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章鱼,欢迎收听《每周新书盘点》。
这是 2020 年的第 41 个周日了,又到了咱们一起盘点每周好书的时候。
十一假期刚刚过去啊,不知道这个假期你是怎么过的?我呢,基本上每天都在走亲访友。我看网上有评论说啊,今年大家是把中秋节、国庆节都当成年来过了。
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之前大家不得不保持一些距离,到了现在,我们开始恢复人和人之间的那种连接了。人和人之间的连接,真的是非常必要。
这周就有 3 本书,虽然话题各不相同,不过书里边讲的都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甚至有些连接方式,是你根本想不到的。我想把这 3 本书推荐给你,相信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一本书,叫《显微镜下的成都》,你在得到电子书和每天听本书都可找到它。
这本书里边就谈到成都一个特有的文化传统,什么呢?茶馆文化。根据统计,现在,在成都有将近1万家茶馆,在数量上稳居全国第一。有人甚至说,一个成都人的一生,十分之一都在「坐茶馆」。
那茶馆为什么对成都人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这本书就谈到了,答案要从历史中来找。在过去,茶馆对于成都人来说,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多功能的社交场所。
首先,茶馆满足了各类人群的休闲和社交需求。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日常社交方式,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去茶馆会友、聊天。而且是上到官员名流、城居地主,下到小贩农民、黄包车夫,茶馆都是他们社交的首选。有的地区形成因茶聚会的团体,叫做「茶轮」。二三十个朋友或同行,定期在一家茶馆碰面,轮流坐庄付茶钱。这些小团体建立起紧密的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政治活动上相互支持。
其次,茶馆还是个信息站。人们去茶馆不仅是喝茶,也是去交流最近的新闻。在社交媒体流行之前,如果一个成都人几天没有出门,想知道这几天有什么事发生,他便先去茶馆。有的茶馆像个社会俱乐部,把有共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比如鸟市附近的茶馆便是养鸟爱好者的集中地,他们会每日提着鸟笼过来,交流饲养经验,也做交易。
有了客人,自然就要有服务,茶馆的服务可不仅是提供茶水这么简单。这里有擦鞋的、掏耳朵的、修脚的、剃头的,也有唱戏的、看相算卦的、卖香烟糖果的,一大批服务行业进到茶馆里谋生,为茶客们提供了丰富的消费。不少商人在这里谈判、签合同、完成交易,而包工头会来这里招募工人。可以说,茶馆就是个小型经济中心,不同行业或群体都借助茶馆实现了自己的利益。
有意思的是,茶馆还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民间调解室。在成都,人们有了冲突,一般不是先上法庭,而是先到茶馆找人评理。这种评理行为,在成都当地叫「吃讲茶」。若双方有纠纷,就约定一个中间人到茶馆里「吃讲茶」。如果一方理亏,他就得付全部茶钱,还要赔礼道歉;如果双方各有不是,那就各付一半茶钱,然后握手言和。
今天,成都已经非常现代化了,但茶馆依然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很多读书会、沙龙在茶馆里举行;下了班,人们还是去茶馆吃茶、摆龙门阵;不少年轻朋友会说,茶馆是他们忙里偷闲的世外桃源。
所以你看,茶馆的主要意义不是喝茶,而是「泡茶馆」。茶馆是成都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和各种人连接的方式。所以才有了一句民间谚语:「茶馆是个小成都,成都就是个大茶馆。」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二本书,叫《谁在看中国画》,你在得到电子书和每天听本书也都可找到这本书。
这本书就是在回答书名里边提到的这个问题:「谁在看中国画?」那要按照我们想的,今天看中国画的,那就是艺术家、文艺青年,还有搞艺术品投资的,那我要是问你,在古代,都有谁在看中国画?
这个问题就不好回答了,按理说,画就摆在那儿,理论上说谁都能看。但是谁看过,咱也找不到证据啊,除非是像乾隆皇帝那样的,收藏一幅名画,恨不得在上边盖一万个章,除此之外,我们怎么确定古代都有谁在欣赏中国画呢?
