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两天,河南原阳县四名儿童被掩埋在土方下的新闻受到了广泛关注。虽说案件目前还没有更多细节,但是我注意到,这条新闻把家长的监护责任又放到了聚光灯下。儿童一旦遭遇安全问题,往往人们率先审视和反思的,就是家长的监护是否出现了漏洞。
我听身边有孩子的朋友说,每次听到这样的事情,心里都会后怕,赶紧反思一下自己平时对孩子的监护有没有埋下安全隐患。毕竟,对于忙于打拼的上班族来说,平时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在照顾孩子这件事上,难免有疏漏,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照看得特别周全。
不过其实,上班族的忙碌对于家庭的影响,可远远不止于孩子的安全问题。
前两天,我在《大西洋月刊》最新一期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在美国发生的值得担忧的趋势,那就是在美国青少年中,有重大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越来越小。而这件事就和成年人的忙碌有一定关系。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给你说说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想给你分享几个数字,这几个数字我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美国著名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前两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从2007年到2017年这10年时间内,在美国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当中,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从8%增加到了13%,这意味着在十年中,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青少年增加了120万人。
与此同时,5岁到11岁的美国儿童自杀数量增加了1倍。在2007年到2015年期间,美国的儿科急诊室接待的自杀案例,从58万例增加到了110万例,其中超过40%都是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
对于这些现象,美国人其实并不陌生,美国的心理学家早就开始研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了。
至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常见,传统的解释有这么几种:一种说法是,美国的药监局在2004年曾经发出警告,提醒医生不要轻易给青少年开抗抑郁的药物。随后,抗抑郁处方药急剧减少,而有些专家怀疑这可能起到了反作用,导致一部分真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没能获得及时干预,病情恶化。
另一种说法,是说现在的手机和社交媒体泛滥,美国年轻人整天刷手机,导致真实的社交和家庭生活反而出现了断裂,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仍然不能完全解释前面说到的现象:比如说,5-11岁的美国儿童,大概率还没有自己的手机,更别提整天刷社交媒体了,他们的自杀倾向怎么解释?
而且,对于这么小年龄的儿童来说,医生开抗抑郁处方药的情况本来就少,怎么解释得了这个年龄段自杀倾向翻倍的现象呢?
对于这些疑问,目前美国的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共识。不过,《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的作者倒是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儿童研究中心,开发了一个治疗儿童焦虑症的方案,叫做SPACE。我发现,从耶鲁的治疗方案里,我们似乎能看到一条解释儿童心理问题的新线索。
具体是什么样的线索呢?别着急,我先给你介绍一下这套治疗方案的原理。
刚才说了,耶鲁大学这个项目,针对的是儿童焦虑症。你可别觉得,这只是一类特定的心理问题,跟抑郁症、自杀等等其他心理问题无关。
事实上,焦虑症是通往其他心理疾病的“地狱之门”。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采访了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美国国家精神疾病中心的专家,他们指出,焦虑相关的症状往往是儿童最早出现的心理问题。焦虑症如果处理不好,它就会“呼朋唤友”,把其他心理问题陆续招呼过来。
比如,孩子在4岁时候可能会有怕狗、怕黑的恐慌现象,这个问题不解决,到了7岁,儿童就可能在怕狗、怕黑的基础上,出现分离焦虑,也就说,一离开父母或者照看的人就紧张或者恐惧。到了12岁就可能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出社交焦虑。
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防治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发现焦虑症的时候,及早干预。
一般来说,治疗儿童焦虑症,接受治疗的对象都是儿童本人。但是耶鲁大学的项目,治疗思路却不太一样。他们治疗的对象,实际上是家长。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Eli Lebowitz(艾力·乐伯维茨)发现,当孩子出现类似于恐慌这样的焦虑症状时,家长往往会采取一种错误的行为,那就是“妥协适应”,英文叫做Accommodating behaviors,也就是为了缓解孩子的焦虑症状,家长主动对孩子做出的妥协。
比如说,孩子怕狗,家长看到狗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绕道走;孩子怕黑,家长会让孩子在大人的床上,跟大人一起睡觉。这些就是典型的妥协适应行为。
再比如说,有的孩子总觉得自己的鞋带系得不对,家长就会一直帮孩子系鞋带,直到系对了为止;有的孩子在家的时候害怕自己待在屋里,家长就在走出孩子视线的时候,大声告诉孩子自己走到了哪,位置在哪;有的孩子在外人面前极度害羞,家长就拒绝访客,甚至打电话告诉老师,别在上课的时候叫孩子发言。等等等等。
我在文稿里放了一个常见的妥协适应行为清单,你可以对照着看一下,作为家长,自己有没有这些行为。
家长有这种行为的原因,我们都能理解,就是他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嘛,或者说如果不做,孩子无理取闹,家长也没办法。
文章里分享了一个案例,有个6岁的男孩,他有典型的焦虑症,他的症状是吃饭只吃火鸡三明治。别的食物,这个孩子一概不吃,一吃就吐。
孩子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能吃上饭,别饿着,也是下了血本。一家人连出远门都不行,因为不知道路上能不能买到火鸡肉。前段时间,他们生活的城市当地有超市员工罢工,这个孩子的爸爸就整晚上开车挨个店铺去买火鸡肉,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有得吃。
但是,耶鲁大学的乐伯维茨教授认为,这样的行为恰恰加重了儿童的焦虑症状,原因是,家长并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这些情景,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情绪,比如说吃别的食物就想吐。这就好比说,让一个孩子一直都在无菌环境下生活,他怎么可能有很强的免疫力呢?
