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想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怎么办?

这周的精彩锦囊真是太多了,我开了好几个文档,来回切换、纠结,既想给你讲讲,自己在家做好一顿猪肉的诀窍;又想给你讲讲体型很瘦的男生,怎么快速增肌。

但是,最后我还是决定,先讲一条,每个人都用得上,而且很开脑洞的锦囊。问题是这样的:「我一直很喜欢读小说,也想尝试创作,但我是理科生,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文字功底?」

我们都知道,写作很重要,「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的文字很笨拙,写个方案、报告语病一大堆。产品大神俞军在他的书《俞军产品方法论》里就说,他选人,不管学历、背景这些,就一个标准:以文取人。从一个人写的产品分析,就能看这个人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可见文字写作的重要性。

但是问题是,很多人也知道写作重要,也读了很多书,就像我们的提问者一样,读了不少小说,但是文字水平就是上不去。

陶磊老师,新入驻我们得到锦囊的老师,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导师,陶磊老师给了一套特别具体好操作的方法。他说:「有的人会建议你去摘抄大师的文字,或者一遍遍修改自己写的文字,但我推荐你一个练习方法:“翻译法”。翻译不同于创作,它的内容是已经确定的,你在意思上其实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翻译的好处在于,你可以把全部的注意力从琢磨文字的意思上“解放”出来,转而放到词和词的承接关联上,一心一意地打磨自己的文字。

建议你找一篇简单的英语文章,长度在1000个单词以内,四级阅读理解就行。生词一定要少,1000词中不认识的不要超过10个,句子结构也要简单。如果你能轻松看懂99%以上,就再合适不过了。选好文章就开始翻译。

翻的过程一定要慢!必须字斟句酌,做到“忠实”和“通顺”。忠实,就是尽可能用最简练、最精准的文字,把原文含义如实地表达清楚,不要追求华丽的文辞。通顺,就是译文必须自然流畅,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读不出明显的“翻译腔”。

啥是翻译腔呢?就是我们看的早年的译制片,里面经常有这样的台词:哦上帝啊,我要用我的靴子狠狠地踢你的屁股。我们正常说话肯定是这么说,小心我踹你啊。」

以上就是第一招,找一篇英语阅读,忠于原文地,逐字地,去翻译成我们正常的话。

第二招,「王小波曾经说过:“文字是用来读,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不懂这一点,就只能写出充满噪声的文字垃圾。”所以你翻完之后不妨读一遍——注意一定要“读”出声来,不是光“看”。

好的文字,一定有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你一读,很多语言问题都会浮现出来。比如句子太长,一口气念不完;一个短句里出现三四个“的”,读起来疙疙瘩瘩等等。读一遍还不够,要反复读,往往每一次读都会发现新的问题。」

这点我是体会最深的人了,我现在给你读我写好的「锦囊快报」,每次都要在录音棚里改半天,因为一读出来,就发现不顺嘴,不顺嘴就是有问题。这还没完,陶磊老师还有一招:「就是找你感兴趣的外国文学作品,并且已经有至少1个公认的优秀译本。如果是短篇,可以直接翻译完;如果是长篇,就一章一章甚至一节一节翻译。

读完、修改完自己的译文之后,再增加一个步骤:就是对照已有的译本,看看差别在那里,仔细体会译者的遣词造句。当你发现自己的翻译和已有译本不相伯仲,某些句子甚至翻得更好,那么恭喜你,你的文字功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诶,到这儿,这个“翻译法”就算给你介绍完了,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马上去找一篇英语四级的阅读文章,练练手。一周后,来锦囊快报里留言,和我说说你有没有进步,好不好?

接下来的两条锦囊,是我们百科词条类的锦囊,也就是关于一个人物、作品的名词解释。一个是关于唐代诗人李贺「只知道李贺是“诗鬼”,该怎样跟人聊聊这位唐代诗人的才情?」,一个是关于古埃及雕像的「据说希特勒特别喜欢《纳芙蒂蒂胸像》,想知道这件作品牛在哪儿?」。哈哈,是不是感觉风马牛不相及,而且觉得奇怪,这有啥可聊的,别着急,我保证有趣,保证你听了就走不开。