这本书的作者,就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思路来解开这个谜题——我们可以到画里去找啊。这本书是通过「画中画」,来分析「谁在看中国画」。
什么是「画中画」呢?简单来说,就是在画面中还画了另一张画,这个在明代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术语叫「雅集图」,描绘的就是古代文人的聚会,文人嘛,凑一块玩的东西,那就是琴棋书画。琴就是弹琴,棋就是下棋,书是写字,这三个都没什么歧义,那最后一个「画」指的是什么呢?你可能觉得是画画,但是作者比较了很多幅画之后发现,这个「画」指的并不是画画,而是赏画。
雅集图就把这些赏画的场景记录了下来。
比如明代画家谢环的《杏园雅集图》。画里,有几个文人正在赏画。左侧的人身穿青色官服,抬起左手指着画作,好像是在发表意见;他旁边穿红色官服的人细心聆听,似乎还会顺便抛出一两句自己的见解。一位侍从举着一个竹竿,撑着一幅画,我们能看出来,这是一幅山水画。
在明代早期的雅集图里,只有文人在赏画,可到了晚明,连小孩都在画中赏画了。在一幅《百子图》里,几个小男孩正在观赏一幅竹图,好像是在模仿雅集图里的大人。在另一幅画里,一群农民聚在一起看画,而他们看的居然是民间传说能驱邪的钟馗。作者还提到一些展现日常生活的长卷,里面有很多商铺,你会看到一群人会在典当铺门口赏画,好像马上就要交易了。
你看,顺着这些雅集图里的画中画来探寻,我们能发现,随着时代发展,文人推崇的那些雅文化活动,参与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商业化,也扩展到了更大的社会阶层。所以,画作里赏画的人身份越来越多元,对应的是现实中赏画的人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元了。
这可能是咱们没有想到的,一幅小小的画作,也能把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连接起来。
我要为你推荐的第三本书,叫《当死亡化作生命》。同样,你在得到电子书和每天听本书都可以找到这本书。
这本书讲到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方式,估计你也不会想到,什么方式呢?说出来可能有点沉重,器官移植。
这本书的作者约书亚·梅兹里希,是美国的一位专门从事器官移植手术的外科医生。梅兹里希从他自己的职业经历出发,给我们讲述器官移植的故事。
每一次器官移植,往往意味着一个生命刚刚逝去,但是同时,医生从捐献者那里接过身体的一部分,用高度复杂的手术,让这一部分和接受者融为一体,共同开启一段新的生命历程。
我想跟你聊两个作者在这本书中分享的,他亲眼见到的动人事例。
有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在车祸中不幸丧生,她的器官拯救了7条生命。在她去世的时候,她的母亲几乎要崩溃了。过了几年,母亲在医院组织的聚会上见到了心脏的接受者,一位男士。这位母亲用听诊器听到,女儿的心脏还在这名男士的胸腔中跳动,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这感人的一幕被梅兹里希用视频永远地记录了下来。
另一个故事,是一个肝脏移植手术,一个年轻女孩叫米凯拉,她接收了一个男孩的肝脏。
这里有一个细节,米凯拉平时对汉堡根本不感兴趣,但她在手术后醒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请她的父母给她买个汉堡,并且还吃得津津有味。又过了两周,米凯拉出院了,她从医院那里要到了男孩母亲的联系方式,给她写信表示感谢,每个月都写。这位母亲还在为儿子的去世感到悲痛,所以过了整整半年才犹犹豫豫地给米凯拉回了第一封信。
在这封回信里,男孩的母亲碰巧提到了儿子在饮食上对汉堡情有独钟。米凯拉收到回信,读到这一句的时候,不由得身体颤抖,高声地喊道:「果然,他喜欢吃汉堡,我就知道!」那天晚上,米凯拉给男孩的母亲了第一通电话,那位母亲听到她声音的一刹那,就猜到了她是谁,两个从未见面的陌生人在电话里哇哇大哭。
梅兹里希说,每次成功的器官移植,都让他看到两个人、两个家庭通过这件事永远地联系在一起,他非常荣幸自己能见证这个过程。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个假期、一做茶馆、一幅画卷,甚至一个器官,都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紧密。也希望你能找到更多和他人连接的方式。
好的,以上就是本周推荐的 3 本好书:《显微镜下的成都》《谁在看中国画》《当死亡化作生命》。我又和你一起,盘点了本周最值得关注的新书。
我是陈章鱼,祝你周末愉快,我们下个周末再见。
《显微镜下的成都》(史婉霜解读)
《显微镜下的成都》(电子书)
《谁在看中国画》(刘玄解读)
《谁在看中国画》(电子书)
《当死亡化作生命》(广行解读)
《当死亡化作生命》(电子书)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前往收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