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行业:技术冲击下的音乐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李翔,这是我给邵恒代班的第19天。

今天要给你分享的话题是,音乐产业是怎么面对技术冲击的。音乐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一部分,上下班的路上或者跑步的时候,如果你不是在听得到,我估计你一定就是在听音乐。跟音乐有关的综艺也很多,比如好几年前就有的《中国好声音》和最近比较火的《乐队的夏天》。

尽管如此,音乐行业从业者其实很少。中国音乐人的数据我没找到,不过这里有一个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2016年的时候,在美国的3.3亿人里,只有不到21.4万人认为自己的职业是音乐人。再给你一个数字作为对比,沃尔玛的雇员总数有220万人,是美国音乐行业从业者的10倍。这个行业整体盘子也不大,2017年全球的音乐消费是500亿美元。作为对比,2017年沃尔玛的营收是4858亿美元,也就是说全世界人在沃尔玛花出去的钱,是在音乐上花的钱的近十倍。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想:我干嘛要了解这个话题?我身边的人大概率是不会从事这个行业的,这个行业的盘子这么看也并不大。

我的答案是:因为音乐和传统媒体一样,都是最早受到互联网技术或者说数字技术冲击的行业。它的应变和演进路径,理论上会对很多行业都有借鉴。

金丝雀行业

我自己之前做的是传统媒体行业,因此对传统媒体行业在技术冲击下的演进路径有一些观察。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互联网在第一阶段做的事情,是把内容数字化,放到网上。这是门户网站,也就是雅虎和新浪等公司干的事情。在这个阶段,内容的供给方式并没有变化,只是多了一个分发渠道,而且这个渠道仍然是中心化的陈列式的。

到了第二阶段,内容的供给开始变化,这是博客、推特和微博的时代。所有人都可以很便捷地在互联网上生产内容,给所有有兴趣的人看。这时候内容的分发方式主要是订阅和搜索,你可以在互联网上订阅和关注你关心的博客作者、微博作者。

第三个阶段属于内容分发方式的革命,算法技术的进步,让新的内容分发平台可以直接推荐不同的内容给不同的人,所谓你关心的就是头条。

然后,内容行业还在蹒跚着向第四个阶段走,到了这个阶段,有可能你读到的相当大比例的内容,都是机器写出来的,然后由机器根据算法推荐给你。

不过这只是关于技术如何去改造行业的一个小的切面。按照我的观察,这也是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数字技术一定会顽强地去改造已有的每一个行业。

就说零售吧,整个行业也是目瞪口呆地看着电子商务崛起,在网上卖东西,然后发现电子商务巨头们开始鼓捣出一个叫“新零售”的概念,试图进入线下零售,把线上跟线下结合起来。像亚马逊、淘宝、拼多多这样的公司,也在利用算法向你推荐个性化商品。然后还有一些仍然在概念阶段,但是听起来特别激动人心的构想,比如C2B,也就是制造商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制造出个性化的产品。

说回音乐,音乐和媒体内容一样,最容易被数字化,而且用户需求很旺盛,因此也是技术最先下手的行业之一。这样的行业,可以被称为“金丝雀行业”。

这个比喻来自于煤矿业。人类对空气里轻微的瓦斯气体很难察觉,金丝雀却特别敏感。空气里只要有泄漏的瓦斯气体,金丝雀就会停止唱歌。因此,煤矿工人经常会带着金丝雀下到矿井里,以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撤离出矿井。这个做法在英国一直持续到了1986年。传统媒体产业,以及音乐产业,就是两只对技术变革很敏感的“金丝雀”。

我在前面说了传统媒体,其实音乐产业在技术面前也是身经百战。这个产业过去几乎每隔10年就要被新技术颠覆一次。1970年代磁带出现,颠覆掉原来的黑胶唱片;1980年代随身听和CD技术出现,音乐的载体再一次发生了变化;1990年代,MP3和数字下载技术出现,音乐可以用数字的形式存储到MP3播放器里;然后,到了2001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od,以及苹果音乐商店,用户可以在线购买单曲;2006年,流媒体代表公司声田(Spotify)创办,通过流媒体来听音乐已经是今天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了。

音乐行业就是美国经济

下面我分享的内容主要来自《摇滚吧,经济学》(戳此查看)这本书。作者叫艾伦·克鲁格,他曾经是奥巴马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本书得到《每天听本书》(戳此获得)也有解读,感兴趣你可以去听下。

克鲁格说,这本书的缘起,是他想以音乐产业为例去讲美国经济。整个美国经济的状况跟音乐行业几乎一模一样。在整体经济状况中,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也就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中产阶层在萎缩;在音乐行业里,少数几个超级巨星赚得盆满钵满,绝大部分音乐人却活得很艰难。

克鲁格采访了很多音乐人,他问大家,最不喜欢这个职业的哪一方面,其中大多数人的回答是:经济没有保障。我估计中国也差不多,汪峰有一首歌叫做《春天里》,里面有句歌词是“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可见摇滚歌手的生活状态并不是很好。