先说李贺这条锦囊。我们所有人都知道诗仙太白、诗圣杜甫,后面呢?后面其实紧跟着就是诗鬼李贺。李贺名气这么大?而且为啥叫诗鬼呢?好像大家上学时都没太留意。这条锦囊,文史研究学者李浩源老师,算是给你说清楚了。

李浩源老师说:「人人都说李贺是“诗鬼”,却说不太清是怎么个“鬼”法。这其实是在说李贺的诗的两个特点,一是词句“神出鬼没”,二是诗意“古灵精怪”

何谓词句“神出鬼没”?李贺作诗,很少用晦涩难懂的字。但是你拍破脑袋也想不到,平常的字词竟然能这样组合!比如,看到明月当空,我们翻来倒去,也许只能想出“朦胧”、“模糊”这几个形容词。但试看李贺的《梦天》一诗:“玉轮轧露湿团光”。他笔下的月光,就成了“玉轮”似的月亮碾过的寒露,滴滴哒哒,仿佛触手可感。不仅有朦胧美,还写出了动感美。

那又何谓诗意“古灵精怪”?李贺的诗,充满了少年的灵性和智慧,总能将生活写得出神入化,将虚事写得历历在目。他写生活,梨园艺人弹起箜篌,使得“空山凝云颓不流”,一句话便将我们这些观众带上天去。他写天界,想到形单影只的贝宫夫人,叹惋“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帖妥水如天”。仔细体会,这不就是人间的清冷?看了他的诗,总是忍不住要笑一句“这小子,鬼头鬼脑!”」

听到这里,你一定和我一样赞叹,诗鬼李贺的诗好,李浩源老师解读的也好。这条锦囊还有5点,我实在想完完整整地读给你,但我又想多给你转述一条锦囊,只能把剩下的2分钟,给最后一条锦囊。

最后一条锦囊,是来自程珺老师的。她讲了一尊古埃及的雕塑叫——《纳芙蒂蒂胸像》。这组你雕像你大概率没听说过,但是如果你看它的照片,是不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奇怪。

奇怪在哪儿呢?我相信,即使你对古埃及文化不那么了解,你也见过狮身人面像,以及埃及第一国宝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什么感觉?庄严肃穆,没有表情,看起来很呆板,对不对。没错,所有埃及的雕塑,都是那样刻板的风格。

为什么呢?程珺老师说「因为埃及的气候,一直都很热,没有明显的四季更替;风景也非常的固定,就是一条尼罗河加上四周的大沙漠;而且它的政治也稳定,四周都是天然屏障,很少有外族入侵,这些都导致了埃及人追求永恒的心理。他们的雕像也永远是僵硬刻板的,这样做就是为了消除时间的观念,从而凸显出永恒。」

哦,原来如此,那么问题来了。这件《纳芙蒂蒂胸像》不一样啊,这位王后的雕像非常生动写实。你甚至能看到她的法令纹,它真实还原了一位充满个性的古埃及王后。

这又是为啥呢?「这和当时的古埃及政局有着很大的关系。当时正值改革期间,社会非常不稳定,为了安抚民众,法老夫妇开始走亲民路线。既然要亲民,那必然是要让大家感觉到,法老一家其实也是普通人,所以雕塑家特别写实,将王后的模样,细致真实地刻画了出来。」

你看,这个知识点,它真的很有意思。但是,如果你不是研究艺术史,你这辈子都可能很难知道。而我们在得到锦囊,程珺老师图文并茂地给你讲了这么一千多字,关于这尊雕塑,你应该知道的那些最有趣的点。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的百科全书。你不用自己去翻看卷帙浩繁的大部头经典,就能和一个个有趣的知识点,在生活中,在你的聊天谈话中,不期而遇。

本周上线了50个新锦囊,如果你已经是得到锦囊会员了,以下几个锦囊请重点关注(点击以下标题,可查看锦囊全文):

我是民谣爱好者,觉得“五条人”乐队的作品很民族风,但是具体说不清好在哪,怎么办?

提起海子只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怎么聊海子更高级?

朋友家养了只橘猫,怎么和他聊聊橘猫更有趣?

希望给六岁女儿报班培养舞蹈才艺,之前零基础,给她选班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作为一个很瘦的男生,不想请健身教练的情况下,想快速增肌,怎么办?

做饭时猪肉总是煮老,想要掌握好火候,怎么办?

体制内给领导写讲话稿,在网上搜素材,搜半天都没找到有用的,怎么办?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