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 怎么塑造自己的领导风格?

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再有不到一个月,拜登就将要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了。这段时间,他一直忙于组建新内阁,为入主白宫做最后的准备。同时,外界也很关注拜登上台之后会做哪些事情。在各方分析中,我发现有一个关键词高频出现,那就是“重塑领导力”。

你也知道,特朗普在任四年,在对外政策上一直饱受争议,美国在全球领的导力也出现严重下降。拜登今年初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明确表示如果自己当选总统的话,将会让美国“重新领导世界”。就在12号,拜登作出承诺:就职第一天就让美国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媒体解读说,这是拜登重塑美国全球领导力迈出的重要一步,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实在是任重道远。

重塑领导力,不光对国家来说是个难题,对个人来说同样如此。我最近刚好在最新一期《哈佛商业评论》上看到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讲的就是企业管理者怎么通过改变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来重塑领导力的。

你可能觉得奇怪,因为在一般人眼中,领导风格是由性格决定的啊。比如说,老板本身就是个暴脾气,那他的领导风格通常就会很强势,说一不二,要求员工忠诚和服从;而性格温和的老板,在跟下属沟通的时候也会很亲切,更愿意听取下属的建议。性格可是很难改的,如果领导风格真跟性格挂钩,那还能改变吗?

答案是:能改变。这篇文章的作者提出了一套塑造领导风格的方法,核心理念就是:决定领导风格的并不是性格,而是人们的“社会标记”(social marker)。只要了解社会标记的使用规则,我们就能更自如地改变领导风格,重塑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形象。这篇文章的三个作者,分别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管理学副教授苏姗·彼得森(Suzanne J.Peterson),以及一家领导力咨询公司CRA的两位合伙人。在接下来的节目里,我会以彼得森来代称这三位作者。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彼得森的这套方法。

你可能会好奇,“社会标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概念是三十多年前,社会语言学家霍华德·贾尔斯(Howard Giles)等人首先提出来的。虽然听起来有点专业,但意思很好理解,它指的就是人们在特定场景下会作出的某些举动。

这些举动可以是语言上的,比如你讲话时的措辞,你的音量大小、语速快慢;也可以是身体上的,比如翘起二郎腿;还可以是你主动营造出来的“场”,比如吃饭的时候坐在桌子的主位上——这些举动都属于社会标记。别人会通过这些社会标记来解读你。我们中文里有个词,叫“察言观色”,你仔细品一品,其实讲的就是人们解读社会标记的过程。

社会标记是一套我们从童年时期就开始学习的“语言”了,我们一直用它来传达关于“地位”的信息。面对不同的人,我们还会自然而然地使用不同的社会标记。比如,你可能在学校里是“孩子王”,可回到家里,在父母面前却会表现得特别乖巧。你做错了事,母亲前一秒还在训斥你,下一秒电话响了,她接通电话,语气马上变得温柔起来,完全看不出刚刚在发怒——这都是在“切换”社会标记。

文章提出,在职场中想要塑造领导风格,也要靠社会标记。但首先,你必须精准地掌握那些和领导风格相关的社会标记才可以。

那么,到底有哪些社会标记和领导风格相关呢?彼得森教授给出了一张详细的列表。这张表格是彼得森教授和同事综合三十年的学术研究,并访谈了一万多名企业管理者之后总结出来的,我把它放到了文稿中。我会挑出一些重点来给你讲一讲,但我强烈建议你听完了音频之后,亲自点开这张表看一下。

在这张表中,和领导风格有关的社会标记被分成了三类:

一类是地位标志(status markers),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人们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表现出的姿态,比如是专注还是漫不经心,会不会打断别人或抢话,会不会突然转换话题等等;

另一类是非语言风格(nonverbal style),包括身体距离多少,讲话的时候是不是喜欢凝视对方,说话的时候是喜欢走动还是原地不动等等;

还有一类是语言风格(verbal style),包括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喜欢陈述还是提问等等。

有选择地使用这三类社会标记,就会分别让你形成两种领导风格,一种是强势(powerful),另一种是亲和(attractive)。

我仔细观察这张表之后,发现有些社会标记的作用还真和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太一样。比如,你可能会以为正襟危坐会展现出强势风格,但按照这个表格,身体后倾才是强势的社会标记,而身体前倾则是展现出亲和风格。在我看来,这或许是因为身体后倾传达了一种“掌控感”,而身体前倾则显得过于积极了,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才是更重要的那一方。