所以耶鲁大学这个治疗项目的主旨,就是让这些家长学会帮孩子逐步“脱敏”,也就是说,让孩子对可能引起他们焦虑的情景,有一定的抵抗力。
比如,对这对夫妻来说,耶鲁大学项目负责人给的方案,听起来特别简单,就是一家人每天一起吃饭,不要给孩子准备单独的饭菜,不要给他准备火鸡三明治。如果孩子不吃,没关系,那就看着父母吃,饭后不要给他单独加餐。就这么着,几个月之后,这个男孩就能吃火鸡三明治以外的东西了,吃什么都呕吐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我看到这个解决方案的时候心想,这不就是饿着他么?这个策略也没啥高明的啊,我以前就听说过,这还用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说?
但是你知道么,这个策略的重点,其实不在于让孩子饿着,而是在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吃饭。
在这个过程中,这对夫妻做了两件事:
第一,管控自己的焦虑。原来,问题的起因是这个男孩是早产儿,刚出生的时候拒绝吃奶,为此还在新生儿的重症监护室里呆了一个月。接出来之后,家长就一直很担心孩子吃饭的问题,孩子一不吃饭,家长自己就先焦虑了。所以说,惯着孩子吃火鸡三明治,其实也是家长抚平自己焦虑的“快捷键”。
而之所以按下快捷键,除了安抚自己的焦虑以外,还有另一重常见的原因,就是做父母的工作太忙,平时生活节奏太快。
比如说,早上着急送孩子上学,但孩子就是不吃饭怎么办?就给他吃他爱吃的,快速解决问题。
再比如,家长晚上下班回到家,只有一个小时时间能陪着孩子,他在吃饭的问题上反复纠缠,那你是想花45分钟闹别扭呢,还是想快点迈过这个坎儿算了?这样起码还能有一些愉快的时光。我相信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选择后者。
在前面分享的这个案例里,这对夫妻的做法也是类似的。在接受治疗之前,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他们几乎从来不跟孩子一起吃饭,每次都是匆匆忙忙给孩子喂完饭,安排他去睡觉。等孩子睡了,夫妇俩再单独吃。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这对夫妻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慢下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陪他度过自己的不舒适。
对这样的治疗思路,乐伯维茨教授是这样解释的:父母对孩子妥协,背后的一种驱动力是孩子很痛苦,但还有另一种驱动力同样强烈,叫做“我必须得送你上学”,或者“我把你送到学校之后我就得赶去上班了”。
所以《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也把父母妥协适应的行为,称作“二十一世纪父母的典型行为”。
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美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普遍,而且出现得越来越早?
问题的根源我们仍然不确定,但是,通过耶鲁大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人的忙碌是加重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忙碌的家长会在孩子出现焦虑症状的时候妥协适应、过度干预,而这反而不利于孩子克服焦虑。而焦虑又是打开其他心理问题的“地狱之门”。
《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其实也让我对于家庭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之前总是认为,家长应该伸出长长的手臂,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更好的教育方法可能是,家长陪着孩子,经历所有的真实挑战,只是在孩子快要失去重心的时候,扶他一把。
结束之前,我还要做一个预告:本期的《邵恒帮你问》,我为你邀请了咱们得到上的听书团队来驻场。这周四,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我们得到整个团队最会读书的,就是我们的听书团队了。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听书团队就为得到的用户解读了2000多本书,搭建了一座线上的“听书图书馆”。
如果你好奇,他们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读,或者想知道,要读懂一本很硬核的书,都有什么独特心法,欢迎你向他们发问。
而且,这次听书团队还承诺了一个特别的玩法,就是你可以发问,指定任意一位听书作者来回答你的问题。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自查清单:常见的“妥协适应”行为
注:由于中国国情和文化不同,以下一部分行为在中国父母当中可能非常普遍正常,请谨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