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快刀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
如果大家最近更新了得到App的版本,会发现在核心的播放器界面多了一个按钮,叫“一键记笔记”。这个按钮的作用就是让AI非常快速地把你刚才听到的某个片段,生成一篇笔记存下来。这样一来,不管你是在运动、健身,还是在开车,只要是你听完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就都不会错过。
我个人是笔记的重度用户,我的笔记库里有一万多条笔记。虽然“一键记笔记”这个功能才刚刚发出来,还特别早期。但我认为,未来AI会在每个人的知识积累方面,发挥特别大的作用。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本书,就跟如何记笔记和做个人知识管理有关,书名叫做《打造第二大脑》。我想和你分享几条我看这本书时记下的笔记,然后再畅想一下,在AI的加持下,一个人的笔记系统可以有什么样的想象空间。
我记下的第一句话,也是作者蒂亚戈·福特在正文第一章里写下的第一句话,“头脑的价值在于创意而非记忆”。这句话出自《搞定》这本书的作者戴维·艾伦。我非常喜欢这句话,特别在AI时代,记忆这种事情是AI非常擅长的,那么就让AI做它擅长的,我们做我们擅长的就好了。
第二条笔记是关于个人信息处理量的。《纽约时报》之前有过一则报道,说当代社会,每个人平均每天处理的信息量是34GB,这是非常惊人的水平。《泰晤士报》也报道过一个研究测算的数据,当代人每天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174份报纸的完整内容,这个数据比1986年的人们高出5倍。
要知道,做这个数据研究的时候,短视频还不像今天这么火爆,所以现在如果一个人不停地刷2个小时短视频,那信息处理量就更加惊人了。光是想想每天一打开手机,你看到的关于AI的信息和报道有多少,就能明白这个信息处理量有多恐怖。
第三条,微软公司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说美国员工平均每年花在找文档上的时间是76小时。另外一份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提到,每位脑力劳动者日常平均会花费26%的时间,从各个系统里寻找和拼凑信息,但找到的概率是56%。也就是说,你一周工作五天,其中就有一天是耗费在搜索信息上的。
第四条笔记是,作者说,每当你在记笔记的时候,不妨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记录才能够更好的帮到今后的自己?”这个问题会引导你为自己记录的每一份笔记做好额外的注解,例如我为什么要记下这些?我此刻的想法是什么?我的关注点在哪里?
第五条,书里介绍了一种给笔记分类的方式,叫做PARA,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了“项目”、“领域”、“资源”和“存档”。项目指的是工作或者生活中正在进行的短期活动;领域是致力于长期履行的责任;资源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内容;归档则是一些短时间内用不上的休眠信息。
我顺便也和你分享一下我的信息分类方式,可能更容易理解。《快刀广播站》专栏、AI教程课,和得到App版本是我的三个大项目,里面的任务都是有起止时间的。而好产品收集、AI设计、AI指令是我的三个领域,读书笔记和金句这是我的资源,其他的都在存档里。当然,这是我2022年整理笔记时用到的分类方法,每个人都不一样,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调整。
我记下的第六条是,什么时候应该记笔记?就在你日常和各种内容打交道时,请留意自己的内心有没有被某条信息打动或者惊艳到,这种特别的共鸣感如同来自灵魂深处的回响,是直觉在向你发出强烈提醒,所以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你不需要深究产生共鸣的原因,只需关注下面这些信号:你的眼睛瞪得浑圆,你的心跳漏了一拍,你的喉咙略显干涩,你的世界一时静止。所有这些信号都在向你发出强烈提醒: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
好,以上就是我在看完《打造第二大脑》这本书后,记下的六条笔记。但其实,这本书里还讲了其他很多实操的方法,我就直接按照作者说的去做了。
最后,我再接着开头的话题,聊一下得到新出的那个AI一键记笔记的功能。得到App最新版本,已经支持识别耳机手势来快速生成笔记了,你可以自己设置。
我们经常说“记笔记”三个字,但是仔细一想,这里包含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记”,一个是“笔记”。那么就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记录,不管是用现在的一键让AI帮忙记笔记,还是我们内部正在研究的说两句话语音快速记笔记,目的都是先快速记录下来。不仅仅在得到里面,你看一篇公众号,看一篇论文,也应该可以随时呼出得到学习助手,让AI帮你快速记录下来。
不过这也会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笔记数量爆炸了之后,我们该怎么查找呢?其实这也是可以让AI帮忙的。可能理想的状态是你直接问学习助手,关于乔布斯批评谷歌这个话题,我都记过哪些笔记,让AI快速帮你找出来五条。也可能是在你记录一条新笔记的时候,AI助手问你,三年前你也记过两条类似的笔记,要不要拿出来回顾一下。
虽然我还不知道哪天能达到理想状态,但是这中间的某些场景,今年肯定会做出来的,同学们可以拭目以待。
好,这本《打造第二大脑》,在得到电子书库里也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翻一翻。
今天的快刀广播站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明天咱们接着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