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们,快刀广播站又开始广播了。
首先要跟新来的同学介绍一下,每周四晚上八点,我都会邀请一位我特别佩服的AI实干家来直播,一起聊聊对AI的看法和实践方法。本周我邀请到的人是咱们得到用户都很熟悉的严伯钧老师,他身上的标签特别多,例如布朗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在得到开了一门很受大家喜爱的《西方艺术课》,有七八万用户持续追更。后来他成了抖音的热门科普博主,同时他还出版了一本名为《六极物理》的热门科普书。AI浪潮来袭,他又精神抖擞地投入到了AI产品创业中,做出了一款全球化的瞄准学术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
这场直播就是围绕着严老师的这个AI产品以及对背后人群的精准洞察来聊的。这款AI产品非常容易理解,是瞄准了全球科研人员做的智能助手,网址也很好记,就叫txyz.ai,t是时间, xyz是空间,在物理学中,时空坐标是用来确定宇宙中事物位置的基础方法。翻译过来,严老师的这个AI工具,就是希望帮科研人员找到他们需要的信息。创业做产品,不管是不是AI时代,都要想好这产品是做给谁用的。
虽然我们大部分用户都不是科研人员,但是也可以从严老师做这个产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这产品现在的主要功能是可以帮用户解读论文文献,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对文献做一些汇总和整理。直播过程中,他透露他们现在正在开发一个炸裂的功能,能辅助写论文,不是代写,核心思想和实验数据还是要自己做,但是很多论文的格式和规范调整,用严老师的话说就是“八股文”的一些内容,都可以让AI去完成了。
说到这里,我是深有体会,前两年我上了一个商学院,毕业的时候,需要提前半年写论文。我写论文的时间大概是半个月,但是调整论文格式,整整花了我两个月的时间,反复被打回来,甚至那本论文排版规范都有上百页,对每个模块的字体大小、行间距和空格都有限制。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跟Word较劲。现在想想,既然我们没法改变大学对毕业论文的排版要求,那么是不是可以训练一个AI小助手,把学校的排版规范学完,帮你把论文一键排版。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对我来说,如果在写论文的阶段,有这么个小工具,我是一定会付费的。
当然,还有查重,我也是自己写完论文要查重时,看要求,才发现重复多了不行,重复少了居然也不行,需要把握一个特别微妙的平衡。这种很繁琐但是又不产生核心价值的工作,未来AI肯定能做到。
当我问严老师是怎么样快速搭建起一个星光闪闪的AI产品研发团队时,他说其实整个过程中并不存在谁说服谁的问题,这个创始团队的核心人员,本身他都认识了很多年,大家自然而然聚在一起,希望能用AI的力量解决这些问题。很多时候我认为创业的初始团队,一定要抱着对这个产品或者这个痛点的爱,每天都想着要解决这里面的问题,才能做出一番不一样的事情。
现在很多的通用大模型,也能解决论文解读的需求,我就问严老师,他要靠什么去跟这种庞然大物竞争。严老师回答说,纯从产品功能上看,这种创业公司产品肯定拼不过大厂,因为原理上并不会有太多的差别。但是创业公司可以在一个领域里做的很深,能足够了解这群精准用户的需求和痛点,而大厂因为自己要服务的用户是多种多样的,很难去解决细节问题,这就给创业公司留下了机会。他们负责全面,创业公司负责精专。
最后我们聊到了在AI时代做产品和以前没有AI的时代,做产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严老师提出了一个特别妙的说法,就是我们要时时刻刻去想人类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他举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就是当人类跟AI说:“你帮我改一下这一段。”有些纯技术的同学觉得AI应该马上理解,立刻开始改写。但是严老师说,这就陷入了技术细节,他们会纠结如何让AI理解“这一段”到底是哪一段,是最新写的一段,还是鼠标定位的一段,这从技术上很难处理。如果抛开AI,我们面对一个真人秘书,一个好的秘书一定会指着论文上的某一段,跟你确认一下是不是这个。
为什么我们总是说AI要起辅助作用,这是因为AI没办法做决策,因为你没有办法让它负责,能负责的只有人类。之前有赞的创始人白鸦也提过同样的话题,他说如果我对AI下指令,让它给我发1万张优惠券,我肯定希望它能给我确认一次,我要看看名单对不对,金额有没有多打一个零,而不能让AI直接去操作,万一产生幻觉的话,可能AI帮你把公司都送出去了。
上面是我跟严老师在一个半小时的聊天中的片段,如果你对更多的内容感兴趣,可以看一下直播回放。
点击查看直播回放
好,今天的快刀广播站就到这里了。如果你觉得今天的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者转发给你的朋友们。明天咱们接着聊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