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上半年盘点:造车、反垄断、K12

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我们继续来做2021年上半年盘点,今天的三个关键词是:造车、反垄断、K12。没错,今天的三个关键词,都和互联网企业有关。

先来看第一个关键词,造车。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企业扎堆宣布造车。先是1月份,百度宣布造车;然后3月份,小米宣布造车;接着,大疆、滴滴、360分别宣布跟进。围观群众开玩笑说,以后互联网大佬们见面的问候语会是“今天你造车了吗?”不过,宣布造车跟宣发一款新手机可不一样。你知道造车有多烧钱吗?2019年宣布造车的恒大集团,截至2020年底已经在造车项目上投入了474亿元,至今还没有卖出一辆车。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五年,那时候乐视宣布造车,也引发了一批互联网造车的风潮,到现在大多已经没消息了。

这么看来,造车确实是风险巨大,亏钱是大概率事件,那为什么互联网企业还要前赴后继非要造车呢?注意啊,这里我们关注的重点不是谁能胜出,而是去追问,为啥对互联网巨头来说,造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必然趋势?前不久我看到厦门大学赵燕菁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叫做《平台经济与社会主义》,其中有个观点对我们理解这场“造车运动”很重要。

赵燕菁教授提出一个问题: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市场价值,到底取决于什么?是利润高低?还是营业额大小?好像关系都不大。举个例子,2011年到2020年,腾讯的营业额增速和利润增速逐渐减慢,从之前的60%~80%,掉到20%~30%。但这期间,腾讯的市盈率不降反升,从原来的23倍上涨到47倍。这是为什么?其实是因为这十年间,腾讯通过微信这款产品,获得了10亿中国人的大数据。真正决定互联网企业市场价值的,是它拥有哪种量级的大数据。

大数据是5G时代最重要的资源,就像煤炭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石油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样重要。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的煤炭和石油只属于少数几家大公司,那这些公司的市值会高成什么样?这就是为什么全球互联网巨头不管赚钱不赚钱,都拥有超高估值的原因,支撑估值的是它们拥有的用户行为大数据。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互联网企业为什么要扎堆造车了。收集用户行为大数据的硬件端口,现在主要是智能手机;而下一代主要端口,就是智能汽车。甚至有人说,智能汽车无非就是智能手机再加四个轮子。这样看来,互联网企业扎堆造车,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抢一张开采“数据石油”的入场券。一旦落后,互联网巨头就会流失自己最重要的资产,于是大伙儿拿着铲子都上了。

我自己有一个判断,未来几年,互联网造车会为我们“得到头条”贡献不少好选题。我们一起期待。

好,再来看第二个关键词,反垄断。

4月10日,阿里被罚182亿,这是中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开出的最大罚单。紧接着,4月26日,美团被提起反垄断立案调查。据估计,如果按照阿里的受罚标准,也就是国内市场2019年营收的4%,美团可能被罚近40 亿元。

我注意到,面对反垄断质疑,美团发表了一份官方回应,他们是这么说的:“中国外卖平台的同业者,从来不缺有资金、有背景、不差钱的超级巨头,和他们比起来,美团仍然是一家创业公司。”也就是说,虽然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份额高达68%,但美团并不承认自己的“垄断者”身份。

美团的问题,政府部门会有最后的决断。我们《得到头条》关注的重点在于,垄断为什么从来都是一个很难判定的问题?

我记得,《从0到1》这本书的作者彼得·蒂尔,就说过类似的话题。比如,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谷歌占据了70%~80%的份额,看起来是垄断者了吧?但是,谷歌说,我不是搜索引擎企业,我其实是一家广告公司,广告收入是主要利润来源。整个美国的广告市场规模是每年1500亿美元,而美国的搜索引擎广告规模是每年170亿美元。就算我谷歌垄断了100%的搜索引擎广告,那我在美国广告市场中才占到11%的份额,简直就是小鱼小虾,怎么能算垄断呢?

