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罗胖精选。
今天是我最后一天,念出这句话了。
从明天开始,这个栏目将改名为得到精选。我的同事李南南老师不仅要接替徐玲老师的岗位,主持得到头条,还要接替我,在得到精选继续为你服务。
如果你哪天想起来了,想把往年的《罗辑思维》《启发俱乐部》节目或者是跨年演讲翻出来看看,可以移步得到App的免费专区。就在得到App首页顶部的导航栏,右滑一下,就能找到入口。在那里,有我过去10年节目的合集。
当然,从这个岗位退下来以后,包括过几天后我还要从微信公众号的罗胖60秒退下来,我也不会偷懒,我会以新的方式继续为你提供知识服务。具体干一件什么事,请允许我保密。12月31号的跨年演讲上,我会揭晓。
好,今天的精选,我仍然给你准备了一讲精彩的内容。这一讲来自刘玮老师的课程《后现代思潮22讲》。讲的是法国大哲学家福柯。
福柯在探讨哲学的时候,为什么要讨论艺术品?为什么我们应当像艺术家一样,把生命当作一场创造的游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刘玮老师是怎么说的。
我是刘玮,欢迎来到我的《后现代思潮课》。
前面两讲,我们了解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他对权力的分析。这一讲,我们说说福柯关于绘画的讨论,看看他是如何以艺术分析为武器,颠覆现代性的叙事的。
我们知道,文艺复兴之后,画家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提供的透视法更加精确地描绘世界、描绘人,改变了中世纪圣像画那种以神为中心的、非常平面化的技法。与此同时,画家对人体的精确描摹又反过来促进了生物学、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于是,传统上大家认为,艺术和科学是同一条启蒙大道上的盟友,印证了人类理性的进步。
但是福柯坚决反对用绘画的历史来佐证人类的进步。福柯在著作中讨论过大量绘画,但是从来不做传统艺术史里那种整体性的判断,而是认真审视每一幅作品,把它们当作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看到艺术家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独特的思考,看到这些作品独特的价值。
福柯认为,这样的观看不仅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还能让我们获得自我的解放和突破。因为真正伟大的艺术作品,都不是根据一套既定的流程批量“生产”出来的,而是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对待人生,也应该抱着艺术家“创造”艺术品一样的态度,不是把自己打造成理性的、标准的人,而是不断做出突破自我的选择,把生命当作一场进行创造的游戏,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接下来,我就选取人们公认福柯分析得非常精彩的两幅名画,从艺术的角度带你了解福柯后现代思想中的两个主题:“挑战主客二分”和“颠覆结构秩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艺术作品给我们人生带来的启示。
我们要讨论的第一幅画是 17 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的作品——《宫娥》。这幅画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伦勃朗的《夜巡》并列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三幅画,毕加索就曾经被它深深吸引,模仿了好几十幅自己的《宫娥》。
这幅画中的人物十分丰富。粗看起来,这幅画的视觉中心是画面中间的小女孩,那是五岁的公主玛格丽特·特蕾莎。在小公主左右两侧,分别是两位侍女。画面最前方有一条猎犬、两个侏儒,在公主侧后方是一个修女和一个护卫,最后面的门口还有一个侍卫,站在楼梯上掀起了门帘。另外,画面左侧有个人手持调色盘,对着一个很大的画布,他就是画家委拉斯凯兹本人。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墙上有一面镜子,镜子里映射出来的、稍显模糊的人像是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和王后玛丽安娜。总之,这幅画上一共有 11 位造型、风格迥异的人物。
如果看到这幅画,我猜你的第一印象应该是“画得很像”“画得很生动”。确实,这幅画和传统皇家肖像画那种静止、呆板、摆拍的风格截然不同,像是用相机拍下了一个充满动感的瞬间。在 17 世纪,这样的绘画技法非常具有革命性,这也是这幅画特别有名的重要原因。
但是如果只看到这一步,那就不是福柯了。福柯还从这幅画里看到了更深刻的哲学内涵和后现代元素。他认为,这幅画挑战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创造了一种不同的观赏体验。
主客二分,可以说是我们最日常的思维模式。我们是主体、是认识者,外部事物是客体、是被认识者,我们要尽量忠实地认识外部事物。这种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也是现代科学主义典型的认知模式,前面提到的用透视法如实描绘看到的世界,就是这种科学主义在绘画中的体现。
通常人们观看画作时,这种主客二分的关系非常清晰。看画者从主体的角度出发,检查、审视、品鉴画作;而画面上的内容作为被观赏的客体,被主体检查、审视和品鉴。换句话说,画家画出来的内容都是给站在画面之外的观画者看的。
然而福柯认为,《宫娥》用两种方式消解了传统的主客二分关系。
首先,这幅画中的主体视角带有一种反转的效果。
如果你只是粗略地看这幅画,把它当作一幅宫廷画来看,那你就是看画的主体,画中的人物是被看的客体,你们之间就是传统的主客关系。
但是如果你注意到画中那面镜子,注意到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国王和王后,就会意识到,你看画的位置恰恰就是画这幅画时国王和王后所处的位置,而且画板就在你的身旁,画家就站在你的对面打量着你。这就让你感到,自己好像被包括在画中,成为了画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原来清晰的主客二分就被打破了,看画者、画家、被画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交互关系。
说《宫娥》消解主客二分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幅画的构图非常巧妙。
