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得到头条》,我是徐玲。
最近,“2021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峰会”在江苏无锡召开,评选出了“智慧城市十大样板工程”,我们看到,数字化正在全国城市快速推进。在郑州暴雨当中,地图标注和在线共享文档等数字化手段,也在城市救灾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数字化可不只是城市的事,我们最近在整理这方面的资料时发现,其实农业数字化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我们的预料,今天我们来举个例子。
你知道丁真吧?这个藏族小伙去年在网络突然走红,很多人因为丁真而知道了他的家乡,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丁真还为家乡拍摄了一部宣传片,叫《丁真的世界》,展示当地藏区的壮丽风景,理塘县马上成为热门的旅游打卡地,真是可以说“一个人带火了一座城”。——这里插一句,营销专家梁将军说,其实《丁真的世界》这部宣传片还可以拍得更好。如果丁真在片子中留下一些私密的线索,比如丁真的耳环、童年的照片、树上刻下的祝福等等,这些隐藏线索相当于给大家设置了一个挑战,会吸引更多的“粉丝”去理塘县解谜、打卡。
说回来。你知道吗,理塘县这两年最大的变化,除了成为一个热门旅游地,它还成为中国最先进的数字农业基地之一。理塘县海拔4000米,被称为“天空之城”,当地农民主要是种传统的青稞、冬小麦、土豆等。这些作物产量低、又不值钱,每亩土地上的产值还不足1000元,当地农牧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1.3万元。
从2019年起,理塘县开始搞数字农业基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当地的种植条件,再匹配消费者的偏好,找出当地最有特色、最受市场欢迎的蔬菜品种来种植,而且产品直供生鲜电商盒马,这样的数字农业基地也被称为“盒马村”。
举个例子,有一种只在高海拔地区生长的萝卜,它的维生素C含量比低海拔地区的萝卜要高出一倍,口感也更好。大数据分析显示,这种萝卜很受消费者欢迎。于是,理塘数字农业基地开始规模化种植这种萝卜,还给它取了个很酷的名字,叫“极地萝卜”。同时,把每棵萝卜的重量都控制在750g左右,因为大数据算出来,这个重量正好能够满足三口之家一天的需求。“极地萝卜”一推出就成为爆品,这一个品种的年产值就有5000万元。
除了“极地萝卜”,理塘数字农业基地还陆续推出了可以当零食的夏季高山草莓、高原小番茄等等,都非常受市场欢迎。目前,基地的亩产产值可以达到8000元,是原来种植传统农作物亩产的8倍,参与农业基地的当地农民年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
不过,除了找到种什么的问题,传统农业还面临一个难题,就是链条长、运输难。以往,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的餐桌,一般要经过5次转手:从农户到收购商贩,到产地集散中心,再到销售地集散中心,再到商超或者水果店,最终才到消费者。这样一圈下来,蔬菜运输的腐损率高达30%,非常浪费。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说到物流运输,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怎么优化“最后一公里”的效率,而数字农业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把重点放在“最先一公里”。也就是,在农产品产地搭建数字化仓库,从田间地头收来的蔬菜瓜果直接进仓库,在流水线上自动清洗,并且利用智能技术对产品进行自动分级。
比如萝卜,智能分拣系统除了根据它的大小、形状、颜色来分级,还可以自动拣选出空心、烂心的萝卜。清洗、分拣好的产品,再加上不同的包装,在当地就解决了把农产品变成商品的过程,剩下的就是冷链运输,直接对接电商和全国各地的商超。这样,农产品的整体物流时间从过去的10天以上缩短到3~4天,蔬菜运输的腐损率从30%降低到5%,分级与冷藏提高了10%~20%的市场售价。
我注意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你看,中央的思路已经很明确了,就是通过“最先一公里”的建设,来解决农产品的运输难题。
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是之后农业发展的大方向。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数字农业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数字化订单,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确定种植品种和数量,也就是通常说的“以需定产”。二是数字化生产,品种的选育、种植的间距、肥料配比等等全部采用数字化分析和管理。第三是数字化分拣,根据农产品的大小、克重、外观、品质进行自动分级。
目前,像理塘县这样的数字农业基地,正在全国快速推开。不是每个县都能幸运地拥有丁真,但是每个县都能像理塘一样,通过数字农业,实现乡村振兴。
下面进入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半年来,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新闻一直不断,从对阿里、美团等巨头的反垄断,到滴滴出行暴露出来的用户数据隐私和大数据杀熟问题,再到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的整顿,大家讨论很多。特别是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顿,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教育公平,也有人说是为提高人口出生率扫清障碍,等等。这些可能都有道理。
但是今天,《得到头条》提供另外一个思考角度——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是什么?