再来,如果说谷歌是一家广告公司显得有点牵强,那么它说自己是一家多元科技公司,总没错吧?因为除了搜索引擎,谷歌还做其他十几款不同的软件产品,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安卓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等。全球科技类消费品市场的规模达到了9640亿美元,而谷歌占了多少呢?只有0.24%——与垄断简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垄断之所以很难判定,就因为那个分母,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我看过薛兆丰老师早年写过的一本书,也是聊这个问题的。那本书的名字叫做:《商业无边界——反垄断法的经济学革命》。其中有一个例子,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你说微软是不是垄断公司?如果分母是操作系统,那它肯定是。但是,如果分母是软件呢?那可是一个汪洋大海一般的市场,微软在里面就是一条小鱼,那它就不是垄断企业。

说到这儿,我们可以做一个预判,未来几年,“垄断”会是中国市场的一个热词。我们会为你持续关注。

来看今天的第三个关键词,K12。

上半年,政府重拳出击整顿K12在线教育行业。5月22日,中央提出,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紧接着,6月15日,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随着整顿的推进,K12行业不断有业务关停、市值暴跌、大幅裁员的消息传出。

大家都在关心,K12行业的巨头们是不是从此就趴下了?我做了一点功课,发现这些头部企业,其实早早就开始了其他赛道的布局,这次整顿很可能加速它们在这些赛道上的发力。

我看到三个比较明显的趋势。

第一,是转向成人教育赛道。这条赛道主要有四个领域:一是计算机、财会等职业教育;二是外语教育;三是考公务员;四是司法考试等资格考试培训。

在成人教育这条赛道上,原来的主要选手有中公、华图、粉笔、尚德等等,这些成人教育的老牌机构占据了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但今年上半年,K12行业巨头集体杀入这个赛道。比如高途开设了成人培训的高途学院,作业帮上线了新品牌“不凡课堂”,网易有道也成立了成人教育事业部。它们的加入,很可能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

根据艾瑞咨询的估计,2023年成人教育的潜在用户是6.8亿人,而相比来说,K12教育的适龄人口只有2亿左右,成人教育赛道的想象空间更大。

K12在线教育行业的第二个转型趋势,是智能硬件赛道。现在,有几家知名的玩家都已经入局了,比如网易有道的翻译机和词典笔都是爆款产品;作业帮的错题打印机表现很不错,现在又启动了平板项目;猿辅导和好未来也专门组建了硬件团队。注意,不只是K12行业,现在互联网大厂也挤进来切智能硬件这块蛋糕。比如字节跳动和腾讯就先后推出了智能作业灯,阿里则是将“天猫精灵”应用于教育场景。

前面说的还只是针对个人的智能设备,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方向,就是针对校园教学的智能设备,比如课堂智慧大屏、课桌智能平板等等,也在K12行业的布局当中。

好,说完了K12转型的两个趋势,成人赛道和智能硬件,它们还有第三个转型趋势,也就是开设民办幼儿园。我看到有消息说,字节跳动旗下的瓜瓜龙启蒙拿到了营业执照,要在武汉开办一所幼儿园,这代表了一种新趋势。近几年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不断上升,到2019年末,已经占到全国幼儿园数量的61%。去年教育部也曾印发通知,要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你看,民办幼儿园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转型赛道。

好,梳理完K12行业的转型趋势,我突然有一个感悟。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第二曲线理论”,就是当你的主营业务还在蒸蒸日上的时候,你就要启动下一个业务增长点了,否则你将错过转型的重要时机。K12行业案例对我有一个新的启示,就是“第二曲线”不仅是保持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而且是面对环境变化时的“救生艇”。

好,说完了三个关键词,我广播两条得到快讯。

最近罗胖在公司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疯狂推荐一本书,叫《华为饱和攻击营销法》。我们知道,罗胖一般花一两个小时就读完一本书,但唯独这本书,他是每一页都老老实实划线做笔记,而且要亲自带着一线业务部门集体学习。你是不是很好奇,这本得到上上下下都在学的“营销宝典”,到底说了啥?这本书在得到电子书已经上架了,快跟上!

再来,从3月7日起,何帆老师开启了《变量3》的城市巡讲,目前,他已经去了苏州、郑州、成都、宁波四个城市。接下来,何帆老师还会去哈尔滨、兰州、长沙、贵阳、汕尾和山东曹县,具体时间表请关注站内消息。如果你在这些城市,千万不要错过。

另外,何帆老师也正在同步进行《变量4》的城市调研,他刚刚参访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服装代工厂——申洲国际。何帆老师说,收获很大,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有了新的洞察。非常期待《变量4》的出版!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继续为你盘点2021年上半年的关键词。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