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嘉树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有一系列鉴宝节目在视频平台上火起来了,比如“天天鉴宝”的小视频。而且这些节目还收获了不少年轻的“粉丝”。
在视频里,往往鉴宝师只要对物件打眼一看,甚至只是看到了一小块碎片,就能准确地判定出这件物品的年代、产地、用料和用途。这让观众连连称奇。
我注意到,这些鉴宝师中大多数人也同时有着另一个身份:文物修复工作者。
你可能还记得一部很火的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当时那部纪录片,就让做文物修复的人倍受关注。而最近鉴宝节目的火爆,又点燃了很多人对于文物修复的好奇心。
不过我发现,在很多人看来,修复工作其实就是要将文物“恢复原样”。但在专业工作者眼中,这仅仅是整套流程的一部分。
对于文物保护工作者来说,“恢复原样”只是手段,远远没达到最终目的。
那这个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我先卖个关子。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想跟你分享一个完整的修复案例,带你从专业修复工作者的视角,去复盘一座皇家寺庙的整套修缮过程。
这个案例是来自于得到大学一名叫闫伟峰的学员的分享,他就是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闫伟峰和他的团队的工作,可以说是“在故宫修故宫”,因为他们主要修复不可移动文物,比如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等。
闫伟峰不仅参与过故宫的修缮工作,还参与过柬埔寨吴哥古迹、拉萨布达拉宫等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
而这次我想和你分享的,是他参与过的北京香山寺的修复案例。
香山寺的名字如果你不是北京人,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其实,香山寺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堪称上乘之作的皇家寺庙。这座寺庙始建于唐代,历史非常悠久,在乾隆时期香火一度达到鼎盛。
但是后来呢,香山寺遭遇了和圆明园一样的命运,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能拿走的文物都被拿走,拿不走的被原地烧毁。而在之后的150多年的时间里,这座皇家寺庙又因为各种原因多次遭到损毁。直到2014年,才开始进行修缮。
据得到大学的学员闫伟峰说,他刚参与到香山寺修缮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香山寺原本占地5万5千平方米,由十几个建筑和园林组成,是一个皇家寺庙建筑群,但是它被损毁得只剩下了一片空地。
也就是说,作为建筑修缮师,他们要在这片“空地”上施加魔法,让时光倒流,把香山寺还原给世人。
面对一片空地,要从何下手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文物修缮师常用的思维模式了——“从碎片看整体”。
虽然香山寺的整体建筑群不在了,但仍有一些碎片存留。而这些碎片恰恰成为了修复工作重要的线索。
闫伟峰团队最先找到的碎片,就是香山寺的“根”,也就是房屋的“地基”。虽然上层的建筑全部损毁,但是向下勘探后,地基仍然在。这其实也意味着,修缮师们找到了香山寺的平面地图,起码知道哪里有房间,房间占地面积有多大。
你肯定会想,光有这个还不够。这只是平面地图,我们还不知道建筑究竟有多高,长什么样子,怎么复原呢?
神奇的是,对于中国建筑来说,其实你只要拥有平面尺寸,立体框架也就出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建筑,特别是皇家建筑里,建筑的参数和规格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比如说在明清时代,只有皇家建筑才能用纯黄色琉璃瓦,别人只能使用绿色、蓝色等。
之所以有这些规矩,是因为建筑本身就是地位和等级制度的体现。所以,自打这座建筑破土动工的那天起,这些规矩就必须被严格遵守,任何人都不存在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些规矩在当时当然很刻板,但放到修复工作当中,却大有用途。
比如说传统古建筑有一个重要的参数,叫做檐柱径。檐柱,就是房间外最前沿外侧的那根柱子。而檐柱径,顾名思义就是这根柱子的直径。
好,如果假设檐柱的直径是1,那么按照古人的规矩来说,这根檐柱的高度一定是11,而房屋东西的宽度(面宽)就一定是13.5。不仅如此,这些数据还可以继续推演出梁高、檩径、屋顶形制等等各种信息。
所以,只要找到了最基础的平面图,哪怕只剩下一座地基,也能够还原出和过去一模一样的建筑框架来。
当然,光有框架还远远不够,建筑还有具体的细节,比如装饰、油漆彩画的内容,周边环境的空间布局等等,这些我们都还不知道。又怎么办呢?
