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从房龙的眼光来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争取宽容而战的历史。
在这条主线的指引下,我们选择的十篇文章逻辑十分清晰:
从时间轴上说,所选篇章覆盖整个西方文明的重要节点,即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一直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这个时间轴所呈现的,并非人文思潮的偶然并列,而是一种递进的节奏——它们正是世界文明史上,“宽容”取得重大胜利和进步的节点。正是这样一条最显著的线索,揭示出房龙的人文主义思想,他把握到了人类为争取“宽容”而奋斗的历程和必然性。这也是《宽容》所带给我们听众最佳的礼物,是的,一种追求自由和宽容的精神,以及坚毅自信的步伐。
从空间上看,所选篇章覆盖西方文明从古代到近代的主要策源地——古希腊、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和美国。
围绕着“宽容”这一主题,《序言》是提出问题,即描述了“不宽容现象”,接下来八篇是讲述人们懒惰、无知和私利这三类不宽容的历史人物故事,展现了伟大人物为争取宽容而斗争的实例。最后房龙直接点题——他敏锐地指出,恐惧是所有不宽容的原因。
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一脉相承,水到渠成。
《宽容》一书虽然主要论及西方历史上的不宽容以及为这种不宽容所进行的斗争,但今天看来,房龙这本书的意义已远远超出所论的时代,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
纵使在《宽容》的众多故事中,抗争大多数以血腥的失败而收笔,但房龙不仅是在刻画官方的不宽容,更多的是在赞扬渺小却生生不息的个人宽容与个性解放。于是,即使苏格拉底被处死,布鲁诺在火焰中隐去,在这些表象的不宽容背后,是崛起并不断壮大的个人宽容。正是因为这些昂首挺胸的思想头颅,千百年的积淀后,才有今天多元的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宽容》是调动灵魂激情澎湃的英雄史。
选择这十篇最适合朗读的文章,不仅是叙事相对完整,且最能引起听众共鸣的部分;并且能够呈现“为争取宽容而斗争”的历史画卷和经典瞬间:
《先驱者》:房龙以散文诗化的笔触,通过寓言,诉诸对“宽容”的向往和热忱,直指人心;
《苏格拉底》:显示大哲人为了争取宽容选择从容赴死,其勇气与智慧,令人动容;
《伊拉斯谟》:伊拉斯谟以其特有的幽默笔触直击人心,其所引发的心灵震动就是在今天也能感受到。
《拉伯雷》:拉伯雷堪称文艺复兴的巨人,他的小说《巨人传》以狂纵的想象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布鲁诺》:为了坚持科学真理,布鲁诺宁可选择被处火刑,他对待不宽容的轻蔑态度和对人类的自信,显示了文明的进步。
《斯宾诺莎》:斯宾诺莎面对强权,选择了不合作,他不像布鲁诺那样激烈,而是以一种沉默的顽强的勇敢,在追求“宽容”的过程中彰显了思想力量的强大。
《伏尔泰》:伏尔泰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猛烈抨击旧制度,他争取言论自由的名言——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至今都是争取宽容的宣言和号角。
《莱辛》:戏剧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能刻画人物灵魂的,伟大的思想家、评论家莱辛通过对民族戏剧的反思,影响观众,促使大众体验、反省自身的精神生活。
《托马斯·潘恩》:潘恩,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用晓畅的文字影响历史进程的人。
《宽容的出路》:作者最后敏锐地指出,恐惧是所有不宽容的原因。只要这个世界还被恐惧所笼罩,谈论黄金时代,谈论现代和发展,完全是浪费时间。只要不宽容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法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宽容简直是犯罪。
《宽容》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房龙在书中致力于用理性和自由来对抗各种基于偏见和自诩正确的优越感的狭隘意识,倡导在同一个星球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人类文明发展到何种地步,只要在地球上还存在哪怕两个人,这样的一种情怀,就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