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章鱼,欢迎收听《每周新书盘点》。
这是 2020 年的第 29 周。本周我将为你推荐 3 本最值得你关注的新书。而且这 3 本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3 本书背后有一个相通的思路,什么呢?就是跨界的思维。
跨界这个词咱们总提,但是你要是细想,会发现这事儿做起来还真的不太容易,到底哪些界可以跨呢?到底应该怎么跨呢?还都是个问题。
正巧,本周给你推荐的 3 本书,背后就都有跨界的思维,咱们就跟着这 3 本书学习一下。
我要为你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广行老师解读的《精益工作法》。
听这个书名你就知道,这是一本讲工作方法的书。不过呢,这次我们学习的工作方法,不是来自企业高管,而是来自顶级大厨。
这就有点奇怪了,一般咱们想象中,和顶级大厨应该学怎么更会生活,更有创意,更懂营养学,这都能理解,为什么要跟着大厨学工作方法呢?
因为你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厨师,尤其是顶级厨师,他们面对的工作,那可是非常具有挑战的。
你看,顶级大厨的餐厅从来不缺人流,每天要处理数以百计的订单。再有,吃饭这种事,客人都是踩着饭点扎堆来,饿着肚子等上菜,菜上得稍微慢一点,就会提出抗议。而且,大厨还有可能遇到其他挑战,比如后厨不富裕的人手、局促又嘈杂的环境、容易过期的食材。而且顶级大厨的工作往往还需要做得特别精细,盐多一点,或者火候差一点,那顾客就是能吃出来的。
你看,面对这么多挑战,还要做到全情投入、不能犯错,真的是时间紧、任务重。
所以,顶级的厨师发展出了一整套堪称精致的工作哲学,它包含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完全可以用来指导其他行业的人们,如何在时间紧、任务重、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像世界顶级大厨那样游刃有余,不仅少犯错,还能把工作做到卓越。
咱们就举一个例子,顶级厨师是怎么做工作计划的。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做工作计划最难的是什么?这周三的启发俱乐部,罗老师还→聊到这个问题,他就说,最难的,是确定每件事情的优先级。
你想啊,每天一到办公室,有领导找你聊昨天布置的任务,有同事和你对接下一步的工作,还有各种社交媒体、手机APP会让你分神,只要你稍微丧失对你一天日程的控制,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迅速就被扯的稀烂。只有确定优先级,把每件事排出一个轻重缓急,你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一天的工作。
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厨是怎么做计划的。大厨的方法很有意思,他们会把待办事项,分配到后厨的每个灶位上,烧烤这边的待办事项组成一个排序,煎炸的待办事项又组成另一个排序。
接下来,你只需要把每个灶位上,排在最前的几件事放进时间表里就可以了。这就意味着,你的关注范围一下从几十条、上百条的任务缩小到十几条,局面立刻豁然开朗。
其实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使用,你想象自己手下有若干个灶位可以利用。比如说,如果你是一名销售,那你可能拥有三个灶位,分别是内部沟通、拜访客户,还有学习产品。三个灶位几乎可以承接他所有的待办事项。这就相当于把待办事项分成了三类。分类之后再排序,哪些客户要优先拜访,哪些产品要优先学习,这个逻辑就容易理清了。
你看,是不是向大厨学习工作,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
我发现其实早有聪明人想明白了这一点,比如有一本书叫《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作者是广告界的大牛,大卫·奥格威。他就说了,他自己创立奥美之后,苦于没有管理经验。于是找别人去学习,但是你想不到,他去找的老师竟然是厨师。因为他在巴黎的一家高级餐厅打过工,发现那里的厨师长特别擅长管理,大家都在高压下工作,可是没人有怨言。于是,他就向这位厨师长学习管理经验。
所以,如果想要让自己更从容地工作,不如跨界听一听顶级厨师的经验。欢迎收听这本《精益工作法》。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二本书,是贾行家老师解读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就是女权主义,这两个在英文里是一个词儿。那怎么让贾行家老师解读《女性主义》呢?他写得再好他也是大老爷们儿啊。让一位女作者来讲是不是更合适呢?