还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就是眼神交流。我们都知道沟通的时候要有眼神交流,但是交流的时机不同,效果也会不一样。比如你要展现强势的风格,那就要在倾听的时候避免凝视对方,显得你没那么重视对方讲的内容,而在自己说话的时候呢?多凝视对方,给对方更大的压迫感。当然,如果你反过来做,倾听的时候多看对方,讲话的时候少看对方,那就会让别人觉得你更有亲和力。

对于幽默感,这张表也给出了不同的见解。你可能会觉得,开开玩笑会让人显得更亲和,对吧?但按照这张表中的说法,多使用幽默,却是强势的标志。如果你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看到一个同事经常跟领导开玩笑,会不会在心里猜测他和领导的关系肯定不一般?敢开玩笑,本来就是强势一方的特权。

有了这张表,你就有了一个和领导力相关的社会标记使用指南。你越经常使用某些特定标记来表现自我,你的领导风格就会变得越显著,别人对你的印象也会随之改变。

文章中提到了一个用这种方法转变领导风格的具体案例,我给你说一说。这是一位企业高管,名叫马丁。马丁在工作中非常强势,员工对他的评价基本都是“跋扈”、“令人畏惧”。这也让马丁很苦恼,他想软化一下自己的管理风格,于是彼得森教授经过评估之后,为他量身选择了四种有助于增加亲和力的社会标记。

第一个标记是“尊重谈话顺序”。彼得森教授在评估中发现,马丁经常打断别人讲话和插嘴,尤其是在人多的场合,因此教授让马丁改掉这种插嘴的恶习,等别人说完再开口评论。第二个标记是“提问”,马丁很喜欢用“宣布决定”的方式发表看法,于是彼得森教授要求马丁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不能光陈述,同时也要搭配着提问。第三个标记是“使用包容性语言”,马丁要尽量在讲话中少用“我”这种排他性语言,而是多用“我们”。第四个标记是“倾听时眼神交流”,马丁要在听别人讲话时,更经常地保持眼神接触。

调整的过程并不容易,马丁花了不少时间才把这些新的社会标记运用自如,但效果非常显著。六个月之后,所有同事都注意到马丁身上的改变,对他的评价大有改观。

那你可能想问,作为管理者,到底是该更强势一些好,还是更亲和一些好呢?彼得森教授认为,成熟的领导力应该是混合式的,能动态调整的。某些时刻,领导者必须表现得强势一些,才能赢得同事的敬重。但在另一个场景下,领导者也要能沟通,通过用心聆听和提问,来展现亲和力。

已故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柏格就很擅长利用混合的领导风格。她有一个能力非常出名,就是“以令人愉悦的方式表示反对”。作为自由派大法官,这个能力让金斯伯格和那些保守派大法官在激烈交锋的同时,也建立了难得的友情。在最高法院外,这种风格也让金斯伯格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怎么更聪明地使用这些社会标记呢?文章也给了一个有点反直觉的建议:对下级最好多采取表达亲和力的标记,而对上级要多采取一些表达强势风格的标记。

对下级要多用亲和力标记,这不难理解,毕竟我们前面刚讲了马丁的例子。可是对上级为什么要用强势标记呢?这是因为,在和上级沟通的时候,如果为了展现尊重和服从,过多地使用亲和力标记,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文章里就提到,一位经理评价某员工,说她能力不如其他同事。后来发现,并非是这位员工能力真的不行,而是她在工作中无意中用了太多和亲和力相关的社会标记,比如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讲话轻声细语等等,这些标记影响了经理对她的观感。所以在面对上级的时候,倒不妨适当使用一些强势标记,来凸显你的个人能力很强。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美国管理学副教授彼得森等人提出的一套通过改变社会标记来重塑领导力的方法。他们认为,成熟的管理者都知道怎么根据需要动态调整自己的领导风格,而社会标记理论,就提供了一套趁手的工具。

不过我看完文章之后觉得,这套方法的价值还不止于此。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灵活使用社会标记,都能优化自身的职业形象,提升职场表现。

就比如说,当你要上台发言的时候感到很紧张,这时如果能刻意使用一些表现强势的社会标记,比如主动增加和听众的眼神交流,就会显得信心十足,听众甚至完全看不出你在紧张。你看,这不也是一种社会标记的妙用吗?

在这里我也想邀请你思考一下,你自己有没有什么突出的社会标记,你认为影响、塑造了你的职业形象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分享。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