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 为什么我们需要克服“负面效应”?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两天,你可能也关注了一条爆炸性的科技新闻,全球首个活体机器人诞生了。美国的科学家团队,用非洲爪蛙胚胎的皮肤和心脏细胞,造出了一种能被编程的生物。这种活体机器人,体积不到1毫米,其中一种自带小口袋,另一种自带小胳膊,能推着自己在水里游泳。当细胞里的能量用完了,这些机器人就会像正常的生物一样,自然死亡、腐烂。

这种新发明被称做Xenobots,异种机器人,变异的异,物种的种。科学家说,希望有朝一日,它们能帮助我们解决人类社会的棘手问题,比如说清理微塑料,处理有毒材料。

看这条新闻,不知道你什么感受,但我的第一反应是:浑身鸡皮疙瘩起来了,觉得有点恐怖。这种感觉也不是我一个人有。我注意到,好多媒体在报道这条新闻的时候,都提到了《异形》《异星觉醒》《生化危机》等科幻电影,这些电影无一例外,讲的都是新型物种毁灭人类。

你有没有想过,为啥当新技术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恐惧和担忧?纵观人类的历史,技术带来的肯定是好处大于危害。就算是有破坏性的技术,比如说核武器,我们也都创造出了政策、合作机制来管理它。既然如此,为什么每次出现新技术,我们仍然会直觉性地产生“技术恐惧”呢?

是因为媒体的负面报道太多?还是说,一些历史事件的冲击力太大,比如说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美国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提供了一种解释:“负面效应”。这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我们人天生就更关注、更容易看到负面的东西——比如说危险、负面情绪、威胁等等。这本书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Roy Baumaister和一个记者John Tierney合写的,名叫《坏影响力:负面效应如何统治我们,我们又如何管理它》。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位作者的观点。

所谓的“负面效应”,在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中,其实早有研究了。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你肯定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人有一种“损失厌恶”的行为倾向。想象两种场景:在一个场景下,你会挣到500块钱;另一个场景下,你会丢掉500块钱。虽然同样都是500块钱,但你肯定会觉得,丢钱的肉疼,远比挣钱的喜悦要强烈得多。这就是“损失厌恶”。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背后正是“负面效应”在作怪。负面效应说的是,相比起好事,我们对于坏事的反应会更加激烈。

科学家认为,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这是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形成的一种直觉——这种直觉能让我们的祖先对危险和冲突保持警觉,在野外环境当中更好地保护自己。经过进化的筛选,那些对危险格外关注的祖先的基因得以保留,因为这批人的存活率显然更高。

这种倾向,也会反映在大脑的神经层面。在处理人类情绪的杏仁核脑区,有2/3的神经元被用来搜寻坏消息。那些负面的经历也会更快地被储存在长期记忆里。

在远古时代、在危险的环境下,这种“负面效应”当然是个有用的生存机制。但到了现代,这种直觉的好处没那么明显了,反而是它的坏处越来越凸显。

前面我们说的技术恐惧,背后就有“负面效应”在作怪。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人们都曾经有一种,我们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即将陷入地狱的心态。

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就曾经写到,人类生活本来和平而且轻松,但普罗米修斯盗了火,把一切都毁了。

进入工业时代,媒体曾经报道电灯会伤害眼角膜,医生曾经担心坐火车会造成脑损伤。进入当代,技术恐惧就更不用说了。AI会毁灭人类,脑机接口会黑入大脑,基因测序会带来社会达尔文主义等等。

并不是说,这些担忧没有合理的成分。但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就开始直觉性恐惧,而且恐惧会被过分放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的结果,作者称之为,“黄金时代谬误”,就是说,人们常常会怀旧、认为“昨天”才是人类社会的黄金时代。

你可能会觉得,常常有点危机感,保持自我警觉,不是挺好的?

但如果切换到个体视角,你可能就不这么看了。你会发现,负面效应经常会让我们对坏消息的反应过激,影响生活的满意度。

比如说,你有没有这种情况:年终复盘你的工作,你的老板夸了你一通,也给你提了一些意见。晚上回到家,躺在床上,你翻来覆去想的不是那些赞扬,而是老板对你的批评?

你再想想,我们是不是还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不幸的经历可能会让一个人进入长久的创伤期,无法走出来。但为啥我们没有听说过,某个人遇上了一件好事,然后就一直开心幸福很久很久,遇到啥困难都没法打击他?

这本书的作者指出,心理学的研究显示负面事件给人带来的冲击,平均是正面事件的三倍左右。

具体是不是这个数字,我们可以存疑。因为我觉得“冲击”“影响力”这种概念,衡量的方式有很多种,要做这么精准的量化并不容易。但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醒我们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我们能更有意识地去管理自己遇到问题时候的思维模式和处理方式。

比如说,在婚姻当中,很多人都会对怎么维护夫妻关系产生困扰。老婆可能总说,你不关心我、生日没给我买礼物,你不为我分担照顾孩子的重担。这种指责背后有一种假设,夫妻关系出问题,是因为我们为对方做得还不够多。

双方乐意为彼此多付出,当然好了。不过,心理学对负面效应的研究,给维护夫妻关系指了另外一条路:如果想要维护夫妻关系,多付出还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一句狠话,造成的创伤,可不是说一句甜言蜜语就能哄好的。你可以为对方付出很多,但如果你经常表现出不高兴,那可能你付出的那些也白干了。换言之,别老琢磨怎么加分了,先做到,不减分。

在父母对孩子的问题上,同样的思路也有启发价值。你如果琢磨,当好一个家长,我需要为孩子做A、B、C、D、E,那这真是一个永远列不完的清单。但与其思考我要为孩子做什么事,家长们不如思考另一个问题:有哪些重大的错误,是我必须要避免的?那可能你的To Do清单,就短了很多。

当然,人都是凡人,谁能不犯错、不表达负面情绪呢?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常常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创伤,激发对方的“负面效应”。

即便如此,也不用担心。作者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叫“四的原则”Rule of Four。这个原则指的是:发生了一件坏事,你需要用好几件好事,来对冲坏事的影响。好事和坏事的比例,最好是4:1以上。

比如说,你和伴侣彼此关心的次数,能不能达到你们吵架次数的4倍以上?你夸对方的次数,能不能达到你批评他次数的4倍以上?你们一周当中能不能做到,和平相处的日子,是闹矛盾的日子的四倍以上?

总之,如果想让坏消息、坏情绪的划痕浅一点,那么你就需要让好消息的印迹,印得更深一些。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