贾老师自己都说,他一开始也这么想,但读完这本书他发现:世界上的女性主义千差万别,但是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他说自己一点儿也不自豪地承认:这种不平等确实是我们男性造成的,所以我们作为既得利益者,有义务反思。
而且,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反过来去体会女性的感受,反而会有更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贾老师在书里举了个例子,特别好玩,第一回看贾老师写得这么幽默。
他说有一部电影叫《男人要自爱》。不是都说「女人要自爱」吗?对啦,这部片子讲的就是性别互换的故事。说的是巴黎的一个花花公子,有一天穿越到了一个性别关系完全相反的世界。在那个颠倒的世界里,女人的思想和我们世界里的「大男子主义」一样,大大咧咧、不修边幅;而男人们则是每天刮腿毛、做美容、穿短裙,做出小鸟依人的样子,取悦主导社会的女人们。在时尚杂志上,搔首弄姿的是封面男郎,在家全职带孩子的也是家庭主男。如果男人想进职场,只能做秘书、护士这类辅助性工作,还要忍受女上司大讲荤段子、明里暗里的性骚扰。
贾老师就说,他在看这部片子时候发现,轮到男人承受不平等时,我有点儿不自在了。那么,我之前怎么就那么自在呢?为什么「女人要自爱」换成男人时,我才发现这句话里的歧视?
你看,怎么确定哪些是不平等,哪些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其实有一个很好用的标准,就是将背后的性别互换一下。
如果一个说法,这么说女性不奇怪,换成说男性就奇怪,那这件事本身就奇怪。这背后,可能就隐藏着不平等。
而且这个标准,现在越来越成为共识。我前两天看过一篇资料,是联合国发布的一份《中文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它里边就提到,如何判断是否为歧视性语言?就是用这个「转换性别」。将句中的男性改为女性或女性改为男性,看看句子是不是变得奇怪?比如,「女强人」如果换成「男强人」,「女学者」换成「男学者」,「女企业家」换成「男企业家」,听起来都挺奇怪,那这样的词汇就应该避免。你可以说:「这是一位企业家」,「这是一位学者」,「他/她是一个强人」,这么说就够了。
你看,如果你能跨过性别的界线,能够站在另一边的角度,你才能更平等地看问题。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三本书,是裴鹏程老师解读的《肇造区夏》。
这个书名听起来有点费解,我先给你解释一下。「肇造」就是肇始、创造的意思,「区夏」指的是华夏、中原,也就是古人心中的中国。所以,「肇造区夏」直译过来就是「创建华夏」或「创建中国」。
这本《肇造区夏》讲的就是宋朝怎么使得华夏的概念成为我们民族的共识。
这就有点奇怪了。你要说华夏的起源,那就是三皇五帝夏商周,你要说皇权的建立呢,那得说秦朝,你要说文明的强盛呢,那得说汉朝或者唐朝,这怎么算,好像也没有宋朝什么事儿啊。按理说,「创造华夏」不应该有宋朝的份啊。
而这本书告诉我们,恰恰是因为宋朝没有那么强大,反而让我们有了华夏的概念。
为什么呢?在宋代以前,生活在古代中国土地上的人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受命于天,是整个天下的统治者。中原以外的蛮夷之地虽然没有被皇帝直接管理统辖,但终有一天会被皇帝的权威所辐射。但是,宋朝人就比较现实了。因为他们有辽国,西夏这样的邻国。他们认为,自己驾驭的不是「天下」,而是「国家」。宋朝的皇帝只是「中国」这个文明世界的统治者,周边的蛮夷之地皇帝并不负责。
所以,大致在11世纪,宋代的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阶层萌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共同体意识。
书中举了个例子,在唐朝、五代,当指示「中国人」,也就是当时中原地区民众的时候,「汉」这个字的使用率只有6%。但是到宋代,「汉」的使用率达到53%。这就是这种共同体意识,或者说是「中国」的意识。这种意识对宋代历史,以及宋代之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代称得上「肇造区夏」。
你看,这就让我们对历史和自己有了一种新的看法。当我们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文明时,我们不会有那么强的国家、民族的意识。
当我们和别人有了边界,我们跨过这道边界,再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反而对自己这个群体会有更强烈的感受。
好的,以上就是本周推荐的 3 本好书:《精益工作法》《女性主义》《肇造区夏》。我又和你一起,盘点了本周最值得关注的新书。
我是陈章鱼,祝你周末愉快,我们下个周末再见。
《精益工作法》(广行解读)
《精益工作法》(电子书)
《女性主义》(贾行家解读)
《肇造区夏》(裴鹏程解读)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前往收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