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上半年盘点:数字化转型、脱贫攻坚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今天是2021年6月22日,从今天开始,一直到7月2日,我们《得到头条》为你推出了一个特别节目,盘点今年上半年的关键词。请注意,我们不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来复习热点事件,而是借着这些关键词,看到它背后的大系统、大框架、大坐标。

其实,这就是《得到头条》栏目的定位:每个热点事件都是一把钥匙,我们不去探究钥匙本身的形状、材质,而是看它可以打开什么样的知识之门、认知之门。

下面咱们开始。

今天先聊两个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和脱贫攻坚。

今年一开年,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就提出来,今年浙江省的重要任务就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到底是什么,大家还都在摸索,但是要转型这个共识已经达成了。5月,我们上线了《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这门课的发刊词里面有一句话说:“为什么数字化这么重要?往大了说,它是中国崛起、弯道超车的重大机遇。与此同时,它也是政府大幅度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工具,它还是所有企业提升效率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答错了、答慢了,都等于是在后退。”

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我们了解了,但到底怎么做,是个大问题。我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搞数字化转型,有的企业搞起来好像特别顺利,公司上上下下都特配合;但有的企业搞起来就磕磕绊绊,好像总是遇到无形的阻力。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呢?我想起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做《美国官僚体制》,这里面有个案例,把它和当下的数字化转型连在一起看,挺有意思的。

在半个世纪以前,也就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统行业的大公司开始陆续引进计算机系统,这应该是最早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当时的各大百货公司也开始引进计算机系统,但管理层很快就发现一个问题:各个部门对计算机系统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在百货公司的收银端,对新技术非常欢迎,很快就普及了计算机系统;但是在百货公司的库存端,却对新技术有抵触情绪,库存管理的计算机化是推进得最慢的。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们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在收银端,收银员的核心任务是提高结账效率、减少差错率,而计算机系统恰恰能够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很快就接受了。但是,在库存端就不同了。在早期的百货商场,库存和采购是一体的,采购员负责选品、进货和展销活动,可以拿利润分成,权力很大,甚至可以把采购员看作是一个个独立的经销商。一旦上了计算机系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相当于百货公司的管理层收回了进货品种和进货数量的决定权,采购员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了,这当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抵制。

所以你看,一项新技术能不能在一个组织顺利落地,不在于思想上的开放或者保守,而在于这项技术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如果这项技术是帮助一个组织更好地完成原有任务,那么往往推进得很顺利;但是,如果这项技术影响了一个组织的根本利益,则往往阻力很大。

未来几年,数字化转型,会是一个席卷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角落的浪潮。我们《得到头条》会持续为你关注它的进展。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个关键词,脱贫攻坚。

今年上半年,扶贫这个词,已经变成了乡村振兴了。扶贫办不也变成了乡村振兴局了嘛。

你看,“扶贫”这事的含义,就不只是吃饱穿暖了,而是要搞出和各地特色结合的乡村振兴办法。所以,未来几年,扶贫这个大主题下,会出现很多有趣的经验。

今天我就给你说两个。

第一个案例是“青花椒扶贫”。这是在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里讲的一个案例。那期节目叫做《重庆:“地球癌症”有“解药”》。原来,重庆有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叫酉阳县,这里的土地面临严重的石漠化问题。石漠化,就是地表的土层被破坏了,经过雨水冲刷后,石头遍地,只在石头缝中有一些薄土。这种石漠化土地只能种一些玉米、红薯、土豆之类的农作物,但产量极低,只够糊口。更麻烦的是,耕种这些作物需要每年翻土播种,这会进一步导致水土流失。

你看,对县政府来说,这是一个两难问题:想要治理土地石漠化,就不能让农民再种这些作物;但是你不让农民种作物,又会加重当地农民的贫困。想想看,如果你是当地的扶贫干部,怎样才能既治理石漠化问题,又让当地农民脱贫呢?当地政府想过很多办法。一开始想种杨树,这种树长得快,但喜欢大水大肥,在石漠化地区水土不服。杨树不行,他们又试着引进果树,也没有成功。

