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上周,咱们国内对“躺平”这个话题讨论得很激烈。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欧美国家的人也出现了类似于一种“躺平”的状态,叫“languishing”。这个词中文翻译过来有疲软、停滞的意思。这种状态的典型表现是,对什么都不兴奋,对未来既不感到绝望,但也不感到期待;没有特别强烈的无力感,但是到了早上起床的时候也没啥动力,总想多躺一会,先玩两局无聊的小游戏。越来越喜欢独处,对凡事都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生活仿佛停滞了,但是你也不在乎它的停滞。
国外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疫情。你也知道,在疫情刚暴发的时候,每个人都有很多紧张、恐惧、悲伤、痛苦的情绪。国外疫情拖得特别长,现在虽然生活逐步复苏,但人的情绪其实已经耗竭了,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恢复的。这样的状态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出现了任何心理疾病,但肯定也不是最理想的。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亚健康状态。
《纽约时报》就这个话题发了一系列文章,其中有一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这篇讨论的是,既然疲软不是理想状态,那么一个人理想的状态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可能会想到一堆形容词,比如“快乐的”“充满动力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奋斗拼搏的”“热血激情的”。但这些都不是《纽约时报》的回答。他们的回答借用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叫做:蓬勃生长,Flourishing,这个词我看也有人给它翻译成兴旺、繁盛,甚至心花怒放。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有一位叫泰勒•范德维尔(Tyler VanderWeele)的教授,这位教授在哈佛牵头成立了一个“哈佛人类蓬勃生长项目”。他曾经撰写过一篇论文,详细地阐述了什么才是“蓬勃生长”的状态,哪些生活要素会决定人们能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来给你介绍一下他的论文。论文的标题是《论提升人类的蓬勃生长》On the Promotion of Human Flourishing,2017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官方院刊上。
最开始我看到这位教授的论文,觉得很纳闷,因为他是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流行病学专家。这听起来和积极心理学一点都不搭边。
但是我仔细看了一下他的学术经历,发现他简直是一位跨界大牛。这位教授本科在牛津大学拿了数学、哲学和神学学位。研究生在沃顿商学院拿了金融和应用经济学学位。博士研究是在哈佛做的,领域是生物统计学。他后来做的学术研究覆盖范围也特别宽,横跨精神病学、生物医药、社会科学、宗教和健康等等。
基于这样独特的学术背景,这位教授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他认为过去的学术研究,对于一个人活得好不好这件事的衡量标准太狭隘了。
举个例子来说,你肯定也知道,心理学有很多量表,从各种角度评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比如焦虑量表、抑郁症量表、躁郁量表;当然,还有一些针对非精神疾病的心理健康量表,比如自我接纳的水平、自主性,对环境的掌控感、意义感等等。
但是范德维尔却认为,这些衡量标准,还不足以呈现出影响一个人生活状态和质量的全部因素。
比如说,我们之前说他研究过哲学,他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品格和美德就非常重要。哲学当中有一派传统观点认为,人的一切品格都来自于四大底层的品德支柱,分别是1.正义感,2.勇气/坚毅,3.审慎或者说现实智慧,4.节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一致是一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那你看,心理学的量表,也许能评估一个人的坚毅、节制,但不评估一个人的正义感和生活智慧。当然,这两个概念都非常模糊,而且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一样,但我想,咱们每个人都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如果一个人缺乏正义感、缺乏智慧,那他的生活状态肯定称不上理想。
那好,这个例子让我们看到,一个人过得好不好,不能靠衡量心理健康来评估。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咱们看“生活满意度”行不行?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特别高,那肯定意味着他过得很不错吧?
还真不一定。就拿这些天特别热门的“躺平”来说吧。躺平这个词之所以有争议,就是因为旁观者会觉得,从根子上来讲,躺平对个人来说不是长久之计,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但有些选择躺平的年轻人却觉得,躺平很好,无欲无求很好,这样的状态下,我自己对生活非常满意。这个现象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一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可以很高,但他不一定在“蓬勃生长”。
所以,蓬勃生长,到底是个啥状态呢?这么一个模糊的概念,怎么能细化和量化呢?
范德维尔提出了5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分别是:
1. 快乐感和满意度。
2. 健康,包含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3. 人生意义和目标——比如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平时在做的事情有价值,你有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
4. 性格和品德——比如你是否愿意延迟满足?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还有多大意愿去为了公共利益而不是私人利益而作出选择。
5. 亲密关系——比如你是否对自己的友谊满意?你和伴侣的关系是否能给你满足感?
