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快刀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
现在很多人工智能项目,都会在对外介绍时说自己是训练大模型去模拟人类的行为或想法,但很多时候,人类对自己的大脑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并不清楚。
全球有很多科研团队想搞明白人类大脑的底层原理,虽然咱们这个专栏是讲人工智能的,但我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说不定能带来一些思考的火花。
过去十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简称CSAIL),一直在试图搞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图像在人们的脑海里会挥之不去,而其他很多图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忘掉。于是,他们开始绘制人脑识别图像时所涉及区域的时空动态图。
这次,科学家们首次把捕捉大脑活动时间的脑磁图,和识别活跃脑区的核共振成像,综合在了一起,精准确定出大脑是在何时何地处理一幅令人难忘的图像的。
今年4月,这项研究发表在了生物学领域期刊《PLOS Biology》上,使用了78对图片。每对图片的主题概念都相同,但是它们的可记忆性得分却不同,其中一张令人记忆深刻,另一张则容易遗忘。研究人员向15名受试者展示了这些图片,其中有玩滑板的少年,有冲浪的人,有各种环境里的动物,有杯子和椅子等日用品,也有一些自然景观。最后,研究发现,受试者在看这些图片的过程中,大脑里有一些区域表现得非常活跃,并且这些负责记忆的区域看起来比想象中分散得多。我从论文里截了几张图,放在文稿里给你看一下,长长见识就好了,其实我也看不懂这些图片。
不过,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科学博士本杰明·拉纳表示:“我们已经确定了视觉可记忆性的大脑特征,这个特征会在看到图像后300毫秒出现,涉及到腹枕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的多个区域,这个区域负责处理颜色感知和物体识别等信息。这一特征表明,记忆力强的图像会促使大脑做出更强烈、更持久的反应,我们以前低估了这些区域在记忆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这项研究有个值得说的细节是,研究人员挑选出概念相似的图片比较简单,但是定义出哪些图片的可记忆性强,哪些图片的可记忆性弱,其实还是有难度的。拉纳博士表示,除了采用传统的研究方式,这次他们也用上了机器学习的方法,创建了一个复杂图表,用来显示不同脑区的反应,从而找到了一组在可记忆性上有明显差别的图像,来供受试者观看。
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威尔玛·贝恩布里奇,是这么评价这项研究结果的,他说:“这些发现特别令人兴奋,因为它让我们了解到,大脑在看到这些东西并将其保存到记忆中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并且通过捕捉大脑皮层的一个信号,就反映出来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记忆,什么是可以尽早遗忘的。”
你肯定想知道,研究这个到底有啥用?在科学家们看来,对于记忆深刻的图像,大脑会在半秒内保持较高和较持久的反应,而那些记忆不深刻的图像,大脑的反应则会迅速减弱。未来这项研究完全有可能用于临床,特别是跟记忆相关的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例如,现在越来越常见的阿尔兹海默症和其他痴呆症,就可以针对个体进行大脑记忆区域的微调刺激,有可能改变现有记忆障碍相关病症的治疗方案。
不过,研究团队也表示,现阶段的研究结果还有局限性。虽然我们能识别出显著记忆效果的大脑区域,但是还没办法识别出,这些区域具体是怎么配合协作的,各自的分工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项研究除了医疗场景,还可以尝试在其他很多领域进行应用。例如现在很多AI都在做文生图,那生成的图片除了好不好看之外,其实还应该有个评估指标是,能否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AI训练的阶段,去找到什么样的图片更容易激活大脑的特定视觉识别区域,记录下不同的图片给人留下的印象分值,从而指导图片的生成。
另外,还有类似Tinder这种约会软件,如果能把这种底层的研究成果吃透,未来不管是线上配对效率,还是一见钟情的效率,估计都能提高不少。
当然,这几个场景的商业化前景都一般,我想到了一个爆款场景,例如一个纽扣大的传感器贴到脑袋上,把这个脑部记忆区域的活跃指数用某种方式输出。这样一来我们之后再看到图片时,就会有一个从绿到红的指示灯,来显示大脑的活跃情况。那这个传感器和配套的指数小程序,只需要一句广告词就可以卖爆:“你想知道身边的TA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恋吗?”
当然了,我这仅仅是一个脑洞。如果你想到了什么好玩或者有用的落地场景,也欢迎你分享在留言区。
麻省理工的这项研究我就分享到这里。最后跟你说一条课程更新动态,梅俊老师的《如何用AI辅助高效写公文16讲》,今天新上线了3讲内容,主题都特别实用,手把手给你演示怎么用AI写计划、写方案、写工作总结和汇报,写心得体会和座谈发言。而且这几讲里用到的提示词和写作公式,梅老师都给你更新在课程配套的工具手册里了,订阅了学习圈的同学,记得到课程里查看。
好,今天的快刀广播站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明天咱们接着聊AI。
【论文地址】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