后来,一家专门从事青花椒种植的农业企业来到酉阳,结果意外发现,石漠化土地非常适合种植青花椒。青花椒根系分布浅,而且生命周期长达四十年左右,能够很好地保持水土。更重要的是,种青花椒的经济收益比红薯、玉米高得多。

当地政府立刻行动起来,号召农民都来种植青花椒。但是,还有两个问题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第一,花椒树的前两年为幼苗期,是不能开花结果的,所以农民在前两年是没有收入的,而且还有种不活的风险;第二,花椒的市场价格的波动很大,怎么能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当地县政府是这么做的。他们把国家划拨用来治理石漠化的专项资金,用来向这家农业公司购买青花椒的种子和技术服务。这家公司在石漠化的土地上大量种植青花椒,等两年后青花椒成活了,可以开花结果了,再由政府无偿转让给当地农民。等于政府出钱做前期投资,后期管理和收益都交给农民。

不但如此,县政府还和农业公司签订了收购价格风险分摊协议,也就是农业公司向农民提供6元一斤的保底收购价;如果市场价格高于6元,多出来的部分农业公司和农民五五分成。

你看,通过这样一番操作,同时解决了治理石漠化、农民稳定增收以及农业技术发展的问题,一石三鸟,这是中国精准扶贫的宝贵经验。

我想给你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光伏扶贫”。这是我从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老师那儿听到的。

你知道,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期因为中国光伏企业的无序竞争,结果好产品卖出了白菜价,欧盟在2013年、2015年两次对光伏企业进行所谓的“双反”制裁,也就是反倾销、反补贴。巨大的欧盟市场一下子没有了,而中国国内的光伏市场又还没有起来。按照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理论,那么中国光伏企业恐怕会面临倒闭,产业萎缩,工人失业,银行贷款变成坏账。

那么,中国是怎样应对这个“光伏危机”的呢?首先,由国有银行来对光伏企业做维持性贷款,让它们能够维持基本生产,保住工人的就业。

但是,没有市场,光伏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这又怎么办?

正好,政府就把财政扶贫资金用来采购光伏设备,直接投放到贫困村。比如,在陕西省的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这个县一共80个贫困村。这些村子都在黄土高原上,土地资源非常贫瘠,但光照资源非常好。于是,国家财政出钱,给这80个贫困村每个村安装了一套光伏设备。一套光伏设备可以稳定发电25年,每年给村里提供30万元的发电收入。

后来,“光伏扶贫”就成了一个成熟经验,在全国的贫困村推广。可以说,这是一个“一石四鸟”的解决方案:贫困村脱贫了,光伏产业保住了,银行不发生坏账了,国家的清洁能源比例还提高了。

我顺便说一个小感触。都说中国在发展上有所谓的“大国优势”,那大国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听完了刚才这两个小故事,你可能也有感受——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的挑战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想到的解决方案也就多,而这些解决方案一旦被创造性地合在一起,就会成为一个精彩的创新。这就是大国优势的具体体现啊。

好,说完了今天的两个关键词,我广播两条“得到快讯”。

本周,我们上新了三本“前途丛书”系列,讲了三个很酷的职业:电竞选手、会计师、建筑师。图书组负责人白丽丽老师,她说话从来都很谦虚,但这次拍着胸脯告诉我说,这三本书,再加上之前出版的软件工程师、投资人、保险代理人,得到“前途丛书”在职业图书这个品类下,从此就占下了一席之地。

我们这代人,一辈子应该有机会从事好几个职业。所以,我们可以一面干好自己手头的活儿,一面抬头看看别人正在干的事,看到那些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人,想想他们的工作方法对自己的启发。所以,千万不要错过这套书。

另外还有一个事儿。最近,李倩老师专门去了趟上海,参观莫奈和其他印象派大师的画展。据说这是她提前三个月就订好票、必须要解锁的画展。地点就在上海外滩1号,展览到8月1日结束,喜欢西方艺术的同学,尤其是上海附近的,真的推荐你去看看。尤其是配合顾衡老师的《西方美术100讲》一同服用,效果更佳。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我们继续聊聊2021年上半年的关键词。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