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快刀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
我相信同学们对凯文·凯利肯定不陌生,他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写过《失控》《必然》等一系列畅销书。我之前也推荐过他的另一本书,名叫《5000天后的世界》。今天,我打算和你分享一下凯文·凯利3月底在中国做的一场线下演讲,以及我从中获得的启发。
凯文·凯利说,世界上并不只有一种AI,不同的行业、公司都有很多不同的想法和认知,这就意味着会有非常多不同种类的AI,就好像世界上存在各个物种一样。在凯文·凯利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自己的智能不应该是外界关注的核心,因为就像有很多不同的动物智能一样,人类只是其中一种;同样的,机器智能也应该存在成千上万种,而不应该只瞄准人类智能。
他把我们与AI之间的关系,总结成了四种模式。
第一种叫做人造外星人,意思是说AI就像是降临到地球上的外星人一样,他们可能有超过人类的智能,也可能有超过人类的认知,但是重点是他们不是人类,所以有不同的认知和思考方式。思维方式的不同,构成了AI和人类的最大不同,这不是缺点,这是特点,也是优势,所以我们可以让AI帮助我们跳出常规思维,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思考。
在这个过程中,AI甚至能做很多我们原以为需要人类的创造力才能完成的事情,例如设计,例如写歌。但这些创造力来自人类给的指令,现在这批指令给的最好的人,我们叫做提示工程师。凯文·凯利说,其实这些人更像是新一代的艺术家,他更愿意把他们叫做“AI耳语者”。
真正优秀的AI提示工程师,在于他们可能会花1000小时去和AI一起工作,他们用的AI跟我们的一样,却能创造出非凡的东西,这就像要精通一门技艺一样,精益求精,熟能生巧。
第二种模式是我们有了一个24小时待命的实习生。凯文·凯利认为,比起助理,AI更像实习生,因为实习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工作成果需要我们进行二次核验。对于知识型工作,例如律师、程序员、行政人员等,有50%的工作可以由实习生来做,剩下50%的工作,也可以让AI去做一个草稿,然后由人来提升。凯文·凯利认为,未来我们的薪资将和我们使用AI的能力挂钩,所以未来五年内,人不会被AI替代,但可能被一个更善于用AI的人替代。
他特意提醒我们,AI的世界是基于规则的,所以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那就是有时候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对AI来说可能很难,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人觉得很难的事情,对于AI来说非常简单。
第三种模式有点像希腊神话里的半人马,这种结合了人类和马的生物,就像人和AI的协作关系,因为现阶段只靠人或者只靠人工智能都不行,他们要结合在一起。
凯文·凯利说,在现阶段,人工智能医生肯定不如人类医生,但人类医生与机器协作就会做得很好,包括教师、律师、驾驶等职业或者场景,都会产生“1+1大于2”的结果。
凯文·凯利曾经在《宝贵的人生建议》这本书里说过这样的金句:“如果你想走得快,就独自走;如果你想走得远,就一起走。”
这句话如果放在同学们使用AI的场景里,那就是说,如果你想干一件只做一次的任务,自己做是最快的,但如果有一些事情,你需要反复做,或者需要持续精进,应该和AI一起进化。
第四种模式也是给我启发最大的,叫做隐形模式。凯文·凯利说,未来几年,初创企业将变得非常容易,只需要将一些东西添加到对话式的使用界面里,你就可以和你的面包机或者你的汽车进行对话。不过,我们现在还在一直谈论AI,说明它还没有真正成功,因为一项技术只有变得隐形的时候,才是最强大的。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大量隐形技术存在,比如电灯、水管、风扇、空调,更包括这些技术背后的电力,我们大部分时候都不会意识到他们的存在,这就是这些技术成功的地方。
如果AI再向前进化,我们就不应该谈论AI的存在,在未来应该有95%的AI应用是没有办法看到的,他们就像一座大楼里的管线系统一样在后台运行,我们只需要熟悉他们的前台界面就可以了,可能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个产品背后由AI运行。
我们经常会把AI类比成电力,但不是说18世纪的某个公司通电了,它就会成为完全不同的公司。不过,如果有一家企业在诞生之初就有电力加持,这家企业和18世纪同时期的其他企业相比,一定有巨大的飞跃。
凯文·凯利还有两个洞察,让我觉得很有启发,一个是他认为到目前为止,在企业内部运行的AI场景更加强大,虽然知名度上不如外部独立的AI产品,但是改造了内部的流程,包括编码、金融分析等,这个更有价值。
另一个洞察是,社会中层和小公司往往是第一批的AI使用者,他的观察来自于在教育领域,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在医疗领域,最大的受益者是患者;在企业领域,最大的受益者是员工。
然而,事实是,最积极拥抱AI的反而不是受益者,老师对AI的热情远大于学生,医生的热情大于患者,管理者的热情大于普通员工,因为AI能真正节省教师、医生和管理者的时间,所以他们才是第一批的使用者。
而小年轻的初创公司,是因为他们公司越小,运转就更加灵活,他们就有机会更全面地使用AI,大公司的脚步就会相对落后。
最后,凯文·凯利非常清醒地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人工智能发展初期,不可能有一种技术覆盖所有场景,还有很多技术有待开发。可能三十年后,未来的人类再回顾2024年,会觉得我们现在的AI技术都不叫AI,就好像我们现在的AI专家经常说过去的人工智能不叫人工智能一样。
不过,大家最终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就是相信这些机器或者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成为更好的人类。
好,凯文·凯利的演讲启发我就分享到这儿。最后提醒你一下,广播站持续征集咱们AI学习圈同学的AI应用案例,如果你身边有人用AI用得很棒,或者有企业真的把AI用得很深入,欢迎通过文稿区的邮箱地址联系我。
今天的快刀广播站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明天咱们接着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