与此同时,克鲁格书里有个数据,2017年,音乐行业收入最高的前50名,把有多个成员的乐队排除掉之后,29名歌手的平均收入是1950万美元。

对比其他行业的超级巨星,这个收入并不高,2017年前50名运动员的平均收入是5110万美元,上市公司CEO的平均收入是3700万美元。

除了两极分化严重之外,美国经济跟音乐还有另外一个共性,那就是都要面对来自技术的挑战。正像我前面说的,音乐属于各行各业中遇到技术挑战最早的行业之一。

超级巨星经济和鲍伊理论

其实马太效应和技术冲击也是有关的。技术本身在加强马太效应,或者用克鲁格的话说,“超级巨星经济”。

超级巨星经济的出现需要有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不可替代性,这一点大家都可以理解,要想成为超级巨星,无论是公司是产品还是个人,你肯定得要有两把刷子,你的表现、你的产品要超过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是独特的、有魅力的、不可替代的。然后就是第二个要素,你必须有能力低成本地覆盖尽量大的客户群体,这就是规模。

举个例子,至少目前来看,精品餐厅这个行业就不能出现超级巨星经济。餐饮业可以满足第一个要素,米其林级别的厨师确实可以做菜很好吃很有特点,但是很难做到第二点。米其林级别的厨师,他一天也只能做固定那么多菜,不可能卖给成千上万的人吃。

以前音乐行业也不行,一个特别好的歌手,最多也就搞个剧场开演唱会,场地大到一定程度,大家就听不清楚他唱歌了。但是技术改变了这一点,可以把他的音乐录制成唱片,无限低成本复制,卖给所有想听的人。超级巨星就出现了。

今天的软件和互联网行业也都属于超级巨星经济。你的产品不可替代,然后你就可以低成本地抵达海量的用户,从搜索引擎到社交网络都是如此。技术在一步步把很多行业所在的市场改造成超级巨星市场。少数头部玩家、头部公司赚走绝大部分的钱。

超级巨星经济自然就带来大者越大强者越强,这是技术的第一个影响。技术的第二个影响,克鲁格总结为鲍伊理论。

鲍伊理论来自于一个叫大卫·鲍伊的歌手。大卫·鲍伊自己就是一个超级巨星,我也是他的粉丝,经常在写稿时循环播放他的几首歌。鲍伊说过这么一句话:“音乐这东西将变得像自来水或电一样方便可用……你们得做好要办很多巡演的准备,因为那真的可能会是剩下的唯一还带有个人特色的东西。这真令人兴奋。另一方面,无论你对此感到兴奋与否,都不要紧,反正它都会发生。”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音乐产业包括歌手的商业模式需要被重构。互联网让一首歌本身可以低成本地大范围传播,这是好事。坏事是,过去音乐人是要靠出售歌曲本身来赚钱,而现在这些歌在互联网上免费就可以听到。

那怎么办?经济学里有一个词叫“互补商品”,对音乐人而言,互补商品就是音乐之外的产品,你需要通过音乐之外的其他产品和服务来赚钱。这些互补商品就包括:现场演出、周边商品,比如乐队T恤,还有跟乐队合作的其他衍生产品,比如酒等。

歌手的收入结构在技术冲击下有了一个大调整。《摇滚吧,经济学》里面就说,在过去,很多艺人开演唱会、巡演,目的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专辑,同时打响知名度,磨炼音乐技能。所以,演唱会的门票要尽量地低,因为你本来的目的就是要做广告。你的演唱会受欢迎,你就能卖出更多的唱片,也能跟唱片公司签更好的合同。

现在的情况刚好反过来。你的音乐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音乐软件、视频网站、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应用传播,你的歌可能成为YouTube神曲、抖音神曲。但是你不能指望再靠卖音乐本身赚钱,现场演出才是王道。所以,从1981年到2018年间,演唱会的平均票价上涨了400%以上。到今天我们知道的那些巨星级的人物,像前披头士乐队的保罗·麦卡特尼、U2乐队、碧昂丝等,都有80%到96%的收入来自于演唱会。

当然,在演出市场也同样是超级巨星经济,在2017年,头部的5%音乐人占了全部演唱会收入的85%;收入最高的5%的音乐人,他们的收入总和相当于其余95%人收入总和的6倍。

好,我们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 音乐行业和传统媒体行业一样,都可以说是金丝雀行业,他们最先受到新技术的冲击,通过他们的表现,或许能给其他行业一些启发;

第二,技术对美国音乐行业带来的影响至少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技术带来了超级明星经济,也就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其次,技术逼着整个行业去调整商业模式,也就是从依仗卖唱片卖音乐本身,到现场演出,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互补商品。

如果你还知道别的“金丝雀产业”,也欢迎你在留言中分享给我。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邵恒头条》的全部内容,我是李翔,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