为什么挑选这5个维度呢?VanderWeele在论文里阐述说,这几个维度有两个共性,一个共性是他们都是“普适”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想要拥有这些东西。另一个共性是,把任何一个维度单独拎出来,它也都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值得追求的目标。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经济条件不包含在这里面呢?这是因为范德维尔认为,经济条件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标本身。
每个维度,你都可以自己用一个0-10分的标准自我评估一下。
比如我自己吧,对生活是否整体满意,我会打7分,因为我觉得总体状态还是不错的;身体健康5分,因为很少锻炼,经常不按时吃饭;是否愿意延迟满足,10分;友谊6分,因为工作太忙了,不能给我的朋友我期待的高质量陪伴。诸如此类。
我可以告诉你,满分100分,疫情之前,美国人在这5个维度上总体得分平均是70分,疫情期间是65分。什么概念呢?如果你得了70分以上,在范德维尔的定义里,你就是在繁盛、在蓬勃生长了;如果你得分是65分,你就在临界状态上。50分,你可能在某些领域处于“停滞、疲软”的状态。
不过我觉得,具体得分其实不重要。我觉得这五大维度主要的价值在于它帮我们建立了一种生活的“全局观”。很多人给自己定的生活目标很简单:生活和工作要达到一定的平衡,或者说要在多少多少岁,事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你看,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好”,得是前面说的五大维度,都相对均衡地发展才可以。平均每个维度的分数达到7分,才算得上“蓬勃生长”。
事实上,什么叫“蓬勃生长”?这个定义我们一直没有给。其实论文里的定义特别简单粗暴,就是你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不错。某一个单一维度表现突出——比如事业、比如快乐感——是远远不够的。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要求有点太高了吧?能有多少人做到呢?生活总得有取舍吧?真的有可能做到,我要,我要,我还要,样样都抓在手里吗?
当然不容易,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咱们可以把这五个维度,想象成五个靶子。人生活着,其实就是在往这五个靶子上不停地射箭的过程。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都可以想象一下,我做的这件事,到底在往哪个靶子射箭呢?我做的这件事,是只往一个靶子上射,还是一把射了好几支箭,同时落在不同的靶子上呢?
在他的论文里,也列举了几个领域,每个领域都能同时往好几个靶子射箭。
比如说,婚姻。我们现代人总有一种印象,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真正幸福的婚姻是少数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甚至咱们在上周五的节目里还在讲,婚姻对人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个人时间减少。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尤其是女性,都觉得不结婚也挺好,生活既自由又充实。
但是,学术界大量的研究,依然证明了婚姻的正面价值。总体来说,婚姻和更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强的快乐感、更有意义感的生活、更好的心理健康之间,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在婚姻中的人,甚至寿命还更长,经济条件更好,犯罪率也更低。你看,往婚姻关系当中投入精力,经营自己的婚姻,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回报率很高的事情。
除了婚姻之外,工作、教育、宗教活动也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但你发现没有,职场人、白领精英在工作、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往往是过剩的,而在其他领域的投入也许是不足的。就说一件最简单的事情:你琢磨一下,你在得到上,上了多少门跟职场发展和职场能力相关的课程?读了多少这方面相关的书?相比之下,与婚姻相关的课程和书,你看得是更多还是更少呢?大概是什么比例?
这也是范德维尔教授在论文里提醒我们做的一件事: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蓬勃生长”由哪些维度决定,那不如盘点一下,我们在每个维度上分别投入了多少资源?这种资源投入是雨露均沾,还是失衡了?站在更高的层面,那些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决策者也值得盘点一下,社会资源都涌入了哪个领域?是不是有必要引导一部分资源流入到一些资源相对稀缺的领域,比如婚姻支持、比如品格教育?
好了,范德维尔教授的论文我就给你介绍到这了。
总结一下,这篇论文给人们的生活提出了一个愿景:每个人都值得“蓬勃生长”。不仅如此,论文还把愿景拆分成了更具体的目标,包括提升快乐感和满足感,提升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找到清晰的人生意义和目标,修炼自己的性格和品德,以及建立高质量的、广义的亲密关系。
看了这篇论文,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值得对生活有更大的野心。这种野心不是说,我要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我要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而是我要给生活设定更多元化的目标,以一种“全局观”来规划我自己的人生。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0分为非常差/完全不认同,10分为非常好/完全赞同。
1. 总体来说你对生活的满意度是多少?
2. 一般情况下,你感觉自己有多快乐?
3. 你给自己的身体健康打几分?
4. 你给自己的心理健康打几分?
5. 总体来说,你觉得在生活中做的事情有价值吗?
6. 对这个表述你有多认同:我知道我人生的意义/目标是什么。
7. 对这个表述你有多认同:我无论在什么场景下,都会做好事,即便有时候有现实困难。
8. 对这个表述你有多认同:我总是能为了长期的快乐放弃短期快乐。
9. 对这个表述你有多认同:我对我的友谊和人际关系很满意。
10. 对这个表述你有多认同:我的人际关系带给我的满意度符合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