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赚取利润;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持续增长;也有人说,企业的根本目标是永续经营。我想告诉你,其实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两个很厉害的人,对企业存在的根本目标,展开过一场争论。一个是美国通用汽车的董事长斯隆,一个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
那是在二战刚刚结束之后,美国的大型工业企业正在快速崛起,成为社会的一股新兴力量,很像最近十年来互联网巨头的快速崛起一样。那么,当时大型工业企业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斯隆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股东赚钱,除此之外企业没有其他社会责任。斯隆的理由很简单:责任和权力应该是对等的,企业对社会有权力吗?没有。那当然也就没有责任。企业只需要专注于自己的使命就可以了。
但德鲁克不同意。我们知道,德鲁克在转向管理学之前,是一位政治学和社会学者。他之所以关注通用汽车这样的大型企业,就是因为他看到大型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德鲁克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大型企业)为我们的公民设置生活方向和生存方式的准则,它决定了我们对自己社会的理解,围绕它来明确我们的社会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换句话说,德鲁克真正关心的问题,是企业作为一种新生力量,能不能让劳动者变得更好,能不能给社会带来真正的进步,这是他研究企业的初衷,也是他思考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德鲁克认为,企业应该具有三重目标。
首先是企业自身的生存目标,这是其他所有目标的基础。在德鲁克看来,赚取利润并不是企业的目的,但利润是重要的。没有利润,企业就无法实现自己的生存目标。
除了生存目标,企业还必须实现价值目标。德鲁克认为,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组织,它的运作必须体现社会的道德信仰和主流价值观。比如,企业应该为每个员工提供公平的机会,每个劳动者都有权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等等。
第三,企业还必须实现社会目标,保证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企业是社会的经济器官,正常情况下器官的利益和身体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器官发生了癌变,就可能出现器官越长越大,而身体越来越虚弱。对应到现实中,就是企业出现了市场垄断、无序扩张等等。一个器官的目标,不应该是无节制地长大,而是想办法变得更强健、更敏捷、更深入地嵌入社会网络当中,更好地履行它作为社会器官的功能。
当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发生冲突时,德鲁克的答案是很明确的:企业目标必须对齐社会目标。他说:“公司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能够自动履行社会义务的方式进行组织。只有公司本身能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出于个别公司管理人员的社会良知和美好愿望,这个社会才能正常运行。”
这是半个多世纪以前,德鲁克对工业巨头的忠告。而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巨头对社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工业巨头,德鲁克与斯隆的那场争论,更值得我们回味。
下面是“得到快讯”。
给你汇报个好消息,得到成都学习中心今天开业了!坐标是:成都市成华区东郊记忆万科城市生长馆三楼。在新的学习中心,我们特别针对学习空间做了不少新设计。比如,我们在公共区域设计了8间单人自习小屋,这些学习小屋对所有得到同学免费开放,大家可以在里面看书、办公、学习,一人一间,不受打扰。我听说,得到高研院的同学戏称这些房间是“小黑屋”,每周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都会在上课前自觉地进去待一待,完成本周的作业。我在文稿区放了几张成都学习中心的美图,欢迎你来体验打卡。
看了美图,你还可以顺便买点我们新上架的得到衍生品——T恤和帆布包。我们在上面印制了同学们很喜欢的金句,比如“该努力努力,该放弃放弃”“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还有咱们得到同学才能看懂的小暗号,比如代表“沟通是一场无限游戏”的无穷大符号,还有罗老师常说的“有启发”这三个字等等。总之,穿着这个T恤、挎着这个帆布包出门,你都不知道今天会偶遇哪位得到同学。我把专题链接也放在文稿里了,从今天开始的48小时之内有早鸟价优惠!
今天就聊到这儿,《得到头条》,明天见!
附:得到装备上新啦!