乍一看,小公主玛格丽特位于画面的中心。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幅画的几何中心和透视中心其实是那个面目不清、站在远处的侍卫。而如果你注意到镜子里映射出来的国王和王后,又会认识到,虽然他们在画面之外,但他俩才是整个场景的中心。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我们还可以认为,所有这些图像的创造者都是画家,因此画中出现的画家才应该是中心。
在所有这些要素中,我们无法判定哪个才是这幅画的“主题”,是那个等待着我们去认识的“客体”。福柯甚至说,这幅画的中心实际是一个“虚空”。
这幅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它的重点在哪里,或者我们应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目光。面对这幅画,既没有确定无疑的客体,也没有稳定聚焦的主体,随着我们转换视角,画作的重点随之转化。主观视角和客观对象无法二分,必须不断相互作用,才能完成对这幅画的观赏。
在福柯的笔下,连 17 世纪的绘画都可以表现出后现代的元素。这也说明,“后现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一种认识的方式。
看完了 17 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我们再把目光转向 20 世纪,看看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热内·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有着很强的哲学头脑,他往往能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本来没有关联的事物、细节重组,产生带有怪诞感的作品。他的名画《情人》和《人之子》,估计你一定在某些场合见过。
这里,我要重点讲的是马格利特的另一幅画,叫《这不是一只烟斗》。
这幅画你大概也见过。在画面的中间,马格利特用最写实的方式仔细地画了一只圆润光滑的木质烟斗,标准得就像字典里给“烟斗”这个词的配图一样。然后,他又一笔一画、端端正正的在下方用法语写了一行字:“这不是一只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就是这行字,给看画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惑。
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诧异,这不是一只烟斗,难道是一只熊猫吗?诧异之后,你可能会尝试理解这幅画的意思。“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句话里的“这”指的是什么呢?是这句话上面的图案吗?如果是的话,这句话确实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烟斗的图案,而不是烟斗本身。当然,“这”也可能指这句话本身,这也是合理的,毕竟一句话不同于一只烟斗。还有,“这”也可能指整幅作品,它也确实不同于一只烟斗。
那么,马格利特到底想通过这幅画传递什么思想呢?马格利特从来没有给出过“官方”解释。而在福柯看来,这幅画挑战了现代哲学中事物和符号之间的秩序。
现代哲学认为,语言、绘画这些符号是用来描绘和把握对象的。但在福柯看来,这种对于符号的理解,背后其实是一种基于权力的结构秩序:
语言总是要服从它表征的对象,图画总是要描绘所画的东西,这是一种单向的权力关系。被表征、被描绘的对象总是高高在上,而符号要尽可能准确清晰地去表征和描绘它的对象。比如说“烟斗”这个词或者画出的一个烟斗的形象,都是为了表征烟斗这个事物,两种符号都要服从烟斗这个对象。
福柯认为,马格利特的这幅画挑战了这种事物和符号之间的权力关系,展现了符号与事物之间分离和断裂的可能。
刚才说了,一幅画上的烟斗形象、一个句子中的“烟斗”这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和指代,符号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前者对后者的单纯模仿和服从。相反,符号是人创造出来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有了自己运行的逻辑,获得了独立于对象的自由,甚至拥有了反思、否定和重塑世界的力量。
就像我们在第 6 讲里提到的,当“精神病理学”成为一个术语、一个符号,它所做的绝不仅仅是反映某些确定的对象,而是具有了改变世界、改变很多人的人生的力量。
通过对马格利特的画的分析,福柯告诉我们:不要试图寻找关于世界的客观描绘,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每一次我们试图描述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其实都是一个创造的机会,创造出对于这个世界新的描述、新的解释。
这让我们回到了前面提到的,福柯认为艺术可以给人生带来的启示:我们活着,就要不断检验和拒绝既有的规则,突破固有的自我,尝试超越现实,把生命当作一种创造性的游戏,活出独具一格的美感。
这一讲最后,我想引用福柯在《词与物》里的一句话作为结束。他说:“我想,没有必要确切地知道我究竟是谁。对于生命和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它们有可能使你变成与原初的你有差异的人。”
福柯通过对艺术的分析,鼓励我们不断突破自己,不是为了寻求那个“正确的自己”,而是为了自由地、勇敢地创造一个“独特的自己”。
刘玮的《后现代思潮课》,我们下一讲见。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
刘玮老师的《后现代思潮22讲》课程,已经完整更新。
你在得到App首页搜索“后现代”三个字,就能解锁全部课程内容,拿下15位思想家的前沿思想。
打开这门课,从尼采、弗洛伊德、福柯,到德里达、利奥塔、布尔迪厄……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从此会变成你思想的一部分,成为你的思考工具和日常谈资。
欢迎你加入这场观念的冒险!
咱们12月31号“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见。
明天,请听李南南老师为你主持的《得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