服务,这类服务大大降低了身体塑形的门槛,可能会在未来驱动这个市场快速增长。
什么服务呢?就是非侵入式的塑形设备和技术。
比如有一种叫做“酷塑”的设备,做的是冷冻减脂。原理是针对特定的部位,把温度降低到能触发脂肪细胞凋亡的程度。这种设备常常被用来减肚子上的肥肉。
还有一种设备叫“热立塑”,做的是超声减脂。原理是通过高频的超声波产生很高的热能,把脂肪细胞“烧死”。这也是俗称的“超声刀”,常常用来去双下巴。罗胖做过超声刀的项目,他用了两个字来形容过程:“极疼”。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原理是“射频减脂”的设备,简单来说是通过加热促进细胞代谢,据说有紧致皮肤的作用。现在医美机构有一个比较流行的服务,叫“热玛吉”,就是类似的原理。
随着这些设备的普及,相关的订单增长非常快。前面我提到的这三大品类,冷冻、超声和射频减脂,从2018年到2020年期间,平均每年的订单增长率在200%到300%不等。
当然,从总量来说,非侵入式塑形服务的体量还赶不上传统的吸脂手术,目前体量只有吸脂手术的1/5。
但是,从开拓医美市场的角度来看,非侵入式的服务因为心理门槛低,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势能。
那么现在在国内,都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身体塑形服务呢?我在德勤的报告中,看到了两类有意思的数据,跟你分享一下。
一类数据是城市消费排名。在中国的各大城市中,身体塑形消费最高的城市是北京、上海和成都。其中成都消费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都市主动将自己打造成医美之都。有不少年轻人甚至现在会打飞的从一线城市飞到成都去做医美。
而身体塑形消费增长最快的,是上海、南宁和郑州。比如上海在2018年,全国排名第六,但是到了2020年,一跃上升到了第二名。
另外一类有意思的数据是人们的消费动机。
做身体塑形最主要的三大消费动机,我觉得从这些动机里,我们可以看出身体塑形市场增长的潜力。
第一大动机,是被别人的疗效种草。这看起来好像是在说,很多人是跟风消费,但换个角度看,它也反映出,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医美体验,给别人安利、种草。
这是消费心态上的一个重要变化:你想啊,过去有人做整容、整形,往往都会藏着掖着,多少有点羞耻感,但现在这种羞耻感正在消退。
第二大动机,是增加职场竞争力。
你可别觉得,只在一些特定行业里,比如演艺行业、健身行业,颜值高低或者身材好坏才对职业发展有影响。早就有经济学研究证实,长得越高,收入越高;颜值越高,收入越高。比如香帅老师在她的金融课里讲到过,从长期来看,长得好看的人比一般人收入要高出5%到10%,这个规律在男性当中竟然更显著。香帅老师还指出,随着现代社会进入“服务型社会”,颜值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为了在职场更有竞争力而去做医美不仅是情理之中,还可能是大势所趋。
第三大动机,是延缓衰老。这其实也是整个医美行业的一个大趋势。我看到另外一份国元证券的报告里指出,说女性认为自己需要开始“抗衰老”的年龄一直在提前。以前是25岁要开始抗衰老,现在已经转变为23岁甚至20岁就要开始抗衰老。
当然,有意愿抗衰老的不仅是女性,也有男性。目前男性用医美抗衰老的方式,现在主要是植发。不过在未来,腹部减脂、胸部减脂等等身体塑形服务,也可能会受到男性消费者的欢迎。
好,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节目,我为你介绍了医美行业的一个分支领域,身体塑形的发展趋势。有三个要点:
1.中国人的医美消费,正在从美脸扩大到美身体。所谓的美体,并不是简单的“减重量”,而是对身体局部进行精细调整、塑形。
2.非侵入式塑形设备出现,降低了消费的心理门槛,促进了身体塑形市场的增长。
3.未来的增长动力,可能会来自于消费心态的改变:一方面,人们对于医美的羞耻感在消退,更多人愿意尝试并且公开分享自己的经验,这也让潜在的消费者获取医美信息变得更容易。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把医美看作是抗衰老和提升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医美突破了“整形”这个狭窄的需求,进入了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先别走,我还没说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身体塑形的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到底管不管用?值不值得尝试?
我来给你转述一下,陈焕然医生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供你参考:
如果你对于医美有兴趣,希望更深入了解,那么我鼓励你去学习一下陈焕然老师的《美容整形医学10讲》,看看如何安全地变美。
既然如此,身体塑形的市场增长,会不会后劲儿不足?这个我觉得倒不一定。
就像罗老师在一期启发俱乐部里说的那样,很多人消费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实际的效果,而是为了“想象中自己美好的样子”。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