闫伟峰告诉我,这些信息他们都是从历史文献当中去找到的。
参加修复的团队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了所有关于香山寺的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幅清朝乾隆时期的画。这幅画是一位名叫沈涣的画家绘制的,叫做《香山寺全图》。
这就非常令人惊喜了,虽然说不是建筑图纸,但是画里包含了各个建筑的外部形态,尤其是屋顶细节的造型。这就给团队的修复工作带来了特别丰富的素材。
有了框架和这些外部形态的细节,文物修缮师就可以着手进行图纸上的复原了。而光是图纸上的复原,就花了整整2年多的时间。
这仅仅才是文物修复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具体施工了,也就是通过图纸把建筑还原出来。但施工过程,同样会遇到非常大的技术难题。
你可能看过这样的新闻,四川安岳石窟的一尊千年佛像,在修复前的状态很庄严慈悲,结果修复后的样子看上去特别别扭,就像一个老人长着一张小孩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闫伟峰告诉我,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循在修复里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修旧如旧。
注意,这里的“旧”不是指破旧和衰老,不是指把修复的部分做旧,这里旧的真正含义是,要用旧手艺和传统材料去修复,这样才能让文物展现出它原有的样子。
你可能听过说一种古代建筑的结构,叫做榫卯连接。这种结构不用一根钉子和胶水,木头之间通过互相嵌套,就可以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在中国传统建筑里,木构件之间全部是通过榫卯的方式进行连接的。一旦成型,几百年都会非常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有句话叫“墙倒屋不塌”,其实就是用来形容榫卯结构建筑稳定性的。
比如你可能听过说一种古代建筑的结构,叫做榫卯连接。不过,榫卯结构非常考验技师的功力,只要是手法和顺序存在一点错误,就无法完成安装。而在香山寺里,光是主寺庙的屋顶,就有数千个榫卯构件,需要发生上万次的连接。
这么精巧而庞大的工程,当然是香山寺修复里最艰难的挑战之一。最终闫伟峰的团队是调用了数十位古建名师和数百名工人技师,历经3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的。这才算是做到了“修旧如旧”。
闫伟峰也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在发掘阶段,工作人员其实找到了一些少量的遗址部件,比如房檐处向上凸起的“勾头瓦”,和用来排水的“滴水瓦”,还有部分中央步道和台阶。
这些旧的部分,其实都被巧手工匠们再次利用了起来,重新安装在原有的位置上。如果你有机会去香山寺,可以认真找一找这部分“彩蛋”,看看到底哪些是经历劫难最终存留下来的古代部件。
现在香山寺回来了,那文物修复到这里是不是就结束了呢?并不是。
这顶多是给文物“保值续命”,修缮后这些文物能不能被关注、被使用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文物修复的意义所在。
闫伟峰告诉我,跟珠宝、瓷器和书画相比,建筑文物本身不容易获得关注。香山寺在2017年重新对游客开放,但很多人可能今天才第一次听说。闫伟峰参与修复过很多类似的大项目,也遇到过相似的问题。比如他曾经修复过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这个古建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也不是很方便,所以即便修复之后也没有太多的游客去参观驻足。
而闫伟峰认为,一座古建筑,只是修复了外貌、结构,还不算是真正的修复。真正的修复,在于让这座建筑活过来,重新成为能为我们遮风挡雨,触摸历史的空间。只有让历史在建筑的身上延续,才算是实现修复的最后一步。
好,总结一下。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与你一起分享了香山寺的修缮案例。从这个案例中你可以看出,文物修复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恢复原样”,而是我们要用实物的修缮,来传承古人留下来的技艺,最终还要让建筑在新的时空中,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去完成全新的使命。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财力,去复原一座现代人都没有见过的建筑呢?在《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里,讲过这么一句台词,“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每一次修复,都不仅在点亮关于前人的回忆,也在为后人创造一份新的记忆。
好了,这就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